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6307U - 一种带压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压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6307U
CN204476307U CN201520111073.8U CN201520111073U CN204476307U CN 204476307 U CN204476307 U CN 204476307U CN 201520111073 U CN201520111073 U CN 201520111073U CN 204476307 U CN204476307 U CN 204476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reventer
tong arm
mounting plate
operat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10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清峰
王鑫
孙任伯
周超
王晓明
戴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eh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ereh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ereh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ereh Oilfield Servi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110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6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6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6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压作业机,包括伸缩桅杆、大钳吊臂、上平台、下平台、承载装置、游动夹持装置、固定夹持装置、防喷装置、吊装装置和主控制箱等装置,承载装置的上端与上平台固定连接,下端与下平台固定连接;上平台分别与主控制箱和大钳吊臂固定连接大钳吊臂上设有的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可将大钳吊臂固定在操作时想要进行限位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拆装维修方便,可有效保护主控制箱,减少了主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的精神负担和劳动强度,减少作业隐患;保证了主控制箱面向油管堆放场时,仍然有足够的操作维修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带压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中的钻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压作业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不压井主机的主操作台一般是背向油管堆放场,在油管起吊或下放到堆放场的时候,主操作人员无法观测到油管的起吊和下放状态,油管在主操作人员的背后上下穿梭,容易给主操作人员带来不安全的心里负担,分散主操作人员的精力,影响带压作业的安全;有的厂家虽然将主操作平台面向油管堆放场,但是由于上操作平台空间有限,需要在主控制箱侧面现场安装一小平台后,操作手才可以走到主控制台面前进行正常操作,安装费时费力。
在运输状态下,目前国内外主机的主控制箱在设备的上方,大钳吊臂在不压井主机下方,在起吊过程中由于设备偏载、起吊不平稳等因素往往会造成主机晃动和侧倾,吊装工具刮碰主控制箱,对主控制箱造成较大伤害。
对于环形防喷器的支撑装置,有的厂家直接将环形防喷器固定在承载框架的外撑组件上,或者采用一个滑轮固定在外撑组件上,在环形防喷器维修更换胶芯等零部件时,拆开后的顶盖只是可以沿着外撑组件进行简单的滑动,摆动较大,不具有导向作用,需要人工扶正,浪费时间和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压作业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压作业机,包括伸缩桅杆、大钳吊臂、上平台、承载装置、游动夹持装置、吊装装置、固定夹持装置、防喷装置、底部装置、下平台和主控制箱,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吊装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喷装置设于所述承载装置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夹持装置与防喷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与所述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防喷装置与所述底部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平台与所述主控制箱固定连接,所述上平台与所述大钳吊臂固定连接,所述大钳吊臂上设有大钳吊臂限位装置,通过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可将所述大钳吊臂固定在操作时想要进行限位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与所述承载框架的后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游动夹持装置包括游动承重卡瓦、游动窗板和游动下压卡瓦,所述游动承重卡瓦设于所述游动窗板远离所述承载框架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下压卡瓦设于所述游动窗板靠近所述承载框架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窗板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游动夹持装置随着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进行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吊装装置包括两个吊索和平衡梁,所述平衡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吊索的一端,两个所述吊索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承载装置上端两侧,所述平衡梁通过所述吊索与所述上平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喷装置包括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环形防喷器、上闸板防喷器、钻井四通和下闸板防喷器,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套设于所述环形防喷器外并与所述承载框架滑动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与所述环形防喷器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下端通过所述钻井四通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部装置包括A型支架和底橇,所述A型支架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可拆卸连接,所述A型支架固定在所述底橇上。
进一步,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包括左支撑、右支撑、左导轮支撑和右导轮支撑,所述左导轮支撑上设有左导轮,所述右导轮支撑上设有右导轮;所述环形防喷器箱上设有防喷器上端盖,所述左支撑和所述右支撑通过螺栓组固定在所述防喷器上端盖上;所述承载框架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导轮支撑与所述左支撑可沿所述左支撑柱上下滑动,所述右导轮支撑与所述右支撑可沿所述右支撑柱上下滑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拆卸防喷器顶盖进行维修作业时,由于防喷器支撑的导向限位作用,环形防喷器顶盖不会发生偏转,只能够沿左支撑柱和左支撑柱上下移动,便于环形防喷器顶盖的回归定位,方便快接,节省时间和劳动力,防喷器固定支撑与承载装置滑动连接,方便防喷器内部维修。
进一步,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包括插销装置和限位板,所述插销装置固定在所述大钳吊臂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上平台上,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长圆孔,所述插销装置可伸入所述长圆孔,并与所述长圆孔相卡和,可以将大钳吊臂固定在操作时想要限位的任意一个位置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不同作业需求,可以将大钳吊臂方便快速地固定在任意一想要限位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平台上设有第一伸缩平台和第二伸缩平台,所述第一伸缩平台和所述第二伸缩平台上均设有平台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平台设于所述主控制箱的右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右伸展;所述第二伸缩平台设于所述主控制箱的前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前伸展。
