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3589U -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3589U
CN204343589U CN201420786436.3U CN201420786436U CN204343589U CN 204343589 U CN204343589 U CN 204343589U CN 201420786436 U CN201420786436 U CN 201420786436U CN 204343589 U CN204343589 U CN 204343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decoration
building
decoration material
main part
overlapp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6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神敏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KUMIZ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KUMIZ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KUMIZ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KUMIZ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6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3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3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35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贴在建筑物内壁或外壁的表面装饰材料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耐水性的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表面装饰材料包括:大致矩形的主体部(1);以及带状的重叠部(5),沿主体部(1)的相邻的两边(L1,L2)延伸,其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5a)与主体部(1)的建筑物侧的边相粘接或结合,其宽度方向上的其他部分(5b)从主体部(1)的两边(L1,L2)突出并可以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相粘接或结合。

Description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在建筑物内壁或外壁上的表面装饰材料以及贴有该表面装饰材料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为了建筑物的美观在建筑物内壁或外壁粘贴表面装饰材料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作为这种表面装饰材料,已知有具有耐污染性、耐水性、或抗藻、防霉性的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具有耐污染性、耐水性、以及抗藻、防霉性的装饰性的装饰用墙布。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具有装饰性、耐酸性、耐碱性以及耐冲击性的玻璃纤维复合壁布。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具有大理石和花岗岩的装饰的新型石纹板。这些材料均为用粘接剂或砂浆黏合进行施工的材料。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CN201447816U
专利文献2:实用新型CN100447358C
专利文献3:实用新型CN2734885Y
上述各种表面装饰材料一般为大致矩形,并以多个排列在一起的方式粘贴于建筑物内壁或外壁上。在进行粘贴表面装饰材料时,各个表面装饰材料之间会出现缝隙,也就是说表面装饰材料之间不连续。采用这样的结构情况下,在下雨或结露时会出现水通过上述的不连续部分进入表面装饰材料和建筑物内壁或外壁之间,从而造成表面装饰材料的脱落并使建筑物内壁或外壁劣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贴在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壁上的表面装饰材料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耐水性的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形态为一种贴在建築物内壁或外壁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致矩形的主体部;以及带状的重叠部,沿所述主体部的相邻的两边延伸,其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的建筑物侧的面相粘接或结合,其宽度方向上的其他部分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两边突出并可以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相粘接或结合。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为层积体,该层积体以从建筑物向外的顺序依次层积有基材部以及装饰部。
优选地,所述重叠部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无纺布构成。
优选地,所述基材部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无纺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形态为一种建筑物,在其内壁或外壁贴有多个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的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部分与相邻的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的未设有重叠部的主体部的边相粘接或结合,所述多个表面装饰材料通过所述重叠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粘接或结合而一体地贴在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壁。
优选地,所述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弹性粘合剂粘接在所述建築物上。
优选地,进一步具备固定部件,其设置在贴在所述建筑物的外壁上的所述多个表面装饰材料的所述重叠部处,将所述重叠部固定在所述建築物上。
优选地,各个所述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与相邻的装饰材料的未设置重叠部的主体部的边通过带状粘合部件粘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带状粘合部件为双面胶带。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能够提高贴在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壁上的、表面装饰材料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耐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装饰材料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a)是表面装饰材料的主视图。
图3(b)是表面装饰材料的后视图。
图4是示出贴有表面装饰材料的建筑物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使用固定部固定表面装饰材料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用于将表面装饰材料固定到建筑物外壁上的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面装饰材料的立体图,图2为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a)为表面装饰材料的主视图,图3(b)为表面装饰材料的后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表面装饰材料包括:大致矩形的主体部1;以及带状的重叠部5。主体部1为层积体,该层积体以从建筑物侧向外的顺序依次层积有基材部2以及装饰部3。另外,主体部1为薄板状天然石材色调装饰材料,其透湿度优选为50-300g/m2·24h,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0g/m2·24h。
