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9001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9001U
CN204349001U CN201520072345.8U CN201520072345U CN204349001U CN 204349001 U CN204349001 U CN 204349001U CN 201520072345 U CN201520072345 U CN 201520072345U CN 204349001 U CN204349001 U CN 204349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nector
contact site
pressing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2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坚
周君吉
颜铭辉
邱文达
资华古
简雨晴
吴连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t Since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t Since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t Since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t Sincer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9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9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遮蔽件、主基座、多个第一压合端子、多个第二压合端子、副基座及多个自由端子。遮蔽件具有中空膛室及连通于中空膛室的开口。主基座安装于中空膛室且包括中心座身及自中心座身凸出且沿轴向延伸的舌部。舌部较中心座身更靠近于开口,且中心座身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贯穿槽及凹陷于中心座身的底面的一凹陷部。第一压合端子埋入射出于主基座的上表面。第二压合端子埋入射出于主基座且容设于贯穿槽内。副基座配置于凹陷部中靠近舌部的区域。自由端子固持于副基座。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及自由端子分别位于相异平面。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工艺上具有较简单的工序以及较低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组装构件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是常见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请参阅图1,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407466号揭露一USB插头内建读卡槽的组合结构,包含:一绝缘基板10,其具备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该第一表面11设有供多个端子装设其上的多个第一型装设槽13及第二型装设槽14,另该绝缘基板10后段两侧设有一第一凹槽15及第二凹槽16;一第一绝缘块32,其设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其底面相对于该第一型装设槽13的方向,设有多个导槽33,顶面设有多个第一嵌槽34,且其两侧边相对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一凹槽15,设有一第一卡槽35;一第一型端子组20,呈轴向穿伸该第一嵌槽34,其端子两侧所设的凸棘22可卡套在该第一嵌槽34中而定位,且使尾端延伸形成一第一组接脚21,据以组成一第一连接单元60a;一第二绝缘块40,设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并位于该第一绝缘块32的前方,其底面设有多个第二嵌槽41,且其两侧相对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二凹槽16,设有一第二卡槽42;一第三绝缘块51,设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二表面12,其底缘设有多个第三嵌槽52,而两侧相对于该第一、二凹槽15、16处,设有二支向上延伸的第一卡勾53a及第二卡勾53b,使其由该绝缘基板10底面向上勾扣在该第一、二绝缘块32、40分别对应的第一、二卡槽35、42上,借以使该绝缘基板10及第一、二、三绝缘块32、40、51相互结合成一复合型连接模组60;一第三型端子组50,其前段部以其两侧所设的凸棘嵌设在该第三绝缘块51的第三嵌槽52,而后段部延伸出该第三绝缘块51,形成一第三组接脚56,据以组成一第三连接单元60c;以及一金属外壳70,由金属成型,符合通用协定USB A-Type插头的尺寸规格,并使其包覆在该复合型连接模组60的外周缘,其壳体上、下端分别具备一第一壁面71及一第二壁面72,使该第一壁面71前段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之间,形成一可与通用协定的USB2.0或USB 3.0母插孔呈电性连接的第一插槽,另使该第二壁面72与该绝缘基板10的第二表面12之间,形成一可供Micro SD/T-Flash薄型记忆卡插入的第二插槽,且该第三型端子组的前端凸露于该第二插槽内,使该第二插槽形成一Micro SD/T-Flash薄型读卡槽;借此,该实用新型利用一绝缘基板10搭配二个或三个不同型态的第一绝缘块32、第二绝缘块40、第三绝缘块51,利用相互勾扣复合成一模组,且各绝缘块利用其嵌槽,可依不同需求选择嵌套预定型体的端子组,以达预定功能的USB规格。
然而,此种设计并未尽理想。不但制作工序繁复,材料模具成本惊人,导致进入市场时,竞争力大大减低。虽然概念立意甚佳,其工艺却不理想。因此,急需一种同样保有此种多功能的优点,又能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连接器制作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较简单的制作工序及较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遮蔽件,所述遮蔽件具有中空膛室及连通于所述中空膛室的开口;
主基座,所述主基座设置于所述中空膛室且所述主基座包括中心座身以及自所述中心座身凸出且沿轴向延伸的舌部,所述舌部较所述中心座身更靠近于所述开口,且所述中心座身包括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多个贯穿槽以及凹陷于所述中心座身的底面的凹陷部;
多个第一压合端子,所述第一压合端子以埋入射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基座的上表面;
多个第二压合端子,所述第二压合端子以埋入射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基座且容设于所述贯穿槽内;
副基座,所述副基座配置于所述凹陷部中与所述舌部相邻的区域;
多个自由端子,所述自由端子固持于所述副基座,
