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9781U -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9781U
CN204349781U CN201190001116.7U CN201190001116U CN204349781U CN 204349781 U CN204349781 U CN 204349781U CN 201190001116 U CN201190001116 U CN 201190001116U CN 204349781 U CN204349781 U CN 20434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mode
switching member
capacitor devic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900011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穆勒
J·弗里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Original Assignee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filed Critical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97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37Flying capacitor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0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converting means for enabling loads to be operated at will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power supplies, e.g. from ac or d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3Full-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4Plural converter units whose input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87Neutral point clamped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9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he static converters being arranged for operation in parall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一种电容器装置(10),其用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所述电容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和两个连接节点(11,12)。设置了切换构件(15,16,17),借助于该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在第一操作状态(I)中并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而在第二操作状态(II)中串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其中,设置了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设计成用于基于存在于该连接节点(11,12)处的电压来切换该切换构件(15,16,17)。一种电压变换器装置,包括用于光伏设施的DC/DC变换器和/或DC/AC变换器。该电压变换器装置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或中间电路中包括电容器装置。

Description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的电容器装置(arrangement),以及涉及一种电压变换器和一种用于电压变换器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压变换器用于将一个输入电压转换为一个输出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和输出电压在其幅值和在其电压类型(也就是说,DC电压(DC-直流)或AC电压(AC-交流))方面都可以不同。因此,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的电压变换器应该被理解为具体地是指DC电压变换器,在下文中也被指定为DC/DC变换器,以及逆变桥,在下文中也被指定为DC/AC变换器。例如在光伏设施、燃料电池系统中使用的或在本地供电系统中用于电池馈电备用电力设施的逆变器具有作为输出级的至少一个DC/AC变换器,在该DC/AC变换器的上游,可以将一个DC/DC变换器作为输入级进行连接。在逆变器中,连接到上游的这种DC/DC变换器通常用来在该逆变器的输入端增加电压变化范围。通过举例,当在光伏设施中使用逆变器时,如果该光伏设施的光伏模块的操作点以一种依赖于日照和负载的方式变化,则存在于该逆变器的输入电压改变。
在许多使用情况中,为电压变换器馈电的电源的电压不是恒定的。通过举例,如果该光伏设施的光伏模块的操作点以一种依赖于日照和负载的方式变化,该电压在光伏设施中改变。在电池馈电备用电力设施中,电池电压作为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压依赖于所传输的负载和电池的荷电状态。燃料电池的电池电压作为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同样精确地在低负载范围内以一种特殊的程度变化。一个附加的因素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够将不同类型的PV模块、燃料电池或电池连接到电压变换器上,这样使得该变换器的最大可能的输入电压范围使得最大可能的灵活性成为可能。
