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160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1609U
CN204441609U CN201520040748.4U CN201520040748U CN204441609U CN 204441609 U CN204441609 U CN 204441609U CN 201520040748 U CN201520040748 U CN 201520040748U CN 204441609 U CN204441609 U CN 204441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oplastron
groove
electric connector
metal clip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07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治国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407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1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1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1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至少一金属弹片,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一舌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下两排端子;一中间屏蔽片,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位于上排所述端子和下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中间屏蔽片设有至少一凹槽显露于所述舌板的一侧,所述凹槽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以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一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并于所述舌板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由于中间屏蔽片和金属弹片均为金属材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对接腔时,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凹槽进行扣合固定,可以实现对接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稳定扣接,还能防止磨损。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防止扣接磨损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构成电连接器的主要元件就是一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当然,部分电连接器为了屏蔽、接合或者是保护等功能,会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再包覆一金属外壳。为了让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固定,于绝缘本体设置扣合槽或者是扣合部,对接连接器对应的设置结构卡扣于扣合槽或者是扣合部,由于对接连接器和绝缘本体都是塑胶材料,多次配合固定后,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导致二者无法稳定扣合固定,或者对接连接器是金属材料,那么金属材料与绝缘本体的塑胶材料配合,则会对扣合槽或者是扣合部产生更严重的磨损。
除上述扣合方式外,业界常见的一种扣合方式为,于金属外壳设置金属弹片,对应的对接连接器设置扣合槽且为金属材料,虽然该扣合方式解决了磨损导致无法稳定扣合的问题,但是由于在金属外壳上开设金属弹片,必然会对应设有孔槽,随着现在电子元件的信号传输越来越快,电连接器需要考虑高频的问题,一般为了解决高频问题,金属外壳都尽量不设孔槽,以防止信号干扰,影响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中间屏蔽片与对接连接器的扣接以达到防止磨损且稳定扣合固定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至少一金属弹片,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下两排端子,上排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舌板的下表面;一中间屏蔽片,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位于上排所述端子和下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中间屏蔽片设有至少一凹槽显露于所述舌板的一侧,所述凹槽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以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一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并于所述舌板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对接腔。
进一步,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一延伸部自所述板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侧表面,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延伸部且位于所述舌板外,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板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对称的延伸出两个所述侧表面,对应的两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舌板外。
进一步,所述舌板对应所述凹槽设有一扣合槽,所述凹槽靠近前方具有一扣接壁显露于所述扣合槽,用以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于所述扣接壁并部分位于所述扣合槽和所述凹槽内,所述扣接壁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所述扣合槽的内壁轮廓相同。
进一步,所述凹槽靠近前方具有一扣接壁,所述扣接壁为弧形,用以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于所述扣接壁,所述扣接壁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
进一步,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至少一保护部自所述板部延伸出所述前表面。
进一步,具有一上屏蔽片与一下屏蔽片,分别贴合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屏蔽片与所述下屏蔽片通过两个扣合结构相互组装连接,所述中间屏蔽片对应两个所述扣合结构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对所述扣合结构让位。
进一步,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后段设有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基部内,所述安装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舌板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板部位于所述舌板内,所述凹槽不超出所述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屏蔽片设有的凹槽显露于所述舌板的一侧,由于中间屏蔽片和金属弹片均为金属材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对接腔时,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凹槽进行扣合固定,不仅可以实现对接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稳定扣接,而且还能防止磨损的问题。