进一步,主控制箱面向油管堆放场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主控制箱面向油管堆放场后,其右侧采用第一伸缩平台,以方便主操作人员到主控制箱前操作。运输时主控制箱位于整机底部,大钳吊臂位于整机顶部,避免吊装翻转过程对主控制箱的刮碰和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输时主控制箱位于整机底部,大钳吊臂位于整机顶部,并用插销装置快速限位固定,避免吊装翻转过程对主控制箱的刮碰和伤害;主控制箱面向油管堆放场,减少了主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的精神负担,减少作业隐患;上平台右侧和前侧的液压(不限于液压)伸缩平台,减少了现场安装平台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主控制箱面向油管堆放场时,仍然有足够的操作维修空间;环形防喷器支撑的应用节约了环形放喷器维修的时间和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过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至垂直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底部装置后处于垂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平台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平台展开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台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大钳吊臂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防喷器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防喷器支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带压作业机,包括伸缩桅杆1、大钳吊臂2、上平台4、承载装置、游动夹持装置、吊装装置、固定夹持装置、防喷装置、底部装置、下平台19和主控制箱20,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4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19固定连接;所述吊装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喷装置设于所述承载装置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夹持装置与防喷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1与所述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防喷装置与所述底部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平台4与所述主控制箱20固定连接,所述上平台4与所述大钳吊臂2固定连接,所述大钳吊臂2上设有大钳吊臂限位装置,通过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可将所述大钳吊臂2固定在操作时想要进行限位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液压油缸6和承载框架10,所述承载框架10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4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19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1与所述承载框架10的后部固定连接。
所述游动夹持装置包括游动承重卡瓦3、游动窗板5和游动下压卡瓦9,所述游动承重卡瓦3设于所述游动窗板5远离所述承载框架1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下压卡瓦9设于所述游动窗板5靠近所述承载框架1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窗板5与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游动夹持装置随着所述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吊装装置包括两个吊索7和平衡梁8,所述平衡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吊索7的一端,两个所述吊索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承载装置上端两侧,所述平衡梁8通过所述吊索7与所述上平台4可拆卸连接。
所述防喷装置包括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环形防喷器13、上闸板防喷器14、钻井四通15和下闸板防喷器16,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套设于所述环形防喷器13外并与所述承载框架10滑动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14与所述环形防喷器箱1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14下端通过所述钻井四通15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16固定连接。
所述底部装置包括A型支架17和底橇18,所述A型支架17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16可拆卸连接,所述A型支架17固定在所述底橇18上。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包括左支撑1203、右支撑1204、左导轮支撑1202和右导轮支撑1205,所述左导轮支撑1202上设有左导轮1201,所述右导轮支撑1205上设有右导轮1206;所述环形防喷器箱13上设有防喷器上端盖1301,所述左支撑1203和所述右支撑1204通过螺栓组固定在所述防喷器上端盖1301上;所述承载框架10包括左支撑柱1001和右支撑柱1002,所述左导轮支撑1202与所述左支撑1203可沿所述左支撑柱1001上下滑动,所述右导轮支撑1205与所述右支撑1204可沿所述右支撑柱1002上下滑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包括插销装置201和限位板202,所述插销装置201固定在所述大钳吊臂2上,所述限位板202固定在所述上平台4上,所述限位板20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长圆孔203,所述插销装置201可伸入所述长圆孔203,并与所述长圆孔203相卡和,可以将大钳吊臂2固定在操作时想要限位的任意一个位置上。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平台4上设有第一伸缩平台403和第二伸缩平台402,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和所述第二伸缩平台402上均设有平台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设于所述主控制箱20的右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右伸展;所述第二伸缩平台402设于所述主控制箱20的前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前伸展。
主控制箱面20向油管堆放场布置。
