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9440U -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 Google Patents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9440U
CN204399440U CN201420708017.8U CN201420708017U CN204399440U CN 204399440 U CN204399440 U CN 204399440U CN 201420708017 U CN201420708017 U CN 201420708017U CN 204399440 U CN204399440 U CN 204399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alloy
pieces
rubber tape
ship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80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龙印
彭凯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080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9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9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94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包括可折叠船身,所述可折叠船身由多个铝合金板及与置于铝合金板之间的橡胶带连接组成,所述多个铝合金板自该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的船头延伸至船尾,每一个铝合金板与其他铝合金板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橡胶带连接,所述可折叠船身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囊,该一个或多个气囊可充气以支撑展开后的可折叠船身。构成可折叠船身的铝合金板与网格状橡胶带之间实现了柔性连接,船身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W状折叠,折叠后的长度短、重量轻及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折叠船,只能做纵向折叠,且安装时船身还需要一些支撑件固定,增加了船只使用的准备时间;且折叠后的长度长、重量大及携带不方便;现有金属和工程塑料制可折叠船及橡皮艇都未能将自重轻、快速收放、折叠后体积小、高航速、高安全性等优点集于一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由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包括可折叠船身,所述可折叠船身由多个铝合金板及与置于铝合金板之间的橡胶带连接组成,所述多个铝合金板自该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的船头延伸至船尾,每一个铝合金板与其他铝合金板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橡胶带连接,所述可折叠船身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囊,该一个或多个气囊可充气以支撑展开后的可折叠船身。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可折叠船身包括船头、船底、船帮和船尾。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船头由四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展平后具有两条直角边和一条弧形边,其中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一条直角边通过橡胶带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各另一条直角边均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底,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弧形边分别通过橡胶带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的弧形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一条直角边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帮。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船底由六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沿船的长度方向三排两列排列。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船帮竖直设置在船底的两侧,所述船帮由六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之中的三块置于船底的左侧,该六块铝合金板之中的另外三块置于船底的右侧。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船尾由四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其中两块铝合金板的高边通过橡胶带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下底边均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底,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斜边分别通过橡胶带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的斜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的下底边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帮,该四块铝合金板的上底边通过橡胶带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铝合金压条压在所述橡胶带上,铆钉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橡胶带和铝合金板使该三者固定连接。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另一铝合金压条压在所述气囊边缘,铆钉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气囊、铝合金板、橡胶带和铝合金压条使该五者固定连接。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气囊设有四个,所述气囊内设有拉筋。