所述第一压合端子、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所述自由端子分别位于相异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基座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遮蔽件之间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开口的第一空间,且所述舌部的底面、所述副基座与所述遮蔽件之间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开口的第二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各所述自由端子分别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邻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三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内能被对接电连接器伸入,所述对接电连接器能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且所述第二空间内能被储存媒体插入,所述储存媒体能与所述第三接触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电路板,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各所述自由端子分别包括与所述开口相反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三连接部穿过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轴向且沿直线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各所述自由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接触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第三中间部,且所述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二中间部及所述第三中间部沿着所述轴向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相异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舌部包括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多个贯孔,所述第二压合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贯孔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能匹配伸入所述贯孔,各所述贯孔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蔽件包括两个第一卡合单元,且所述舌部包括对应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单元的两个第二卡合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端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压合端子的数量为五个,且所述第一压合端子与所述第二压合端子能传输USB 3.0的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与第二压合端子以埋入射出的方式成型于主基座且自由端子固接于副基座,其在工艺上具有较简单的工序以及较低的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及自由端子分别位于不同平面,可降低彼此之间的讯号干扰。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储存媒体插入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移除图2的遮蔽件及储存媒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移除图8的电连接器的遮蔽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副基座及自由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图2的又一爆炸示意图。
图13是移除图2的遮蔽件及储存媒体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3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2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副基座及自由端子的侧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3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绝缘基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第一型装设槽,14.第二型装设槽,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20.第一型端子组,21.第一组接脚,22.凸棘,32.第一绝缘块,33.导槽,34.第一嵌槽,35.第一卡槽,40.第二绝缘块,41.第二嵌槽,42.第二卡槽,50.第三型端子组,51.第三绝缘块,52.第三嵌槽,53a.第一卡勾,53b.第二卡勾,60.复合型连接模组,60a.第一连接单元,60c.第三连接单元,70.金属外壳,71.第一壁面,72.第二壁面,A.轴向,S1.第一空间,S2.第二空间,80.储存媒体,100.电连接器,200.电连接器,110.遮蔽件,112.中空膛室,114.开口,214.开口,116.第一卡合单元,120.主基座,220.主基座,120a.上表面,122.中心座身,222.中心座身,122a.贯穿槽,122b.底面,122c.凹陷部,124.舌部,124a.底面,124b.贯孔,124c.第二卡合单元,126.凹沟,130.第一压合端子,230.第一压合端子,132.第一接触部,134.第一连接部,234.第一连接部,136.第一中间部,236.第一中间部,140.第二压合端子,240.第二压合端子,142.第二接触部,144.第二连接部,244.第二连接部,146.第二中间部,246.第二中间部,150.副基座,250.副基座,160.自由端子,260.自由端子,162.第三接触部,164.第三连接部,166.第三中间部,170.电路板,228.卡合部,28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储存媒体插入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移除图2的遮蔽件及储存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仰视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2的又一爆炸示意图。图13是移除图2的遮蔽件及储存媒体的又一立体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一遮蔽件110、一主基座120、多个第一压合端子130、多个第二压合端子140、一副基座150及多个自由端子160。
