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8562U -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8562U
CN204488562U CN201520032410.4U CN201520032410U CN204488562U CN 204488562 U CN204488562 U CN 204488562U CN 201520032410 U CN201520032410 U CN 201520032410U CN 204488562 U CN204488562 U CN 204488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body
small rod
strut bar
adjacent
described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2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32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8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8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85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扶手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拉伸板和两根可伸缩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上;支撑杆上形成有支撑槽;两根支撑杆平行设置,两根支撑杆上的两个支撑槽相对设置;拉伸板包括多个连接片;多个连接片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连接片之间相互铰接;多个连接片的两端均分别位于两根支撑杆的支撑槽内,并可沿支撑槽滑动;与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固定于扶手本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不但可用于支撑肘部,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同时,该汽车座椅扶手上的拉伸板展开后可用于放置物品,实现汽车座椅扶手的多功能化,且未额外占用车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每个家庭之中。汽车保有量的大大增加,同时车主对汽车的舒适型及功能多样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汽车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满足车主的各种需求。
在车辆座椅结构中,例如MPV车辆独立座椅,为了提高乘员的舒适度,大多数汽车座椅上安装有侧边扶手,以使乘员能够将手臂或肘部置于扶手上,在便于乘员乘坐的同时,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但是,现有的扶手一般只用来起支撑肘部的作用,且功能较单一,结构简单,无法满足车主或乘客对功能多样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扶手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拉伸板和两根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扶手本体的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形成有支撑槽;所述两根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两根支撑杆上的两个支撑槽相对设置;所述拉伸板包括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垂直,所述多个连接片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片之间相互铰接,以使相邻两个连接片可相互重叠或共面;所述多个连接片的两端均分别位于所述两根支撑杆的支撑槽内,并可沿所述支撑槽滑动;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中,扶手本体底部的支撑杆可伸缩,并且 拉伸板包括多个两端均分别位于支撑杆的支撑槽内且相互铰接的连接片,即拉伸板可沿支撑槽叠起或展开。当支撑杆伸出,且拉伸板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连接片共同形成平板状,两侧的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在扶手本体上形成可放置物品的平板,实现扶手的多功能化。当无需使用时,将拉伸板收缩叠起,并将支撑杆收缩,从而避免拉伸板和支撑杆占用额外空间,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小连杆;所述多个小连杆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相邻的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外,并可沿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延伸方向运动;在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小连杆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多个小连杆侧壁上均具有凹槽,所述多个小连杆的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支撑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小连杆;所述多个小连杆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相邻的小连杆中,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外,并且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可沿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延伸方向运动;在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小连杆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多个小连杆侧壁上均具有凹槽,所述多个小连杆的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支撑槽。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小连杆各自独立的可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小连杆各自独立的通过软绳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上,并且所述软绳在最大长度下,所述小连杆与相邻的小连杆部分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小连杆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增,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小连杆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减,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 