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所述气囊的竖向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构成可折叠船身的铝合金板与网格状橡胶带之间实现了柔性连接,船身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W状折叠,折叠后的长度短、折叠后的大小仅相当于两个并列放置的军用背包,自重约25公斤,携带方便;工作气压使气囊具有很强的刚度,船身在气囊的紧固下,由柔性连接变为刚性连接。气囊容积的排水量远大于船身自重。船头、船尾铝合金板形状的变化,可得到多种船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克服了现有折叠船在使用中的不便,给使用和携带都带来更多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船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铝合金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为铝合金压条、橡胶带和铝合金板三者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图6为铝合金压条、气囊、铝合金板、橡胶带和铝合金压条五者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铝合金板;2橡胶带;3船头;4船底;5船帮;6船尾;7气囊;8拉筋;9铝合金压条;1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包括可折叠船身,所述可折叠船身由多个铝合金板1及与置于铝合金板1之间的橡胶带2连接组成,所述多个铝合金板1自该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的船头3延伸至船尾4,每一个铝合金板1与其他铝合金板1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橡胶带2连接,所述可折叠船身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囊7,该一个或多个气囊7可充气以支撑展开后的可折叠船身;所述可折叠船身包括船头3、船底4、船帮5和船尾6;所述船头3由四块铝合金板1和橡胶带2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1展平后具有两条直角边和一条弧形边,其中两块铝合金板1的各一条直角边通过橡胶带2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1的各另一条直角边均通过橡胶带2连接船底,上述两块铝合金板1的弧形边分别通过橡胶带2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1的弧形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1的各一条直角边分别通过橡胶带2连接船帮5;所述船底4由六块铝合金板1和橡胶带2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1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1沿船的长度方向三排两列排列;所述船帮5竖直设置在船底4的两侧,所述船帮5由六块铝合金板1和橡胶带2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1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1之中的三块置于船底4的左侧,该六块铝合金板1之中的另外三块置于船底4的右侧;所述船尾6由四块铝合金板1和橡胶带2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1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其中两块铝合金板1的高边通过橡胶带2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1的各下底边均通过橡胶带2连接船底4,上述两块铝合金板1的斜边分别通过橡胶带2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1的斜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1的下底边分别通过橡胶带2连接船帮5,该四块铝合金板1的上底边通过橡胶带2连接在一起;铝合金压条9压在所述橡胶带2上,铆钉10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9、橡胶带2和铝合金板1使该三者固定连接;另一铝合金压条10压在所述气囊7边缘,铆钉10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9、气囊7、铝合金板1、橡胶带2和铝合金压条9使该五者固定连接;所述气囊7设有四个,所述气囊7内设有拉筋8,所述气囊7的竖向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
可折叠船身采用1mm厚高强度铝合金板,按所需船身大小将铝合金板裁制成4列、5排的三边形、矩形、梯形的板块,共20块,做船身的主体材料,用3mm厚的高强度夹三层涤棉布橡胶带2做各铝合金板间的柔性联接体,用1mm厚PVC塑料制成四只可快速充放气的气囊7做船身的固形支承件,由拉筋8的支撑作用可充当座位,又可充当安全气囊,使船整体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制作过程:
1)铝合金板1:
将铝合金板裁制成四列、五排的板块,第一排为四块斜边为弧形的三边形。长直边80cm,短直边40cm,斜边是一条向外的弧线,弦高12cm,此四块板做船头3。第二、三、四排每排均为四块矩形板,长边80cm,短边40cm,中间的两列做船底4,外侧两列做船帮5。最后一排四块是直角梯形板做船尾6。每个直角梯形的高为40cm、上底为0.8cm、下底为40cm,斜边为56cm,下料后的铝合金板排列如图2所示。
2)橡胶带2:
裁一块长4.31m、宽1.9m的橡胶板,在纵向上画出三条平行等距的带,带宽15cm,三条带的中心线间距为50cm,三条纵向带的平行等距宽是35cm,中间一条带的中心线也是橡胶板的纵向等分线,在橡胶板的横向上画出四条平行等距宽75cm的带,第一条横向带的中心线距橡胶板向上的三条纵向带边长95cm,第四条横向带的中心线距向下的三条纵向带的边长分别为中间一条是45cm,两边的两条为61cm,四条横向带的中心线间距均为90cm。在橡胶板上留下三条纵向带、四条横向带的部分,其余部分去除,这样就制成了一张整体网格状的橡胶带2,如图3所示。
3)可充放气的气囊7:
可充放气的气囊7为1mm厚的PVC塑料材质。共四个气囊,每个气囊均设有一个充气口。气囊的竖向截面为倒梯形,梯形高40cm,上部长边120cm,下部短边100cm,气囊厚度10cm,气囊内设有数个拉筋,以保持充气后的形体。气囊在制作时底边和侧边两侧留有2.5cm宽的联接处,以备与船身的横向联接带联接。四个气囊安装在四个横向联接带的位置上。与船尾6相联接的气囊底部为平面,从船尾6数第二个气囊7底部增加一个钝角三角形,钝角为160度,从船尾6数第三个气囊7底部增加的三角形其钝角为140度,从船尾6数第四个气囊7的钝角为120度,这样,气囊7与可折叠船身连接后,经充气,船底4、船尾6为平面,与船头3连接的气囊7底部的的钝角为120度,可与船头3平滑的连为一体,另外,四个气囊7的底部长度小于船底4的横向长度,致使气囊充7气后,气囊7将船帮5底部向内拉,外侧的两个纵向联接带形成两个向外的纵向凸起带,与尖形船底4共同增加了船只航行的稳定性和循迹性,充气后的气囊7对船身具有很好的固形作用,气囊7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4)铝合金板1与橡胶带2及气囊7的连接:
将每一块铝合金板1按图2所示的位置放入与之相对应的橡胶带2的网格内,第一排即船头板中间的两块铝合金板1有三边与橡胶带2相连接,外侧的两块铝合金板1有两边与橡胶带2连接;第2、3、4排中,每排中间的两块铝合金板1四条边连接橡胶带2,每排外侧的两块铝合金板1三条边连接橡胶带2;最后一排即船尾中间的两块铝合金板1三条边与橡胶带2连接,外侧的两块铝合金板1两条边与橡胶带2连接;铝合金板1与之相对应的橡胶带2,需要连接的边均留有2.5cm宽的连接部分,连接部位从外向内各部件的关系依次是:纵向连接带处,铝合金压条9、橡胶带2和3铝合金板1,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横向连接带处,铝合金压条9、橡胶带2、铝合金板1、气囊7、铝合金压条9,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连接顺序从前向后,分段进行,将各部件连接部位的连接面涂胶、粘牢。在连接部分的中心线上打间距3cm的等距孔,用铝合金实心铆钉将各部分铆在一起,船身成形。船身制成后,可根据需要增加船沿加强条、浆架、发动机座等部件。
