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7317U -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7317U
CN204327317U CN201420749428.1U CN201420749428U CN204327317U CN 204327317 U CN204327317 U CN 204327317U CN 201420749428 U CN201420749428 U CN 201420749428U CN 204327317 U CN204327317 U CN 20432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ontrol
control valve
carburetor
equalizing orifice
fl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94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94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731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要包括化油器、设置于化油器内的浮子室,以及设置于浮子室上部的平衡孔,所述平衡孔通过平衡孔接嘴连通有一通气阻液的防倾倒阀,所述防倾倒阀的形位高于平衡孔。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无论发动机如何倾斜,无论化油器浮子针阀密封失效所导致的浮子室液面有多高,化油器浮子室中的燃油都不会经由平衡孔泄露出来,溢出平衡孔的燃油被防倾倒阀阻断,同时防倾倒阀在发动机正常位置时,正常通气,起到节约燃料,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发动机安全性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浮子式化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背景技术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性价比高,在通用发动机,发电机组,水泵,园林机械,农机,船舶等行业应用广泛。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活塞运动产生的汽缸负压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浮子式化油器内有带针阀的浮子,外部燃油通过进油嘴进入化油器,针阀能够控制与进油嘴连通的进油阀口的打开和关闭,以控制浮子室内的燃油液面。当浮子室燃油液面较低时,浮子及针阀处于低位,进油阀口打开,外部燃油从进油嘴、进油阀口进入化油器浮子室。当燃油液面逐渐升高时,在浮力作用下浮子及针阀也随之升高,当针阀上升到进油阀口位置时,针阀上的橡胶密封锥头与进油阀口配合而封闭进油通道,外部燃油停止进入化油器,以防止浮子室液面过高。由于针阀关闭时的燃油液面高度是不变的,因此只要外部燃油能够顺利进入浮子室,带浮子的针阀就能使浮子室中的燃油液面高度保持稳定。
在化油器工作时,燃油从浮子室被吸入喉管与空气混合,浮子室内部气压也会影响燃油的吸入量,从而影响混合气浓度。化油器会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作状态需求,自动配比出相应的混合气浓度,为了使配出的混合气成分稳定,除了用浮子控制进油针阀使浮子室中燃油的液面高度保持稳定之外,还必须在浮子室顶部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平衡孔,外平衡式的化油器平衡孔与外界大气相通,内平衡式的化油器平衡孔一般与空滤器相通,以保持浮子室内部气压稳定,确保化油器正常工作。
由于化油器平衡孔与外界相通,当发动机倾斜到一定程度时,或者浮子针阀密封失效时,浮子室内液面过高,浮子室中的燃油就会经由平衡孔泄露出来,不但浪费燃油,而且还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正是着眼于现有化油器的不足,为浮子式化油器设计了防止燃油泄露的平衡孔防倾倒装置。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化油器的基础上增加平衡孔防倾倒阀,不更改原化油器,具有实施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应用本专利后,无论发动机如何倾斜,无论化油器浮子针阀密封失效所导致的浮子室液面有多高,化油器浮子室中的燃油都不会经由平衡孔泄露出来,起到节约燃料,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发动机安全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要包括化油器、设置于化油器内的浮子室,以及设置于浮子室上部的平衡孔,所述平衡孔通过平衡孔接嘴连通有一通气阻液的防倾倒阀,所述防倾倒阀的形位高于平衡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倒阀的一种结构主要由阀体、阀座、浮子和钢球构成,所述阀座上方设有开口向上的锥坑,锥坑上设有钢球,钢球上方设有浮子,浮子上方为阀体的上端面,阀体与阀座之间形成主阀腔,阀体上部内侧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头,所述堵头固接下方的浮子。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倒阀的另一种结构主要由阀体、阀座、浮子和弹簧构成,在阀座和浮子之间设置有弹簧,浮子上方为阀体的上端面,阀体与阀座之间形成主阀腔,阀体上部内侧设置有阀口,所述阀口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头,所述堵头固接下方的浮子。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部外侧设置有通气口A,所述通气口A的一端连通阀口,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底部设置有通气口B,所述通气口B连通平衡孔接嘴。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底部设有能产生浮力的空腔结构,处于油浴环境下的浮子在主阀腔中的浮力/(浮力和弹力的合力)大于其自重和磨擦力的合力。
