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1326U - 一种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1326U
CN204341326U CN201520031251.6U CN201520031251U CN204341326U CN 204341326 U CN204341326 U CN 204341326U CN 201520031251 U CN201520031251 U CN 201520031251U CN 204341326 U CN204341326 U CN 204341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bicycle
wheel
axis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12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方斌
陈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312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1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1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13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当车架折叠轴与自行车有特定的位置关系和特定的空间倾斜角度关系时,折叠后的自行车能前后轮平行且同轴,在此位置进行固定后,自行车可以象手推车一样拉行或推行;再配以凸出侧的车把收进、增加伸缩支撑杆、链轮收起,会使折叠后的自行车尺寸更紧凑和自站立。此倾斜折叠的方式,不仅适用于折叠自行车、增加了一些电动等辅助动力的折叠自行车,也应适应于一些很小型的两轮的可折叠的电动摩托车之类。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尤其是折叠后能拉或推行的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对折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不能正常的拉或推行;而有一些专门考虑了折叠后能拉或推行的自行车又存在结构较复杂、车轮直径不大等引起的骑行性不好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折叠后的自行车能拉或推行,且有较好的骑行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及图3中,当车架上的折叠轴与自行车的纵向平面(3)有一定夹角时,与水平地面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首管(5)在绕折叠轴旋转折叠时,会有一个与纵向平面(3),也就是后轮平面平行的位置,即在图1中首管位置(9)(10)之间;而折叠轴与自行车的横向平面(4)有不同角度时,前轮轴的水平高度也会发生上下改变,以上二因素,再加上折叠轴在车架上的位置,就可以使得前轮与后轮在折叠后有平行且同轴的位置;再将此位置的前轮与后轮的位置关系固定锁住,就可以实现折叠后的自行车拉或推行。
具体找寻这个折叠轴倾斜角度和位置的方法之一是:在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并两轮间距离合适时,取首管(5)轴线上两个不同点,将它们在正常使用时的展开位置和此希望的折叠后的固定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在两条直线中点上做各自的垂直面,两个垂直面的交线就是折叠轴的轴线;通过不断改变两轮间距离或/和首管(5)与横向平面(4)的夹角,就能找出合适位置的倾斜折叠轴(6)。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前轮(也就是车把)有向前和向后两种情况,在通常的前轮轴轴线与首管(5)轴线延长线有偏移量的情况下,其对应的倾斜折叠轴(6)位置及倾斜的角度是不同的。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并两轮间距离合适是指两轮极其附件在平行时不发生空间上的冲突,同时距离也不易过宽,影响其对地铁闸口等的通过性及折叠后的尺寸。倾斜折叠轴(6)在车架上位置合适是指其不影响骑行时的腿部运动等。
需要强调是:倾斜折叠轴(6)在车架上的位置是与自行车的主要尺寸,如前后轮的距离等是有关的,也就是折叠轴是与自行车有特定的位置关系;倾斜折叠轴(6)与自行车的纵向平面(3)与横向平面(4)等有的特定角度关系,就是折叠轴与自行车有特定的空间倾斜角度关系。
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固定方式之一有:固定装置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在前叉或其它与车把轴刚性连接的部件上,及在折叠轴后边部分的车后架或与后边部分车架刚性连接的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折叠后的自行车能拉或推行,对车轮直径的大小没有太多限制,较好的骑行性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车轮及链条传动等的大部分部件均可使用传统的;与现主流的对折折叠自行车相比,车架结构的复杂程度并没有太大的增加,车架的坚固性也没有受到过多影响;也不妨碍一些电动等的辅助动力装置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倾斜折叠轴原理说明图
图2是倾斜折叠轴与横向垂直平面关系说明图
图3是倾斜折叠轴与纵向垂直平面关系说明图
图4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完全打开图
图5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折叠后侧视图
图6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折叠后后视图
图7是前轮折叠后向前方式的相关部件零件分解图
图8是前轮折叠后向后方式的完全打开图