所述主控制箱20面向油管堆放场后,其右侧采用第一伸缩平台403,以方便主操作人员到主控制箱20前操作。主控制箱20在吊装前位于主机下方,避免了吊装装置对主控制箱20的损伤。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平台伸缩机构可包括外导向管404、内导向管406、液压油缸405和翻转踏步407,所述外导向管404固定在所述上平台4上,所述内导向管406固定在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或第二伸缩平台402上,所述液压油缸405和所述翻转踏步407所述液压油缸405的一端连接于上平台4上,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一伸缩平台403或第二伸缩平台402上,所述翻转踏步407可以手动翻转,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自动翻转,将所述上平台4和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或第二伸缩平台402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桅杆(1)、大钳吊臂(2)、上平台(4)、承载装置、游动夹持装置、吊装装置、固定夹持装置、防喷装置、底部装置、下平台(19)和主控制箱(20),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4)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19)固定连接;所述吊装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喷装置设于所述承载装置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夹持装置与防喷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1)与所述承载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防喷装置与所述底部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平台(4)与所述主控制箱(20)固定连接,所述上平台(4)与所述大钳吊臂(2)固定连接,所述大钳吊臂(2)上设有大钳吊臂限位装置,通过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可将所述大钳吊臂(2)固定在操作时想要进行限位的任何一个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液压油缸(6)和承载框架(10),所述承载框架(10)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4)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平台(19)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桅杆(1)与所述承载框架(10)的后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夹持装置包括游动承重卡瓦(3)、游动窗板(5)和游动下压卡瓦(9),所述游动承重卡瓦(3)设于所述游动窗板(5)远离所述承载框架(1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下压卡瓦(9)设于所述游动窗板(5)靠近所述承载框架(10)一侧的端面上,所述游动窗板(5)与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游动夹持装置随着所述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进行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包括两个吊索(7)和平衡梁(8),所述平衡梁(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吊索(7)的一端,两个所述吊索(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承载装置上端两侧,所述平衡梁(8)通过所述吊索(7)与所述上平台(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喷装置包括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环形防喷器(13)、上闸板防喷器(14)、钻井四通(15)和下闸板防喷器(16),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套设于所述环形防喷器(13)外并与所述承载框架(10)滑动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14)与所述环形防喷器箱(1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闸板防喷器(14)下端通过所述钻井四通(15)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1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装置包括A型支架(17)和底橇(18),所述A型支架(17)与所述下闸板防喷器(16)可拆卸连接,所述A型支架(17)固定在所述底橇(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防喷器双轮支撑装置(12)包括左支撑(1203)、右支撑(1204)、左导轮支撑(1202)和右导轮支撑(1205),所述左导轮支撑(1202)上设有左导轮(1201),所述右导轮支撑(1205)上设有右导轮(1206);所述环形防喷器箱(13)上设有防喷器上端盖(1301),所述左支撑(1203)和所述右支撑(1204)通过螺栓组固定在所述防喷器上端盖(1301)上;所述承载框架(10)包括左支撑柱(1001)和右支撑柱(1002),所述左导轮支撑(1202)与所述左支撑(1203)可沿所述左支撑柱(1001)上下滑动,所述右导轮支撑(1205)与所述右支撑(1204)可沿所述右支撑柱(1002)上下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钳吊臂限位装置包括插销装置(201)和限位板(202),所述插销装置(201)固定在所述大钳吊臂(2)上,所述限位板(202)固定在所述上平台(4)上,所述限位板(20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长圆孔(203),所述插销装置(201)可伸入所述长圆孔(203),并与所述长圆孔(203)相卡和,可以将大钳吊臂(2)固定在操作时想要限位的任意一个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4)上设有第一伸缩平台(403)和第二伸缩平台(402),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和所述第二伸缩平台(402)上均设有平台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平台(403)设于所述主控制箱(20)的右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右伸展;所述第二伸缩平台(402)设于所述主控制箱(20)的前侧,并可通过平台伸缩机构向前伸展。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一种带压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箱面(20)向油管堆放场布置。
CN201520111073.8U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带压作业机 Active CN204476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1073.8U CN204476307U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带压作业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1073.8U CN204476307U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带压作业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6307U true CN204476307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1073.8U Active CN204476307U (zh) 2015-02-15 2015-02-15 一种带压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6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3955U (zh) 一种不压井设备拖车
CN203826828U (zh) 开关柜断路器维修运载平台
CN204281108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103730231B (zh) 一种变压器顶盖升降装置
CN108116465A (zh) 多功能折叠式试验车
CN204571886U (zh) 双车井架式连续油管作业车
CN204111206U (zh) 石油钻机防喷器组吊移系统
CN206219071U (zh) 一种开关柜安装用起吊设备
CN205170283U (zh) 一种固定式液压升降机
CN204417047U (zh) 自卸式运输板车
CN204476307U (zh) 一种带压作业机
CN108083173A (zh) 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设备
CN102408017B (zh) 一种大型罐体的装车方法
CN204782837U (zh) 一种铝合金钻杆堆积存放装置
CN202370456U (zh) 动力猫道
CN203626649U (zh) 一种石油钻井平台防喷器运输安装装置
CN204040599U (zh) 一种抱杆倒装提拉液压提升装置
CN203728491U (zh) 汽车加工的重型零件顶升装置
CN203791918U (zh) 一种车架翻转装置
CN202454937U (zh) 双叉液压升降式检修车
CN206502559U (zh) 船舶舱室单元的千斤顶升降台
CN202214199U (zh) 配重自拆装装置及装有该配重自拆装装置的起重机
CN205036319U (zh) 一种应用于石油钻机上的水龙头吊架
CN203359827U (zh) 一种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KR101844286B1 (ko) 열교환기 번들 교환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