另,上述这样的扣合方式,电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不需要特别去开设扣合弹片,所以屏蔽效果这部分可以保证,同时,中间屏蔽片的设置,也进一步的对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进行隔离,确保各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將屏蔽壳体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中间屏蔽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 1 绝缘本体 11 基部 111
顶面 112 底面 113 舌板 114
上表面 115 下表面 116 前表面 117
侧表面 118 扣合槽 119 上排端子 12
下排端子 13 接触部 121/131 中间屏蔽片 14
板部 141 延伸部 142 凹槽 143
扣接壁 1431 保护部 144 安装部 145
缺口 146 上屏蔽片 15 下屏蔽片 16
前段 151/161 后段 152 扣合结构 153
金属外壳 17 对接腔 171    
对接连接器 2 插接部 21 金属弹片 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2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2具有一插接部21,所述插接部21的两侧设有两个金属弹片2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所述金属弹片22仅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1,上下两排端子12/13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一中间屏蔽片14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内并位于所述上排端子12和所述下排端子13之间,一上屏蔽片15与一下屏蔽片16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上下,一金属外壳17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1外围。
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一基部111以及自所述基部111向前延伸的一舌板114,所述基部1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顶面112和一底面113,所述舌板114具有相对设置的一上表面115和一下表面116,位于上表面115与下表面116之间的一前表面117和两个侧表面118,两个所述侧表面118分别设有一扣合槽119,所述金属弹片22部分位于所述扣合槽119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所述扣合槽119的内壁由多个弧形壁连贯组成(未图示),或者仅在一个所述侧表面118设有扣合槽119,或者两个所述侧表面118均未设置所述扣合槽119。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排端子12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121显露于所述舌板114的上表面115,所述下排端子13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131显露于所述舌板114的下表面116。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中间屏蔽片14具有一板部141固设于所述舌板114内,自所述板部141两侧分别对称的延伸有一延伸部142显露出所述舌板114的一侧,每一所述延伸部142设有一凹槽143,所述凹槽143供所述金属弹片22扣接以抵挡所述金属弹片22朝所述前表面117位移,所述凹槽143靠近前方具有一扣接壁1431显露于所述扣合槽119,所述扣接壁1431为弧形,用以供所述金属弹片22扣接于所述扣接壁1431,所述扣接壁1431抵挡所述金属弹片22朝所述前表面117位移,两个所述延伸部142延伸出两个所述侧表面118,对应的两个所述凹槽143位于所述舌板114外。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均位于所述舌板114内,仅显露而已,即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均不超出所述侧表面118。所述凹槽143的内壁与所述扣合槽119的内壁轮廓相同。或者仅一个所述延伸部142自所述板部141延伸。或者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一部分位于所述舌板114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舌板114外。或者所述中间屏蔽片14的所述板部141固设于所述舌板114内,所述凹槽143设于所述板部141且位于所述舌板114内,所述凹槽143不超出所述侧表面118,即未设有所述延伸部142,如此节省所述对接腔171的空间。
如图2至图4所示,自所述板部141向前延伸两个所述保护部144显露出所述前表面117,两个所述保护部144分别靠近两个所述侧表面118,所述中间屏蔽片14的后段设有一安装部145固定于所述基部111内,所述安装部145的宽度大于所述舌板114的宽度,所述板部141靠近所述安装部145的两侧处分别设有一缺口146。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仅一个所述保护部144自所述板部141向前延伸。
如图1和图2和图4所示,所述上屏蔽片15具有相连的一前段151和一后段152,所述下屏蔽片16具有一前段161,两个所述前段151/161分别贴合于所述舌板114的上表面115和下表面116,所述后段152贴合于所述基部111的顶面112,所述舌板114和所述基部111都通过所述前段151/161和所述后段152进行贴覆,故屏蔽效果更佳,所述上屏蔽片15与所述下屏蔽片16通过两个扣合结构153相互组装连接,两个所述扣合结构153是设于所述前段151/161,所述缺口146对所述扣合结构153让位。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金属外壳17于所述舌板114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171,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以及所述保护部144均位于所述对接腔171内,所述对接连接器2进入所述对接腔171,进而与所述凹槽143和所述扣合槽119扣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中间屏蔽片14具有两个所述延伸部142显露于所述舌板114的两个侧表面118,所述凹槽143设置于所述延伸部142,由于中间屏蔽片14和金属弹片22均为金属材质,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进入所述对接腔171时,所述金属弹片22与所述凹槽143进行扣合固定,不仅可以实现对接连接器2和电连接器1的稳定扣接,而且还能防止磨损的问题。
另,上述这样的扣合方式,电连接器1的金属外壳17不需要特别去开设扣合弹片,所以屏蔽效果这部分可以保证,同时,中间屏蔽片14的设置,也进一步的对上排端子12和下排端子13进行隔离,确保各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
2.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以及所述保护部144均位于所述对接腔171内,即所述延伸部142和所述凹槽143延伸出所述舌板114的侧表面118,方便所述对接连接器2进入所述对接腔171与所述凹槽143扣合,扣合的强度也大,不易滑出。
所述保护部144延伸出所述舌板114的前表面117,当所述对接连接器2装入所述对接腔171时,可以保护所述舌板114的前表面117不受损坏。另,两个所述保护部144分别靠近两个所述侧表面118,当对接连接器2插歪或者是斜插时,可以先接触到所述保护部144,不会损坏所述舌板114。