以下所称“压合端子”(包括第一压合端子130和第二压合端子140)、“自由端子”160是为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概念而定义的名词,所谓“压合端子”(包括第一压合端子130和第二压合端子140),其被限制于舌部124以上的位置作电性连接,迫使端子设计上须考量较低的弹性空间(如图7);而“自由端子”160则于凹陷部122c具有较余裕的弹性空间,使端子在设计上更富自由性(如图4)。此定义应为本实用新型概念而为最佳的理解,不应简易的文义置换而规避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概念。
遮蔽件110具有一中空膛室112及连通于中空膛室112的一开口114。在本实施例中,遮蔽件110为金属铁壳,其可提供电磁屏蔽的效果。主基座120安装于中空膛室112且包括一中心座身122以及自中心座身122凸出且沿一轴向A延伸的一舌部124。舌部124较中心座身122更靠近于开口114,且中心座身122包括沿轴向A延伸的多个贯穿槽122a以及凹陷于中心座身122的一底面122b的一凹陷部122c。在本实施例中,主基座120的材料为绝缘材质,例如是胶芯等树脂或是高分子材料,但主基座120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只要能够绝缘即可。
这些第一压合端子130埋入射出于主基座120的一上表面120a。详细而言,中心座身122的顶面及舌部124的顶面具有多个凹沟126,这些第一压合端子130成型于这些凹沟126中。这些第二压合端子140埋入射出于主基座120且容设于这些贯穿槽122a内。实际制作时,第一压合端子130与第二压合端子140可先被夹置在模具内的特定位置,之后再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在模具内射出主基座120,以将第一压合端子130与第二压合端子140固定于主基座120。于图3中贯穿槽122a设于第二压合端子140周围,于图12中,贯穿槽122a亦可为一开放的空间,使第二压合端子140以外的端子亦可布设于此空间中,于传递高频讯号时,较不受绝缘材质介电系数因素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压合端子130的数量为四个,这些第二压合端子140的数量为五个,且这些第一压合端子130与这些第二压合端子140用以传输USB 3.0的讯号。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为USB 3.0的电连接器。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合端子130及第二压合端子140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制,电连接器100的种类也不限制只为USB 3.0的电连接器。
副基座150配置于凹陷部122c。在本实施例中,副基座150的尺寸略小于凹陷部122c的尺寸,也就是说,副基座150配置在凹陷部122c时,并未能完全填满凹陷部122c的空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副基座150配置于凹陷部122c中靠近舌部124的区域,但副基座150在凹陷部122c内的相对位置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副基座150也可配置于凹陷部122c内远离舌部124的区域。
这些自由端子160固持于副基座150。在本实施例中,自由端子160也可以埋入射出的方式成型于副基座150内,或是,分别制作出自由端子160与副基座150之后,以组装的方式固定在副基座150内。当然,自由端子160的成型方式与副基座15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基座120的上表面120a与遮蔽件110定义出连通于开口114的一第一空间S1,且舌部124的一底面124a、副基座150与遮蔽件110定义出连通于开口的一第二空间S2。各第一压合端子130、各第二压合端子140及各自由端子160分别包括靠近开口114的一第一接触部132、一第二接触部142与一第三接触部162,这些第一接触部132与这些第二接触部142位于第一空间S1,这些第三接触部162位于第二空间S2。
一对接电连接器(图中未示)适于伸入第一空间S1,以与这些第一接触部132与这些第二接触部142连接,且一储存媒体80适于插入第二空间S2以与这些第三接触部162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可以作为读卡机的功用,储存媒体80例如是记忆卡,可插入电连接器100的第二空间S2,以与第三接触部162接触,而与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此外,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还可连同储存媒体80一起插入对接电连接器(例如是电子装置的USB连接器母座),以使电连接器100与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甚至电子装置可通过电连接器100对储存媒体80进行存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自由端子160的数量为8个,可供SD记忆卡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也可因应其他种类的储存媒体80调整自由端子160的数量,电连接器100的自由端子160的数量以及可插入的储存媒体8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
此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舌部124包括垂直于轴向A的多个贯孔124b,且各贯孔124b的尺寸大于各第二接触部142的尺寸。这些第二压合端子140的这些第二接触部142分别位于这些贯孔124b上方且适于伸入这些贯孔124b。也就是说,当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接触到第二压合端子140的第二接触部142时,第二接触部142可以被下压而伸入贯孔124b内,舌部124上的贯孔124b的配置可提供第二接触部142更大的挠曲空间。如图12中贯穿槽122a为一开放的空间的实施方式,贯孔124b可与贯穿槽122a一起成型。
此外,请搭配图2及图4,遮蔽件110包括两第一卡合单元116,且舌部124包括对应于两第一卡合单元116的两第二卡合单元124c。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单元116为孔洞,第二卡合单元124c为卡勾,主基座120通过舌部124的两第二卡合单元124c卡合于位于遮蔽件110两侧的两第一卡合单元116,以固定至遮蔽件110内的中空膛室112。
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6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俯视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6及图7,图15及图16,各第一压合端子130包括远离开口114(即与开口114相反的)的一第一连接部134及位于第一接触部132及第一连接部134之间的一第一中间部136,各第二压合端子140包括远离开口114的一第二连接部144及位于第二接触部142及第二连接部144之间的一第二中间部146,各自由端子160包括远离开口114的一第三连接部164及位于第三接触部162及第三连接部164之间的一第三中间部166。如图7所示,第一压合端子130的第一中间部136、第二压合端子140的第二中间部146及自由端子160的第三中间部166分别朝轴向A延伸,且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更包括一电路板170,这些第一连接部134及这些第二连接部144分别延伸至电路板170且这些第三连接部164穿过电路板170,以与电路板170电性连接。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这些自由端子160的第三连接部16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轴向A且沿着同一直线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压合端子130、这些第二压合端子140及这些自由端子160分别位于不同平面。更精确地说,第一压合端子130的第一中间部136、第二压合端子140的第二中间部146及自由端子160的第三中间部166分别位于不同平面。换句话说,第一中间部136、第二中间部146及第三中间部166位于不同的高度,此配置可降低第一压合端子130、第二压合端子140及自由端子160彼此之间的讯号干扰。
