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82591U -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82591U CN204382591U CN201420869866.1U CN201420869866U CN204382591U CN 204382591 U CN204382591 U CN 204382591U CN 201420869866 U CN201420869866 U CN 201420869866U CN 204382591 U CN204382591 U CN 2043825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bar
- thread
- thread core
- dynamic model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属于螺纹塑件脱模机构的技术领域,能够降低开发成本,且整体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中设有轴向与开/合模方向相同的第一螺纹型芯,第一螺纹型芯中朝定模的一端伸出动模,第一螺纹型芯中位于动模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长度方向垂直于开/合模方向,第一齿条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一斜面,定模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楔块,第一斜楔块用于在开模时与第一齿条配合形成第一斜楔机构,驱动第一齿条直线运动,以使第一螺纹型芯旋转脱出塑件。本实用新型用于螺纹自动脱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纹塑件脱模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带螺纹的塑件主要包括内螺纹塑件和外螺纹塑件,通常而言,内螺纹塑件由螺纹型芯成型,外螺纹塑件由螺纹形环成型,由于螺纹具有侧向凹沟槽,因此螺纹塑件需要特殊的脱模机构。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分为非旋转式脱模机构和旋转式脱模机构。其中,旋转式脱模机构是通过电机或液压缸经减速传动装置驱动模具内部的螺纹旋转型芯沿轴向旋转,脱出螺纹注塑制品。
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公告号:CN102601933 B),包括螺杆,螺纹型芯、B齿、螺母套、传动齿轮、A齿轮、齿条以及油缸。螺母套纵向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中,螺杆的上端滑动旋合穿过螺母套并与螺纹型芯固定连接,螺杆下端固定连接的B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A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齿轮与A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动模的下部,齿条位于动模的下部横向设置的滑槽中,油缸固定连接在动模的右外侧面,齿条的右端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该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在脱模时,油缸经齿轮齿条机构驱动螺杆旋转,使螺纹型芯从内螺纹制品中旋转向下抽芯脱出,完成内螺纹塑件的自动脱落。但是由于这种模具结构采用了油缸作为螺纹脱出的驱动方式,不但导致其开发成本较高,而且使得模具整体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能够较好地降低开发成本,且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中设有轴向与开/合模方向相同的第一螺纹型芯,所述第一螺纹型芯中朝所述定模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所述第一螺纹型芯中位于所述动模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长度方向垂直于开/合模方向,所述第一齿条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一斜面,所述定模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楔块,所述第一斜楔块用于在开模时与所述第一齿条配合形成第一斜楔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齿条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螺纹型芯旋转脱出塑件。
根据第一斜楔机构的工作原理,在开模时,第一斜楔块在开模力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第一齿条朝动模的内部直线运动,第一齿条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螺纹型芯随之一起旋转,同时第一螺纹型芯在开模力的作用下后退,在第一斜楔块驱动第一齿条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螺纹型芯可以从塑件中脱出,实现塑件自动脱模。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开模力和第一斜楔块代替油缸来驱动齿轮齿条机构运动,不但较好地降低模具开发成本,而且缩小了模具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第一螺纹型芯中位于所述动模内的部分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长度方向垂直于开/合模方向,所述第二齿条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二斜面;所述定模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楔块,所述第二斜楔块用于在合模时与所述第二齿条配合形成 第二斜楔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齿条朝所述动模的内部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齿条复位。
