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1300U -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1300U
CN204461300U CN201420859758.6U CN201420859758U CN204461300U CN 204461300 U CN204461300 U CN 204461300U CN 201420859758 U CN201420859758 U CN 201420859758U CN 204461300 U CN204461300 U CN 204461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r
dividing plate
lug
terrac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97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捷
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och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97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1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1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1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其包括手持部和检测部。检测部包括隔板检测侧面和参考侧面,隔板检测侧面包括初级台阶和次级台阶,参考侧面包括第三台阶。在检测隔板高度时,隔板检测侧面贴近极板,第三台阶面贴近极板上表面;在检测刷耳高度时,极耳检测侧面贴近极耳,第二台阶面贴近极耳的上表面。第三台阶的第一台阶面与初级台阶的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大于次级台阶的第二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量具对极群包封和刷耳高度进行检测,操作方便,可以增加检测频率、减少误差,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和人工操作费,提升了厂家的综合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群包封和刷耳(极耳刷掉氧化层)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为了确保极群包封中隔板和极板的高度差、极耳刷掉氧化层的高度处于合格范围,需要进行检测。为了确保尺寸,一直以来,检测极群包封的方法都是依靠卡尺直接测量,但是,由于卡尺价格昂贵,通常只有质检人员才拥有,而质检人员进行此项检测工序为抽检,这样就造成检测频率低下和不良品率大的问题。对于刷耳高度的检测,现有检测方法为员工目测完成,这样会导致误差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使用更为便捷的量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改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新型量具快速地检测极群包封和刷耳的高度范围是否合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相连接的检测部。检测部包括隔板检测侧面,隔板检测侧面包括初级台阶和设置于初级台阶上的次级台阶。初级台阶包括与隔板检测侧面平行的极耳检测侧面和与隔板检测侧面相交的第三台阶面,第三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手持部的方向;次级台阶包括与隔板检测侧面朝向一致的次级侧面和与极耳检测侧面相交的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手持部的方向,第二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平行。检测部还包括用于标识高度的标识部,标识部设置于手持部与第二台阶面之间,标识部与第三台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所的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其检测部还包括与隔板检测侧面具有不同朝向的参考侧面,参考侧面包括第三台阶,第三台阶包括与参考侧面朝向一致的侧面和与参考侧面相交的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手持部的方向,第一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平行;标识部即为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参考侧面垂直相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隔板检测侧面和参考侧面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所的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其次级台阶还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的朝向为指向手持部的方向,第一台阶面与第三台阶面平行;标识部即为第一台阶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所的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其标识部为刻线,标识部与第三台阶面平行。
隔板检测侧面用于在检测隔板高度时,贴近极板;第三台阶面用于在检测隔板高度时,贴近极板的上表面。极耳检测侧面用于在检测刷耳高度时,贴近极耳;第二台阶面用于在检测刷耳高度时,贴近极耳的上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台阶面与极耳检测侧面垂直相交,第三台阶面与隔板检测侧面垂直相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距离为7mm,第二距离为5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量具还可以包括穿通手持部的腰型孔,腰型孔可以穿过钥匙链或绳索,方便技术人员佩戴。