电压变换器通常不连续地加载连接到其输入端的电源。例如,这是由一个非连续的功率流在所输出的AC电流的情况下引起的,或者是由在该电压变换器中的功率半导体开关的脉冲式切换引起的。为了将在该电源处发生的电压降(由于电流以一种非连续方式被牵引)最小化,并且因此使得从该电源牵引的一个高平均功率成为可能,通常在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端提供一个电容器装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述电容器装置由一个与该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组成。在一种装置包括多个电压变换器的情况下,如果这种电容器装置被定位在两个电压变换器之间,其通常被指定为一个中间电路电容器装置。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独立于该电容器装置的位置,以一种概括的方式,在下文中,该电容器装置被设置在其中的电路被指定为中间电路(按常规术语)。该电容器装置的电容是基于在非连续电流牵引(电压纹波)期间能够提供容差的最大电压降的幅值、操作参数、电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以及具体 地用于最大能量转换的最小电压而选择的。在光伏领域中的逆变器的情况下,具有一个几毫法拉电容的输入或中间电路电容器对于电压变换器而言不是不寻常的。同时,应用到电容器装置上的电压在1000伏特或者更大的范围内。具有这种电容和介电强度的电容器大且重。此外,电容器是昂贵的并且在某种情况下只可供用于一个不充分的程度。对于一个期望的电容,如果具有所需的介电强度的电容器是不能得到的,将具有更低介电强度的两个电容器串联连接是已知的。理想地,存在于由这两个电容器形成的该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的一半然后在各种情况下存在于这两个电容器处。然而,由于部件公差,不同的电容器在其特性(例如,就其内电阻和其泄漏电流而言)方面不同。其结果是,在操作期间,在这两个串联连接的电容器处可以建立不同的电压,该操作减少了可以被整体使用的电压范围。为了匹配电压,将在这两个电容器之间的中心抽头经由一个电阻电桥或经由一个具有有源切换元件的电桥引入到准确地位于在该电容器装置的连接处的电势之间的一个电势上是已知的。然而,在由电容器形成的该串联电路的情况下,该电容器装置的总电容减少到仅仅是电容器之一的电容的一半的一个值。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限定一种用于可以在宽电压范围内操作并且可以提供具有小电压波动的非连续功率流(即使流入到该输入侧上的功率是基本上恒定的)的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或中间电路的电容器装置。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限定一种包括这种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变换器装置以及一种用于这种电压变换器的操作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种用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的电容器装置来实现这一目的,该电容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其中设置了切换构件,借助于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以一种在一个第一操作状态中并联连接而在第二操作状态中串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到连接节点。在电容器的情况下,能含量作为电压的平方增加。因此,当从一个具有一个给定电容的电容器牵引功率时,电压降的幅值在更高电压处比在更低电压处小。相反地,为了防止电压下降超出一个特定量,这意味着在中间电路中在更高电压处仅仅需要比在更低电压处更小的电容。本实用新型利用这种洞察力借助于提供的切换构件凭借电容器装置是由两个电容器并联连接地或可替代地串联连接地连接形成的这一事实。当这两个电容器是并联连接的时(具有相应地更低最大输入电压),可以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提供这两个电容器的电容的和。在第二操作状态中,该电容是更低的,但是实现了例如在光伏模块的空载操作期间所需的高介电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介电强度和高电容不是同时所需的这一事实。
半导体开关IGBT或MOSFET可以被作为切换构件使用。优选地,可以基于存在于连接节点处的电压来通过控制单元切换切换构件。
在该电容器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有利配置中,通过在一个第三操作状态中电荷被阻止流入该至少两个电容器这样一种方式来设置和体现该切换构件。在这个第三操作状态中,在这两个电容器串联连接的情况下,该电容器装置因此可以被暴露于仍然超过该最大电压的电压。如果 电容器不再进行充电,所述电容器也不再有效地为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提供一个电容。然而,尽管在该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中存在一个高电压,如果没有或仅有小电流流动,第三操作状态可以被有利地使用。凭借在该电压范围中从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将电容有效地去耦这一事实,电容可以被设计用于一个比该最大电压更小的电压,而不会损害电压变换器的功能性或包括电源和电压变换器的系统的功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括用于光伏设施的DC/DC变换器和/或DC/AC变换器的电压变换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或中间电路中的一个这种类型的电容器装置。该电压变换器装置所产生的优势对应于结合该电容器装置所提到的优势。
在该电压变换器装置的一个有利配置中,一个DC/DC变换器被分配给该电容器装置的电容器中的一个对应的电容器。特别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被分配给电容器的DC/DC变换器中的每一个在各种情况下具有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切换元件,其中这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切换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有源可切换的。以此方式,可以在该电压变换器装置中使用具有一个更低介电强度的半导体切换元件。在该电容器装置的情况下,关于电容器的所需介电强度,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势因此也被应用于在电压变换器装置中的半导体切换元件。
一种用于操作这种类型的电压变换器装置的方法通过基于一个存在于该电容器装置的连接节点处的电压这个事实进行区分,该至少两个电 容器或者在一个第一操作状态中并联互连或者在一个第二操作状态中串联互连。该操作方法所产生的优势对应于所提到的与该电容器装置有关的优势。
根据该操作方法的一个有利配置,如果存在于连接节点处的电压小于一个预定义的第一阈值电压,则采用该第一操作状态。如果所述电压大于该第一阈值电压,则采用该第二操作状态。根据一个进一步的有利配置,可以用一个切换滞后来提供操作状态的改变,在该滞后中该操作状态被维持在一个在该第一阈值电压附近的滞后带中并且仅当该带在左边时操作状态的改变被初始化(如果适当)。这使得可以避免由于该第一阈值电压仅被轻微地或瞬时地超过或未达到而产生的不必要改变。
