CN208301796U - 负压伤口敷料 - Google Patents

负压伤口敷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1796U
CN208301796U CN201721263793.1U CN201721263793U CN208301796U CN 208301796 U CN208301796 U CN 208301796U CN 201721263793 U CN201721263793 U CN 201721263793U CN 208301796 U CN208301796 U CN 208301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ound
negative pressure
back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3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茂松
谢怀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Materials Wuhu Co Ltd
BenQ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Materials Wuhu Co Ltd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Materials Wuhu Co Ltd, BenQ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Materials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3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1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1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1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结构依序包含有背材、指示层、阻水透气层、吸收层以及伤口接触层。其中,背材具有连接孔,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且指示层朝向背材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目视指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可藉由指示层的目视指标感测吸收层所吸收的伤口渗出液的吸收量,提醒使用者适时更换敷料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Description

负压伤口敷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尤其是一种具有目视指标的负压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身体的伤口自然愈合是一个自损伤时开始作用的复杂过程。首先,身体通过经由血液流向伤口递送蛋白质和其他凝血物质,以使伤害降至最低。血液凝块以防止失血,同时细胞吞噬伤口处的细菌和残骸。接下来,被称为增殖期的愈合阶段,身体开始修复自身,肉芽组织沉积于伤口创面。肉芽组织在伤口上提供基础结构,细胞可从伤口的周边向内部迁移以合围关闭伤口。最后,随着时间推移形成疤痕。
习知的伤口敷料仅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吸出所有伤口渗出的血液及组织液,使伤口保持干燥。然而,习知的伤口敷料并无法控制伤口周边的环境湿度,过度干燥的环境反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一种可以在增殖期期间利用控制伤口湿度促进自然愈合过程的技术被称作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NPWT)。负压伤口治疗是利用简易的负压源,例如真空泵(bump),结合封口贴布、软性吸盘与生物相容性孔隙材料,在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抽取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吸引健康组织液维持潮湿的治疗环境、并促进周遭血液微循环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负压伤口治疗利用身体的自然愈合过程,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至伤口区域,刺激伤口上方肉芽组织的形成和健康组织的迁移。负压伤口治疗通过移除从伤口渗出的流体而抑制细菌生长。
习知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的系统可大致区分为渗液收集瓶式与吸收型式敷料等两种系统。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专利公开号US2011/0213287的专利中揭露了一种负压治疗系统,其在负压源与敷料之间连接一收集瓶以收集藉由负压所吸取的伤口渗出液。然而,此类负压治疗系统因需额外配置收集瓶以及连接的管线与支架,故在使用时需要较多的空间,且使用此种治疗系统的病人也无法方便移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案专利公开号CN102046119的专利中揭露了一种用于负压治疗系统的多层式负压敷料,其包含吸收层以及阻水层,被负压所吸引的伤口渗出液会被吸收层吸收而容置于其中,而藉由阻水层的设置,组织液可被容置于吸收层中,而不会因负压的吸引而进入负压源。然而,当吸收层吸收过多伤口渗出液时,吸收层内的空隙将用于容置伤口渗出液,进而影响负压源的吸气效率。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具有目视指标的负压伤口敷料,其可适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且可适时提醒使用者进行敷料的更换,以避免因吸收层吸收过多的伤口渗出液而影响吸气效率,导致失去预期的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负压伤口敷料,其藉由目视指标的设置可提醒使用者适时更换敷料,进而帮助伤口有效愈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包括:背材,其具有连接孔,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指示层,其位于前述背材上,前述指示层朝向前述背材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目视指标;阻水透气层,其位于前述指示层上;吸收层,其位于前述阻水透气层上:以及伤口接触层,其位于前述吸收层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目视指标为湿气传感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湿气传感器为水性油墨湿气传感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湿气传感器为湿气感测剂、遇水显色油墨、遇水变色油墨或湿敏油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阻水透气层具有多个微孔,且该多个微孔的孔径为0.3微米至0.6微米。