进一步的,对于外平衡式化油器,所述通气口A与外界大气相通;对于内平衡式化油器,所述通气口A与空滤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口B与平衡孔接嘴之间设置有软管或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化油器的基础上增加平衡孔防倾倒阀,不更改原化油器,具有实施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应用本专利后,无论发动机如何倾斜,无论化油器浮子针阀密封失效所导致的浮子室液面有多高,化油器浮子室中的燃油都不会经由平衡孔泄露出来,起到节约燃料,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发动机安全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后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前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倾倒阀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倾倒阀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阀座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倾倒阀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倾倒阀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立体图(拆除了发动机空滤器);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防倾倒阀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防倾倒阀B-B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阀座和弹簧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防倾倒阀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防倾倒阀爆炸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防倾倒阀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阀座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防倾倒阀爆炸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防倾倒阀主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阀座和弹簧立体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防倾倒阀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防倾倒阀爆炸图。
图中标号说明:1.防倾倒阀,2.阀体,201.通气口A,202.阀口,3.阀座,301.通气口B,302.锥坑,4.浮子,401.堵头,5.钢球,6.弹簧,7.橡胶套,8.支架,9.软管,10.密封圈,11.化油器,111.平衡孔,112.平衡孔接嘴,113.浮子室,114.浮子,115.针阀,116.进油嘴,117.进油阀口,12.发动机,121.汽缸头,122.曲轴箱体,123.导风罩,124.起动器,125.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专利提供4种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要包括化油器11、设置于化油器11内的浮子室113,以及设置于浮子室113上部的平衡孔111,所述平衡孔111通过平衡孔接嘴112连通有一通气阻液的防倾倒阀1,所述防倾倒阀1的形位高于平衡孔111。
防倾倒阀1主要由阀体2、阀座3、浮子4、钢球5和橡胶套7构成,阀座3上部设置有锥坑302,钢球5放置在锥坑302上部,浮子4放置在钢球5上方,阀座3底部设置有通气口B,化油器11浮子室顶部的平衡孔111安装有平衡孔接嘴112,通气口B与平衡孔接嘴112通过软管9连通。
阀体2上部外侧设置有通气口A,该通气口A与外界相通。外平衡式化油器11的通气口A与外界大气相通,内平衡式化油器11的通气口A一般与空滤器相通。阀体2上部内侧设置有阀口202,该阀口202可被浮子4上部的堵头401关闭,进而防倾倒阀1处于关闭状态,防倾倒阀1关闭后平衡孔111与外界不再连通。在工作状态时浮子4处于最低位置,阀口202打开,防倾倒阀1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平衡孔111通过防倾倒阀1与外界相通,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阀座3与阀体2周边密封地连接在一起,可以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
化油器11上部设置有支架8,防倾倒阀1与该支架8通过橡胶套7连接在一起。
