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9737U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349737U CN204349737U CN201420709844.9U CN201420709844U CN204349737U CN 204349737 U CN204349737 U CN 204349737U CN 201420709844 U CN201420709844 U CN 201420709844U CN 204349737 U CN204349737 U CN 2043497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s
- support
- belt pulley
- motor coil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线装置、线缆卷绕装置和工件旋转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包括穿线杆,所述穿线杆连接输送装置,所述工件旋转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所述线缆卷绕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两侧与所述穿线杆对应的绕线杆,所述绕线杆分别连接直线输送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电机线圈的卷绕是最重要的环节,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好坏和电机线圈的卷绕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质量和电机的生产效率,现有的电机线圈的卷绕通常采用人工卷绕,其卷绕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线装置、线缆卷绕装置和工件旋转装置;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穿线杆,所述穿线杆连接输送装置;
所述工件旋转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
所述线缆卷绕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两侧与所述穿线杆对应的绕线杆,所述绕线杆分别连接直线输送装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装有往复凸轮,所述座体上对应所述往复凸轮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座体活动导向连接,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往复凸轮对应的往复螺钉,所述穿线杆连接所述滑杆,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一侧的所述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
所述往复凸轮包括凸轮体,所述凸轮体上设置螺旋槽,所述往复螺钉连接所述螺旋槽;
所述滑杆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座体;
所述滑杆连接穿线杆底座,穿线杆座连接所述穿线杆底座,所述穿线杆设置在所述穿线杆座上;
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工件安装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另一侧的所述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
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上;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所述绕线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
所述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四支架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支架座,所述支架座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支架座;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对应的第一主皮带轮、第二主皮带轮、第三主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所述第三主皮带轮;
所述第三主皮带轮通过轴套连接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通过键槽连接所述轴套,所述第四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
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工件安装轴分别连接伺服电机;
所述穿线杆垂直于所述滑杆;所述穿线杆上设置有轴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包括送线装置、线缆卷绕装置和工件旋转装置,送线装置包括穿线杆,穿线杆连接输送装置,工件旋转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线缆卷绕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两侧与穿线杆对应的绕线杆,绕线杆连接分别直线输送装置,工件安装在工件安装轴上,穿线杆通过输送装置运动将线缆卷绕在两侧的绕线杆上,绕线杆运动将线卷放入工件上的槽口中,实现了电机线圈的自动卷绕,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立体图;
图4为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主动部件主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从动部件主剖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穿线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包括送线装置1、线缆卷绕装置2和工件旋转装置3,送线装置1包括穿线杆4,穿线杆4连接输送装置5,工件旋转装置3包括工件安装轴6,线缆卷绕装置2包括工件安装轴6两侧与穿线杆4对应的绕线杆7-1、7-2,绕线杆7-1、7-2分别连接直线输送装置8-1、8-2,工件安装轴6连接伺服电机45,穿线杆通过输送装置运动将穿线杆上的线缆卷绕在两侧的绕线杆上,绕线杆运动将线卷放入工件上的槽口中,实现了电机线圈的自动卷绕,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8,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主动部件9和从动部件10,主动部件9包括座体11,座体1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2,第一旋转轴12连接伺服电机36,第一旋转轴12上套装有往复凸轮13,座体11上对应往复凸轮13设置有滑杆14,滑杆14与座体11活动导向连接,滑杆14上设置有与往复凸轮13对应的往复螺钉15,穿线杆4连接滑杆14,往复凸轮13包括凸轮体16,凸轮体16上设置螺旋槽17,往复螺钉15连接螺旋槽17,往复凸轮13旋转,螺旋槽17推动往复螺钉15运动,实现了滑杆14带动穿线杆4的直线运动和摆动。
滑杆14通过直线轴承18连接座体11,保证滑杆14运动的平滑。
滑杆14连接穿线杆底座19,穿线杆座20连接穿线杆底座19,穿线杆4设置在穿线杆座20上,实现了穿线杆4的方便拆卸和更换。
穿线杆4垂直于滑杆14,保证了穿线杆4两端放线的稳定。
穿线杆4上设置有轴向通孔45,线缆穿入轴向通孔45内,保证了放线的稳定和顺畅。
座体11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1,第一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导杆22,第一导杆22连接第一旋转凸轮23,一侧的绕线杆7-1连接第一导杆22。
见图1、图2、图3、图5、图6,从动部件10包括第二支架24,工件安装轴6设置在第二支架24上,第二支架24上设置有第二导杆25,第二导杆25连接第二旋转凸轮26,另一侧的绕线杆7-2连接第二导杆25。
见图1、图2、图3、图5、图6、图7,第一支架21连接第三支架28,第三支架28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9,第一旋转凸轮23设置在第二旋转轴29上,第二支架24连接第四支架30,第四支架30上设置有第三旋转轴31,第二旋转凸轮26设置在第三旋转轴31上。
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4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32-1、32-2,绕线杆7-1、7-2分别活动铰接绕线杆支架32-1、32-2,第一导杆22和第二导杆25分别活动铰接绕线杆7-1、7-2。
实施例一: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底座33,座体11设置在底座33上,第四支架30连接支架座35,支架座35通过滑轨34连接底座33,底座33上设置有气缸37,气缸37的活塞杆38连接支架座35,气缸37带动第四支架30和第二支架24在导轨上整体滑动,方便了工件的安装和有效调整两侧绕线杆7-1、7-2的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的线圈卷绕,提高了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的适应性。
实施例二:
底座33上设置有主传动轴39,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29、第三旋转轴31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主传动轴39上设置有与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分别对应的主皮带轮43-1、43-2、43-3,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分别通过皮带44-1、44-2、44-3对应连接第一主皮带轮43-1、第二主皮带轮43-2、第三主皮带轮43-3,第一旋转轴12通过第一皮带轮40带动主传动轴39转动,主传动轴39带动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转动,保证了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29、第三旋转轴31旋转的同步。
