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2993U -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2993U
CN204332993U CN201520004006.6U CN201520004006U CN204332993U CN 204332993 U CN204332993 U CN 204332993U CN 201520004006 U CN201520004006 U CN 201520004006U CN 204332993 U CN204332993 U CN 204332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tube
making herbs
feeding device
shower nozzle
w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40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金浩
蒋剑波
王猛
许布
万光耀
陈珏荣
高非
朱庆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G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G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G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GL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040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2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2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29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制绒装置腐蚀溶液温度、浓度均匀性差的不足。本改良结构的制绒进液装置,包括制绒槽和腐蚀溶液槽,腐蚀溶液槽通过管道连有循环泵,循环泵连有总进液管,总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一开通孔,第一开通孔连有支进液管,支进液管位于制绒槽内,支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二开通孔,第二开通孔连有喷头,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两个喷嘴,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三个喷嘴,主进液管上连有若干支进液管,制绒槽的两端设有溢流口,支进液管上整齐排列有若干喷头。

Description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多晶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序主要为:制绒、扩散、湿法刻蚀、PE镀膜、印刷背面电极、烘干、印刷背面电场、烘干、印刷正面电极、烧结和测试分选。多晶制绒是利用硝酸和氢氟酸、去离子水来配制酸性腐蚀液。对于多晶硅片进行各向同性腐蚀,在硅片表面形成蜂窝状的绒面结构,从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根据溶液对硅的各向同性腐蚀特性,在硅片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而形成绒面;整个腐蚀过程可以分成氧化和溶解两部分:HNO3起到氧化剂作用,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空穴,打断表面硅原子与内部原子之间的Si-Si健,在硅片表面形成了一层SiO2;HF酸则作为络合剂,将SiO2膜溶解,生成的H2[SiF6]络合物易溶于水,带离硅片表面,完成一次腐蚀,H2[SiF6]不断生成,而离解出的H离子浓度不断增加,反过来会加快氧化反应。
工业生产中酸腐蚀制绒的温度控制一般为6~10℃,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是逐渐增加的。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方式主要是改变溶液中反应物质的活化能和溶液的传输性质。溶液的粘度、扩散速度与温度的高低均有关系,液体的粘度和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与此同时,物质的传输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因此溶液的流动性在温度高的时候比在温度低的时候要好。所以温度高时,会增加硅片生成物离开硅 片表面的速率,进而增加硅片的反应速率。因为腐蚀反应本身就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温度也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升高,一般比设定的温度高1~2℃,这对工业化生产的制绒设备的冷却系统及腐蚀溶液循环系统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溶液的温度交换要迅速且在同一槽体内溶液温度均匀,保证硅片始终在同一个温度下进行制绒。
在多晶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中,制绒技术是关键的一步,制绒的优良直接会影响电池片的外观和性能。制绒减重量的稳定性是后序工段的基础,如果制绒减重量不稳定,会影响制绒后的硅片表面绒面形状,进而影响扩散方阻的片内均匀性和方阻波动;同时还会导致镀膜膜厚波动较大,影响电池片的外观。
常规RENA制绒机腐蚀溶液从制绒槽出料口下部进入制绒槽,在与硅片反应后通过制绒槽前端溢流口溢流,溢流后进入储液罐由制冷系统冷却。待冷却到设定温度时,通过泵将溶液送到制绒槽的进液管经进液口进入槽内,如此循环对制绒腐蚀溶液的温度进行控制。由于制绒溶液从进液口到溢流口有3米,在此过程中腐蚀溶液与硅片进行反应发热导致腐蚀溶液温度均匀性差。同时由于溶液在制绒槽内为层流运动,硅与HNO3反应产生的NOx主要富集在上层溶液中,下层溶液中NOx浓度较小,且各层溶液交换很少,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连续放片,就不能持续产生NOx,表层中的NOx很容易挥发,导致多晶硅片在和溶液反应时,NOx含量较少,制绒减重会急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腐蚀溶液温度、浓度均匀性差问题,提出了能够使腐蚀液浓度、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包括制绒槽和腐蚀溶液槽,所述腐蚀溶液槽通过管道连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有总进液管,所述总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一开通孔,所述第一开通孔连有支进液管,所述支进液管位于制绒槽内,所述支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二开通孔,所述第二开通孔连有喷头。
在上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中,所述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两个喷嘴,使用两个喷嘴,可以扩大喷腐蚀溶液的范围,有利于腐蚀溶液的循环。
在上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中,所述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三个喷嘴,使用三个喷嘴,可以扩大喷腐蚀溶液的范围,有利于腐蚀溶液的循环。
在上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中,所述总进液管上连有若干支进液管。
在上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中,所述制绒槽的两端设有溢流口,防止制绒槽内腐蚀溶液过多,倒是制绒槽内压力过大,带来不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中,所述支进液管上整齐排列有若干喷头,喷头的数量越多,越能促进制绒槽内的腐蚀溶液循环,保证制绒槽内的腐蚀溶液温度和浓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进液管连接的喷头,向制绒槽内输入腐蚀溶液,喷头位于底部,喷出的腐蚀溶液能够从底部向上循环,促进制绒槽内的腐蚀溶液循环,使制绒槽内腐蚀溶液的温度和浓度都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制绒进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腐蚀溶液槽;2、循环泵;3、总进液管;4、溢流 口;5支进液管;6、喷头;7、制绒槽;8、第一开通孔;9、第二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包括制绒槽7和腐蚀溶液槽1,所述腐蚀溶液槽1通过管道连有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连有总进液管3,所述总进液管3上设有若干第一开通孔8,所述第一开通孔8连有支进液管5,所述支进液管5位于制绒槽内,所述支进液管5上设有若干第二开通孔9,所述第二开通孔9连有喷头6,所述喷头6上通过管道连有两个喷嘴,所述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三个喷嘴,所述总进液管3上连有若干支进液管5。所述制绒槽7的两端设有溢流口4,所述支进液管5上整齐排列有若干喷头。
启动机器,制绒工作开始时,腐蚀溶液通过腐蚀溶液槽1,经过循环泵2,进入总进液管3,总进液管3内的腐蚀溶液通过第一开通孔8进入支进液管5,支进液管5内的腐蚀溶液通过第二开通孔9进入喷头6,经喷头6进入制绒槽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腐蚀溶液槽1;循环泵2;总进液管3;溢流口4;支进液管5;喷头6;制绒槽7;第一开通孔8;第二开通孔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 的。