检测部可以设计成长方体形、圆柱体形或者其他任意一种适于应用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量具取代传统的卡尺来检测隔板高度和刷耳高度是否合格,隔板检测侧面用于在检测隔板高度时,贴近极板,第三台阶面用于在检测隔板高度时,贴近极板的上表面;极耳检测侧面用于在检测刷耳高度时,贴近极耳,第二台阶面用于在检测刷耳高度时,贴近极耳的上表面,通过这种方式,由于不需要读取数值,只需要看隔板及极耳的上表面相对于量具的位置,因此能够快速判断隔板高度以及极耳高度是否处于合格范围内,使得使检测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量具的产品的正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极群检测方式的正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极群检测方式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极群检测的第一种结果分析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极群检测的第二种结果分析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极群检测的第三种结果分析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刷耳检测方式的正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刷耳检测方式的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刷耳检测第一种结果分析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刷耳检测第二种结果分析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实施例二的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电池生产过程中,工艺要求隔板与极板高度差为6±1mm,传统的检测隔板与极板高度差的方法是用卡尺立在极板上表面,测出隔板上表面高出极板的数值,通过查看数值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进而可以确定极群包封是否合格。这种传统检测方式的缺点为:1、极板较薄,卡尺立在极板上表面时,观察卡尺数值的操作不方便;2、隔板较软较薄,容易导致测量出现误差;3、通过这种方式,只能允许质检人员进行抽检,因此检测频率低。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量具的结构示意图,量具100包括手持部和检测部,检测部包括隔板检测侧面102、参考侧面103、初级台阶、次级台阶和第三台阶。初级台阶包括第三台阶面003和极耳检测侧面101,第三台阶面003与隔板检测侧面102垂直相交,极耳检测侧面101与隔板检测侧面102平行。次级台阶包括与隔板检测侧面102朝向一致的次级侧面和与极耳检测侧面101垂直相交的第二台阶面002。第二台阶面002与第三台阶面003平行,第二台阶面002与第三台阶面003的垂直高度差为5mm。第三台阶包括与参考侧面103朝向一致的侧面和与参考侧面垂直相交的第一台阶面001,第一台阶面001与第三台阶面003平行,第一台阶面001与第三台阶面003的垂直高度差为7mm。
隔板检测侧面102和参考侧面103平行且朝向相反。
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的量具的产品示意图,量具还包括位于手持部的腰型孔500,腰型孔500可以通过腰型孔500穿过钥匙链或绳索等,方便技术人员佩戴。
如图3(a)和图3(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极群检测方式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此量具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检测方式的缺点,具体操作如下:生产线上,普工可将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紧贴极板200的上表面(即极板上表面201),隔板检测侧面102紧贴极板200,用手紧紧捏住极群(量具100被隔板300包住处),通过极群侧面观察隔板300的上表面(即隔板上表面301)处在量具100水平方向的什么位置。因为量具100的第一台阶面到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为7mm,第 二台阶面到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为5mm,如果隔板上表面301的水平位置处在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则说明隔板300高出极板200的距离为6±1mm,此极群合格。
具体地,如图4(a)、图4(b)和图4(c)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极群检测的三种结果分析示意图,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紧贴在极板上表面201,隔板检测侧面102紧贴极板200,观察隔板300,如图4(a)所示,可以看到隔板上表面301处于量具100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即隔板300高出极板200的距离为6±1mm,此极群合格。如图4(b)所示,隔板300高出极板200的距离大于7mm,此极群不合格;如图4(c)所示,隔板300高出极板200的距离小于5mm,此极群不合格。
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极群焊接牢固,工艺要求极耳刷掉氧化层高度≥5mm,传统检测刷耳高度的方法为操作工人进行目测,此方法误差较大,如图5(a)和图5(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刷耳检测方式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只需将量具100的第二台阶面紧贴在极耳400的上表面(即极耳上表面401),量具100的极耳检测侧面101紧贴极耳400,然后观察刷耳下方水平位置是否在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以下(即观察极板200的上表面是否在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以下),因量具100的第二台阶面到第三台阶面垂直高度距离为5mm,如果在,说明刷耳高度h≥5mm,检测合格。
具体地,如图6(a)和图6(b)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刷耳检测的两种结果分析示意图,量具100的第二台阶面紧贴在极耳上表面401,量具100的第一基准面101紧贴极耳,如图6(a)所示,可以看到,极板200的上表面(即极板上表面201)位于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下方,即刷耳高度大于5mm,检测为合格;如图6(b)所示,可以看到,极板上表面201位于量具100的第三台阶面上方,即刷耳高度小于5mm,检测为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极群包封、刷耳高度是否处于规定范围时,能增加检测频率、减少误差、方便操作,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操作费,提升了厂家的综合竞争力。
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极群包封、刷耳高度量具进行检测的方法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检测频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量具成本低,节约了制造成本;检测重量轻便,采用腰型孔,方便携带。
实施例二:
量具200包括手持部和检测部,检测部包括隔板检测侧面112、初级台阶和 次级台阶。初级台阶包括第三台阶面203和极耳检测侧面111,第三台阶面203与隔板检测侧面112垂直相交,极耳检测侧面111与隔板检测侧面112平行。次级台阶包括与隔板检测侧面朝112向一致的次级侧面和与极耳检测侧面111垂直相交的第二台阶面202。第二台阶面202与第三台阶面203平行,第二台阶面202与第三台阶面203的垂直高度差为5mm。次级台阶还包括第一台阶面201,第一台阶面201与第三台阶面203平行,第一台阶面201与第三台阶面203的垂直高度差为7mm。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将所要用到的各个台阶面设置于量具200的同一侧,在测量原理上与实施例一的描述完全一致,故不再赘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无论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量具所有的台阶面及基准面设置在一个检测面还是设置在两个检测面,都能达到同样的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极群包封、刷耳高度是否处于规定范围时,能增加检测频率、减少误差、方便操作,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费和人工操作费,提升了厂家的综合竞争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和与所述手持部相连接的检测部;
所述检测部包括隔板检测侧面,所述隔板检测侧面包括初级台阶和设置于所述初级台阶上的次级台阶;
所述初级台阶包括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平行的极耳检测侧面和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相交的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
所述次级台阶包括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朝向一致的次级侧面和与所述极耳检测侧面相交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
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平行;
所述检测部还包括用于标识高度的标识部,所述标识部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所述标识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还包括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具有不同朝向的参考侧面,所述参考侧面包括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包括与所述参考侧面朝向一致的侧面和与所述参考侧面相交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朝向为背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平行;所述标识部为所述第一台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和所述参考侧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参考侧面垂直相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台阶还包括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的朝向为指向所述手持部的方向,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平行;所述标识部为所述第一台阶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部为刻线,所述标识部与所述第三台阶面平行。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极耳检测侧面垂直相交,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隔板检测侧面垂直相交。
8.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为7mm,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三台阶面的垂直高度差为5mm。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通所述手持部 的腰型孔。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长方体形或圆柱体形。
CN201420859758.6U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Active CN204461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9758.6U CN204461300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9758.6U CN204461300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1300U true CN204461300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9758.6U Active CN204461300U (zh) 2014-12-30 2014-12-30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1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5652U (zh) 一种电芯厚度及宽度测试机
CN205718933U (zh) 一种自动化产品检测设备
CN102967396A (zh) 轴承载荷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
CN204286937U (zh) 一种纸箱检测设备
CN204461300U (zh) 一种用于检测隔板高度和极耳高度的量具
CN201177492Y (zh) 一种成品电池外观尺寸检验的装置
CN202938743U (zh) 一种刮板机槽帮检测装置
CN205426058U (zh) 一种按键高度自动检测设备
CN202562398U (zh) 便捷式检规
CN205032394U (zh) 精密滚柱直径筛选设备
CN204790983U (zh) 一种计算机信息通信检测装置
CN203587216U (zh) 一种称重传感器检测装置
CN102735143B (zh) 全尺寸防错通止规
CN101358824B (zh) 一种测量玻璃磨边公差的专用检具及其测量方法
CN102620648B (zh) 螺栓悬挂检测分度盘
CN206531452U (zh) 产品面轮廓度量化检测装置
CN204924089U (zh) 一种测量卷筒上铸造绳槽的工具
CN206573060U (zh) 产品面轮廓度量化检测设备
CN202869447U (zh) 编织袋质量检测器
CN204679005U (zh) 一种检测冰箱载物盒的检具
CN202886298U (zh) 蓝玻璃检验治具
CN203323638U (zh) U型架成型测量检具
CN204666073U (zh) 一种用于橡胶产品的线径检查治具
CN206935834U (zh) 一种用于精密机械产品的平面度检具
CN203758431U (zh) 螺纹孔深度的检测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