这样在上述的开模过程中,第一齿轮将传动作用力传递给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在脱模过程中与第一齿条同方向运动,在合模时,根据第二斜楔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二斜楔块在合模力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第二齿条反方向直线运动,并将传动力传递给第一螺纹型芯,使第一螺纹型芯和第一齿轮随之一起旋转,从而驱动第一齿条反方向运动,达到复位第一齿条的目的。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动模中还分别设有轴向与开/合模方向相同的第二螺纹型芯、第三螺纹型芯,所述第一螺纹型芯、第二螺纹型芯以及第三螺纹型芯通过齿轮组依次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型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
开模时,当第一螺纹型芯在第一斜楔机构的作用下旋转时,第二螺纹型芯和第三螺纹型芯通过齿轮组的传动一起旋转,使第二齿轮随着一起旋转,从而驱动第二齿条运动,同时在开模力的作用下,第一螺纹型芯、第二螺纹型芯以及第三螺纹型芯一起后退,使第一螺纹型芯、第二螺纹型芯以及第三螺纹型芯从塑件中脱出。这样对于具有多个螺纹的塑件时,同样也可以通过斜楔机构驱动实现螺纹自动脱模。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且伸出的端面倾斜形成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楔块悬挂固定在所述定模的外部。这样,第一斜楔块能够通过一些固定方式直接悬挂固定在定模的外部,而不用设置在定模的内部,使得第一斜楔块和定模的安装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且伸出的端面倾斜形成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楔块 悬挂固定在所述定模的外部。同样,第二斜楔块也能够通过一些固定方式直接悬挂固定在定模的外部,而不用设置在定模的内部,使得第二斜楔块和定模的安装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为1,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齿条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条的传动比相同。这种设计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化,并使第一螺纹型芯、第二螺纹型芯以及第三螺纹型芯的转速相同,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移动距离相同。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第一斜楔块的斜楔角小于所述第二斜楔块的斜楔角,对应地,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小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当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移动距离相同时,第二齿条相对于第二斜楔块滑动的距离小于第一齿条相对于第一斜楔块滑动的距离,可以使第二斜楔块的长度短于第一斜楔块的长度,减轻第二斜楔块的重量,降低定模的承受压力。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第一螺纹型芯、所述第二螺纹型芯以及所述第三螺纹型芯伸出所述动模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当螺纹型芯旋转脱模后,便能够形成带螺母的注塑件,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螺纹注塑件,还能够形成带螺母嵌件的注塑件,提高模具使用的灵活。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螺母为多边形螺母,这是为了在螺纹型芯旋转脱模时,防止螺母跟随旋转,提高抗旋强度。
在上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所述螺母背向所述动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叠片,所述叠片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母的外径,这样塑件能够对叠片伸出螺母的部分产生压紧力,防止螺母从塑件中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开模力 和第一斜楔块代替油缸来驱动齿轮齿条机构运动,不但较好地降低模具开发成本,而且缩小了模具整体结构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的合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的开模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动模,100-模脚,101-垫块1,102-动模固定板,103-动模第一支撑板,104-动模第二支撑板,105-动模凸板;
20-定模,200-定模板座,201-定模板;
30-第一螺纹型芯,31-第二螺纹型芯,32-第三螺纹型芯;
40-螺母,41-叠片;
50-第一齿轮,51-第一齿条,510-第一斜面,52-第二齿轮,53-第二齿条,530-第二斜面;
60-第一斜楔块,600-斜面,61-第二斜楔块,610-斜面;
70-齿轮传动组;
8-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图1-图2中模具摆放的方位状态为例,即将竖直方向作为模具的开/合模方向。
参照图1所示,该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包括动模10和定模 20,动模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模脚100、垫块101、动模固定板102、动模第一支撑板103、动模第二支撑板104,其中,动模第二支撑板104上设有凹腔,凹腔内固定连接动模凸板105;第一螺纹型芯30沿竖直方向支撑在动模第一支撑板103和动模第二支撑板104中,其上端从动模凸板105的表面伸出,伸出的部分具有外螺纹,下端位于动模第一支撑板103内,并与第一齿轮50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0与第一齿条51啮合,第一齿条51横向设置在动模第一支撑板103内,第一齿条51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一斜面510。
定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定模板座200、定模板201,定模板201设有型腔,定模板201固定连接第一斜楔块60,第一斜楔块60的斜面600和第一齿条51上的第一斜面510相适配,在开模时,第一斜楔块60和第一齿条51配合形成第一斜楔机构,驱动第一齿条51朝向左直线运动,以使螺纹型芯旋转脱出塑件。