杆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并且所述拉伸板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一端的连接片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本体上具有容纳腔,所述支撑杆和拉伸板均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内;所述拉伸板中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和所述支撑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在半拉伸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中,扶手本体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中,支撑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支撑杆在拉伸状态下中,相邻的小连杆之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拉伸板在半拉伸状态下,相邻的连接片之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扶手本体;11、容纳腔;2、拉伸板;21、连接片;3、支撑杆;31、支撑槽;32、小连杆;4、连接件;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拉伸板和两根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扶手本体的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杆上形成有支撑槽;所述两根支撑杆平行设置,并且两根支撑杆上的两个支撑槽相对设置;所述拉伸板包括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垂直,所述多个连接片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片之间相互铰接,以使相邻两个连接片可相互重叠或共面;所述多个连接片的两端均分别位于所述两根支撑杆的支撑槽内,并可沿所述支撑槽滑动;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扶手本体为主体,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为提高使用舒适度,扶手本体表面通常为发泡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拉伸板和支撑杆均设置于扶手本体上。为使拉伸板和支撑杆能更稳定的固定,并在拉伸板展开时提供稳定的支撑,优选情况下,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内;所述拉伸板中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和所述支撑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件上。
具体的,上述固定件可嵌入扶手本体内。固定件可采用常规的金属。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固定件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具体可根据扶手本体的具体形状和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可以为“U”形。其开口朝向扶手本体内,其底部朝向拉伸板和支撑杆,并作为连接面与拉伸板和支撑杆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为避免支撑杆和拉伸板在未使用时占用车内空间,优选情况下,所述扶手本体具有容纳腔,所述支撑杆和拉伸板均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上述容纳腔用于收纳支撑杆和拉伸板,当支撑杆和拉伸板在未使用时,支 撑杆和拉伸板均处于收缩状态,且位于上述容纳腔内,从而使支撑杆和拉伸板全部位于扶手本体范围内,避免了占用车内额外空间。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扶手本体内设置有上述固定件时,支撑杆和拉伸板从上述容纳腔连接至固定件上。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上,另一端朝远离扶手本体的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支撑杆可伸缩。
具体的,支撑杆固定于扶手本体的上并可收缩可通过现有的各种结构实现,例如,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小连杆;所述多个小连杆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
同时,多个小连杆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小连杆相互套接,并可保证两个相邻的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可沿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可保证支撑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多个小连杆相互重叠以实现相互隐没,减小支撑杆所占用空间。同时,为避免支撑杆在伸长至拉伸状态时小连杆之间相互脱出而导致支撑杆出现断开情况,上述支撑杆中的相邻两个小连杆之间需保证相邻的两个小连杆至少部分重叠。
具体的,上述相邻的两个小连杆相互套接时,可以为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外,也可以为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外。为保证支撑杆在扶手本体上的固定强度,优选情况下,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外。即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小连杆的横截面积递减。当支撑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相邻的两个小连杆中,在拉伸状态下,位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此时位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多个小连杆各自独立的可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上。为保证每个小连杆的行程,避免相邻的两个小连杆相互脱出,优选情况下,所述多个小连杆各自独立的通过软绳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上,并且所述软绳在最大长度下,所述小连杆与相邻的小连杆部分套接。
在上述结构下,当支撑杆处于完全拉伸状态时,由于上述软绳的限位作用,保证小连杆无法与相邻的小连杆相互脱出,从而使多个小连杆可形成一个整体,并作为支撑杆使用。
或者,如前所述,当相邻的两个小连杆相互套接,并且临近所述扶手本体 的小连杆套设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小连杆之外时,所述小连杆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减,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更优选情况下,上述结构下,对于每个小连杆而言,其自身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减。
类似的,当相邻的两个小连杆相互套接,并且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套设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之外时,所述小连杆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增,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的横截面积。更优选情况下,上述结构下,对于每个小连杆而言,其自身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递增。
此时,支撑杆结构与常规的可伸缩并相互隐没的鱼竿类似,通过相邻两个小连杆连接处的相互限位作用避免二者相互脱出。并且无需通过其他部件进行连接,简化了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扶手本体底部固定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方向相互平行设置。