图9是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机械固定方式一示意图
图10是前轮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的机械固定方式二示意图
图11是单侧车把放下及收起方式一示意图
图12是单侧车把放下及收起方式二示意图
图13是可伸缩的支撑杆伸出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14是中轴及牙盘等收起及放下方式示意图
图中1.前轮,2.后轮,3.自行车纵向平面,4.自行车横向平面,5.自行车首管,6.倾斜折叠轴,7.首管绕倾斜折叠轴360度旋转形成的梯形圆锥体,8.首管绕倾斜折叠轴360度旋转时在空间中的位置,9.首管绕倾斜折叠轴360度旋转时在空间中的位置A,10.首管绕倾斜折叠轴360度旋转时在空间中的位置B,11. 折叠后与后轮平行且同心的前轮,12.车把,13.车座,14.后车架,15.前车架,16. 座管,17. 后上叉,18.折叠器锁扣,19. 前大梁折叠器轴座,20.后大梁折叠器轴座,21.前叉,22. 固定插扣座,23. 固定插扣带尾孔螺栓轴销,24. 带槽螺母,25. 开口销,26. 固定插扣,27. 固定插扣口斜面,28. 后座架,29. 固定座座体,30. 固定插销,31. 插销簧,32. 插销簧止位销,33. 插销头斜面,34. 解锁按钮,35. 插销头插紧补偿小锥角段,36. 解锁按钮导槽的解锁位固定横槽口,37. 可折转收起的一侧车把,38. 车把收起轴座,39. 车把转收轴,40. 车把转收锁扣,41.车把转收锁扣手柄,42. 车把转收锁扣钮簧,43. 钮簧让位槽,44. 钮簧卡口,45. 可收起车把回位斜面,46. 车把固定面,47. 车把锁扣抱紧面,48. 钮簧车把上固定孔,49. 带尾孔车把转收锁扣轴栓,50. 车把转收锁扣轴栓固定螺销,51. 站架,52. 伸缩支撑杆座,53. 伸缩支撑架杆,54. 伸缩支撑杆推踩板,55. 伸缩支撑杆导固块,56. 伸缩支撑杆导槽,57. 伸缩支撑杆固定凹口,58. 伸缩支撑杆横转导槽,59. 伸缩支撑杆簧,60. 伸缩支撑杆座端头固定螺扣冒,61. 伸缩支撑杆接地脚,62. 伸缩支撑杆座固定耳,63. 伸缩支撑杆座端头固定螺扣丝,64. 伸缩支撑杆座固定孔,65. 伸缩支撑杆座后上叉上固定孔,66. 中轴收放导轨,67. 中轴收放上导块,68. 中轴放下锁定凹槽,69. 中轴收起锁定凹槽,70. 中轴,71. 中轴竖板,72. 中轴竖板尾块,73. 中轴竖板尾块固定螺栓,74. 中轴锁定杆,75. 中轴锁定舌,76. 中轴收起位锁定舌,77. 中轴锁定杆手柄,78. 中轴锁定杆固定块,79. 后下叉,80. 后下叉活动销套管,81. 带尾孔中轴收放轴销栓,82. 带槽螺母,83. 开口销,84. 链条,85. 中轴收起链条压紧弹簧环,86. 前固定板,87. 剖面为梯形的固定方孔,88.后固定活板,89. 梯形体固定舌,90. 后固定基板,91. 后座架圆管,92. 支撑板,93.后固定动板轴,94. 后固定动板钮簧,95. 后固定动板限位条,96. 车把立杆,97. 锁舌式车把收放座,98. 锁舌式车把收放轴,99. 车把锁定槽口,100. 锁舌,101. 锁簧,102. 锁舌拉手,103. 提手,104. 可收起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为前轮折叠后指向依然向前;平行且同轴的固定方式为插扣件在前叉上、插扣凸头及基座在后座架上;另有左侧车把用平转锁扣方式下收,用于减小折叠后横向尺寸,右侧车把可是推拉时的把手;后叉上固定有伸缩支撑杆用于折叠后的自站立;中轴及牙盘等可绕轴收起使折叠后的体积更加紧凑。具体与图4、图5、图6、图7、图9、图11、图13、图14有关。
折叠轴(6)的确定方法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方法,折叠后前轮(1)即车把(12)指向正前方。
平行且同轴时的固定方式中,前叉(21)右侧上的固定插扣(26)前端有插口斜面(27),其与固定在后座架(28)上的固定座中的固定插销(30)上端的插销头斜面(33)配合,使两者接触时,固定插销(30)被自然压下,固定插扣(26)上的插孔到位后,插销弹上锁定;插销头插紧补偿小锥角段(35)与固定插扣(26)上的插孔的小锥角配合,在有一定磨损的情况下,仍能起到保证锁紧的效果。按下解锁按钮(34)时,固定插销(30)从固定插扣(26)上的插孔中退出,车前部即可被打开;解锁按钮导槽的解锁位固定横槽口(36)用于将固定插销(30)在打开位置阻住,以便顺利打开车前部。
单侧车把收起的方式为,在车把上中心部位安装有带钮簧(42)的车把转收锁扣(40),推转其手柄(41),车把固定面(46)从单侧可收车把(37)下退出,单侧可收车把(37)向下收起。可收起车把回位斜面(45)起打开车把时,自动固定车把(37)的作用。车把锁扣抱紧面(47)起增加车把转收锁扣可靠性的作用。
伸缩支撑杆(53)的作用在于使折叠后的占地投影面积尽量小的情况下,自行车能独自站立。折叠后,把车把(12)绕轮轴后压,使中轴等上翘一些,再推下伸缩支撑杆推踩板(54),到端头后,横转伸缩支撑杆推踩板(54),使伸缩支撑杆导固块(55)在伸缩支撑杆横转导槽(58)内带动伸缩支撑杆(53)旋转90度左右,再在伸缩支撑杆簧(59)的作用下,卡入伸缩支撑杆固定凹口(57)内,完成支撑杆的伸出、伸缩支撑杆接地脚(61)旋转到支撑位及固定;缩回支撑杆时,推下伸缩支撑杆推踩板(54)再反方向的横转,即可完成。
中轴(70)的收起,能再次减少折叠后的尺寸。此选择中轴(70)绕一后轮轴外的一轴(81)收起,是检索到已有绕后轮轴收起的专利,中轴收起链条压紧弹簧环(85)的作用就是针对绕不是后轮轴的轴线收起时,链条(84)会出现的松垮情况。
站架(51)本实施例是安装在后轮轴处,还可采取安装在中轴或靠近中轴处,这样折叠时,会起到防止因重心原因,中轴部分下磕到地面的情况。
实施例二为前轮折叠后指向向后;平行且同轴的固定方式为一扣环在前叉上、带锁舌的扣杆及轴座在后座架上;右侧车把用平拉锁舌下收;支撑杆同实施例一;中轴及牙盘等采用不能收的原传统方式。具体与图8、图10、图12等有关。
此折叠轴(6)确定时,前轮(1)即车把(12)指向正后方。
此平行且同轴时的固定方式为,前叉(21)左侧上固定有带剖面为梯形的固定方孔(87)的前固定板(86),后座架上有被钮簧(94)束缚的活板(88),活板前端一定位置有梯形体固定舌(89)与前固定板(86)上的固定方孔(87)配合,完成锁定的功能。固定孔(87)及固定舌(89)未采用圆锥型,是想进一步地增加锁定的稳固性。
此单侧车把收起的方式采用水平拉动的锁舌(100)。锁舌(100)插入可收起单侧车把(37)端头的锁定槽口(99)时,车把(37)在正常骑行位;拉开锁舌(100),车把(37)向下收起;打开车把(37)时,锁舌(100)会自动压缩退开,再弹回锁定。
