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5709U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65709U CN204365709U CN201420743481.0U CN201420743481U CN204365709U CN 204365709 U CN204365709 U CN 204365709U CN 201420743481 U CN201420743481 U CN 201420743481U CN 204365709 U CN204365709 U CN 2043657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circuit
- tapered roller
- rolling mill
- vertical roll
- mandr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万能轧机立辊装置,主要为了提供一种减少故障率、立辊受热膨胀时能避免卡死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本实用新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辊箱内的立辊和芯轴,所述立辊和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两圆锥滚子轴承,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挡圈。本实用新型采用背对背设置的两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代替原来的单一轴承,利用圆锥滚子轴承自身的特点,提高了立辊的抗冲击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预定宽度的挡圈,使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直接传递应力,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具有一定的游隙,在立辊受热膨胀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状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背景技术
万能轧机在压制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高、工况条件恶劣,立辊装置中的立辊所受冲击载荷大,故障率高。而且随着轴承运转,立辊受热膨胀,使轴承游隙减小,有可能导致卡死的状况发生。目前的立辊装置中润滑油进口的位置使得无法对立辊中心时时进行润滑,有可能造成干摩擦以致损伤轴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压下丝杠无法与辊箱尾部压紧,降低了压制产品的质量。
可见,要减少故障率,就要提高立辊的抗冲击能力。为避免卡死的状况发生,在立辊受热膨胀时,要预留一定的轴承游隙。为避免干摩擦损伤轴承,就要使润滑方便,能够时时进行润滑。为保证压制产品的质量,要使压下丝杠与辊箱压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故障率、立辊受热膨胀时能避免卡死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至少包括立辊和芯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辊和所述芯轴之间的两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套设在芯轴上的挡圈,其中所述挡圈设置在两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所述挡圈的宽度D由下述公式确定:D=2A+B-2C+K;
其中,A为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外端面与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
B为两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
C为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宽度;
K为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圆锥滚子轴承代替原来的单一轴承,利用圆锥滚子轴承自身的特点,提高了立辊的抗冲击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预定宽度的挡圈,使圆锥滚子轴承的应力线为直线,从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传至挡圈再传至另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不再经过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和滚动体,这样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具有一定的游隙,在立辊受热膨胀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状况。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外部打压润滑油路设计,使润滑油从远离高温区的润滑油进口经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随后达到圆锥滚子轴承,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润滑。可时时润滑,避免干摩擦对圆锥滚子轴承造成损伤。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紧装置保证了压下丝杠的断面紧贴压紧辊箱尾部,提高了轧制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包括设置在辊箱内的立辊1和芯轴9,所述立辊和所述芯轴之间设置有两圆锥滚子轴承13,在两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挡圈14,挡圈套设在芯轴9上。
所述挡圈宽度的计算公式为D=2A+B-2C+K,其中,A为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外端面与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B为两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C为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宽度,K为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未在图中示出)。上述所述的内端面是指两圆锥滚子轴承相面对的端面,所述外端面是指两圆锥滚子轴承相背对的端面。
本实施例采用两圆锥滚子轴承代替原来的单一轴承,利用圆锥滚子轴承自身的特点,提高了立辊的抗冲击能力。本实施例在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设置有预定宽度的挡圈,使圆锥滚子轴承的应力线为直线,从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传至挡圈再传至另一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不再经过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这样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具有一定的游隙,在立辊受热膨胀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状况。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还包括为所述圆锥滚子轴承提供润滑油的润滑油路10。如图2所示,所述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进口11设置在辊箱尾部,润滑油进口远离高温区,可以对圆锥滚子轴承时时进行润滑。润滑油路10从润滑油进口11依次穿过辊箱2、端面法兰3、芯轴9,最后到达圆锥滚子轴承13的内圈。润滑油路包括穿设在辊箱内与所述润滑油进口相连通的第一油路、穿设在端面法兰内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通的第二油路、以及穿设在芯轴内与所述第二油路相连通的第三油路,所述挡圈上设有注油孔,所述第三油路的出口对应所述挡圈的注油口,所述端面法兰3与所述芯轴9螺纹连接。
为保证辊箱内第一油路的出口与端面法兰内第二油路的进口相对应,在立辊装置上还设置定位机构。如图3所示,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辊箱上的第一缺口槽12a、设置在端面法兰上的第二缺口12b,第二缺口12b上设置有盖板12c。当所述第一缺口槽和第二缺口的位置相对应时,第一油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进口正好相对应,保证了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间的畅通。