3.所述凹槽143靠近前方具有所述扣接壁1431显露于所述扣合槽119,所述扣接壁1431为弧形,方便所述金属弹片22从前导入所述扣接壁1431并固定。
4.所述中间屏蔽片14的后段设有的所述安装部145固定于所述基部111内,所述安装部145的宽度大于所述舌板114的宽度,不仅可以加强所述基部111的强度,且可以对位于所述基部111内的上排端子12和下排端子13进行隔离,防止信号干扰。
5.所述上屏蔽片15与所述下屏蔽片16通过两个扣合结构153相互组装连接,两个所述扣合结构153是设于所述前段151/161,所述缺口146对所述扣合结构153让位,所述缺口146的前侧可以防止所述上屏蔽片15和所述下屏蔽片16向前过度位移。
6.所述凹槽143仅显露或者是一部分位于所述舌板114内,所述凹槽143的内壁与所述扣合槽119的内壁轮廓相同,可以节省所述对接腔171的空间,同时也方便所述金属弹片22导入所述凹槽143与所述扣合槽119,所述凹槽143和所述扣合槽119共同对所述金属弹片22进行稳定的扣接固定。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具有至少一金属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舌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下两排端子,上排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舌板的上表面,下排端子中的每一个端子分别具有一接触部显露于舌板的下表面;
    一中间屏蔽片,设于所述舌板内并位于上排所述端子和下排所述端子之间,所述中间屏蔽片设有至少一凹槽显露于所述舌板的一侧,所述凹槽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以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
一金属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并于所述舌板的外围空间形成一对接腔,所述对接连接器进入所述对接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一延伸部自所述板部的一侧延伸出所述侧表面,所述凹槽设于所述延伸部且位于所述舌板外,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凹槽均位于所述对接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对称的延伸出两个所述侧表面,对应的两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舌板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对应所述凹槽设有一扣合槽,所述凹槽靠近前方具有一扣接壁显露于所述扣合槽,用以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于所述扣接壁并部分位于所述扣合槽和所述凹槽内,所述扣接壁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所述扣合槽的内壁轮廓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靠近前方具有一扣接壁,所述扣接壁为弧形,用以供所述金属弹片扣接于所述扣接壁,所述扣接壁抵挡所述金属弹片向前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至少一保护部自所述板部延伸出所述前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上屏蔽片与一下屏蔽片,分别贴合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屏蔽片与所述下屏蔽片通过两个扣合结构相互组装连接,所述中间屏蔽片对应两个所述扣合结构分别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对所述扣合结构让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屏蔽片的后段设有一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基部内,所述安装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舌板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还设有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一前表面和两个侧表面,所述中间屏蔽片具有一板部固设于所述舌板内,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板部位于所述舌板内,所述凹槽不超出所述侧表面。
CN201520040748.4U 2014-02-21 2015-01-21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441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0748.4U CN204441609U (zh) 2014-02-21 2015-01-2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2830P 2014-02-21 2014-02-21
US61/942,830 2014-02-21
CN201420338150 2014-06-13
CN2014203381509 2014-06-13
CN201520040748.4U CN204441609U (zh) 2014-02-21 2015-01-2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1609U true CN204441609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0748.4U Active CN204441609U (zh) 2014-02-21 2015-01-2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1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097A (zh) * 2016-01-15 2016-04-13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097A (zh) * 2016-01-15 2016-04-13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1619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363U (zh) 电连接器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350U (zh) 电连接器
CN204633040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6364238U (zh) 电连接器
CN205452703U (zh) 电连接器
CN204793436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790740U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248U (zh) 电连接器
CN20446465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391414U (zh) 电连接器
TWM53916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CN205029113U (zh) 电连接器
CN204441609U (zh) 电连接器
CN205029112U (zh) 电连接器
CN205452597U (zh) 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9586065A (zh) 电连接器
CN204947238U (zh) 电连接器
CN203367571U (zh) 电连接器
CN20415614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4498556U (zh) 屏蔽罩
CN204947179U (zh) 电连接器
CN103915728B (zh) 一种带接地屏蔽的边缘卡连接器
CN20508130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