上面仅示意性地揭露其中一种电连接器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面的描述。下面将提供另一种的电连接器。
图8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移除图8的电连接器的遮蔽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10是图8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副基座及自由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示意图。图17是图12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第二压合端子、副基座及自由端子的侧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8至图11及图17,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200与前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的其中一个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200更包括一连接板280,第一压合端子230的第一连接部234与第二压合端子240的第二连接部244连接至此连接板280,连接板280作用在于固定端子,于工艺完成时会摘除。另一个主要差异在于,副基座250的形状,且本实施例中,主基座220在对应于副基座250处具有一卡合部228,卡合部228可限制副基座250不能够相对于主基座220往远离开口214的方向运动,图14可看到副基座150的另一卡合实施例。此外,在前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压合端子130位在主基座120的上表面120a,且第一压合端子130的第一中间部136的高度大于第二压合端子140的第二中间部146的高度。相反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压合端子230贯穿于主基座220的中心座身222,并且,如图11所示地第二压合端子240的第二中间部246的高度大于第一压合端子230的第一中间部236的高度,图17亦是采用此种设计。
仅管上面两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存在上述的差异,但是电连接器100、电连接器200的第一压合端子130、第一压合端子230与第二压合端子140、第二压合端子240均是以埋入射出的方式成型于主基座120、主基座220且自由端子160、自由端子260固接于副基座150、副基座250,其在工艺上具有较简单的工序以及较低的成本。此外,上面两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压合端子130、第一压合端子230、第二压合端子140、第二压合端子240及自由端子160、自由端子260分别位于不同平面,可降低彼此之间的讯号干扰。
图18是图13的后视示意图。由此图可以看出主基座120中设有第一中间部136向下延伸出第一连接部134,两第一连接部134之间设有第二中间部146向下延伸出第二连接部144,副基座150中设有第三中间部166向下延伸出第三连接部164,第三连接部164为穿孔式(DIP),第一连接部134和第二连接部144为表面粘着式(SMT)。上面仅示意性地揭露其中一种连接部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面的描述,亦包含易于想到的其他排列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创新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遮蔽件,所述遮蔽件具有中空膛室及连通于所述中空膛室的开口;
主基座,所述主基座设置于所述中空膛室且所述主基座包括中心座身以及自所述中心座身凸出且沿轴向延伸的舌部,所述舌部较所述中心座身更靠近于所述开口,且所述中心座身包括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多个贯穿槽以及凹陷于所述中心座身的底面的凹陷部;
多个第一压合端子,所述第一压合端子以埋入射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基座的上表面;
多个第二压合端子,所述第二压合端子以埋入射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基座且容设于所述贯穿槽内;
副基座,所述副基座配置于所述凹陷部中与所述舌部相邻的区域;
多个自由端子,所述自由端子固持于所述副基座,
所述第一压合端子、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所述自由端子分别位于相异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座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遮蔽件之间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开口的第一空间,且所述舌部的底面、所述副基座与所述遮蔽件之间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开口的第二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各所述自由端子分别包括与所述开口相邻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三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内能被对接电连接器伸入,所述对接电连接器能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且所述第二空间内能被储存媒体插入,所述储存媒体能与所述第三接触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电路板,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及各所述自由端子分别包括与所述开口相反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延伸至所述电路板且所述第三连接部穿过所述电路板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轴向且沿直线排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压合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各所述第二压合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