同时,支撑杆上形成有支撑槽,两个支撑杆上的两个支撑槽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当支撑杆为前述各种结构时,所述多个小连杆侧壁上均具有凹槽,所述多个小连杆的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支撑槽。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中的拉伸板,具体可包括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垂直。所述多个连接片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片之间相互铰接,以使相邻两个连接片可相互重叠或共面。
当相邻的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片处于共面状态时,即形成展开状态的拉伸板,当相邻的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片处于重叠状态时,即形成收缩状态的拉伸板。
其中,与所述扶手本体相邻的连接片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上,从而实现拉伸板在扶手本体底部的固定。
如前所述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上具有支撑槽。本实用新型中,拉伸板的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根支撑杆的支撑槽内,并可沿所述支撑槽滑动,实现拉伸板的收缩和展开。此时,支撑杆对拉伸板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 尤其是在拉伸板展开时,支撑杆对拉伸板起到有效的支撑,使拉伸板可用于承载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情况下,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并且所述拉伸板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一端的连接片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支撑杆和拉伸板为前述的各种具体结构时,支撑杆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小连杆与上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拉伸板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的连接片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此时,支撑杆和拉伸板通过上述连接件连接为一体。当需展开拉伸板时,向下拉动连接件即可同时带动拉伸板和支撑杆展开,当需收起拉伸板时,向上推动连接件即可同时使拉伸板和支撑杆收缩,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座椅扶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该汽车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拉伸板2、连接件4和两根支撑杆3。
其中,两根支撑杆3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扶手本体1底部。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1上。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位于远离扶手本体1的方向上。 
拉伸板2设置于扶手本体1上,并且位于两根支撑杆3之间。
连接件4固定于拉伸板2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并同时与两根支撑杆3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固定连接。
参见图2和图3,上述扶手本体1采用发泡材料制作而成。其内部嵌入有“U”形的金属固定件5。
同时,扶手本体1上还具有容纳腔11,该容纳腔11贯通至固定件5。
参见图4-图7,其中,支撑杆3由多个小连杆32套接而成。支撑杆3中临近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位于容纳腔11内,并且该小连杆32的朝向扶手本体1的端部固定于固定件5上。
并且支撑杆3内,相邻两个小连杆32中,远离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套设于临近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外侧。支撑杆3内的多个小连杆32各自独立的通过软绳连接至固定件5。软绳的长度保证小连杆32与相邻的小连杆32在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同时,具体参见图5,每个小连杆32的横截面均为“凹”形,其上具有凹槽。支撑杆3的多个小连杆32的凹槽共同形成沿支撑杆延伸方向延伸的支撑槽 31。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该的支撑槽31相对。
拉伸板2包括多个与支撑杆3垂直设置的连接片21。多个连接片21沿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且具体参见图7,连接片21的临近扶手本体1的边缘与相邻的临近扶手本体1的连接片21的远离扶手本体1的边缘铰接。具体参见图4,在半展开状态下,多个连接片21呈波浪形分布。并且,拉伸板2中与扶手本体1相邻的连接片21位于扶手本体1的容纳腔11内,并固定于固定件5上。
拉伸板2的多个连接片21的两端均分别位于两根支撑杆3的两个支撑槽31内,并且连接片21可沿支撑槽31移动,以实现多个连接片21的重叠和共面,即为拉伸板2的收缩和展开状态。
使用时,将扶手本体1翻转,使支撑杆3和拉伸板2处于扶手本体1侧面。然后将连接件4从扶手本体1的容纳腔11内沿水平方向拉出,带动支撑杆3和拉伸板2展开,此时,支撑杆3内的多个小连杆32相对移动,直至软绳对小连杆32限位,在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上,使小连杆32的临近扶手本体1的端部与相邻的临近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远离扶手本体1的部分套接,远离扶手本体1的端部与相邻的远离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临近扶手本体1的部分套接,从而形成两根完整的支撑杆3,其在两根支撑杆3上形成相对的两个支撑槽31。
同时,连接件4带动连接片21沿其两侧的支撑槽31依次展开,使相邻的两个连接片21从重叠状态转换为共面状态,使拉伸板2呈平板状,并位于水平方向,可用来承载其他物品。
当使用结束,需收起时,推动连接件4,使支撑杆3内的多个小连杆32依次完全套接重叠,并使多个连接片21依次重叠,直至支撑杆3和拉伸板2完全收缩至容纳腔11内,并将扶手本体1翻转至初始状态即可。
该汽车座椅扶手实现了多功能化,并且其结构简单,未占用额外的车内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1)、拉伸板(2)和两根可伸缩的支撑杆(3);
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于扶手本体(1)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扶手本体(1)的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杆(3)上形成有支撑槽(31);所述两根支撑杆(3)平行设置,并且两根支撑杆(3)上的两个支撑槽(31)相对设置;
所述拉伸板(2)包括多个连接片(21);所述连接片(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3)垂直,所述多个连接片(21)沿所述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相邻两个连接片(21)之间相互铰接,以使相邻两个连接片(21)可相互重叠或共面;所述多个连接片(21)的两端均分别位于所述两根支撑杆(3)的支撑槽(31)内,并可沿所述支撑槽(31)滑动;与所述扶手本体(1)相邻的连接片(21)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多个小连杆(32);