    平行且同轴的固定方式、单侧车把的下收方式、中轴及牙盘采用收起方式等与实施例无特别对应关系。
    此折叠方式并不妨碍在此基础上的一些电动等的辅助动力装置的安装,所以此专利所指的折叠自行车,自然包括增加了一些电动等的辅助动力装置的折叠自行车。

Claims (6)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上的折叠轴与自行车有特定的位置关系和特定的空间倾斜角度关系,使自行车绕此折叠轴折叠时,有首管轴线与后轮平面平行的位置,且在此折叠位置时,前轮处于向前或向后某一情形并与后轮平行时,前后两轮同轴;另有固定装置将此前轮平行于后轮并同轴的位置固定锁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在折叠后与后轮平行且同轴时,指向前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在前叉或其它与车把轴刚性连接的部件上,及在折叠轴后边部分的车架或与后边部分车架刚性连接的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后,凸出在两轮外的那侧车把可向内收进。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身上安装有可伸缩的支撑杆,使折叠后的自行车能自已站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中轴可绕除后轮轴外的、链条区域内且更靠近后轮轴位置上的一条与后轮轴平行的轴线向上收起。
CN201520031251.6U 2015-01-18 2015-01-18 一种折叠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1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1251.6U CN204341326U (zh) 2015-01-18 2015-01-18 一种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1251.6U CN204341326U (zh) 2015-01-18 2015-01-18 一种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1326U true CN204341326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12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41326U (zh) 2015-01-18 2015-01-18 一种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1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862A (zh) * 2015-01-18 2015-05-13 陈方斌 一种折叠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8862A (zh) * 2015-01-18 2015-05-13 陈方斌 一种折叠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52069A1 (zh) 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2944503U (zh) 一种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CN103707975A (zh) 一种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CN102319153B (zh) 手动爬楼车
CN201506429U (zh)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
CN204341326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3681784U (zh) 便携式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CN102372060A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CN104608862A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GB52677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velocipedes
CN204056139U (zh) 儿童滑板车
CN214084615U (zh) 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
CN104309748A (zh)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CN212890751U (zh)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动车
CN208585369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4184528U (zh)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CN202896792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CN106965897A (zh) 一种优化设计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09126890U (zh) 一种多用途的折叠三轮车操作机构、三轮车
CN203332298U (zh) 儿童滑板车
CN102582749A (zh) 折叠电动三轮车
CN208278247U (zh) 一种折叠电动随身车
CN206466105U (zh) 一种电动折叠三轮车
CN207536074U (zh) 一种可折叠式儿童三轮车
CN206537427U (zh) 一种箱式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