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8886U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8886U
CN204328886U CN201390000567.8U CN201390000567U CN204328886U CN 204328886 U CN204328886 U CN 204328886U CN 201390000567 U CN201390000567 U CN 201390000567U CN 204328886 U CN204328886 U CN 204328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reflector
outgoing
light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5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有士
田岛裕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88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2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recess-mounted type, e.g. downligh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25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reflectors for a single light source
    • F21V7/0033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reflectors for a single light source with successive reflections from one reflector to the next or follow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 F21V7/09Optical design with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urv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照明器具包括光源、第1反射体以及第2反射体。第1反射体具有第1入射开口、第1出射开口、以及第1入射开口与第1出射开口之间的第1反射面。第2反射体具有第2入射开口、第2出射开口、以及第2入射开口与第2出射开口之间的第2反射面。来自第1出射开口的光源的直接光在第2入射孔的孔平面上投影出的射出区域,比第2入射开口的开口平面小。直接光在包括第2出射开口的开口平面的平面上投影出的虚拟射出区域,比第2出射开口的开口平面大。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0-205660公开了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具备:第1反射体,具有将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反射并使其从出射开口出射的反射面;以及第2反射体,配置在来自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直接光从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出射的直接光出射区域的外侧。在如上所述的照明器具中,通过具备第2反射体,能够实现与仅具备第1反射体的构造不同的配光。
在上述以往例中,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观察的第2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比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大,以便不经过在第1反射体处的反射而从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出射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直接光)完全不入射到第2反射体的反射面上。
在如上所述那样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观察的第2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比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大时,考虑使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减小的情况和使第2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增大的情况。
在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观察的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减小而缩小直接光的出射范围的情况下,在使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面积一定时,需要使第1反射体在轴向的尺寸增大而使第1反射体的出射开口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距离增大。
另外,在使从半导体发光元件观察的第2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立体角的范围增大的情况下,在使第2反射体在轴向的尺寸一定时,需要使第2反射体的出射开口的面积增大。
并且,在上述的任一种情况下都导致照明器具的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小型化的照明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具备光源10、第1反射体3以及第2反射体5。第1反射体3具有配置在所述光源10一侧的第1入射开口311、第1出射开口312、以及所述第1入射开口311与所述第1出射开口312之间的第1反射面313。第2反射体5具有配置在第1出射开口312一侧的第2入射开口51、第2出射开口52、以及所述第2入射开口51与所述第2出射开口52之间的第2反射面53。来自所述第1出射孔312的光源10的直接光A1在所述第2入射开口51的开口平面510上投影出的射出区域R1比所述第2入射开口51的开口平面510小,所述直接光在包括所述第2出射开口52的开口平面520的平面P上投影出的虚拟射出区域R2比所述第2出射开口52的开口平面520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反射体3具有比所述第2反射体5浅的钵状的形状,所述第2反射体5具有比所述第1反射体3深的碗状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反射体3是比所述第2反射体5浅的翼反射体,所述第2反射体5是比所述第1反射体3深的翼反射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与使从光源出射后不经过在第1反射体处的反射而从第1出射开口出射的光完全不入射到第2反射体上的情况相比,使第1出射开口与光源的距离减小及/或使第2出射开口减小,由此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更详细地记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与下面的详细的记述以及附图相关联而更容易理解。
