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1809U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31809U CN203631809U CN201320537295.7U CN201320537295U CN203631809U CN 203631809 U CN203631809 U CN 203631809U CN 201320537295 U CN201320537295 U CN 201320537295U CN 203631809 U CN203631809 U CN 2036318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insulating base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c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收容于绝缘基座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组装于绝缘座体中的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组装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抵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端子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相抵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可降低连接器的高度,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组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及组装于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对接于第一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组装于绝缘基座内的上、下两端的上导电端子及下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组装于绝缘座体的上、下两端的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上导电端子相抵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下导电端子相抵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但是第一连接器的绝缘基座内收容了两组导电端子,第二连接器的绝缘座体内收容了两组金属端子,此结构将导致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整体高度较高,不利于电子元件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增加了电连接器组件的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高度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收容于绝缘基座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组装于绝缘座体中的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组装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抵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端子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相抵接。
进一步改进之处有: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绝缘基座设有收容腔、贯穿收容腔的端子收容孔、位于绝缘基座相对两侧的凹槽以及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由金属材料冲切成型,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基座的收容腔内,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基体的上端延伸的接触端及自基体的下端延伸的焊接端。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金手指,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于收容腔内,接触端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的上方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绝缘座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向一侧凸伸的舌板部、贯穿基部并分别位于舌板部的上、下表面的端子槽道、位于基部相对两侧的安装槽以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具体结构与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定位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组装于舌板部上方的端子槽道内,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组装于舌板部下方的端子槽道内,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前端延伸并弯折的接触部及自主体部的末端弯折并延伸的焊接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具有金手指的印刷电路板上,并对接于另一对接连接器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绝缘基座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基座具有侧壁与该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腔,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基体的上端延伸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与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相对设置并位于收容腔内。
进一步改进之处有: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基座还包括位于绝缘基座相对两侧的凹槽以及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由金属材料冲切成型,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凹槽内。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基座的收容腔内,导电端子还包括自基体的下端延伸的焊接端。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于收容腔内,接触端位于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的上方位置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位于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的上方位置处,对接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分别与导电端子及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相抵接,可以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还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组件图,其中,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相分离。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组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上的第一连接器2(也可称为电连接器)及组装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上的第二连接器4(即可称为对接连接器),其中,第二连接器4对接入第一连接器2中。
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第一连接器2包括大致呈矩形结构的绝缘基座20、收容于绝缘基座20中的导电端子21及组装于绝缘基座20相对两侧的安装件22。其中,所述绝缘基座20设有侧壁(未标号)与该侧壁共同形成向内凹陷的收容腔202、贯穿收容腔202的端子收容孔200及位于绝缘基座20两侧的凹槽201。所述导电端子21组装于绝缘基座20的收容腔202内的上部,该导电端子21包括基体210、自基体210的上端水平延伸的接触端211及自基体210的下端水平延伸的焊接端212。所述安装件22由金属材料冲切成型且大致呈“L”型结构,所述安装件22安装于绝缘基座20的凹槽201内。其中,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呈条形结构的金手指10,将导电端子21组装于绝缘基座20的收容腔202内时,导电端子21的接触端211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的上方位置且处相对设置,该金手指10可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组导电端子,在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一连接器2的整体高度,以适应电连接器组件100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第二连接器4包括绝缘座体40及组装于绝缘座体40中的若干金属端子41及安装于绝缘座体40相对两侧的定位件42。其中,所述绝缘座体40设有基部400、自基部400的中间位置处向一侧凸伸的舌板部401、贯穿基部400并分别位于舌板部401的上、下表面的端子槽道402及位于基部400的相对两侧的安装槽403。所述金属端子41包括组装于舌板部401上方的端子槽道402内的第一金属端子410及组装于舌板部401下方的端子槽道402内的第二金属端子411,所述第一金属端子410及第二金属端子411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只具体描述第一金属端子410的具体结构,第二金属端子411的结构就不再赘述。所述第一金属端子410包括主体部4100、自主体部4100的前端延伸并弯折的接触部4101及自主体部4100的末端弯折并延伸的焊接部4102。所述定位件42的具体结构与安装件22的结构完全相同,也由金属材料冲切而成且大致呈“L”型结构,所述定位件42安装于绝缘座体40的安装槽403内。