所述多个小连杆(32)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扶手本体(1)相邻的小连杆(32)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相邻的小连杆(32)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套设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外,并可沿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延伸方向运动;在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小连杆(32)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多个小连杆(32)侧壁上均具有凹槽,所述多个小连杆(32)的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支撑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多个小连杆(32);
所述多个小连杆(32)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与所述扶手本体(1)相邻的小连杆(32)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相邻的小连杆(32)中,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套设于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外,并且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可沿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延伸方向运动;在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小连杆(32)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多个小连杆(32)侧壁上均具有凹槽,所述多个小连杆(32)的凹槽共同形成所述支撑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小连杆(32)各自独立的可沿支撑杆(3)的延伸方向运动的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小连杆(32)各自独立的通过软绳连接至所述扶手本体(1)上,并且所述软绳在最大长度下,所述小连杆(32)与相邻的小连杆(32)部分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连杆(3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方向递增,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32)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连杆(3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方向递减,并且相邻两个小连杆(32)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的横截面积大于临近所述扶手本体(1)的小连杆(32)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固定于所述支撑杆(3)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并且所述拉伸板(2)中,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一端的连接片(21)的远离所述扶手本体(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件(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1)上具有容纳腔(11),所述支撑杆(3)和拉伸板(2)均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扶手还包括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固定于所述扶手本体(1)内;
所述拉伸板(2)中与所述扶手本体(1)相邻的连接片(21)和所述支撑杆(3)的朝向所述扶手本体(1)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件(5)上。
CN201520032410.4U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2410.4U CN204488562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2410.4U CN204488562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8562U true CN204488562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24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562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8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839A (zh) * 2018-02-09 2020-09-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扶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839A (zh) * 2018-02-09 2020-09-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扶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1686B2 (en) Folding wagon
EP3075601B1 (en) Layout system for cargo area of vehicle
US20190128009A1 (en) Foldable vehicle roof tent
CN205933081U (zh) 一种汽车车顶的升降结构
CN103796876B (zh) 机动车辆用可移动式车顶行李架
CN104590075B (zh) 杯架以及包含杯架的车门
CN107667049A (zh) 可提升的承载设备
KR200491780Y1 (ko) 반자동 차량 루프탑 텐트
CN102555857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折叠下俯式装置
CN103010110B (zh) 用于车辆货物区域的可转换空间系统
CN20448856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N103204108B (zh) 车辆的行李箱构造
CN201922983U (zh) 一种车用顶挂式桌台
CN203864517U (zh) 一种客车用可折叠杯子支架
KR101540776B1 (ko) 차량용 캠핑 하우스
CN208630441U (zh) 容器承载装置、中央扶手箱及汽车
WO2015037008A1 (en) A carrier device for vehicles
CN209521610U (zh) 车辆空间拓展舱及车辆
CN208891959U (zh) 一种多功能橱柜侧板组件
CN209553272U (zh) 手机屏幕生产用基板搬运小车
CN209159543U (zh) 一种斜坡式平台举升装置
CN207864070U (zh) 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
CN102452443A (zh) 可拖拉的折叠式单车
KR101043845B1 (ko) 수용백을 가지는 루프 캐리어
CN203666458U (zh) 车用杯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