如果主体部1的透湿度过小,会出现该表面装饰材料因来自建筑物的水蒸汽而膨胀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装饰部的透湿度过大,装饰部则会过于疏松而强度不足。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透湿度为50-300g/m2·24h的装饰部3,可以避免装饰部3因来自建筑物的水蒸气而膨胀的同时使装饰部3保持一定的强度。
基材部2构成主体部1的基础,基材部2优选采用防水性或斥水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部2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聚酯无纺布构成,该聚酯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0-150g/m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0g/m2。并且,基材部2的抗拉强度(横向以及纵向)优选为150-500N/5cm,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抗拉强度为260N/5cm,纵向抗拉强度为420N/5cm。作为基材部2的材料,如果选择抗拉强度过大的无纺布,则较难加工,而如果选择抗拉强度过小的无纺布,则会使降低材部2防止瓷砖等剥落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抗拉强度适中的材料形成基材部2,可以在保证防止瓷砖等剥落的同时使基材部2容易加工。
另外,如果仅适用无纺布或网格布构成基材部2而不在其上覆盖树脂涂料的话,会出现主体部1耐碱性差的问题。而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可以良好地抑制此问题。
作为无纺布的材料,还可以采用尼龙、聚丙烯、芳香族聚酰胺、丙烯酸维尼纶等化学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另外,基材部2还可以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网格布构成。在此,即使通过在无纺布或网格布上覆盖树脂涂料而为其付与斥水性,也不意味着基材部2失去透湿性。换句话说,在无纺布或网格布上覆盖树脂涂料后,仍可保持基材部2的透湿性。
在基材部2的整个表面上(图2中的上方)形成有装饰部3,该装饰部3可由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树脂砂浆等砂浆形成。采用水泥砂浆时,装饰部柔韧性较差但外观性较好,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时,装饰部的柔韧性较高,但外观性较差。而采用树脂砂浆时,装饰部的柔韧性和外观性都较好。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树脂砂浆作为装饰部3的材料。
装饰部3是通过将掺杂了多彩涂料的树脂砂浆涂布到基材部2的整个表面上并使树脂砂浆固化,从而使装饰部3的表面凹凸不平且呈现石材色调(例如,花岗岩、砂岩、大理石等)花纹。另外,装饰部3的厚度大于基材部2的厚度。
在装饰部3的表面上进一步形成有透明层4,该透明层4通过在整个装饰部3的表面上以保持装饰部3的凹凸的状态热压接透明树脂而形成。透明层4可为聚氨酯树脂系、硅树脂树脂系以及氟树脂树脂系等树脂。考虑到透明层4的耐热性、耐碱性、耐水性以及弯曲加工等,其厚度优选为40-100μm(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层厚度为40μm)。
如图1-3所示,带状的重叠部5沿主体部1的相邻的两边L1,L2延伸,其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5a与主体部1的建筑物侧的面相粘接或结合,其宽度方向上的其他部分5b从主体部1的两边L1,L2突出,并可以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的主体部1相粘接或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叠部5由与基材部2相同的材料、即由被合成树脂覆盖的无纺布构成。具体来讲,重叠部5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聚酯无纺布构成,该聚酯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0-150g/m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70g/m2。并且,重叠带部5的抗拉强度(横向以及纵向)优选为150-500N/5cm,在本实施方式中,横向抗拉强度为150N/5cm,纵向抗拉强度为300N/5cm。和基材部2相同,通过采用抗拉强度适中的材料形成重叠部5,可以在保证防止瓷砖等剥落的同时使重叠部5容易加工。并且通过在无纺布上覆盖树脂涂料,可以抑制主体部1耐碱性差的问题。另外,重叠部5也可以和基材部2一样,由上述的其他材料构成。
如图1-图3(b)所示,在重叠部5的表面上以及在未设有重叠部5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作为带状粘合部件的双面胶带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双面胶带6优选为具有12N/20mm的粘接力且厚度为0.15mm、且由无纺布双面涂布丙烯酸胶制成。双面胶带6具有离型纸部7,其宽度小于重叠部5的宽度。并且,双面胶带6与主体部1之间的间隔优选为3-10mm,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间隔为5mm。
以下,参照图4以及图5对表面装饰材料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研磨机或刮板等去除建筑物外壁的突起物及浮浆,并用水来清洗建筑物外壁。接着,用表面处理辊将弹性粘合剂涂布到建筑物外壁上。该弹性粘合剂可为合成树脂乳胶系、水泥系等粘合剂。接着,如图5所示,将多个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5的从主体部1的两边L1,L2突出的其他部分(5b)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的未设有重叠部5的边通过双面胶带6相粘接或结合,且主体部1的背面、即建筑物侧的一面通过弹性粘合剂贴到建筑物的外壁上,从而使多个表面装饰材料一体地贴到建筑物的外壁上。
然后,如图5所示,在相邻的表面装饰材料的相互重叠的重叠带部处设置有固定部件8,该固定部件8将重叠部5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8为日本HILTL株式会社制的ASA固定部件(参照图6)。进一步,在用固定部件8固定重叠部5之后,在其上粘接其他表面装饰材料。
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1)沿主体部1的相邻的两边L1,L2上设置带状的重叠部5,其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5a与主体部1的建筑物侧的面相粘接或结合,其宽度方向上的其他部分5b从主体部1的两边L1,L2突出,并可以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未设有重叠部5的边相粘接或结合。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将多个表面装饰材料贴在建筑物上时,相邻的表面装饰材料可以通过重叠部5互相结合在一起,从而连续地并且一体地贴在建筑物的外壁上。所以,与将表面装饰材料不连续地粘接在建筑物的外壁上的情况相比,由于不会在连接部分形成空隙部分,所以能够提高表面装饰材料之间的连接部分的耐水性,进而能够抑制因雨水从连接部分侵入所引起的建筑物外壁的膨胀或开裂。并且,由于多个表面装饰材料通过重叠部5一体地贴于建筑物外壁上,所以能够防止形成建筑物外壁的瓷砖等墙底材料的落下。另外,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弹性粘合剂粘贴在建筑物的外壁,所以即使外壁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位移,表面装饰材料也可以追随建筑物外壁的位移而变形。由此可以防止表面装饰材料从建筑物外壁脱落。
(2)相邻的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固定部件8而被固定到建筑物外壁上。这与只将表面装饰材料粘接到建筑物的外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表面装饰材料更牢固地固定到建筑物的外壁上,并且能进一步防止形成建筑物外壁的瓷砖等墙底材料的落下。
(3)在表面装饰材料的装饰部3表面上形成有透明层4。与没有形成透明层4的表面装饰材料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表面装饰材料的耐碱性以、耐水性以及耐久性。并且,该透明层4还可以起到增加光泽的作用。
(4)由于基材部2由被合成树脂覆盖的无纺布构成,所以表面装饰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因此,表面装饰材料能够跟随建筑物外墙的位移而变化,能够抑制因建筑物外壁膨胀所引起的表面装饰材料的开裂。