在发动机12不倾斜时,防倾倒阀1呈竖直状态,且阀座3底部位于化油器11平衡孔111的上方,即:防倾倒阀1安装在平衡孔111的上方。这是为了防止燃油滞留在防倾倒阀1中,工作时始终保持浮子室平衡孔111与外界连通,以保持浮子室内部气压稳定,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下面详细说明该防倾倒阀1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阀座3上部设置有圆锥形的凹坑——锥坑302,钢球5放置在锥坑302上部,在发动机12不倾斜时,由于防倾倒阀1竖直安装,锥坑302的圆锥面边沿均向上倾斜,钢球5稳定地居于锥坑302底部,当防倾倒阀1内部无燃油时,浮子4底部内侧与钢球5接触,浮子4处于最低位置,防倾倒阀1处于开启状态,平衡孔111可经由防倾倒阀1与外界连通,以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随着发动机12倾斜角度的增大,倾斜侧的锥坑302圆锥面也随之逐渐向下倾斜,当发动机12倾斜到一定程度时,钢球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沿着圆锥面向下滚动,推动浮子4关闭防倾倒阀1,从而平衡孔111被防倾倒阀1封闭,以防止燃油经由平衡孔111向外泄露。
当发动机12不倾斜时,万一有燃油经由平衡孔111进入防倾倒阀1时,燃油会对浮子4产生向上的浮力,浮子4底部设计有较大的空腔结构,能够产生较大的浮力,在该浮力作用下浮子4能克服自身重力及磨擦阻力向上运动,从而关闭防倾倒阀1,防止燃油泄露。
由于该防倾倒阀1的安装位置比平衡孔111高,当发动机12从倾斜状态恢复到竖直工作状态后,进入防倾倒阀1的燃油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回化油器11,不会滞留在防倾倒阀1及管路内部而堵塞平衡孔111的外界通道,能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因此,本专利将此作为关键特征。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燃油从平衡孔111进入防倾倒阀1,该防倾倒阀1都能自动关闭,以防止化油器11中的燃油经由平衡孔111泄露。而在正常情况,该防倾倒阀1可保持平衡孔111始终与外界连通,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的差别在于防倾倒阀1的结构不同:
如图12至图16所示,该防倾倒阀1主要由阀体2、阀座3、浮子4、弹簧6和橡胶套7构成,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弹簧6替代了钢球5。
下面详细说明该防倾倒阀1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阀座3和浮子4之间设置有弹簧6,弹簧6被压缩后的弹力小于浮子4重量,在发动机12不倾斜时,由于防倾倒阀1竖直安装,当防倾倒阀1内部无燃油时,浮子4以全部重量来压缩弹簧6,由于弹簧6弹力小于浮子4重量,浮子4会下沉到底,浮子4底部与阀座3接触,浮子4处于最低位置,阀口202打开,防倾倒阀1处于开启状态,平衡孔111可经由防倾倒阀1与外界连通,保持浮子室内部气压稳定,以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当发动机12倾斜时,防倾倒阀1也随之倾斜,此时浮子4施压给压缩弹簧6的压力是沿阀体2内壁的“下滑力”,发动机12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时,此“下滑力”将逐渐减小,当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弹簧6弹力会大于此“下滑力”,浮子4就在弹簧6弹力推动下关闭阀体2上的阀口202,防倾倒阀1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平衡孔111被防倾倒阀1封闭,以防止燃油经由平衡孔111向外泄露。
当发动机12不倾斜时,万一有燃油经由平衡孔111进入防倾倒阀1时,燃油会对浮子4产生向上的浮力,浮子4底部设计有空腔结构,能够产生较大的浮力,在该浮力和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浮子4能克服自身重力及磨擦阻力向上运动,从而关闭防倾倒阀1,防止燃油泄露。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燃油从平衡孔111进入防倾倒阀1,该防倾倒阀1都能自动关闭,以防止化油器11中的燃油经由平衡孔111泄露。而在正常情况,该防倾倒阀1可保持平衡孔111始终与外界连通,确保化油器11正常工作。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对实施例一的改进设计。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三的差别在于防倾倒阀1的安装结构不同:
如图17至图20所示,该防倾倒阀1底座上的通气口B开口向下,开口内设置有密封圈10,可直接安装在平衡孔接嘴112上,省去了实施例一中的软管9;由于靠平衡孔接嘴112即可固定防倾倒阀1,可同时省去实施例一中的支架8和橡胶套7。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对实施例二的改进设计。与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四的差别在于防倾倒阀1的安装结构不同:
如图21至图24所示,该防倾倒阀1底座上的通气口B开口向下,开口内设置有密封圈10,可直接安装在平衡孔接嘴112上,省去了实施例二中的软管9;由于靠平衡孔接嘴112即可固定防倾倒阀1,可同时省去实施例二中的支架8和橡胶套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主要包括化油器(11)、设置于化油器(11)内的浮子室(113),以及设置于浮子室(113)上部的平衡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111)通过平衡孔接嘴(112)连通有一通气阻液的防倾倒阀(1),所述防倾倒阀(1)的形位高于平衡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阀(1)的一种结构主要由阀体(2)、阀座(3)、浮子(4)和钢球(5)构成,所述阀座(3)上方设有开口向上的锥坑(302),锥坑(302)上设有钢球(5),钢球(5)上方设有浮子(4),浮子(4)上方为阀体(2)的上端面,阀体(2)与阀座(3)之间形成主阀腔,阀体(2)上部内侧设置有阀口(202),所述阀口(202)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头(401),所述堵头(401)固接下方的浮子(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阀(1)的另一种结构主要由阀体(2)、阀座(3)、浮子(4)和弹簧(6)构成,在阀座(3)和浮子(4)之间设置有弹簧(6),浮子(4)上方为阀体(2)的上端面,阀体(2)与阀座(3)之间形成主阀腔,阀体(2)上部内侧设置有阀口(202),所述阀口(202)下方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堵头(401),所述堵头(401)固接下方的浮子(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部外侧设置有通气口A,所述通气口A的一端连通阀口(202),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底部设置有通气口B,所述通气口B连通平衡孔接嘴(112)。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底部设有能产生浮力的空腔结构,处于油浴环境下的浮子(4)在主阀腔中的浮力/浮力和弹力的合力大于其自重和磨擦力的合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外平衡式化油器(5),所述通气口A与外界大气相通;对于内平衡式化油器(5),所述通气口A与空滤器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B与平衡孔接嘴(112)之间设置有软管(9)或密封圈(10)。
CN201420749428.1U 2014-12-04 2014-12-04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2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9428.1U CN204327317U (zh) 2014-12-04 2014-12-04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9428.1U CN204327317U (zh) 2014-12-04 2014-12-04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7317U true CN204327317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942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27317U (zh) 2014-12-04 2014-12-04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7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4242B (zh) * 2014-12-04 2017-05-10 苏州圆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4242B (zh) * 2014-12-04 2017-05-10 苏州圆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99723U (zh) 一种基于外置式燃油容器的化油器防倾倒结构
CN202209366U (zh) 液力缓速器
CN204200433U (zh) 改进型闭式软体油箱发动机膜片泵供油系统
CN204327317U (zh)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CN104454242A (zh) 一种基于防倾倒阀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装置
CN108644953A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104481738A (zh) 一种基于环状管道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结构
CN204386786U (zh) 一种钢球式燃油控制阀
CN108180094B (zh) 内置式可倾斜通用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CN204386768U (zh) 一种基于环状管道的化油器平衡孔防倾倒结构
CN104454243B (zh) 一种基于外置式燃油容器的化油器防倾倒结构
CN204299748U (zh) 一种弹簧式燃油控制阀
CN104454269A (zh) 一种钢球式燃油控制阀
CN104481762A (zh) 一种弹簧式燃油控制阀
CN208982245U (zh) 电动大巴空压机用防喷油进气阀
CN207905969U (zh) 内置式可倾斜通用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CN208312612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09293873U (zh) 一种凸轮轴转相器结构
CN211372732U (zh) 一种上加水的加湿器
CN114604343B (zh) 一种油箱进排气结构
CN104594454A (zh) 负压消除器
CN206457879U (zh) 一种用于无负压供水的真空抑制器
CN219992611U (zh) 一种具有液位联动保护功能的装置
CN2605396Y (zh) 发动机化油器的自溢式吸油泵
CN109113903B (zh) 分体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