在该操作方法的一个进一步的有利配置中,提供了一个第三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通过没有发生电荷流入电容器这样一种方式将该至少两个电容器从该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上去耦。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于连接节点处的电压小于一个预定义的第一阈值电压,则采用该第一操作状态,如果所述电压大于该第一阈值电压并且小于一个第二阈值电压,则采用该第二操作状态,以及如果所述电压大于该第二阈值电压,则采用该第三操作状态,其中该第二阈值电压大于该第一阈值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器装置,其用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所述电容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和两个连接节点,设 置了切换构件,借助于该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在第一操作状态中并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而在第二操作状态中串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其中,设置了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设计成用于基于存在于该连接节点处的电压来切换该切换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压变换器装置,包括用于光伏设施的DC/DC变换器和/或DC/AC变换器,该电压变换器装置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或中间电路中包括电容器装置,所述电容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和两个连接节点,并且设置了切换构件,借助于该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在第一操作状态中并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而在第二操作状态中串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
附图说明
基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借助于九张附图,以下更加详细地阐释本实用新型。
在附图中:
图1在一个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PV设施的一个示意性图解,
图2示出了作为PV电压的函数的PV电流和PV功率的图解以及与该PV电压相关的一个电容器装置的操作状态的图解,
图3示出了一种用于电容器装置的操作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4在一个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一个PV设施的一个更详细的示意性图解,
图5至图7示出了具有所分配的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变换器的示意性图解,以及
图8和图9示出了PV设施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更详细的示意性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一个示意性图解中示出了一个PV设施7。该PV设施包括一个PV发电机1,该发电机在其输出端处以DC电流的形式在一个光伏输出电压Upv处提供电功率,以一种缩写形式被指定为PV电压Upv。
通过举例,该PV发电机1在图1中用一个单独的光伏电池的电路符号表示。在所展示的该PV设施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PV发电机1可以是具有多个电池的一个单独的PV模块,或者多个PV模块的互连,具体地串联互连来形成一个串或多个并联连接的串。
该PV发电机1借助于多条DC线路连接到一个电容器装置10上,借助于两个连接节点11、12设置所述电容器装置平行于一个逆变器20的输入端。
在所展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电容器装置10因此被设置在该逆变器20的一个(直流)输入电路中。在一个以多级方式构造并且除了一个逆变桥之外还具有这种上游DC电压逆变器(DC/DC逆变器)的逆变器的情况下,可以在一个所谓的中间电路中在该DC/DC逆变器的输 出端处可替代地或额外地提供这种电容器装置10。如在该介绍中已经解释过的,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独立于该电容器装置10的位置,以一种概括的方式,电容器装置10被设置在其中的电路被指定为按常规术语的中间电路。
存在于位于连接节点11和12之间的该电容器装置10处的电压在下文中被指定为中间电路电压Uzw。在图1中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除去在DC电压线路中的线路损耗,所述电压基本上对应于该光伏电压Upv。
该电容器装置包括两个电容器13、14,这两个电容器相互连接并且经由切换构件15、16、17连接到连接节点11、12上。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13、14中的每一个在各种情况下通过其连接之一连接到连接节点11、12之一上。每个电容器13、14的对应的其他连接首先在各种情况下经由切换构件16、17之一连接到对应的其他连接节点12或11上以及其次电容器13、14的这些其他连接经由该切换构件15相互连接。在通过该逆变器20非连续地牵引电流时,电容器13、14用于平滑该中间电路电压Uzw。
该电容器装置10可以被体现为一个分立单元,或者被集成到该逆变器20中。此外,提供了一个控制设备2,该控制设备在所展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该电容器装置10的切换构件15-17以及该逆变器20。如由该逆变器20向下的虚线延伸所展示的,该控制设备2可以被有利 地集成在该逆变器20中。在下文中结合图2中所展示的该操作方法解释了关于该电容器装置10的切换构件15-17的功能的细节。
该逆变器20经由AC输出端连接到一个单相或多相供电系统3上。该供电系统3可以是一个公共供电系统或一个专用供电系统(绝缘区操作)。通过举例,只具有两个AC输出端的该逆变器20被设计用于为该供电系统3单相馈电。不言而喻,比起所展示的该逆变器20的单相设计,不同的设计也是可能的,例如,三相设计。
图1仅示出了该PV设施的元件,元件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举例,可以在该逆变器20的AC侧提供切换构件(例如隔离开关)、滤波器(例如正弦滤波器)、系统监测设备和/或变压器(未示出)。同样,在此未示出的元件(诸如例如保险丝构件或切换构件(例如负载隔离开关、DC接触器))可以被安装在该DC侧上、在该PV发电机1和该电容器装置或该逆变器20之间的连接中。
参见图2和图3在下文中解释了一种用于在PV设施中操作电容器装置的方法(诸如例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该PV设施中执行的)。在此使用的参考符号指代例如在图1中所展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将首先参见图2来阐述该方法的原理。
图2在上半部分示意地示出了一个PV电流Ipv(曲线4)和一个PV功率Ppv(曲线5)在PV发电机的PV电压Upv上的典型相关性。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该PV发电机的最大电压,该PV电压Upv是额定的,该额定电压也被指定为空载电压。在图1中所展示的该PV发电机7的情况下,其对应于在该中间电路中的最大电压,该电压在下文中被指定为Umax。