参照图2,根据第一斜楔机构的工作原理,在开模时,第一斜楔块60在开模力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第一齿条51朝动模的内部直线运动,第一齿条51驱动第一齿轮50旋转,第一螺纹型芯30随之一起旋转,同时第一螺纹型芯30在开模力的作用下后退,在第一斜楔块60驱动第一齿条51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螺纹型芯30可以从塑件中脱出,实现塑件自动脱模。
在开模结束后,还需要使第一齿条51复位,以便进行下一次螺纹脱模,复位的驱动方式可以是手动驱动,也可以是机械式驱动,机械式驱动机构可以例如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可再次参照图1所示,这种结构具体为,第一螺纹型芯30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齿条53传动连接,第二齿条53横向设置在动模第一支撑板103中。其中,第二齿条53的运动也可以由固定在定模板201上的第二斜楔块61驱动,对应地,第二齿条53的其中一端面倾 斜形成第二斜面530,第二斜面530和第二斜楔块61的的斜面610相适配,这样在合模时,第二斜楔与第二齿条53能够配合形成第二斜楔机构,驱动第二齿条53朝动模的向右直线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纹型芯30和第一齿轮50一起旋转,从而是第一齿条51向右直线运动,实现第一齿条51的复位。
对于本实用型新而言,不仅可以对具有一个螺纹孔的塑件进行自动脱模,还可以对具有多个螺纹孔的塑件,此时动模需要安装与螺纹孔相同数量的螺纹型芯。结合图1或图2所示的塑件8,该塑件8具图中所示数量的螺纹孔,相应地,需要配置第一螺纹型芯30、第二螺纹型芯31、第三螺纹型芯32,它们之间并通过齿轮组70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螺纹型芯30的下端固定第一齿轮50,第一齿轮50啮合第一齿条51,第一齿条51的右端伸出动模第一支撑板103右侧,该端面向左倾斜形成第一斜面510,第三螺纹型芯32的下端固定第二齿轮52,第二齿轮52啮合第二齿条53,第二齿条53的左端伸出动模第一支撑板103的左侧,该端面向右倾斜形成第二斜面530。
上述第一斜楔块60悬挂固定在定模板201的右侧,第二斜楔块61悬挂固定在动模板的左侧,在合模状态下,第一斜楔块60的斜面600抵靠在第一斜面510上,第二斜楔块61的斜面6100抵靠在第二斜面530上。
开模时,第一斜楔块60在开模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齿条50向左运动,使第一螺纹型芯30旋转,第二螺纹型芯31和第三螺纹型芯32通过齿轮组70的作用下跟随旋转,第二齿轮52随之旋转,从而驱动第二齿条53向左运动,同时在开模力的作用下,第一螺纹型芯30、第二螺纹型芯31以及第三螺纹型芯32一起后退,第一螺纹型芯30、第二螺纹型芯31以及第三螺纹型芯32从塑件8中旋转脱出,实现螺纹自动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为优选的方案,上述齿轮组70的传动比为1,第一齿轮50和第一齿条51的传动比与第二齿轮52和第二齿条53的传动比相同。这样可简化模具结构,并使第一螺纹型芯30、第二螺纹型芯31以及第三螺纹型芯32的转速相同,从而使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3的移动距离相同。
当第一齿条51和第二齿条53的移动距离相同时,可以使第一斜楔块60的斜楔角小于第二斜楔块61的斜楔角,对应地,第一斜面510的倾斜角小于第二斜面530的倾斜角。这样,在合模时第二齿条53相对于第二斜楔块61滑动的距离小于在开模时第一齿条51相对于第一斜楔块60滑动的距离,使第二斜楔块61的长度比第一斜楔块60的长度短,进而可以减轻第二斜楔块61的重量,以减小定模的承受压力。
继续参照图1,螺纹型芯伸出动模的一端螺纹还可以连接螺母40,合模后,通过注塑可以形成带螺母40嵌件的注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上述螺母40的形状为多边形,螺母40背向动模的一端固定连接叠片41,叠片41的直径大于螺母40的外径,在螺纹型芯旋转脱模时,多边形螺母40不会跟随一起旋转,抗旋强度高,而叠片41则可以防止螺母40从塑件中脱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包括动模(10)和定模(20),所述动模(10)中设有轴向与开/合模方向相同的第一螺纹型芯(30),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中朝所述定模(20)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10),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中位于所述动模(10)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0),所述第一齿轮(50)传动连接有第一齿条(51),所述第一齿条(51)长度方向垂直于开/合模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51)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一斜面(510),所述定模(20)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楔块(60),所述第一斜楔块(60)用于在开模时与所述第一齿条(51)配合形成第一斜楔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齿条(51)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旋转脱出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中位于所述动模(10)内的部分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52),所述第二齿轮(52)传动连接有第二齿条(53),所述第二齿条(53)长度方向垂直于开/合模方向,所述第二齿条(53)的其中一端面倾斜形成第二斜面(530);