图1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图1B是图1A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一部分切断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比较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包括光源10、第1反射体3以及第2反射体5。第1反射体3具有配置在光源10一侧的第1入射开口311、第1出射开口312以及第1入射开口311与第1出射开口312之间的第1反射面313。第1反射体3配置成使光源的光从第1入射开口311侧向第1出射开口312侧通过第1反射体3。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10。第2反射体5具有配置在第1出射开口312一侧的第2入射开口51、第2出射开口52以及第2入射开口51与第2出射开口52之间的第2反射面53。第2反射体5配置成使来自第1出射开口312的光从第2入射开口51侧向第2出射开口52侧通过第2反射体5。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照明器具具备在第1方向D1(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基板11、搭载于基板11的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10、以及固定有基板11的器具主体21。发光二极管10的散热主要通过器具主体21来进行,所以作为器具主体21的材料,希望尽可能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例如铝)。如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10经由电缆61与电源装置6电连接,该电源装置6构成为生成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点亮的电力。电源装置6包括AC-DC转换器,该AC-DC转换器构成为将例如从外部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适当的直流电力。这样的电源装置6能够使用周知的开关电源来实现,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发光二极管10配置在器具主体21的处于第1方向D1的第1侧(上侧)的部分(上部)。另外,在器具主体21的处于第1方向D1的第2侧(下侧)的部分(下部),安装有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的光向下方反射的第1反射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反射体3具有比后述的第2反射体5浅的钵状的形状。第1反射体3具有与第1方向D1平行的轴,该第1反射体3是由主体部31和罩收纳部34一体构成的。主体部31的内周面作为用于将发光二极管10的光反射的第1反射面313发挥功能。例如,第1反射面313成为关于与第1方向D1平行的轴而轴对称的形状(例如旋转抛物面形状)。也就是说,第1反射面313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状。另外,主体部31被设为,从供发光二极管10的光入射的上侧的第1入射开口311到供上述光出射的下侧的第1出射开口312、内径逐渐变大。另外,也可以代替如上所述那样将第1反射体3配置在发光二极管10的下侧并使发光二极管10的光从第1入射开口311入射,而设为第1反射体3包围发光二极管10。
另外,照明器具具备光透光性罩41,该光透光性罩41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玻璃)构成,并在从第1方向D1的第2侧(下侧)观察时覆盖第1出射开口312。第1反射体3的罩收纳部34从主体部31的下端向径向的外方突出设置,以收纳光透光性罩41。另外,光透光性罩41上安装有环形状的密封件(packing)42,该环形状的密封件42由例如合成橡胶那样的弹性材料构成,并将光透光性罩41的外周端部与罩收纳部34之间的间隙封闭。光透光性罩41与密封件42通过例如环形状的安装框43而固定于第1反射体3。例如,安装框43以将光透光性罩41和密封件42夹在安装框43与罩收纳部34之间的方式被螺纹固定于罩收纳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具有比第1反射体3深的碗状的形状,以将来自第1出射开口312的光反射。照明器具还包括与器具主体21结合的框体22,该框体22以覆盖第2反射体5的外周面的方式保持第2反射体5。第2反射体5例如由金属板构成,并例如铆接固定于框体22。另外,框体22与器具主体21的结合通过例如螺纹固定而实现。
这里,框体22具有向第1方向D1的各侧开口的筒形状的主体部221、以及从主体部221的下端向径向的外方突出设置的凸缘部222。另外,在框体22的主体部221的外周面,安装有多个(图中为3个)安装弹簧23。各安装弹簧23由具有第1端部以及第2端部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簧构成,第1端部固定于框体22,以使第2端部侧能够相对于框体22沿第1方向D1(上下方向)移位。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被埋入设置于在顶棚构件上设置的埋入孔(未图示),各安装弹簧23从上方与顶棚构件弹性接触从而被支承于顶棚构件。在被埋入设置的状态下,在从下方观察时,框体22的主体部221的外周面与上述的埋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被凸缘部222覆盖。
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具有与第1反射体3的第1反射面313共用的轴,并成为关于该共用的轴而轴对称的形状(例如旋转抛物面形状)。也就是说,第2反射面53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形状。另外,第2反射体5被设为,从供来自第1出射开口312的光入射的上侧的第2入射开口51到供上述的光出射的下侧的第2出射开口52,内径逐渐变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来自第1出射孔312的光源10的直接光A1在第2入射开口51的开口平面510上投影出的射出区域R1被设定为比第2入射开口51的开口平面510小。此外,上述直接光在包括第2出射开口52的开口平面520的平面P上投影出的虚拟射出区域R2被设定为比第2出射开口52的开口平面520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入射孔51被设为相对于第1出射孔312足够大,并大到无论从发光二极管10的哪个位置观察、第1出射开口312的立体角的范围都在第2入射开口51的立体角的范围内的程度。由此,从第1出射开口312出射的光不会向第2入射开口51外泄漏,而全部入射到第2入射开口51。也就是说,能够防止从第1出射开口312出射的光入射到光透光性罩41与第2反射体5之间的间隙。
第2出射开口52被设为足够小,以便不经过在第1反射体3处的反射而从第1出射开口312出射的直接光的一部分入射到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换言之,发光二极管10的直接光的一部分经过在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处的反射后从第2出射开口52出射。
这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10、第1出射开口312、第2入射开口51及第2出射开口52分别是关于共用的轴(对称轴)7而轴对称的圆形状。因此,发光二极管10的直接光从第1出射开口312出射的方向与对称轴7所成的角达到最大是在从发光二极管10的端部出射的直接光在对称轴7和第1出射开口312的端部通过的时候。即,为了满足上述的条件,只要如图1中以箭头A1表示那样,从发光二极管10的端部出射后在对称轴7和第1出射开口312的端部通过的直接光入射到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即可。换言之,在包括对称轴7的图1的平面中,只要将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方向即第2方向D2的第1侧的发光二极管10的第1端(例如图1中的左端)101和第2方向D2的第2侧的第1出射开口312的第2端(例如图1中的右端)3122相连的直线(右侧的A1)与对称轴7所成的角θ1比直线A2与对称轴7所成的角θ2小并且比直线A3与对称轴7所成的角θ3大即可,该直线A2是将发光二极管10的第1端101和第2方向的第2侧的第2入射开口51的第2端512相连的直线,该直线A3是将发光二极管10的第1端101和第2方向的第2侧的第2出射开口52的第2端522相连的直线。
通过上述构成,与如图4所示那样使发光二极管10的直接光完全不入射到第2反射体5的第2反射面53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第1出射开口312与发光二极管10的距离D减小及/或使第2出射开口52的直径R减小,能够实现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源包括在与第2方向D2(以及第1方向D1)正交的方向即第3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0。如图1A所示,第1反射体3是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反射体3同样的截面(横截面)但比第2反射体5浅地沿第3方向延伸的翼反射体。同样地,第2反射体5是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反射体5同样的截面(横截面)但比第1反射体3深地沿第3方向延伸的翼反射体。详细而言,第1反射体3由四个侧壁构成,在第1方向D1的第1侧具有沿第3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第1入射开口311,在第1方向D1的第2侧具有沿第3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第1出射开口312。第1反射体3的四个侧壁中的沿第3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与两个第1反射面313以及313对应。第2反射体5由四个侧壁构成,在第1方向D1的第1侧具有沿第3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第2入射开口51,在第1方向D1的第2侧具有沿第3方向延伸的矩形状的第2出射开口52。第2反射体5的四个侧壁中的沿第3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与两个第2反射面53以及53对应。