在图2中,该PV电压Upv的电压范围分别在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阈值电压U1和U2处通过虚线被细分为三个电压范围,其中为这些电压范围的每一个分配该电容器装置10的一个操作状态I、II或III。在此假设该中间电路电压Uzw对应于该额定PV电压Upv。
图2的下半部分展示切换构件16和17(顶部)以及该切换构件15(底部)的切换状态,切换状态用于设置对应的操作状态I、II或III。在切换状态中,零代表一个打开的切换构件15-17以及一代表一个关闭的切换构件15-17。仅仅通过举例的方式展示了切换状态到电压范围的分配;切换极限可以被选择用于其他电压,或者如果选择一种展示滞后的控制方法,电压范围甚至可以重叠。
在该第一操作状态I中,切换构件15是打开的并且切换构件16和17是关闭的。在这一操作状态I中,这两个电容器13和14以一种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到连接节点11和12上。对应于电容器13和14的单独的电容的和的一个总电容在连接节点之间形成。对于下文描述,假设这两个电容器13、14在其连接Uc(也被称为介电强度)处具有一个相同的电容C和一个相同的最大工作电压。在该第一操作状态I中,该电容 器装置10在其连接节点11、12处则具有一个2C的电容和一个最大工作电压Uc。
在该第二操作状态II中,切换构件16和17是打开的并且切换构件15是关闭的。在这一操作状态II中,这两个电容器13和14以一种串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到连接节点11和12上。在该第二操作状态II中,该电容器装置10则在其连接节点11、12处在一个2Uc的最大工作电压处具有一个0.5C的电容。
最后,在该第三操作状态III中,切换构件15、16和17是打开的。在这一操作状态III中,将这两个电容器13和14就电压从连接节点11和12上去耦。在这一第三操作状态III中,最大工作电压仅仅是由切换构件15-17的介电强度所确定的,但是在连接节点11、12处没有通过该电容器装置10提供电容。
如曲线4所示出的,随着升高PV电压Upv并且因此也升高中间电路电压Uzw,该PV电流Ipv单调地下降。操作状态I、II和III的分配考虑到这一情况:最高PV电流Ipv存在的该第一操作状态I为缓冲该中间电路电压Uzw提供了最高电容,然而PV电流Ipv更低的该第二操作状态II尽管只提供了一个更低的电容,反过来,该电容器装置10具有一个更高的介电强度。最后,在一个典型地没有或仅有很小电流被牵引的电压范围中采用该第三操作状态III。
通常在一个最大功率操作点处借助于一个所谓的MPP(最大功率点)跟踪设备(也称为MPP跟踪器)来操作PV发电机。在该PV发电机的正常馈电操作条件下,所述操作点典型地在于一个30%至80%的空载电压范围。在操作状态I和II以及II和III之间的过渡在所展示的示例中被预定义为在40%和80%处。因此,在馈电操作期间,也就是说,当该PV发电机1供应一个相当可观的PV电流Ipv时,在该电容器装置10提供一个电容的操作状态I或II之一中操作该电容器装置10。
图3在一个流程图中展示了一种用于为电容器装置设置操作状态的操作方法。
在一个第一步骤S1中,首先设置该第三操作状态III。在一个第二步骤S2中,测量存在于该电容器装置10的节点11、12处的中间电路电压Uzw。这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抽头通过该控制器设备2来执行。对于通过该逆变器20来执行一个测量同样是可想象的,以一种合适的形式将该测量结果传递给该控制设备2。
在该控制设备2中,然后在下面的步骤S3中将所测量的中间电路电压Uzw与该第二阈值电压U2进行比较。如果该中间电路电压大于该第二阈值电压,该方法分支回步骤S1,在该步骤中第三操作状态III继续设置并且该中间电路电压在其后的步骤S2中被重新测量。
在步骤S3中,如果确定该中间电路电压Uzw不大于该第二阈值U2,该方法继续进入步骤S4,在该步骤中将所测量的中间电路电压Uzw与该第一阈值U1进行比较。如果该中间电路电压Uzw大于该第一阈值U1,该方法分支到步骤S5,否则分支到步骤S6。
在该步骤S5中,通过打开切换构件16和17以及随后关闭切换构件15来设置该第二操作状态II,电容器13、14在所述第二操作状态中被串联连接。基于电容13、14的电荷状态,也就是说,具体地基于该第二操作状态II是否是从一个先前的第三操作状态III或第一操作状态I设置的,通过电容器13、14的高充电或放电电流在切换构件15关闭期间可以瞬时地出现用于产生电容器的串联互连。为了防止这些电流变得过高,例如首先可以以一种具有短时钟时间的脉冲方式为在切换构件15上的切换制定规定,以便使得电容器13、14的电压能够与占主导地位的中间电路电压Uzw缓慢地匹配。可替代地,首先使用一个电阻器(在图1中未示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用于连接电阻器13、14是可能的,在所述时间段已经过去后通过该切换构件15桥接所述电阻器。给定该切换构件15一个合适的设计,借助于相应的驱动,所述切换构件自身可以构成该电阻器(该切换构件的阻抗线性运算)。
当该电容器装置10在该操作状态II中时,可以进一步通过以一种必要的脉冲方式被驱动的切换构件16、17或通过被设置的切换构件16、17的线性运算来制定规定,用于使用这些切换构件来补偿相互偏离 的以及在电容器13、14处可能建立的电压,以此方式,这两者在任何时刻都被充电达到一个尽可能相同的电压水平。
在步骤S6中,通过打开切换构件15和随后关闭切换构件16、17设置电容器13、14在其中并联连接的该第一操作状态I。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大的补偿电流既可以从该电容器装置10流动到逆变器20或流动到PV发电机1,也可以在电容器13和14之间流动(如果后者在并联互连之前具有不同的电压水平)。如上述所指出的,在该第二操作状态II中通过相应的操作控制可以优选地阻止电容器13、14的一个不同的电压水平。如果不同的电压仍然存在,例如首先通过打开相应的切换构件17或16将电容器13、14之一连接到中间电路上以及通过脉冲式操作或通过线性操作(也就是说,阻抗地)通过致动该切换构件16或17将相应的电容器14、13中的另一个缓慢地引入相同的电压是可想象的。可替代地,还可以首先通过同时关闭所有的切换构件15-17对电容器13、14进行放电(优选地以脉冲式或线性操作),以及然后打开切换构件15并且再次通过该PV发电机1对当时并联连接的电容器13、14进行充电。出于能量效率以及切换构件15、17和电容器13、14的负载的原因,第一次提到的解决方案是优选的。
在所提出的方法的替代配置中,可以制定规定用于在具有一个转换滞后的不同操作状态I至III之间提供转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从第一操作状态I到第二操作状态II的转换与从第二操作状态II到第一操作状态I的转换相比只在一个中间电路电压Uzw(该电压通过一个相对于该 第一阈值电压U1的滞后带宽增加)处受到影响。相应地,从第二操作状态II到第三操作状态III的转换与从第三操作状态III到第二操作状态II的转换相比同样在一个中间电路电压Uzw(该电压通过一个相对于该第二阈值电压U2的滞后带宽(该带宽可能不同于上述带宽)增加)处受到影响。以此方式,实现了所定义的转换过程并且阻止了操作状态之间的频率转换,特别地,如果该中间电路电压Uzw精确地在阈值电压U1或U2之一的范围中。