各所述自由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接触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第三中间部,且所述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二中间部及所述第三中间部沿着所述轴向延伸且分别位于所述相异平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部包括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多个贯孔,所述第二压合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贯孔上方且所述第二接触部能匹配伸入所述贯孔,各所述贯孔的尺寸大于各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尺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件包括两个第一卡合单元,且所述舌部包括对应于所述两个第一卡合单元的两个第二卡合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端子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压合端子的数量为五个,且所述第一压合端子与所述第二压合端子能传输USB 3.0的讯号。
CN201520072345.8U 2014-04-08 2015-02-02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43490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5994 2014-04-08
TW103205994 2014-04-08
TW103209065 2014-05-23
TW103209065U TWM486882U (zh) 2014-04-08 2014-05-23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9001U true CN204349001U (zh) 2015-05-20

Family

ID=5194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2345.8U Active CN204349001U (zh) 2014-04-08 2015-02-02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88106A1 (zh)
JP (1) JP3198025U (zh)
CN (1) CN204349001U (zh)
TW (1) TWM48688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595B (zh) * 2016-04-28 2018-12-04 深圳市创亿欣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转接卡以及电子设备
CN109818222B (zh) * 2019-02-28 2024-04-05 苏州艾克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软启动器电源连接器
JP1698590S (zh) * 2021-04-19 2021-11-01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9191U (en) * 2008-12-03 2010-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708323U (zh) * 2010-04-19 2011-01-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323057B2 (en) * 2010-08-13 2012-12-04 Molex Incorporated Receptacle connector
US8047877B1 (en) * 2010-09-10 2011-11-01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Quickly assembled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onnector
US8167658B1 (en) * 2010-12-06 2012-05-01 Chen-Ya Liu Combined structure of a USB plug with a built-in card-reading slo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98025U (ja) 2015-06-11
US20150288106A1 (en) 2015-10-08
TWM486882U (zh) 2014-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44204B2 (en) Serial bus connector
CN104584331B (zh) 连接器
CN204271341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
US95154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etallic plate
US20160134059A1 (en) Connector socket
CN106450853A (zh) 薄片体以及制备薄片体的方法
CN1050984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6511B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制造组装方法
US9484675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349001U (zh) 电连接器
CN105896189A (zh) 差分信号连接器
CN204966844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205609815U (zh)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CN106058543A (zh) 连接器
CN202917721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4834989U (zh) 新型usb type-c直立式连接器
CN204651550U (zh) 一种180度rj45网络连接器
CN209217255U (zh) 双倍密度卡类连接器
CN103746201A (zh)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US908906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nector standoff
US88612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ing assemblies
CN102013582A (zh) 防高频讯号干扰的插头连接器
CN101394033A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
CN205790737U (zh) 电连接器
CN207183619U (zh) 一种新型USB‑TypeC母座连接器插接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