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7952U -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 Google Patents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7952U
CN204367952U CN201420411208.8U CN201420411208U CN204367952U CN 204367952 U CN204367952 U CN 204367952U CN 201420411208 U CN201420411208 U CN 201420411208U CN 204367952 U CN204367952 U CN 204367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ring
bus
handle
suspender belt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1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
文嵩
高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11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7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7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79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其中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采用上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公交车拉手环不会相对于两吊带的交点转动,稳定性好,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的扶持。

Description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公交车所用的拉手是由一根吊带将拉手环吊在车内的扶杆上,当公交车突然加速或急刹车时,人会与拉手环一起相对扶杆前后晃动,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220733084.6、授权公告号 CN 20311098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公交车把手,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公交车拉手组件,该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具有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的拉手环91(即吊环)、吊带92和吊带固定座93,各拉手环91均对应设有两根长度相等的吊带93,分别为左吊带a 和右吊带b,各吊带92均具有与公交车拉手环连接的拉手环连接端和用于与公交车的扶杆94连接的扶杆连接端。左吊带a 和右吊带b两者的拉手环连接端对接固定在一起,并同时与拉手环91固定连接,两者的扶杆连接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吊带92固定座固定在车辆的扶杆94上,与扶杆94构成三角形布置结构。这样,在车辆突然加速或者急刹车时,拉手环91均不会相对扶杆发生大幅的前后晃动。但是,由于拉手环91是直接固定在两吊带92下端的交点位置,因此拉手环91仍会绕两根吊带92的交点转动,仍然存在稳定性问题,无法给乘客提供良好的扶持,乘客身体还是会发生较大晃动,并会需要使手腕产生较大的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扶持的公交车拉手组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该公交车拉手组件中的公交车拉手环及使用该公交车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拉手组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固定在所述卡套上。
两只所述卡套上均设有至少两个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吊带夹设在两只所述卡套之间且吊带上设有与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固定孔,相应的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和吊带上的固定孔将吊带固定在卡套上。
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
所述吊带为端部对折在一起的双层吊带并具有用于搭设到公交车的扶杆上的弯折段,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吊带定位到扶杆上的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吊带的凹部,所述凹部两侧具有用于与扶杆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拉手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拉手环,包括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供相应两只吊带的拉手环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的吊带固定结构,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相互分离设置以使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固定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的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卡套上设有用于与吊带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公交车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包括扶杆和设置在扶杆上的公交车拉手组件,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通过卡套上对应设置的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卡套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这样,公交车拉手环通过吊带安装到扶杆上以后,扶杆、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整体形成三角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车辆突然加速或者急刹车时,公交车拉手环不会相对于两吊带的交点转动,稳定性好,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扶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91拉手环,92吊带,93吊带固定座,94扶杆。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1中公交车拉手组件安装到公交车扶杆上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后固定座,2-后吊带,3-螺钉,4-卡套一,5-卡套二,6-螺母,7-环形柄体,8-前吊带,9-前固定座,10-扶杆,11-握持部,12-T形凸块,13公交车拉手环,m-前吊带延长线,n-后吊带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拉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包括公交车拉手环13、吊带和固定座,其中吊带包括用于沿车辆的行驶方向前后排列的前吊带8和后吊带2,对应的固定座包括前固定座9和后固定座1,用于将相应的吊带定位到公交车的扶杆10上。
前吊带8和后吊带2均为端部对折在一起的双层吊带,并具有用于搭设到公交车的扶杆10上的弯折段;前固定座9和后固定座1均采用压板,压板中部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吊带的凹部,所述凹部两侧的板体上具有用于与扶杆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的螺钉孔,构成固定结构。各吊带的上端形成用于与公交车的扶杆10连接的扶杆连接端,下端形成用于与公交车拉手环13连接的拉手环连接端。
公交车拉手环13包括拉手环本体和用于与吊带固定连接的吊带固定结构。其中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7,两环形柄体7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供乘客握持的杆状的握持部11,吊带安装到扶杆10上以后,吊带与对应的环形柄体7沿同一直线设置,且该握持部11对应于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两环形柄体7采用一体式设计,制造方便,成本低,结构强度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7顶部的中间位置,包括凸出设置在环形柄体7上的T形凸块12和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分别为卡套一4和卡套二5,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两只半凸块容纳腔能够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12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两只卡套上还分别设有两个螺钉穿孔,对应的吊带夹设在两只所述卡套之间且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设有与所述螺钉穿孔对应的固定孔,相应的螺钉3穿过所述螺钉穿孔和吊带上的固定孔并依靠螺母6将吊带固定在卡套上。吊带固定结构采用卡套和T形凸块12的形式,能够避免吊带发生扭转,保证受力稳定和使用寿命,也便于吊带和公交车拉手环13的连接固定,拆装、维护方便。而吊带与卡套之间依靠两只螺钉3固定能够避免吊带与公交车拉手环1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装配时,如图4和图5所示,将前吊带8和后吊带2对折,使其拉手环连接端叠合在一起,利用卡套一4、卡套二5、螺钉3和螺母6将前吊带8与公交车拉手环13连接在一起;后吊带2与公交车拉手环13的连接方式可参照前吊带8。然后将前吊带8和后吊带2套设到公交车横向的扶杆10上,并使用对应的前固定座9和后固定座1对吊带进行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吊带在对折前绕设到扶杆10上,然后进行对折。公交车拉手组件在扶杆10上安装完成以后,扶杆10、吊带与公交车拉手环1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公交车的宽度方向,且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车辆正常行驶中,公交车上乘客的手对公交车拉手环13施加的力一般都是垂直向下的,当车突然加速或急刹车时,人手施加在公交车拉手环13上的力F2会稍向前或向后偏,但偏离的角度不会太大,即人手施加在握持部11上的力一般不会超出后吊带2延长线n及前吊带8延长线m所形成的夹角范围,此时左吊带及右吊带受拉力,根据绳子特性可知,当吊带受拉力时相当于杆,具有稳定性,从而在人手对公交车拉手环13施以稍向前或向后的力F2时,公交车拉手环13不会随人施力的方向前后摆动。当公交车拉手环13受外界推力F1时,比如人的头部撞击在握持部11上时,前吊带8受压力后弯曲,公交车拉手环13被弹开而向前运动,所以不会对人的头部产生大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中公交车拉手环的一个实施例即上述实施例中的公交车拉手环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公交车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扶杆10和上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7,并且握持部11是沿车辆的横向延伸,而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T形凸块12和两只卡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拉手环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形式,例如三棱柱状的结构,在三棱柱底面宽度方向两侧的边缘处分别设置吊带固定结构,并在三棱柱上设置贯穿两侧面的开口供人手抓持,同样能够为乘客提供稳定的扶持;而吊带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两侧端的位置,使握持部1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拉手环固定结构也可以替换成其他结构,例如直接将吊带通过螺钉3固定到拉手环本体上。再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吊带的扶杆连接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扶杆10固定,例如将吊带固定到卡箍上,再将卡箍固定到扶杆10上。