结合图2和图3所描述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别将阈值电压U1、U2选择为所出现的最大中间电路电压Umax的40%和80%使得使用具有该最大中间电路电压Umax的40%的介电强度的电容器作为电容器13、14是可能的。要指出的是,对于根据本申请的操作方法,该操作状态III是可选的。根据本申请的操作方法也可以仅用两种操作状态来实现,该第一操作状态I和该第二操作状态II,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该第一阈值电压U1是相关的,该阈值电压优选地固定在该最大中间电路电压Umax的一半,其中可以再次使用对于从一个操作状态到另一个操作状态的转换的滞后。在这样一种配置中,可以将具有该最大中间电路电压Umax的50%的一个介电强度的电容器作为电容器13、14使用。该电容器装置10在整个电压范围上则提供一个2℃或0.5℃的电容。
图4以一个更加详细的示意性图解示出了一个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PV设施7。在这个附图和随后的附图中,用与上述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来提供完全相同的元件或完全相同地起作用的元件。
该PV设施7再次包括一个PV发电机1,该发电机经由一个电容器装置10耦合到一个逆变器20,所述逆变器在输出侧上耦合到一个供电系统3。在这种情况下,平行于该逆变器20的输出端提供一个用于信号整形的滤波器6,此处所述的滤波器具有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电感器。出于清晰性的原因,在这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及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未展示如图1中的控制设备2。
在目前情况下,通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来实现该电容器装置10的切换构件15-17。在这种情况下,该切换构件15被体现为一个双端阻断开关,作为两个MOSFET晶体管的一个反数列互连的结果。由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I和在该第三操作状态III中在开关15处的电压具有反向极性,如果旨在采用该第三操作状态III,这是必要的。对于通过其他半导体功率开关(例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双极晶体管)来实现切换构件15-17同样是可能的。可替代地,切换构件15-17也可以是电磁开关(如继电器或接触器)。如在下文中结合图7进一步解释的,也可以借助于二极管将切换构件15-17作为无源切换构件来部分地实现。
在所展示的示例中,该逆变器20是通过一个上游DC/DC变换器21和一个逆变桥23的组合来形成的。该上游DC/DC变换器21对于一个预定义的恒定的输出电压用于增加该逆变器20的输入电压范围。该变换器是由一个有源半导体切换元件211(在目前情况下是一个MOSFET 晶体管)、一个作为无源半导体切换元件的二极管212、一个电感器213和可选地一个输入电容器214形成的。
在该逆变桥23中使用四个在已知的H桥接电路中的半导体切换元件231至234。
图5至图7示意地将一个或多个具有电压变换器的电容器装置的组合的不同装置展示为电路框图。
在图5中的该装置具有两个DC/DC电压变换器21、22,例如这两个变压器可以是逆变器20的一部分。应当注意的是,然而,不仅在一个逆变器中,而且在DC电压变换器中可以使用所展示电容器装置和电压变换器的组合。
该DC/DC变换器21、22通过其在各种情况下直接与该电容器装置10的电容器13、14之一并联的输入连接进行连接。在各种情况下,DC/DC变换器21、22的输入连接之一因此连接到一个连接节点11或12上,然而,其他连接在该切换构件15的一个对应侧上与该电容器装置10接触。在输入侧上,在各种情况下,DC/DC变换器21、22的一个连接以相同的方式连接到该切换构件15上,然而其他两个连接构成该装置的输出节点。作为在各种情况下DC/DC变换器21、22之一到电容器13、14之一的直接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将DC/DC变换器21、22的介电强度选择为(与电容器13、14的介电强度类似)低于存在于连 接节点11、12处的最大中间电路电压Uzw。作为所展示的DC/DC变换器21、22的有利安排的结果,关于电容器13、14的尺寸确定的优势作为电容器13、14经由切换构件15至17互连的结果被应用到关于其介电强度的逆变器的尺寸确定上。在这种情况下,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意拓扑结构可以被用于DC/DC变换器21、22。下文中结合图8和图9进一步给出了示例。
图6中所展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个附加的电容器装置10'中不同,该附加的电容器装置在此被设置在这两个DC/DC变换器21、22的输出侧上。类似于该电容器装置10来构造该进一步的电容器装置10'并且也类似于该电容器装置将该进一步的电容器装置连接到DC/DC变换器21、22以及输出侧连接节点11'、12'上。在这一配置中,在左手侧的中间电路电压Uzw和在右手侧的一个相应的中间电路电压Uzw'都被缓冲。可以将所展示的装置作为一个在两个方向上都具有一个功率流的双向操作DC/DC电压变换器使用。
在图7中所展示的该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于在图6中所展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该电容器装置10的切换构件15和该进一步的电容器装置10'的切换构件16'和17'被二极管替换成为无源切换构件。在这一配置中,电容器装置10、10'所需要的有源切换构件的数目减少,但是该装置不会再被双向操作,而是只有一个功率流从左边流向右边。
图8在一个详细的电路图中模拟图4示出了一个PV设施7,其中使用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电容器装置10的电容器的单独DC/DC变换器的分配的基本原理(图5至图7中所展示的)。
在图8所展示的示例中,两个DC/DC变换器21、22分别被直接分配给该电容器装置10的电容器13、14。DC/DC变换器21、22的每一个分别具有一个半导体切换元件211和221以及分别具有一个二极管212和222。此外,在各种情况下该电感器213和223分别提供有能量存储,然而,能量存储同时作为用于一个进一步的DC/DC变换器24(连接到DC/DC变换器21、22的下游)的能量存储使用。布置在下游的该DC/DC变换器24具有一个有源半导体切换元件241和两个二极管242、243以及一个电容器244。该进一步的DC/DC变换器24用于进一步增加该逆变器20的电压传输比。最后,该进一步的DC/DC变换器24连接到一个逆变桥23(在一个已知的H桥接电路中具有半导体切换元件231至234)上。
图9示出了一个光伏设施7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例,在该光伏设施中,DC/DC变换器被直接分配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电容器装置10的电容器。
在这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这包括作为升压变换器体现的以及被设置在该PV发电机1和该电容器装置10之间的DC/DC变换器21和22,以 及被定位在该电容器装置10和一个逆变器的输出侧AC电桥23之间的进一步的DC/DC变换器25和26。
DC/DC变换器21和22再次分别具有半导体切换元件211和221,分别具有二极管212和222,分别具有电感器213和223,以及分别具有电容器214和224。DC/DC变换器25和26经由一个耦合电路27(包括两个耦合二极管271和272)连接到该逆变桥23上。
