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9012U -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9012U
CN204399012U CN201420757955.7U CN201420757955U CN204399012U CN 204399012 U CN204399012 U CN 204399012U CN 201420757955 U CN201420757955 U CN 201420757955U CN 204399012 U CN204399012 U CN 204399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racket
location
axle part
cing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57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桂
尹宇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57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9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9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9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包括一个设于携车架的前轮托架,在前轮托架的一端设置一供自行车的前轮托靠的托座,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前轮托架上还设置一接头件、一与该接头架结合的定位轮架。所述接头件包含两个不同方向的第一、二轴部,第一轴部与前轮托架结合,第二轴部供一支杆组穿固定,而定位轮架包含两翼片、两枢端及一扣带,两翼片呈左右相对的倾斜角地自上端延伸,以形成一分叉结构,借此能够支持自行车前轮,两翼片末端为枢端,该枢端可转动地组设于支杆,定位轮架顶端设置一可围束及可松卸的扣带。借此在自行车的前轮置于托架时,定位轮架利用翼片来靠抵于前轮的前后两侧,并且借助扣带穿过轮圈来束设定位于该定位轮架,以防止自行车前轮左右晃动的状况。

Description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于交通器材的技术领域,尤指一连接于汽车后端或顶部的自行车携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由家庭出游,常以汽车代步,而为能在户外旅游也能享受骑乘自行车的乐趣,目前已开发出自行车携车架的产品,其主要是连接于汽车尾盘,利用携车架承托自行车,使自行车随汽车移动,方便安全地载运自行车。而目前携车架的设计上,针对自行车前轮,乃是在本体的架杆上设计一呈短弧形的托架,托架上有束带可以扣束,因此将自行车的前轮置于托架上,利用束带通过前轮轮圈的空隙来扣束固定。
然而,此前轮托架设计存在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前轮的前叉上端连接自行车龙头,也就是可转动的车头碗组,所以前轮有可活动性,而托架尽管呈弧形,却是弧度很小,此为考虑自行车前轮前移、后退平顺的缘故,所以承托面积小,又仅由束带单点扣束,所以汽车随行进路面的颠簸跳动,会对托架及自行车产生晃动的作用力,以致自行车前轮在托架上仍会出现左右晃动、偏摆的状况,如果再遇到风雨较大的侵袭,难免存在交通安全的疑虑,深怕不慎而突然滑脱走位,故而对承载自行车的安定性产生忧虑和不安,实有不臻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前述的问题,本发明人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主要是针对携车架的前轮托架,设计一种有效定位、防止左右晃动的定位轮架,进一步确保自行车前轮不会晃动的极佳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可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包括设于一个携车架的前轮托架,在该前轮托架的一端设置有一可供自行车的前轮托靠的托座,其方案如下:
该前轮托架上还设置一接头件、一定位轮架,其中该接头件包含一第一轴部以及一与该托座延伸方向呈垂直的第二轴部,该第一轴部与该前轮托架结合,该第二轴部供一支杆组穿固定;以及
安装于该支杆的该定位轮架,其包含两翼片、两枢端及一扣带;其中该两翼片是呈左右相对倾斜角地自上端延伸,以形成一分叉结构,该两翼片朝下的末端为一枢端,该枢端能够转动地组设于该支杆外侧,并且该两枢端分别位于该接头件该第二轴部前后两侧,于该两翼片上端设置一可围束及可松卸的扣带;借此能够使自行车的前轮置于该托架的同时该定位轮架能够靠抵于该前轮的前后两侧,而该扣带穿过该前轮轮圈以将该前轮轮圈束设定位于该定位轮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头件的该第一、二轴部分别是从两个不同方向贯穿该接头件的穿孔,该前轮托架穿设于该第一轴部,该第二轴部供该支杆组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定位轮架于该两翼片上端以一抵片相连接,供该抵片用于供自行车前轮轮的外周面抵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定位轮架的该枢端为一枢孔,该枢孔对准该接头件的该第二轴部,该支杆组穿该枢孔与该第二轴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定位轮架于该抵片的顶缘连伸一呈水平前后延伸的限定杆,该限定杆一端连接该呈塑性的扣带,另一端是设为一卡制头,该卡制头轴向断面为阶级状圆头,该扣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限定杆一端,该扣带本体上等距穿设数个扣孔,该扣孔的孔径小于卡制头的外径而大于该限定杆的外径,该扣孔经外力扩张而能够供该卡制头迫入,而使该扣孔结合于该限定杆。