构成可折叠船身的铝合金板1与网格状橡胶带2之间实现了柔性连接,船身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W状折叠,折叠后的长度短、折叠后的大小仅相当于两个并列放置的军用背包,自重约25公斤,携带方便;工作气压使气囊7具有很强的刚度,船身在气囊7的紧固下,由柔性连接变为刚性连接。气囊7容积的排水量远大于船身自重。船头、船尾铝合金板形状的变化,可得到多种船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克服了现有折叠船在使用中的不便,给使用和携带都带来更多方便。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船身,所述可折叠船身由多个铝合金板及与置于铝合金板之间的橡胶带连接组成,所述多个铝合金板自该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的船头延伸至船尾,每一个铝合金板与其他铝合金板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橡胶带连接,所述可折叠船身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囊,该一个或多个气囊可充气以支撑展开后的可折叠船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船身包括船头、船底、船帮和船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头由四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展平后具有两条直角边和一条弧形边,其中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一条直角边通过橡胶带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各另一条直角边均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底,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弧形边分别通过橡胶带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的弧形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一条直角边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由六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沿船的长度方向三排两列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帮竖直设置在船底的两侧,所述船帮由六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六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矩形,该六块铝合金板之中的三块置于船底的左侧,该六块铝合金板之中的另外三块置于船底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由四块铝合金板和橡胶带连接组成,该四块铝合金板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其中两块铝合金板的高边通过橡胶带相互连接,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各下底边均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底,上述两块铝合金板的斜边分别通过橡胶带各连接另外两块其中之一铝合金板的斜边,该另外两块铝合金板的下底边分别通过橡胶带连接船帮,该四块铝合金板的上底边通过橡胶带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压条压在所述橡胶带上,铆钉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橡胶带和铝合金板使该三者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另一铝合金压条压在所述气囊边缘,铆钉依次穿过所述铝合金压条、气囊、铝合金板、橡胶带和铝合金压条使该五者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设有四个,所述气囊内设有拉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竖向截面为上底边大于下底边的梯形。
CN201420708017.8U 2014-11-21 2014-11-21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8017.8U CN2043994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8017.8U CN2043994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9440U true CN204399440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801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4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94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615A (zh) * 2016-03-21 2016-07-06 刘石全 船用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799861A (zh) * 2016-03-21 2016-07-27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836044A (zh) * 2016-03-21 2016-08-10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9153435A (zh) * 2016-03-31 2019-01-04 德里克·惠特克 变形的多模式个人船只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0615A (zh) * 2016-03-21 2016-07-06 刘石全 船用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799861A (zh) * 2016-03-21 2016-07-27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836044A (zh) * 2016-03-21 2016-08-10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799861B (zh) * 2016-03-21 2018-05-01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730615B (zh) * 2016-03-21 2018-05-01 刘石全 船用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5836044B (zh) * 2016-03-21 2018-06-22 刘石全 浮筒的制造方法
CN109153435A (zh) * 2016-03-31 2019-01-04 德里克·惠特克 变形的多模式个人船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9440U (zh) 铝合金完全折叠充气船
US8104096B1 (en) Inflatable bathing suit system
CN104064849B (zh) 一种充气展开抛物柱面天线的反射面下拉式展开定型机构
WO2011086221A3 (es) Pilón de soporte de motores de aeronaves
MX2013015051A (es) Travesaño abatible para un bote plegable.
EP2769646B1 (en) Air mattress and inflatable product
CN111741891A (zh) 站立式可充气桨板
CN201734289U (zh) 一种三维立体涂层布
CN103960850B (zh) 一种容量可调节的旅行箱包及其制作方法
DE202012005185U1 (de) Stabile Formgebung für aufblasbare Schwimmkörper
CN104064878B (zh) 一种充气展开抛物柱面天线的反射面展开定形机构
CN210011857U (zh) 一种站立式可充气桨板
CN214930461U (zh) 一种具有充气龙骨的皮划艇
CN206155757U (zh) 一种充气风帆
RU101424U1 (ru) Моторная лодка
CN204548092U (zh) 一种全垫升式气垫船
CN203867279U (zh) 一种简易多功能救援帐篷
CN205087120U (zh) 一种自密封浮筒
CN104760589A (zh) 一种全垫升式气垫船
CN201870827U (zh) 一种水陆两用担架
RU109735U1 (ru) Моторная надувная лодка
CN214608003U (zh) 一种冰面救援平台
CN205412024U (zh) 一种拦网拆装方便的充气跳床
CN105109633A (zh) 一种自密封浮筒
CN209535411U (zh) 一种充气式折叠救生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