DC/DC变换器25、26同样被分别分配给电容器13和14。因此可以相对于存在于电容器13、14中的一个对应的电容器处的最大电压来设计DC/DC变换器21、22以及25、26的半导体(关于其介电强度)。迄今为止,DC/DC变换器25、26在所指示的电路拓扑结构中是不完整的,这是由于其不具有自己的电感器,而是与设置在该逆变桥23中的电感器235和236合作。
从图9的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在第二操作状态II中,不完整的DC/DC变换器25、26与该耦合单元27以及该逆变桥23的组合对应于一个所谓的三级NPC(中性点钳位型)拓扑结构。在该第一操作状态I中,通过对比,在图9中所示的拓扑结构模拟一个所谓的H5电桥进行操作。在这两个电桥装置之间的转换的可能性导致一个大的输入电压范围,在该范围中该装置可以对于一个给定的恒定输出电压进行操作。同时,在该电压变化器中使用的半导体切换元件与其他电压变换器拓扑结构相比可以具有一个降低的介电强度。
参考号列表
1               PV发电机
2               控制单元
3               供电系统
4               Ipv曲线
5               Ppv曲线
6               滤波器
7               PV设施
10              电容器装置
11,12          连接节点
13,14          电容器
15              (串联)切换构件
16,17          (并联)切换构件
20              逆变器
21,22          DC/DC电压变换器
211,221        半导体切换元件
212,222        二极管
213,223        电感器
214,224        电容器
23              DC/AC变换器
231-234         半导体切换元件
24              DC/DC电压变换器
241             半导体切换元件
242,243        二极管
244             电容器
25,26          DC/DC电压变换器
251,261        半导体切换元件
252,262        二极管
27              耦合电路
271,272        耦合二极管。

Claims (11)

1.一种电容器装置(10),其用于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电路或中间电路,所述电容器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和两个连接节点(11,12),其特征在于,设置了切换构件(15,16,17),借助于该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在第一操作状态(I)中并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而在第二操作状态(II)中串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其中,设置了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设计成用于基于存在于该连接节点(11,12)处的电压来切换该切换构件(15,16,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装置(10),其中,该切换构件(15,16,17)被配置成阻止电荷流入在第三操作状态(III)中的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装置(10),其中,半导体开关被用作切换构件(15,16,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装置(10),其中,该半导体开关是IGBT或MOSFET。
5.一种电压变换器装置,包括用于光伏设施的DC/DC变换器(21,22,24,25,26)和/或DC/AC变换器(23),其特征在于,该电压变换器装置在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或中间电路中包括电容器装置(10), 所述电容器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和两个连接节点(11,12),并且设置了切换构件(15,16,17),借助于该切换构件,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在第一操作状态(I)中并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而在第二操作状态(II)中串联连接到该连接节点(11,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该切换构件(15,16,17)被配置成阻止电荷流入在第三操作状态(III)中的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半导体开关被用作切换构件(15,16,1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该半导体开关是IGBT或MOSFET。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设置了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设计成用于基于存在于该连接节点(11,12)处的电压来切换该切换构件(15,16,17)。
10.如权利要求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对应的DC/DC变换器(21,22,25,26)被分配给该电容器装置(10)的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中的对应的电容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变换器装置,其中,被分配给该至少两个电容器(13,14)的该DC/DC变换器(21,22,25,26)中的每一个在各种情况下具有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切换元件(211,212,221,222,251,252,261,262),其中这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切换元件(211,221,251,261)中的至少一个是有源可切换的。
CN201190001116.7U 2011-06-30 2011-10-07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97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51482A DE102011051482A1 (de) 2011-06-30 2011-06-30 Brückenschaltungsanordnung und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n Spannungswandler und Spannungswandler
DE102011051482.1 2011-06-30
PCT/EP2011/067595 WO2013000522A1 (de) 2011-06-30 2011-10-07 Kondensatoranordnung für einen zwischenkreis eines spannungswandl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9781U true CN204349781U (zh) 2015-05-20