实施例三: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底座33,座体11设置在底座33上,第四支架30连接支架座35,支架座35通过滑轨34连接底座33,底座33上设置有气缸37,气缸37的活塞杆38连接支架座35,气缸37带动第四支架30和第二支架24在导轨上整体滑动,方便了工件的安装和有效调整两侧绕线杆7-1、7-2的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的线圈卷绕,提高了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的适应性。
底座33上设置有主传动轴39,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29、第三旋转轴31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主传动轴39上设置有与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分别对应的主皮带轮43-1、43-2、43-3,第一皮带轮40、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分别通过皮带44-1、44-2、44-3对应连接第一主皮带轮43-1、第二主皮带轮43-2、第三主皮带轮43-3,第一旋转轴12通过第一皮带轮40带动主传动轴39转动,主传动轴39带动第二皮带轮41、第三皮带轮42转动,保证了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29、第三旋转轴31旋转的同步。
第三主皮带轮43-3通过轴套45连接主传动轴39,主传动轴39通过键槽46连接轴套45,第四支架30通过轴承47连接轴套45,底座33上设置有气缸37,第四支架30连接支架座35,气缸37连接支架座35,支架座35通过滑轨34连接底座33,气缸37通过推动支架座35从而推动第四支架30在滑轨34上运动,轴套45通过键槽46在主传动轴39上运动并且通过轴承47实现在第四支架30上旋转,轴套45带动第三主皮带轮43-3在主传动轴38运动并且旋转,使得第三主皮带轮43-3与第四支架30同步直线运动,有效调整第四支架30与第一支架21的间距,适用于不同的工件的线圈卷绕,提高了线圈卷绕机的适应性。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的工作原理:
线缆穿入穿线杆4中,穿线杆4通过往复凸轮13和往复螺钉15实现直线运动和摆动,穿线杆4带动线缆卷绕在两端的绕线杆7-1、7-2上,绕线杆7-1、7-2通过第一导杆22和第二导杆27分别实现旋转向下运动,把卷绕在绕线杆7-1、7-2的线卷放入工件的槽口中,实现了电机线圈的自动卷绕,在保证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电机线圈的卷绕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生产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线装置、线缆卷绕装置和工件旋转装置;
所述送线装置包括穿线杆,所述穿线杆连接输送装置;
所述工件旋转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
所述线缆卷绕装置包括工件安装轴两侧与所述穿线杆对应的绕线杆,所述绕线杆分别连接直线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套装有往复凸轮,所述座体上对应所述往复凸轮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座体活动导向连接,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往复凸轮对应的往复螺钉,所述穿线杆连接所述滑杆,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连接第一旋转凸轮,一侧的所述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一导杆;
所述从动部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工件安装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连接第二旋转凸轮,另一侧的所述绕线杆连接所述第二导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凸轮包括凸轮体,所述凸轮体上设置螺旋槽,所述往复螺钉连接所述螺旋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座体;所述滑杆连接穿线杆底座,穿线杆座连接所述穿线杆底座,所述穿线杆设置在所述穿线杆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绕线杆支架,所述绕线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分别活动铰接所述绕线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四支架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四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连接支架座,所述支架座通过滑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支架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对应的第一主皮带轮、第二主皮带轮、第三主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所述第三主皮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分别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对应的第一主皮带轮、第二主皮带轮、第三主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所述第三主皮带轮,所述第三主皮带轮通过轴套连接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通过键槽连接所述轴套,所述第四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09844.9U CN204349737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09844.9U CN204349737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349737U true CN204349737U (zh) | 2015-05-20 |
Family
ID=53232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0984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9737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3497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5326A (zh) * | 2019-08-05 | 2019-11-12 | 株洲凯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子线圈绕线机构 |
-
2014
- 2014-11-24 CN CN201420709844.9U patent/CN2043497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45326A (zh) * | 2019-08-05 | 2019-11-12 | 株洲凯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子线圈绕线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96763U (zh) | 双丝杆导纱横动装置 | |
CN204777984U (zh) | 卷线机 | |
CN205614149U (zh) | 一种双丝筒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 |
CN103199655A (zh) | 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 | |
CN104444581B (zh) | 导纱横动机构 | |
CN103219149B (zh) |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 |
CN103111692B (zh) | 自动浮动攻牙装置 | |
CN203345838U (zh) | 并纱电脑高速络筒机 | |
CN103556383B (zh) | 一种全电脑横编织机的压脚装置 | |
CN203316515U (zh) | 可调式工字轮收线机 | |
CN203498560U (zh) | 一种倍捻机横动导纱装置 | |
CN105405641A (zh) |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自动绕线机及绕制方法 | |
CN204349737U (zh)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
CN105000427A (zh) | 一种涤纶清洁球绕线装置 | |
CN203475089U (zh) | 一种导纱横动装置 | |
CN202571110U (zh) | 一种自动往复式轮胎钢丝重绕机 | |
CN204205866U (zh) | 一种自动化卧式绕线机 | |
CN204231149U (zh)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从动部件结构 | |
CN104319014A (zh) | 用于漆包线生产的收线排线装置 | |
CN204231146U (zh)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传动系统 | |
CN203027103U (zh) |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嵌线机 | |
CN105703572A (zh) | 一种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 | |
CN201999581U (zh) | 一种高精度双向自动绕线机 | |
CN205614148U (zh) | 一种超高效节能型双贮丝筒运丝机构 | |
CN204349736U (zh) | 电机线圈自动卷绕机绕放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