(5)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5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的未设有重叠部5的边通过双面胶相粘接或结合。因此,与使用其他粘合剂来粘接表面装饰材料的情况相比,由于不需要弹性粘合剂的固化时间,所以能够缩短施工工期。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方式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面装饰材料贴在建筑物的外壁上,但并不局限于此。表面装饰材料也可以贴在建筑物的内壁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上述不连续部分的耐水性,并能够抑制因结露而形成的水滴等通过上述不连续部分而引起的建筑物内壁的膨胀以及开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8为ASA固定销,但并不仅限于此。固定部件8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固定部件、例如螺钉、螺栓、螺杆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选择不同的固定部件8,从而能将表面装饰材料固定到由不同材料形成的建筑物的外壁上。
在上述方式中,装饰部3以将掺杂了多彩涂料的树脂涂布到基材部2上形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例如通过散布、滴下等方法来形成装饰部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重叠部5与基材部2分开形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向基材部2上喷涂掺杂了多彩涂料的树脂砂将时,保护基材部2的一部分,并由该部分来形成重叠部5。根据上述构成的表面装饰材料,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1)-(6)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在未设置有重叠部5的基材部2的背面上形成有双面胶带6,但也可以在重叠部5的背面上形成双面胶带6。根据这样构成,能够使表面装饰材料更牢固地粘接在建筑物的外壁上。

Claims (9)

1.一种贴在建築物内壁或外壁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致矩形的主体部;以及
带状的重叠部,沿所述主体部的相邻的两边延伸,其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的建筑物侧的面相粘接或结合,其宽度方向上的其他部分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两边突出并可以与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相粘接或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为层积体,该层积体以从建筑物向外的顺序依次层积有基材部以及装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部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无纺布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部由被合成树脂涂料覆盖的无纺布构成。
5.一种建筑物,在其内壁或外壁贴有多个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表面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的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部分与相邻的其他表面装饰材料的未设有重叠部的主体部的边相粘接或结合,所述多个表面装饰材料通过所述重叠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粘接或结合而一体地贴在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築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装饰材料通过弹性粘合剂粘接在所述建築物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築物,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固定部件,其设置在贴在所述建筑物的外壁上的所述多个表面装饰材料的所述重叠部处,将所述重叠部固定在所述建築物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表面装饰材料的重叠部与相邻的装饰材料的未设置重叠部的主体部的边通过带状粘合部件粘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粘合部件为双面胶带。
CN201420786436.3U 2014-12-11 2014-12-11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3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6436.3U CN204343589U (zh) 2014-12-11 2014-12-11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6436.3U CN204343589U (zh) 2014-12-11 2014-12-11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3589U true CN204343589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6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643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3589U (zh) 2014-12-11 2014-12-11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3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343A (zh) 具有排出突起的地板
DE502005009261D1 (de) Paneel, insbesondere Fussbodenpaneel
ES2893953T3 (es) Producto manufacturado para cubrir superficies y procedimientos relacionados de realización y colocación
KR20060070527A (ko) 다층 피복
CN209942141U (zh) 一种地板与石材或瓷砖的拼接结构
JP2006283541A (ja) 貼着仕上げ材の下地部材本体と、その貼着仕上げ材の下地部材本体を使用した仕上げ工法。
KR101227035B1 (ko) 방수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수공법
US8865284B2 (en) Fabric mosa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0777962B1 (ko) 자연석을 이용한 건축물 내외장용 마감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343589U (zh) 表面装饰材料以及建筑物
CN101003991B (zh) 一种保温外墙的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KR20110065628A (ko) 석재 복합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용 내외장 구조체
CN204343468U (zh) 建筑物
JP2014190020A (ja) エンボス加工金属外装材
ES2408957T3 (es) Placa de suelo con superficie de piedra
CN205153395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装饰板
FR2981103A3 (fr) Bande de desolidarisation
CN104520520A (zh) 外隔热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031630A1 (en) Bamboo building components
CA2255988A1 (en) An element for cladding building walls
IT201900015117A1 (it) Un elemento di copertura per pavimenti e una copertura per pavimenti
JP3145265U (ja) 壁面パネル
RU165594U1 (ru) Декоративная панель с невидимым креплением
KR200486585Y1 (ko) 흡음 및 발수성의 목질 타일
NL1044297B1 (nl) Herbruikbare wandtegel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corresponderende herbruikbare wandteg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