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阻水透气层含聚乙烯阻水透气层、聚丙烯阻水透气层、聚乙烯醇阻水透气层、聚乙酸乙烯酯阻水透气层、聚四氟乙烯阻水透气层、聚偏二氟乙烯阻水透气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阻水透气层、聚胺基甲酸酯阻水透气层、聚酰胺阻水透气层、聚酯阻水透气层、聚丙烯酸酯阻水透气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水透气层或聚丙烯酰胺阻水透气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可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包含纤维吸收层、纤维海绵吸收层、泡沫吸收层、超级吸收聚合物吸收层、水凝胶吸收层或凝胶吸收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具有多个贯穿孔洞。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包含聚胺基甲酸酯伤口接触层、聚烯烃伤口接触层、乙酸乙烯酯伤口接触层、聚硅氧伤口接触层、硅胶伤口接触层、氟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弹性体伤口接触层、苯乙烯伤口接触层、丁二烯伤口接触层或热塑性弹性体伤口接触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为透明阻气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包含天然橡胶背材、聚异戊二烯背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背材、氯丁二烯橡胶背材、聚丁二烯背材、丁腈橡胶背材、丁基橡胶背材、乙丙橡胶背材、三元乙丙橡胶背材、氯磺化聚乙烯背材、聚硫橡胶背材、聚氨酯背材、乙烯醋酸乙烯酯背材、共聚多酯背材或硅氧烷背材。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负压伤口敷料可更包含第一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前述指示层与前述阻水透气层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第一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一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一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一压力传导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负压伤口敷料可更包含第二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前述阻水透气层与该吸收层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第二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二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二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二压力传导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负压伤口敷料可更包含第三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前述吸收层与前述伤口接触层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第三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三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三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三压力传导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藉由目视指标的设置可让使用者轻易判断敷料更换时间,故可避免因吸收层吸收过多的伤口渗出液而影响吸气效率。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可更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上述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新型的范围。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新型之基本精神以及本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与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指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实施例,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在下面的叙述中,将会介绍上述的伤口敷料的例示结构。为了容易了解所述实施例之故,下面将会提供不少技术细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施例皆需要这些技术细节。同时,一些广为人知之结构或元件,仅会以示意的方式在图式中绘出,以适当地简化图式内容。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实用新型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且本实用新型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与专有名词,于实质上与本实用新型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同,而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
请参阅图1,图1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的结构依序包括背材100、指示层200,阻水透气层 400、吸收层500以及伤口接触层600。
负压通常指压力小于正在受到治疗的组织部位处的环境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此负压将小于患者所处位置的大气压力。可选择地,负压可小于在组织部位处的流体静压。传送的负压可以是固定的或变化的并且可以被连续地或间断地传送。
背材100配置在伤口上方,在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边缘靠近伤口一侧可具有粘合剂(未绘示),使背材100与伤口周围皮肤紧密密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藉由外贴式胶带粘贴于伤口周围的皮肤,使伤口周围形成密封环境。因此,背材100可以作为微生物屏障以防止污染物进入伤口,并使吸收层500以及伤口接触层600固定于伤口上方。背材100具有连接孔110,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例如真空泵或另一吸力源。
在实施上,背材100的材料可以是湿气渗透膜,以促进在伤口和大气之间的氧和湿气的交换。背材100也可以是透明阻气膜或刚性部件。考量使用便利性及针对伤口的贴合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为透明阻气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背材100的材料可以例如是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三元乙丙单体、氯磺化聚乙烯、聚硫橡胶、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酯或共聚多酯或硅氧烷等。