Family

ID=44789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9000111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9781U (zh) 2011-06-30 2011-10-07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70998B2 (zh)
CN (1) CN204349781U (zh)
DE (1) DE102011051482A1 (zh)
IN (1) IN2014CN00596A (zh)
WO (1) WO2013000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8927A1 (en) 2013-03-14 2014-09-18 Vanner, Inc. Voltage converter systems
DE102013211302A1 (de) 2013-06-17 2014-12-18 Robert Bosch Gmbh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elektrisches Antriebssystem mit einer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systems
EP3024130B1 (de) 2014-11-21 2017-08-02 Brusa Elektronik AG DC/DC-Wandlereinrichtung
DE102017106224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Wechselrichter und Steuerverfahren für einen Wechselrichter
CN106230291B (zh) * 2016-07-25 2018-10-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097109B1 (en) * 2017-07-19 2018-10-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hree-level voltage bus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02018212523B4 (de) * 2018-07-26 2021-07-08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Fahrzeugseitige Ladeschaltung
EP3611832A1 (de) * 2018-08-13 2020-02-19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Photovoltaik-wechsel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olchen photovoltaik-wechselrichters
DE102018127132B4 (de) * 2018-10-30 2024-09-05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Wechselrichter mit mindestens zwei Gleichspannungswandlern und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Wechselrichters in einer Photovoltaikanlage
DE102018221519B4 (de) 2018-12-12 2021-11-04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Fahrzeugseitige Ladevorrichtung
US10651739B1 (en) * 2019-02-25 2020-05-12 Nextracker Inc. Power converter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same
DE102019214240B3 (de) * 2019-09-18 2020-12-31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Konfigurierbare Gleichspannungswandlerschaltung und Fahrzeugbordnetz
US11251705B2 (en) 2020-06-30 2022-02-15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Controlling reverse current in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 to achieve zero voltage switching
CN112886830B (zh) * 2021-03-02 2023-04-11 深圳通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辆用辅助电源变换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1272A (en) * 1979-03-29 1980-10-11 Toko In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DE3821987A1 (de) * 1988-06-30 1990-01-04 Hengstler Gmbh Schaltnetzteil zur potentialgetrennten stromversorgung von gleichstromverbrauchern
JP2558575B2 (ja) * 1992-04-03 1996-11-27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アーク溶接機
JP3288281B2 (ja) * 1997-09-17 2002-06-04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直流電源装置
JP3294185B2 (ja) * 1998-01-16 2002-06-24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アーク利用機器用直流電源装置
US6031738A (en) * 1998-06-16 2000-02-2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C bus voltage balancing and control in multilevel inverters
JP3231705B2 (ja) * 1998-07-08 2001-11-26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アーク加工用電源装置
US6370047B2 (en) * 2000-03-10 2002-04-09 Power-One, Inc. Dual input range power supply using two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converter sections with automatic power balancing