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组装方式是:首先,将导电端子21组装于绝缘基座20的收容腔202内,将安装件22安装于绝缘基座20的凹槽201内,将组装完成后的第一连接器2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上,从而完成第一连接器2的组装,此时,导电端子21的接触端211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的上方位置处且相对设置。然后,将金属端子41分别组装于绝缘座体40的舌板部401的端子槽道402内,将定位件42安装于绝缘座体40的安装槽403内,将组装完成后的第二连接器4安装于第二印刷电路板3上,从而完成第二连接器4的组装。最后将第二连接器4的舌板部401于水平方向对接入第一连接器2的绝缘基座20的收容腔202内,第二连接器4的金属端子41的第一金属端子410的接触部4101与第一连接器2的导电端子21的接触端211相抵接,金属端子41的第二金属端子411的接触部(未标号)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相抵接,从而完成第一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4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连接器2的导电端子21组装于绝缘基座20的收容腔202内的上方时,导电端子21的接触端211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的上方位置处并与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相对设置,当第二连接器4与第一连接器2对接时,金属端子41的第一金属端子410及第二金属端子411分别与导电端子2的接触端211及第一印刷电路板1的金手指10相抵接,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第一连接器2的整体高度,以适应电连接器组件100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电性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及连接于第一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收容于绝缘基座中的导电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组装于绝缘座体中的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组装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抵接,第二连接器的第二金属端子与第一印刷电路板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绝缘基座设有收容腔、贯穿收容腔的端子收容孔、位于绝缘基座相对两侧的凹槽以及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由金属材料冲切成型,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基座的收容腔内,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基体的上端延伸的接触端及自基体的下端延伸的焊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金手指,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于收容腔内,接触端位于第一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的上方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绝缘座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向一侧凸伸的舌板部、贯穿基部并分别位于舌板部的上、下表面的端子槽道、位于基部相对两侧的安装槽以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具体结构与安装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定位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金属端子组装于舌板部上方的端子槽道内,所述第二金属端子组装于舌板部下方的端子槽道内,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及第二金属端子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金属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前端延伸并弯折的接触部及自主体部的末端弯折并延伸的焊接部。
7.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具有金手指的印刷电路板上,并对接于另一对接连 接器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绝缘基座及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具有侧壁与该侧壁共同形成收容腔,导电端子包括基体、自基体的上端延伸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与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相对设置并位于收容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基座还包括位于绝缘基座相对两侧的凹槽以及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由金属材料冲切成型,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绝缘基座的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组装于绝缘基座的收容腔内,导电端子还包括自基体的下端延伸的焊接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端位于收容腔内,接触端位于印刷电路板的金手指的上方位置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7295.7U CN203631809U (zh) | 2013-09-02 | 2013-09-02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37295.7U CN203631809U (zh) | 2013-09-02 | 2013-09-02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31809U true CN203631809U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81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3729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31809U (zh) | 2013-09-02 | 2013-09-02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3180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52188A (zh) * | 2015-06-02 | 2015-08-19 | 杨晓锋 |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CN105846207A (zh) * | 2015-02-03 | 2016-08-10 |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
2013
- 2013-09-02 CN CN201320537295.7U patent/CN2036318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46207A (zh) * | 2015-02-03 | 2016-08-10 |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04852188A (zh) * | 2015-06-02 | 2015-08-19 | 杨晓锋 |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CN104852188B (zh) * | 2015-06-02 | 2017-06-09 | 杨晓锋 |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27733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390839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055087B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79709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104577417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69636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32627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4963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0170830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631809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182968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04577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800955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的双排端子焊接转接头 | |
CN2014988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385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96675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231372U (zh) | 高效防电磁干扰可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 |
CN20374710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577668U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20391105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405490U (zh) | 一种矩形电连接器 | |
CN20174187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466378U (zh) | Pcb电连接器模组的接地结构 | |
CN202712462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917646U (zh) | 车灯调光电机电路板与外部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