为了保证端面法兰内第二油路的出口与芯轴内第三油路的进口相对应,本实施例对第三油路做出了进一步的限定。优选为:第三油路由环形油路段和直线油路段组成,其中环形油路段设置在与所述端面法兰相对应的芯轴端面上,所述环形油路段的圆心与所述端面法兰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环形油路段的半径为第二油路的出口到端面法兰的中心轴线的距离,这样不论芯轴绕中心轴线旋转多大角度,第二油路的出口始终与环形油路段相对应,保证了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间的畅通。另外,直线油路段连通所述环形油路段和第三油路的出口,保证润滑油达到圆锥滚子轴承,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润滑。
本实施例采用外部打压润滑油路设计,使润滑油从远离高温区的润滑油进口经过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随后达到圆锥滚子轴承,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润滑。可时时润滑,避免干摩擦对圆锥滚子轴承造成损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万能轧机立辊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辊箱尾部的压下丝杠5,所述压下丝杠和辊箱尾部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内穿设有固定销轴4,所述固定销轴和所述销轴孔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立辊装置还包括使压下丝杠压紧所述辊箱尾部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螺栓6、碟簧7和压紧销8,其中螺栓6与辊箱尾部螺纹连接,压紧销8与固定销轴4接触,且可沿固定销轴的径向对固定销轴施加压力,碟簧7设置在螺栓6和压紧销8之间。所述螺栓6通过碟簧7对压紧销8施加压力,所述压紧销8推动固定销轴4向立辊1方向运动,所述固定销轴4带动压下丝杠5向立辊1方向运动,以使压下丝杠5压紧所述辊箱尾部。
可见本实施例保证了压下丝杠的断面紧贴压紧辊箱尾部,提高了轧制产品的质量。在拆卸时,首先松开螺栓,消除碟簧的压紧力,再抽出固定销轴即可,可见拆卸非常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包括立辊和芯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立辊和所述芯轴之间的两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套设在芯轴上的挡圈,其中所述挡圈设置在两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之间,所述挡圈的宽度D由下述公式确定:D=2A+B-2C+K;
其中,A为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外端面与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
B为两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的内端面之间的间距;
C为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宽度;
K为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路,所述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进口设置在辊箱尾部,所述润滑油路包括穿设在辊箱内与所述润滑油进口相连通的第一油路、穿设在端面法兰内与所述第一油路相连通的第二油路、以及穿设在芯轴内与所述第二油路相连通的第三油路,所述挡圈上设有注油孔,所述第三油路的出口对应所述挡圈的注油口,其中所述端面法兰与所述芯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路由环形油路段和直线油路段组成,其中所述环形油路段设置在与所述端面法兰相对应的芯轴端面上,所述环形油路段的圆心与所述端面法兰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环形油路段的半径等于第二油路的出口到端面法兰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直线油路段连通所述环形油路段和第三油路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第一油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进口相对应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辊箱上的第一缺口槽以及设置在端面法兰上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槽和第二缺口位置相对应时,第一油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路的进口相对应,所述第二缺口上覆盖有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轧机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 辊箱尾部的压下丝杠,所述压下丝杠和辊箱尾部的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内穿设有固定销轴,所述固定销轴和压下丝杠的销轴孔之间为过渡配合;
所述立辊装置还包括使压下丝杠压紧所述辊箱尾部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与辊箱尾部螺纹连接的螺栓、与固定销轴接触且可对固定销轴施加径向压力的压紧销、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栓和所述压紧销之间的碟簧,所述螺栓通过碟簧对压紧销施加压力,所述压紧销推动固定销轴向立辊方向运动,所述固定销轴带动压下丝杠向立辊方向运动,以使压下丝杠压紧所述辊箱尾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43481.0U CN204365709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43481.0U CN204365709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65709U true CN204365709U (zh) | 2015-06-03 |
Family
ID=5332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43481.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365709U (zh) | 2014-12-01 | 2014-12-01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657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8008B (zh) * | 2015-12-18 | 2018-07-27 | 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机 |
-
2014
- 2014-12-01 CN CN201420743481.0U patent/CN2043657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8008B (zh) * | 2015-12-18 | 2018-07-27 | 湖州人新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89808B (zh) | 一种发动机中间双联斜齿轮传动装置 | |
CN201475173U (zh) | 端面润滑的轴套 | |
CN204365709U (zh)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
CN205117988U (zh) | 一种深沟球与圆锥滚子组合轴承 | |
CN203430981U (zh) | 装载机销轴新型润滑结构 | |
CN203926773U (zh) | 一种可自动补偿轴承密封装置 | |
CN207661111U (zh) | 一种减速机轴端密封结构 | |
CN104492815B (zh) | 万能轧机立辊装置 | |
CN204716934U (zh) | 一种免维护的滑轮装置 | |
CN202868157U (zh) | 油管试压旋转密封装置 | |
CN204327771U (zh) | 一种大口径气瓶旋压机主轴轴承密封端盖 | |
CN204489887U (zh) | 皮带输送机导向滚筒 | |
CN104295749B (zh) |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 |
CN204310294U (zh) | 抓斗自润滑滑轮机构 | |
CN110873129A (zh) | 一种具有油气润滑功能的伸缩式鼓形齿联轴器 | |
CN204942280U (zh) | 一种带盲孔向心关节轴承 | |
CN105508432B (zh) | 一种轧机cvc窜辊耦合机构密封装置 | |
CN204198180U (zh) | 便于润滑的电梯复绕导向轮组件 | |
JP2014122649A (ja) | ころ軸受 | |
CN205110362U (zh) | 轧机压下装置的连接关节 | |
CN204213343U (zh) | 一种轴承密封装置 | |
CN105114462A (zh) | 一种带盲孔向心关节轴承 | |
CN206405444U (zh) | 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 | |
CN203641277U (zh) | 稀油润滑式导轮 | |
CN204344690U (zh) | 一种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用保持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