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4587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24587U CN204424587U CN201520038641.6U CN201520038641U CN204424587U CN 204424587 U CN204424587 U CN 204424587U CN 201520038641 U CN201520038641 U CN 201520038641U CN 204424587 U CN204424587 U CN 2044245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shell
- executive item
- push rod
- riveting parts
- axle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模组、罩设于端子模组上方的金属壳体、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卡托、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执行件、及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金属壳体上的铆接件,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插卡端的推动部、及远离插卡端的转推部,所述执行件包括轴部、自所述轴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抵接所述转推部的推抵部、及自所述轴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卡托的推卡部,所述执行件绕所述铆接件转动,所述铆接件底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焊接形成焊接部;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退卡机构更加稳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1310424210.9号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金属壳体分离式卡座,包括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模组、罩设于所述端子模组上方的金属壳体、安装于金属壳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执行件、及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的铆接件。所述执行件可绕所述铆接件转动,但由于所述金属壳体较薄,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执行件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所述金属壳体发生机械变形,影响退卡机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卡机构稳固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模组、罩设于端子模组上方的金属壳体、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卡托、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执行件、及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金属壳体上的铆接件,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插卡端的推动部、及远离插卡端的转推部,所述执行件包括轴部、自所述轴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抵接所述转推部的推抵部、及自所述轴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卡托的推卡部,所述执行件绕所述铆接件转动,所述铆接件底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焊接形成焊接部。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两侧壁。
所述一侧壁底部向内包折形成包折部在上下方向上限位所述推杆,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推杆内侧形成撕裂部并与所述侧壁在横向方向限位所述推杆。
所述主体部尾部一侧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铆接件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所述凹陷部下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子卡连接器用于铆接所述执行件的铆接件底部项下延伸并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避免了多次退卡有可能造成的金属壳体机械变形以致于所述执行件位置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退卡机构的性能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金属壳体与退卡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卡托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为沿图5所示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卡托处于退卡探针插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为沿图7所示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卡托处于自然状态下卡托与退卡机构之间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卡托处于退卡探针插入状态下卡托与退卡机构之间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贴装于印刷电路板10上,包括贴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模组50、金属壳体20、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体20内的卡托30、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20一侧的退卡机构40。
所述金属壳体20包括主体部21、自所述主体部21两侧向下折弯延伸形成的两侧壁22。
所述退卡机构40包括执行件41、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20一侧壁22处的推杆42、及用于将所述执行件41铆接于所述金属壳体20上的铆接件43。所述侧壁22底部向内包折形成包折部221并与所述主体部21在上下方向上限位所述推杆42,所述主体部21位于所述推杆42的内侧冲压形成撕裂部222并与所述侧壁22在横向方向限位所述推杆42。所述推杆42包括位于插卡端的推动部421、及远离插卡端一侧的转推部422。所述执行件41包括轴部411、及位于轴部411两侧的推抵部412、推卡部413,所述推抵部412与所述推杆42的转推部422抵接,所述推卡部413抵接所述卡托30的尾部。
重点参阅图4所示,所述铆接件43用于将所述执行件41铆接于所述金属壳体20上,所述金属壳体20的主体部21在所述尾部一侧设有凹陷的凹槽部211,所述执行件43的轴部411套设于所述铆接件43上,然后通过所述铆接件43铆接于所述金属壳体20的凹陷部211内。所述铆接件43的底部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并形成焊接部431,进一步加固所述执行件43的位置准确度,避免现有技术中,所述执行件43被较大外力多次推动有可能造成的金属壳体20变形以致于所述执行件43位置发生变动,从而影响退卡机构40的性能。
参阅图5至图10所示,所述卡托30包括头部31、及与所述头部31一体成型用于容纳电子卡的框架32。所述头部31对应所述推杆42一侧设有正对所述,推动部421的插孔33,所述插孔33位置处的头部31在插卡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37,所述延伸部37的厚度大于所述头部32的厚度。所述插孔33贯穿所述头部31及延伸部37。
所述头部31的外缘设有环形凹槽311,所述环形凹槽311上安装有防水圈34,所述延伸部37的内侧安装有弹性组件35,所述弹性组件35是通过防水胶或防水胶配合夹持结构固定于所述延伸部37上的,所述弹性组件35正对所述插孔33处嵌合有金属垫片36,所述金属垫片36边缘采用弧形倾斜结构以免损伤所述弹性组件35。所述弹性组件35采用高弹性塑性材料。
在自然状态下,重点参阅图5、6、9所示,所述自然状态是指没有探针60插入所述插孔33内推动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35处于不被推动拉伸的状态。
在探针60插入所述插孔33并推动所述弹性组件35退卡状态下,重点参阅图7、8、10所示,此时,所述探针60从所述插孔33内插入并抵接于所述弹性组件35上的金属垫片36上,同时向内推动所述弹性组件35发生形变,进而推动所述推杆42的推动部421使所述执行件41绕轴部411旋转向外推动所述卡托30退出。
重点参阅图8所示,本申请的防水原理如下:所述卡托30头部31外缘的防水圈34与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中框70接合,防止水从卡托头部30与中框70之间的缝隙进入,而所述插孔33处的弹性组件35也可防止水从所述插孔33处进入手机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卡托30头部31外缘设置防水圈34,在所述插孔33内侧设置弹性组件35的方案可有效防止水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同时所述弹性组件35还可保证较大的弹性变形以顺利实现退卡的功能。
Claims (4)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模组、罩设于端子模组上方的金属壳体、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卡托、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一侧的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推杆、执行件、及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金属壳体上的铆接件,所述推杆包括位于插卡端的推动部、及远离插卡端的转推部,所述执行件包括轴部、自所述轴部一端延伸形成的抵接所述转推部的推抵部、及自所述轴部另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卡托的推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绕所述铆接件转动,所述铆接件底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焊接形成焊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的两侧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壁底部向内包折形成包折部在上下方向上限位所述推杆,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推杆内侧形成撕裂部并与所述侧壁在横向方向限位所述推杆。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尾部一侧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铆接件将所述执行件铆接于所述凹陷部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8641.6U CN204424587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电子卡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8641.6U CN204424587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电子卡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24587U true CN204424587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7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8641.6U Active CN204424587U (zh) | 2015-01-20 | 2015-01-20 | 电子卡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245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3785A (zh) * | 2023-03-23 | 2023-05-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容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15
- 2015-01-20 CN CN201520038641.6U patent/CN2044245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3785A (zh) * | 2023-03-23 | 2023-05-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容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98467A (zh) | 防水型卡连接器 | |
CN202025900U (zh) | 探针连接器 | |
CN107134688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424587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2024622B (zh) | 继电器弹片与插片的固定方式 | |
CN203444056U (zh) | 一种线路板的手指偏测试系统 | |
CN205708161U (zh) | 新型自动弹出手机盒 | |
CN104425962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3966894U (zh) | 移动产品组合式侧键 | |
CN204651379U (zh) | 电池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103811925B (zh) | 开关型同轴连接器 | |
CN203205623U (zh) | 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3056144U (zh) | 插头、插座及其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3631809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102117979A (zh) | 集成sim卡和TF卡的连接器和移动终端 | |
CN201937036U (zh) | Usb连接器结构 | |
CN201690019U (zh) | Sim卡连接器 | |
CN203774493U (zh) | 一种新型sata电连接器 | |
CN201397909Y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6116766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1430280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3707392U (zh) | 一种柔性led灯带连接器 | |
CN204067678U (zh) | 沉板式usb连接器 | |
KR200462056Y1 (ko) | 복합형 커넥터 | |
CN201590531U (zh) | 一种电气接触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