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1、本实用新型是在前轮托架上除了原有的托座之外,另设置一定位轮架,其方向与托座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而恰能包围轮面的一侧,因此有效杜绝自行车前轮左右晃动的顾虑,定位安全有效。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轮架是可活动地枢设于支杆,所以往下摆动,方便该前轮进出于该托座,更者,可以根据前轮轮径大小,来自由摆动,确保定位轮架的翼片都能靠触前轮,保障各式尺寸的前轮都能拥有防晃动的安全功能。
3、本实用新型还在两翼片上侧位置连设一抵片,抵片恰可正面靠触车轮的外周面,两翼片包覆在前轮的前后两侧面,以三方包夹的多点有效接触面,使定位轮架定位前轮的效果更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轮架动作侧视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定位轮架定位前轮的侧视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合于携车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合于另一种携车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轮托架               (12)托座
(14)束带                          (15)扣制头
(20)接头件                          (21)第一轴部
(22)第二轴部                 (23)支杆
(30)定位轮架               (31)翼片
(32)抵片                          (33)枢端
(34)限定杆                          (341)卡制头
(36)扣带                          (361)连接端
(362)扣孔
(40)自行车           (42)前轮
(50)、(55)携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基本上携车架的前轮托架(10)在末端束设一托座(12),该托座(12)是呈弧片状,该托座(12)的一侧固定一束带(14)的一端,该束带(14)的一个侧面设有连续的倒勾齿,而另一端设有一扣制头(15),让该束带(14)束穿过自行车前轮以后,再勾扣于该扣制头(15)中。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主要是在前轮托架(10)上设置连接有一接头件(20)、一定位轮架(30),具体较佳实施例如下所述。
该接头件(20)是包含互为不同轴向的第一、二轴部(21)(22),具体而言,第一、二轴部(21)(22)互呈垂直向,且均为穿设该接头件(20)的一穿孔,第一轴部(21)是用以供该前轮托架(10)穿装于其中,且使该接头件(20)能够沿着该前轮托架(10)移动,第二轴部(22)是与托座(12)的延伸方向呈垂直,可供一支杆(23)组穿固定于其中;以及
该安装于支杆(23)的定位轮架(30),其包含两翼片(31)、两枢端(33)、一限定杆(34);其中该两翼片(31)以左右相对的倾斜角一体连伸,两翼片(31)上端之间连设一抵片(32),两翼片(31)朝下的末端为分叉状,两末端间距恰为接头件(20)相对第二轴部(22)位置的宽度,两翼片(31)各末端连设一枢端(33),枢端(33)为管状,形成一枢孔(331),如图3、4所示,用以该枢孔(331)对准该接头件(20)的第二轴部(22),所述两翼片31夹设于该接头件(20),配合支杆(23)组穿枢孔(331)与第二轴部(22),让定位轮架(30)借助接头件(20)而连接于前轮托架(10),其中,枢孔(331)内侧可相对该支杆(23)外侧面转动,定位轮架(30)还包括于抵片(32)顶缘连伸一呈水平的限定杆(34),限定杆(34)一端连接一塑性材料的扣带(36),另一端是设为一卡制头(341),如图2、3所示,该卡制头(341)轴向断面为阶级状圆头(如图4所示),而该扣带(36)一端为连接端(361),用以连接于该限定杆(34)的一端,沿着扣带(36)本体等距穿设数扣孔(362),利用扣孔(362)孔径稍小于卡制头(341)、大于限定杆(34)的外径,以及配合塑性材料稍具弹性的作用,得以迫使扩张扣孔(362)孔径,以将卡制头(341)迫入其中,移动到限定杆(34)外侧位置,则因限定杆(34)的外径较小,而使扣孔(362)放松回复原孔径。
是以,如图5、6所示,在自行车(40)尚未进入前轮托架(10)时,移动定位轮架(30)至适当位置,并使其以支杆(23)为支点,以较大外力将该定位轮架(30)往相反向于托座(12)的方向枢转移动,方便自行车(40)的前轮(42)移动以置入前轮托架(10)上,配合束带(14)穿过轮圈以扣合于扣制头(15)中。
其次,以支杆(23)为支点往靠近该托座(12)的方向扳动定位轮架(30),使定位轮架(30)转动而朝前轮(42)移动,直到定位轮架(30)的两翼片(31)靠触于前轮(42)的轮侧,抵片(32)则靠抵于轮面(轮外周面)上,再拉起扣带(36),穿过前轮(42)以束围,并且在适合的扣孔(362)位置,将扣孔(362)朝卡制头(341)迫套进去到限定杆(34),使前轮(42)水平方向受到前轮托架(10)的定位,而前后方向则受到定位轮架(30)的定位,让前轮(42)不会晃动,稳定性佳。另如图7、8所示,其是前轮托架(10)搭配接头件(20)、定位轮架(30),得以组合适用于不同外观形式的携车架(50)或是携车架(55),足见本实用新型容易应用、结合。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术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包括设于一个携车架的前轮托架,在该前轮托架的一端设置有一可供自行车的前轮托靠的托座,其特征在于:
该前轮托架上还设置一接头件、一定位轮架,其中该接头件包含一第一轴部以及一与该托座延伸方向呈垂直的第二轴部,该第一轴部与该前轮托架结合,该第二轴部供一支杆组穿固定;以及
安装于该支杆的该定位轮架,其包含两翼片、两枢端及一扣带;其中该两翼片是呈左右相对倾斜角地自上端延伸,以形成一分叉结构,该两翼片朝下的末端为一枢端,该枢端能够转动地组设于该支杆外侧,并且该两枢端分别位于该接头件该第二轴部前后两侧,于该两翼片上端设置一可围束及可松卸的扣带;借此能够使自行车的前轮置于该托架的同时该定位轮架能够靠抵于该前轮的前后两侧,而该扣带穿过该前轮轮圈以将该前轮轮圈束设定位于该定位轮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头件的该第一、二轴部分别是从两个不同方向贯穿该接头件的穿孔,该前轮托架穿设于该第一轴部,该第二轴部供该支杆组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轮架于该两翼片上端以一抵片相连接,供该抵片用于供自行车前轮轮的外周面抵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轮架的该枢端为一枢孔,该枢孔对准该接头件的该第二轴部,该支杆组穿该枢孔与该第二轴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轮架于该抵片的顶缘连伸一呈水平前后延伸的限定杆,该限定杆一端连接该呈塑性的扣带,另一端是设为一卡制头,该卡制头轴向断面为阶级状圆头,该扣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该限定杆一端,该扣带本体上等距穿设数个扣孔,该扣孔的孔径小于卡制头的外径而大于该限定杆的外径,该扣孔经外力扩张而能够供该卡制头迫入,而使该扣孔结合于该限定杆。
CN201420757955.7U 2014-12-05 2014-12-05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Active CN204399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7955.7U CN204399012U (zh) 2014-12-05 2014-12-05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57955.7U CN204399012U (zh) 2014-12-05 2014-12-05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9012U true CN204399012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57955.7U Active CN204399012U (zh) 2014-12-05 2014-12-05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9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00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携车架自行车前轮固定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1006A (zh) * 2019-06-27 2020-12-29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携车架自行车前轮固定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341879B (es) Vehiculo.
CN204399012U (zh) 携车架的车前轮承托装置
CN204077225U (zh) 悬浮减震车轮
PH12015502458A1 (en) Vehicular straightening device
CN204587155U (zh) 三轮滑板车
CN204915636U (zh) 一种瘪胎助力推车
CN206708197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轴承总成
CN204355247U (zh) 一种后轴叉架偏心式雪地自行车
JP5745145B1 (ja) 自転車
CN203888956U (zh) 后轮转向装置
CN205688307U (zh) 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
CN203666277U (zh) 一种自行车用外胎
CN204355020U (zh) 重型卡车轮子挡块
CN203920991U (zh) 一种自行车锁车架
CN204157744U (zh) 一种新型头盔
USD689001S1 (en) Spoke segment of a vehicle wheel
CN204020638U (zh) 一种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出口导向罩
JP3192316U (ja) サイドカー付き自転車
CN203864848U (zh) 一种摩托车专用坐垫
CN203358661U (zh) 方向盘套
USD606478S1 (en) Wheel rim
CN204223119U (zh) 自行车点刹器
CN105667654A (zh) 可安装在自行车上使用的后视镜
CN204674754U (zh) 一种参照系调速手柄
CN202879686U (zh) 一种防挤脚的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