指示层200位于背材100上,指示层200朝向背材100的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目视指标210,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指示层200可以是聚合物透气膜,例如是但不限于聚丙烯透气膜,以利负压的传递。目视指标210可依需求设置,目视指标210的形状、图案、大小及数量皆不以图式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目视指标210为湿气传感器。湿气传感器可以是水性油墨,其可以例如是但不限于包含水性树脂、颜料以及溶剂的组合,且可在被水溶解时退去颜色。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湿气传感器可以是湿气感测剂、遇水显色油墨、遇水变色油墨或湿敏油墨。湿气感测剂可例如是氯化亚钴剂,其可在有水环境下及无水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遇水显色油墨可例如是包含水溶性显色染料的油墨,其可在无水环境下呈现透明外观,在有水环境下呈现特定颜色。变色油墨可例如是包含变色剂的油墨,其可在有水环境下及无水环境下呈现不同颜色。湿敏油墨又称水消色油墨,其颜料中含有例如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水溶解物质,故色料颜色随湿度变化而变化,在有水环境中可使其消色。当水气凝结在指示层200时,目视指标210会因水气而消失、变色、变形或模糊,故使用者可依照目视指标210侦测湿气以判断敷料更换时间。
阻水透气层400位于指示层200上。阻水透气层400可防止液体传递但容许气体(例如,水蒸气)经由阻水透气层400离开。阻水透气层400的材料能够防止液体经由所述材料的流入或流出且可容许气体经由所述材料流出或传递的任意材料。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阻水透气层400具有多个微孔,且多个微孔的孔径可为0.3微米至0.6微米。阻水透气层400的非限制性说明性实例包括高水蒸气传递膜、高分子微孔膜或其他聚合物形成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阻水透气层400的材料可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胺基甲酸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丙烯酰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阻水透气层400可经进一步处理以使阻水透气层400的表面呈现疏水性质,进而使气体能够向上排放,而液体、微粒和病原体则不可通过阻水透气层400。
吸收层500位于阻水透气层400上。习知的负压伤口治疗系统尚须包含储液罐以储存经负压吸引出的伤口渗出液,例如组织液。然而储液罐的配置较占空间,也可能使病患不易移动。吸收层500的配置可取代习知的储液罐,而有效地储存被吸出的组织液,同时,组织液被储存在吸收层500中,可保持远离患者的表皮,可避免伤口浸渍。为了适用许多手术应用,使用负压治疗系统而可不配置储液罐,以增加使用便利性。吸收层500必须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吸收层500的材料可以包含但不限于纤维、纤维海绵、泡沫材料、超级吸收聚合物、水凝胶材料或凝胶材料。
伤口接触层600位于吸收层500上,伤口接触层600直接与伤口接触。伤口接触层600可为具有抗沾粘效果的聚氨酯层、聚乙烯层、硅胶层或者其它柔性层。伤口接触层600具有多个贯穿孔洞,其使液体和气体能够经由多个贯穿孔洞流动通过。伤口接触层600有助于防止组织向内生长至伤口敷料,并可帮助向组织部位施加负压、向组织部位传送流体或从组织部位除去流体。伤口接触层600的材料可包含聚胺基甲酸酯、聚烯烃、乙酸乙烯酯、聚硅氧、硅胶、氟聚硅氧、氟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或热塑性弹性体。
可选择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敷料,如图3所绘示,可在图1及图2所示的负压伤口敷料之指示层200与阻水透气层400之间额外配置第一压力传导层300。第一压力传导层300用以均匀由负压源所产生的压力,使得整个伤口部位承受均衡的负压,并使随着负压传送至指示层200的水蒸气均匀分布,使指示层200的目视指标210可均匀变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压力传导层300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材料、不织布纤维或织布。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方式的负压伤口敷料,可更包含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如图4所示。第二压力传导层700配置于阻水透气层400与吸收层500之间,第三压力传导层800配置于吸收层500与伤口接触层 600之间。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用以传递并均匀压力,使负压源产生的负压可均匀传递至伤口,并使吸收层500所容纳的组织液不易回渗伤口或因负压而被吸引出吸收层500。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可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材料、疏水不织布纤维或织布。作为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的材料可依需求而改质,使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具有亲水性、疏水性或复合性质,复合性质例如但不限于在材料的不同区域具有亲水性及/或疏水性。较佳地,第二压力传导层700以及第三压力传导层800具有疏水性质,以避免因组织液阻塞而影响负压的传递。
据此,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时,在以背材100形成密封伤口的状态下,背材100上的连接孔110与负压源流体地连接,负压藉由第一压力传导层300、第二压力传导层700、第三压力传导层800以及伤口接触层600均匀地传递至伤口处,伤口上的组织液因负压而被吸收至吸收层500,藉由阻水透气层400 的阻隔,组织液被储存在吸收层500中,而水气随着负压穿透阻水透气层400而凝结于指示层200上,使目视指标210消失、变色、变形或模糊,并让使用者依据目视指标210侦测湿气来判断敷料更换时间。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负压治疗系统的伤口敷料可帮助使用者适时更换敷料,可避免因吸收层500吸收过多的伤口渗出液而影响吸气效率,进而促进伤口有效愈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相较习知技术所使用的负压伤口治疗,因本实用新型的伤口敷料不需额外设置储液罐元件,故在使用上较为轻便,亦不会影响患者的行动。
2.藉由目视指标的设置可让使用者轻易判断敷料更换时间,故可避免因吸收层吸收过多的伤口渗出液而影响吸气效率。
3.藉由压力传导层,负压可均匀传递至伤口,且目视指标亦可均匀变化,使负压敷料被有效利用。
承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的负压伤口敷料可方便使用者判断敷料更换时间,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虽然本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负压伤口敷料包含:
背材,其具有连接孔,用以流体地连接负压源;
指示层,其位于该背材上,且该指示层朝向该背材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目视指标;