WO2002037908A2 (en) 2000-11-06 2002-05-10 Ballard Power Systems Corporation Active ground current reduction device
US6269015B1 (en) * 2000-11-08 2001-07-31 Sansh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ARC-utilizing apparatuses
JP2002144033A (ja) * 2000-11-15 2002-05-21 Sa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アーク利用機器用電源装置
JP4698817B2 (ja) * 2000-11-24 2011-06-08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アーク利用機器用直流電源装置
CA2369060C (en) * 2001-01-24 2005-10-04 Nissin Electric Co., Ltd. Dc-dc-converter an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773002B2 (ja) * 2001-08-17 2011-09-14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メッキ用電源装置
DE10200004A1 (de) * 2002-01-02 2003-07-1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Hochdrucklampe
JP2004088814A (ja) * 2002-08-22 2004-03-18 Nissin Electric Co Ltd Dc−dcコンバータ
JP4531352B2 (ja) * 2003-06-06 2010-08-25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アーク応用機器電源装置
DE102004031216A1 (de) * 2004-06-28 2006-01-19 Siemen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Ladungsausgleich in Reihe geschalteter Energiespeicher
JP4119985B2 (ja) * 2005-08-01 2008-07-16 国立大学法人埼玉大学 直列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装置
JP4758234B2 (ja) * 2006-01-17 2011-08-24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電源装置
EP2073366B1 (de) * 2007-12-18 2016-04-27 ABB Research Ltd. Gleichstromsteller mit Resonanzwandler
EP2104200B1 (de) * 2008-03-22 2019-02-27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eines multi-string-wechselrichters für photovoltaikanlagen
CN203457053U (zh) 2011-02-21 2014-02-26 Sma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 直流电压变换器、逆变器和能量产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12025A1 (en) 2014-04-24
DE102011051482A1 (de) 2013-01-03
US9570998B2 (en) 2017-02-14
IN2014CN00596A (zh) 2015-04-03
WO2013000522A1 (de) 201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49781U (zh) 电容器装置以及电压变换器装置
US11196264B2 (en) Modular energy storage direct converter system
Khosrogorji et al. Multi-input DC/DC converters in connection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s–A review
CN101657946B (zh) 三相大功率不间断电源
US12083913B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via a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N102751855B (zh) 电力变换器系统的dc母线电容的放电
KR102139389B1 (ko) 별도의 dc 소스를 갖는 적층 전압원 인버터
She et al. On integration of solid-state transformer with zonal DC microgrid
US9397580B1 (en) Dual link power converter
CN101682194B (zh) 用于向电网馈入电能的设备
CN102549907B (zh) 具有主动故障电流限制的变换器
KR101116483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CN103190056B (zh) 蓄电装置的充电控制方法以及放电控制方法
KR101594013B1 (ko) 컨버터
CN108695843A (zh) 旁路电路和在电力系统中旁通电力模块的方法
US2015006156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improved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N203691237U (zh) Dc/dc电压转换器及包含该dc/dc电压转换器的后备电源系统
US201502221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 with generators
US9344010B2 (en)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
CN205104958U (zh) 用于电力转换的设备
CN103178733A (zh) 高效率三电平单相逆变器
CN102055355A (zh) 功率转换装置
KR20130124772A (ko) 전력변환 시스템 및 전력변환 방법과, 그 시스템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176088A1 (en)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power flow controller
Sheridan et al. Assessment of DC/DC converters for use in DC nodes for offshore gri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