Claims (3)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第1反射体,具有配置在所述光源一侧的第1入射开口、第1出射开口、以及所述第1入射开口与所述第1出射开口之间的第1反射面;以及
第2反射体,具有配置在所述第1出射开口一侧的第2入射开口、第2出射开口以及所述第2入射开口与所述第2出射开口之间的第2反射面,
来自所述第1出射孔的光源的直接光在所述第2入射开口的开口平面上投影出的射出区域,比所述第2入射开口的开口平面小,
所述直接光在包括所述第2出射开口的开口平面的平面上投影出的虚拟射出区域,比所述第2出射开口的开口平面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反射体具有比所述第2反射体浅的钵状的形状,所述第2反射体具有比所述第1反射体深的碗状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反射体是比所述第2反射体浅的翼反射体,所述第2反射体是比所述第1反射体深的翼反射体。
CN201390000567.8U 2012-06-26 2013-03-13 照明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88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3170A JP2014007102A (ja) 2012-06-26 2012-06-26 照明器具
JP2012-143170 2012-06-26
PCT/JP2013/001666 WO2014002334A1 (ja) 2012-06-26 2013-03-13 照明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8886U true CN204328886U (zh) 2015-05-13

Family

ID=4978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5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8886U (zh) 2012-06-26 2013-03-13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007102A (zh)
CN (1) CN204328886U (zh)
TW (1) TWI499744B (zh)
WO (1) WO2014002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9809B2 (ja) * 2014-11-10 2018-08-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536990B2 (ja) * 2014-11-10 2019-07-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817553B2 (ja) * 2015-06-29 2021-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6583813B2 (ja) * 2015-07-30 2019-10-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および当該光源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US10557599B2 (en) 2016-01-16 2020-02-11 Modulex Inc. Lighting apparatus
JP6602343B2 (ja) * 2017-06-08 2019-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7385B2 (ja) * 1989-02-20 1996-07-2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2003157708A (ja) * 2001-11-21 2003-05-30 Daiko Electric Co Ltd 照明器具の反射板
WO2008009166A1 (fr) * 2006-07-03 2008-01-24 Wen-Sung Lee Dispositif d'éclairage à diode électroluminescente a éclairage fortement uniforme
US8602601B2 (en) * 2009-02-11 2013-12-1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LED downlight retaining ring
US8523409B1 (en) * 2010-01-14 2013-09-03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eatures for recessed lighting fixtures
CN102207269B (zh) * 2010-03-29 2013-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TWI428540B (zh) * 2010-09-01 2014-03-01 Taiwan Network Comp & Electronic Co Ltd The structure of a lamp with a special reflector
CN201973607U (zh) * 2011-02-23 2011-09-14 福建雨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嵌入式筒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1049A (zh) 2014-03-16
WO2014002334A1 (ja) 2014-01-03
TWI499744B (zh) 2015-09-11
JP2014007102A (ja)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8886U (zh) 照明器具
EP2672310B1 (en) Large-angle lens and large-angle emission led light source module
JP6761968B2 (ja) 照明装置
US20120243240A1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JP2010102913A (ja) 照明器具
JP5217789B2 (ja) 照明器具
KR101938034B1 (ko) 방향 램프를 위한 광학 시스템
US8556458B2 (en) Power source uni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130201693A1 (en) Anti-glare lens
JP5446594B2 (ja) 照明器具
CN205592797U (zh) 照明装置
JP2017004823A (ja) 照明器具
JP2015210985A (ja) 照明用光源、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9012617A (ja) 照明器具
JP7229123B2 (ja) 灯具伸縮構造、灯具、及び照明装置
CN104421788A (zh) 车灯模组
CN207471274U (zh) 一种方形面板灯
JP6319680B2 (ja) 照明器具用配光レンズ及び照明器具
US10912168B2 (en) LED light apparatus
JP2014229534A (ja) 照明装置
JP7008172B2 (ja) 照明器具
CN104421793A (zh) 舱顶灯
JP2019029203A (ja) 照明器具
EP2984398B1 (en) Lamp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6241601B2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