阻水透气层,其位于该指示层上;
吸收层,其位于该阻水透气层上:以及
伤口接触层,其位于该吸收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目视指标为湿气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中,该湿气传感器为水性油墨湿气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阻水透气层具有多个微孔,且该多个微孔的孔径为0.3微米至0.6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阻水透气层包含:聚乙烯阻水透气层、聚丙烯阻水透气层、聚乙烯醇阻水透气层、聚乙酸乙烯酯阻水透气层、聚四氟乙烯阻水透气层、聚偏二氟乙烯阻水透气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阻水透气层、聚胺基甲酸酯阻水透气层、聚酰胺阻水透气层、聚酯阻水透气层、聚丙烯酸酯阻水透气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水透气层或聚丙烯酰胺阻水透气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层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层包含:纤维吸收层、纤维海绵吸收层、泡沫吸收层、超级吸收聚合物吸收层、水凝胶吸收层或凝胶吸收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伤口接触层具有多个贯穿孔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伤口接触层包含:聚胺基甲酸酯伤口接触层、聚烯烃伤口接触层、乙酸乙烯酯伤口接触层、聚硅氧伤口接触层、硅胶伤口接触层、氟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弹性体伤口接触层、苯乙烯伤口接触层、丁二烯伤口接触层或热塑性弹性体伤口接触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背材为透明阻气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背材包含:天然橡胶背材、聚异戊二烯背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背材、氯丁二烯橡胶背材、聚丁二烯背材、丁腈橡胶背材、丁基橡胶背材、乙丙橡胶背材、三元乙丙橡胶背材、氯磺化聚乙烯背材、聚硫橡胶背材、聚氨酯背材、乙烯醋酸乙烯酯背材、共聚多酯背材或硅氧烷背材。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一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该指示层与该阻水透气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一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一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一压力传导层。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二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该阻水透气层与该吸收层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二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二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二压力传导层。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三压力传导层,其配置于该吸收层与该伤口接触层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负压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压力传导层包含天然或合成的网状泡沫第三压力传导层、不织布纤维第三压力传导层或织布第三压力传导层。
CN201721263793.1U 2017-09-29 2017-09-29 负压伤口敷料 Active CN208301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3793.1U CN2083017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负压伤口敷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3793.1U CN2083017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负压伤口敷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1796U true CN208301796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3793.1U Active CN208301796U (zh) 2017-09-29 2017-09-29 负压伤口敷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17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3925A (zh) * 2020-05-11 2020-08-11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高强防水透气的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3925A (zh) * 2020-05-11 2020-08-11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高强防水透气的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4980B2 (en) Medical system and dressing for use under compression
TWM553191U (zh) 負壓傷口敷料
EP3541336B1 (en) Medical system and dressing for use under compression
US20200206395A1 (en) Intelligent therapy system with evaporation management
CN102844055B (zh) 采用一种聚合、多孔、疏水材料的减压源、系统以及方法
CN104053419B (zh) 采用检漏构件的减压系统和方法
US20190351111A1 (en) Fluid storag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90381222A9 (en) Reduced-Pressure Sources,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A Polymeric, Porous, Hydrophobic Material
TWM506601U (zh) 負壓傷口敷料
CN104470551A (zh) 负压伤口治疗装置
US20240148560A1 (en) Medical dressing full indicator
CN208301796U (zh) 负压伤口敷料
CN204501231U (zh) 负压伤口敷料
CN204501234U (zh) 负压伤口敷料
US20240099897A1 (en) Medical System And Dressing For Use Under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