Claims (6)

1.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包括制绒槽和腐蚀溶液槽,所述腐蚀溶液槽通过管道连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有总进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一开通孔,所述第一开通孔连有支进液管,所述支进液管位于制绒槽内,所述支进液管上设有若干第二开通孔,所述第二开通孔连有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两个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上通过管道连有三个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液管上连有若干支进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绒槽的两端设有溢流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绒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进液管上整齐排列有若干喷头。
CN201520004006.6U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2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4006.6U CN204332993U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4006.6U CN204332993U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2993U true CN20433299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9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400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32993U (zh) 2015-01-04 2015-01-04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29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0170A (zh) * 2015-11-23 2016-04-06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制绒槽化学槽液温度均匀的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0170A (zh) * 2015-11-23 2016-04-06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制绒槽化学槽液温度均匀的系统
CN105470170B (zh) * 2015-11-23 2018-05-25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使制绒槽化学槽液温度均匀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113A (zh)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绒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2755A (zh) 用于多晶硅片制绒的添加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4362221B (zh) 一种rie制绒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7675263A (zh) 单晶硅金字塔结构绒面的优化方法
CN110416359A (zh) 一种TOPCon结构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409339A (zh) 一种硅片的p扩散方法和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8831937A (zh) 一种n型太阳能电池的绒面修饰方法
CN204332993U (zh) 一种制绒进液装置
CN105133038B (zh) 具有高效纳米绒面结构的多晶硅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4230280U (zh) 一种用于调节硅片制绒槽内减薄量均匀性的系统
CN102242402A (zh) 太阳能电池硅片的制绒装置
CN104701422A (zh) 一种新型电池背腐蚀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
CN201695106U (zh) 双槽多晶硅湿法制绒设备
CN204189774U (zh) 硅片湿法刻蚀机
CN101976705A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单面酸制绒工艺
CN105696083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绒面的制备方法
CN201695088U (zh) 一种槽式多晶硅湿法制绒设备
CN107706269B (zh) 一种太阳能多晶电池p-n结的扩散工艺及前表面处理方法
CN111477719A (zh) 一种全绒面n型双面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4835867A (zh) 一种新型的硅片清洗工序单面酸腐蚀制绒的方法
CN203312350U (zh) 一种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抛光的碱槽结构
CN204315589U (zh)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绒面结构
CN202268375U (zh) 太阳能电池硅片的制绒装置
CN105140348A (zh) 多晶太阳能电池背部钝化工艺
CN207542206U (zh) 一种湿法刻蚀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