Claims (7)

1.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固定在所述卡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两只所述卡套上均设有至少两个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吊带夹设在两只所述卡套之间且吊带上设有与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对应的固定孔,相应的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螺纹紧固件穿孔和吊带上的固定孔将吊带固定在卡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交车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交车拉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为端部对折在一起的双层吊带并具有用于搭设到公交车的扶杆上的弯折段,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还包括用于将吊带定位到扶杆上的压板,所述压板中部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吊带的凹部,所述凹部两侧具有用于与扶杆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
5.公交车拉手环,包括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供相应两只吊带的拉手环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的吊带固定结构,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相互分离设置以使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固定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的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卡套上设有用于与吊带固定连接的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交车拉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环本体包括两只成V形设置的环形柄体,两环形柄体的底部一体设置而形成握持部,所述吊带固定结构设置在两环形柄体的顶部。
7.一种公交车,包括扶杆和设置在扶杆上的公交车拉手组件,所述公交车拉手组件包括公交车拉手环和吊带,所述吊带具有拉手环连接端和扶杆连接端,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具有供人手抓持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拉手环上设有两处相互分离的吊带固定结构,相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分别通过两所述吊带固定结构与公交车拉手环固定连接且两吊带的拉手环连接端相互分离,所述握持部设置在公交车拉手环上用于与安装到扶杆上的两吊带的延长线的交点对应的位置;所述公交车拉手环包括拉手环本体,所述拉手环固定结构包括两只分体设置且相互对合的卡套和凸出设置在拉手环本体上的T形凸块,两只卡套上分别设有半凸块容纳腔而在两只卡套对合到位时形成供所述T形凸块防脱嵌入并转动配合的腔室,所述吊带通过卡套上对应设置的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卡套上。
CN201420411208.8U 2014-07-24 2014-07-24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7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1208.8U CN204367952U (zh) 2014-07-24 2014-07-24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1208.8U CN204367952U (zh) 2014-07-24 2014-07-24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7952U true CN204367952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12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67952U (zh) 2014-07-24 2014-07-24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79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084A (zh) * 2017-06-13 2017-09-22 安徽富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公交车的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084A (zh) * 2017-06-13 2017-09-22 安徽富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公交车的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67952U (zh) 公交车拉手组件、拉手环及使用该拉手组件的公交车
CN204137324U (zh) 一种用于飞机座椅的餐桌
CN202672764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施工用安全绳扶手
CN201457163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用固定拉环
CN105644405A (zh) 一种公交车抓手
CN202764776U (zh) 一种公交车辆中的三角形三环拉手
CN103029640B (zh) 随车工具组合盘
CN203611823U (zh) 一种内置安全锤的保暖扶手
CN206078005U (zh) 一种新型方便可拆装的牵引装置
CN201853985U (zh) 电线夹紧扣
CN105150897A (zh) 多功能定位绳支杆装置
CN202271890U (zh) 公交车安全抓手
CN109649426B (zh) 动车组可拆卸式挂帘机构
CN204775005U (zh) 车载用的电子产品夹具
CN205185935U (zh) 一种非固定式车厢安全拉手
CN202194554U (zh) 一种二段式立柱侧钢架活动梯
CN203211319U (zh) 适用于地铁车厢的拉手
CN205706281U (zh) 一种观光电动车的后座扶手
CN208732314U (zh) 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缆缠绕装置
CN206070845U (zh) 双钉吊顶射钉组件
CN203511390U (zh) 一种新型公交快速逃生扶手
CN207484327U (zh) 安拆便捷的临时交通指示牌
CN204774838U (zh) 一种新型拉手
CN204586690U (zh) 新型悬挂装置
CN105539238A (zh) 一种可拆卸的伸缩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