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6724U -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86724U
CN204386724U CN201420822455.7U CN201420822455U CN204386724U CN 204386724 U CN204386724 U CN 204386724U CN 201420822455 U CN201420822455 U CN 201420822455U CN 204386724 U CN204386724 U CN 204386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esel engine
stage
cooling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24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智展
张晓静
卢永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ruk Jinan Power Co Ltd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224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86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86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86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低压级增压器相连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高压级增压器相连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一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壳体的出气口一侧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后端盖上。该方案通过换热管束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具有散热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提高了柴油机充气密度和增压系统效率,提升了增压器的可靠性和柴油机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柴油机增压空气的冷却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能源日益短缺,世界各国对汽车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排放法规也日益严格。高效、节能、环保是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涡轮增压技术能大大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两级增压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柴油机的功率,改善柴油机低速扭矩,降低排放和油耗。因而两级增压技术成为国内柴油机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两级增压在提高混合气体密度的同时,势必带来混合气温度的升高,温度的提升反过来对提高进气效率、降低发动机爆压、降低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以及改善发动机低速性能起到反作用,因此级间中冷技术对发动机是非常必要的。
就压缩过程而言,带级间中冷的两级增压系统可以降低高压级的吸气温度,减少增压器耗功,提高增压系统效率。带级间中冷的两级增压系统较不带级间中冷的两级增压系统具有更好的空气冷却效果,更能提高柴油机充气密度,提升柴油机性能。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换热管束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具有散热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提高了柴油机充气密度和增压系统效率,提升了增压器的可靠性和柴油机的性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低压级增压器相连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高压级增压器相连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一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壳体的出气口一侧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后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换热管束包括一组进水管和一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相同端均与前端盖的水腔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后端盖上相应的进水分口或出水分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的进水分口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分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位于壳体后端盖一端的换热管束与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和壳体均为铝铸件。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低压级增压器相连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高压级增压器相连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一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壳体的出气口一侧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后端盖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将中冷装置分为水、气两路通道,来达到对增压空气冷却的目的,具有散热面积大、冷却效果好的特点,通过水冷增压空气提高了柴油机工作时的充气密度和增压系统效率,提升了增压器的可靠性和柴油机的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布置、制造方便的特点。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进气口,3为出气口,4为前端盖,4.1.1为进水分口,4.2.1为出水分口,5为后端盖,5.1为进水口,5.1.1为进水分口,5.2为出水口,5.2.1为出水分口,6为水腔,7换热管束,7.1进水管,7.2出水管, 8为螺栓,9为”O”型密封圈,10为密封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低压级增压器相连的进气口2,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高压级增压器相连的出气口3,所述壳体1的进气口2一侧通过螺栓8安装有前端盖4,所述壳体1的出气口3一侧通过螺栓8安装有后端盖5,前端盖4、后端盖5与壳体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片10。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换热管束7,该换热管束7的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位于后端盖5上,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用于连接冷却水。所述换热管束7包括一组进水管7.1和一组出水管7.2,所述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的相同端均与前端盖4的水腔6相连通,所述进水管7.1和出水管7.2的另一端与后端盖5上相应的进水分口5.1.1或出水分口5.2.1相连通。所述进水口5.1与所述的进水分口5.1.1相连通,所述出水口5.2与所述的出水分口5.2.1相连通。
工作过程中,经低压级增压器增压后的空气经进气口2进入壳体1内,冷却水经后端盖5上的进水口5.1流入进水分口5.1.1,再流入进水管7.1,经前端盖4上的进水分口4.1.1进入前端盖4内的水腔6内,水腔6内的冷却水经前端盖4的出水分口4.2.1、壳体1内的出水管7.2流入后端盖5上的出水分口5.2.1,最终汇集到出水口5.2并流出,增压空气在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经出气口3进入高压级增压器。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前端盖4、后端盖5与换热管束7形成的水道完成水路的流通,通过进气口2、出气口3与壳体1完成气路的流通,可以达到散热面积大、水冷效果好的效果,提高了高压级增压器效率和柴油机的充气密度,提升了柴油机性能。
位于壳体1后端盖5一端的换热管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9,实现了换热管束7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有效的隔绝了水路与气路。
所述前端盖4、后端盖5和壳体1均为铝铸件,可以有效的减少零件的重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低压级增压器相连的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高压级增压器相连的出气口,所述壳体的进气口一侧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壳体的出气口一侧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束,该换热管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后端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包括一组进水管和一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相同端均与前端盖的水腔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后端盖上相应的进水分口或出水分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的进水分口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分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位于壳体后端盖一端的换热管束与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和壳体均为铝铸件。
CN201420822455.7U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Active CN204386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2455.7U CN20438672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2455.7U CN20438672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86724U true CN204386724U (zh) 2015-06-10

Family

ID=5335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2455.7U Active CN204386724U (zh) 2014-12-23 2014-12-23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86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2678A (zh) 一种集成中冷器的增压发动机进气歧管
CN103603717A (zh) 内外双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功率防爆柴油机
CN204327263U (zh) 水—空中冷独立冷却系统
CN202756083U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04458069U (zh) 集成排气岐管式三缸机冷却水套
CN203950890U (zh) 纯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用的直流电池冷却系统
CN104121086A (zh) 一种中冷器
CN204386724U (zh) 一种柴油机两级增压空气的级间中冷装置
CN204003074U (zh) 集成式车用冷却器
CN202970956U (zh) 一种双废气通道egr系统
CN104863763A (zh) 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
CN204610020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
CN203441592U (zh) 两级增压柴油机用的低温冷却装置
CN207647780U (zh) 一种大功率空气压缩机
CN203962127U (zh) 一种绝热排气歧管及汽车
CN203515782U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07554225U (zh) 一种高冷却效率的egr冷却器
CN206530399U (zh) 一种用于实现发动机进气快速冷却的装置
CN103628973B (zh) 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
CN204591457U (zh) 一种支架搬运车用动力总成
CN204755138U (zh) 发动机增压中冷结构
CN204511637U (zh) 应用于大型重卡的中冷器
CN206397588U (zh) 一种可预热的低温发动机
CN104420978A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04386723U (zh) 一种商用车的两级中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