所述定模(20)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楔块(61),所述第二斜楔块(61)用于在合模时与所述第二齿条(53)配合形成第二斜楔机构,驱动所述第二齿条(53)直线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齿条(51)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0)中还分别设有轴向与开/合模方向相同的第二螺纹型芯(31)、第三螺纹型芯(32),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所述第二螺纹型芯(31)以及所述第三螺纹型芯(32)通过齿轮组(70)依次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型芯(32)与所述第二齿轮(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51)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10),且伸出的端面倾 斜形成所述第一斜面(510),所述第一斜楔块(60)悬挂固定在所述定模(20)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53)的一端伸出所述动模,且伸出的端面倾斜形成所述第二斜面(530),所述第二斜楔块(61)悬挂固定在所述定模(20)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70)的传动比为1,所述第一齿轮(50)和所述第一齿条(51)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齿轮(52)和所述第二齿条(53)的传动比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楔块(60)的斜楔角小于所述第二斜楔块(61)的斜楔角,对应地,所述第一斜面(510)的倾斜角小于所述第二斜面(530)的倾斜角。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型芯(30)、所述第二螺纹型芯(31)以及所述第三螺纹型芯(32)伸出所述动模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0)为多边形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0)背向所述动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叠片(41),所述叠片(41)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母(40)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9866.1U CN204382591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9866.1U CN204382591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82591U true CN204382591U (zh) | 2015-06-10 |
Family
ID=5335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98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82591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825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2721A (zh) * | 2015-11-29 | 2016-01-20 | 宁波督倍斯德产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顶板驱动螺杆旋转出模的机构 |
CN112271871A (zh) * | 2020-10-13 | 2021-01-26 | 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通勤车的后驱动结构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69866.1U patent/CN2043825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52721A (zh) * | 2015-11-29 | 2016-01-20 | 宁波督倍斯德产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顶板驱动螺杆旋转出模的机构 |
CN105252721B (zh) * | 2015-11-29 | 2020-09-11 | 宁波正佳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顶板驱动螺杆旋转出模的机构 |
CN112271871A (zh) * | 2020-10-13 | 2021-01-26 | 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通勤车的后驱动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87981U (zh) | 具有提高传动效率的塑料模具螺纹快速抽芯机构 | |
CN104626470A (zh) | 一种内旋转型芯的双色模 | |
CN102358003B (zh) | 注塑模具横向螺纹芯子的旋转抽芯脱模装置 | |
CN103121277B (zh) | 一种斜齿轮注塑模具的螺旋脱模装置 | |
CN204382591U (zh) | 一种内螺纹塑件脱模机构 | |
CN103950143A (zh) | 多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2462807U (zh) | 套叠内螺纹制品注塑模具的螺纹抽芯脱模装置 | |
CN204936094U (zh) | 齿条驱动旋转脱模机构 | |
CN106863720B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03485398U (zh) | 一种齿轮蜗杆塑料模具多型腔内螺纹抽芯机构 | |
CN102205608B (zh) | 模具螺纹脱模机构及其保险脱模方法 | |
CN104708774A (zh) | 一种棘轮式螺纹起始点复位装置 | |
CN103128936B (zh) | 螺纹侧抽芯机构 | |
CN203566947U (zh) | 一种齿条传动螺旋脱模结构 | |
CN103496113A (zh) | 一种齿轮蜗杆塑料模具多型腔内螺纹抽芯机构 | |
CN102582042A (zh) | 一种螺旋脱模机构 | |
CN204487988U (zh) | 一种棘轮式螺纹起始点复位装置 | |
CN202200479U (zh) | 注塑模具横向螺纹芯子的旋转抽芯脱模装置 | |
CN201931565U (zh) | 大型多腔螺纹脱模机构 | |
CN103847090A (zh) | 无菌吹灌旋生产线中的模具开合驱动装置 | |
CN204382593U (zh) | 一种开模时能够同时抽出行位镶件的模具 | |
CN210679551U (zh) | 一种扭力大的旋转脱模机构 | |
CN203092976U (zh) | 一种斜齿轮注塑模具的螺旋脱模装置 | |
CN208788966U (zh) | 一种螺旋行程控制两端攻牙注塑模具 | |
CN204921899U (zh) | 一种用于注塑制品旋转脱螺纹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