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6077U -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6077U
CN204326077U CN201420799567.5U CN201420799567U CN204326077U CN 204326077 U CN204326077 U CN 204326077U CN 201420799567 U CN201420799567 U CN 201420799567U CN 204326077 U CN204326077 U CN 204326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ssing plate
water tank
dowel bar
building st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95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柱
王晓方
李晶蕊
李春艳
李正强
雷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95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6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6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6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承台系统、水箱系统和淋水架,所述的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位于第二水箱的上方;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第一水阀相连通,第二水箱和淋水架通过第二水阀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水箱设有自动补水装置;所述的第二水箱设有通气管。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全自动配水,加水量固定且无人为干扰,节省成本,质量可靠,保障了坝料加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加水复位过程就没用工序间隔,加水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碾压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土、石料在最优含水率下可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土石坝施工时,筑坝材料的配水效果对大坝的碾压质量及坝体稳定有重要影响。
传统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坝料配水一般采用坝面洒水,该方法不但施工成本较高,且人为因素对配水质量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该装置采用全自动配水,加水量固定且无人为干扰,节省成本,质量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承台系统、水箱系统和淋水架;
所述的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位于第二水箱的上方;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第一水阀相连通,第二水箱和淋水架通过第二水阀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水箱设有自动补水装置;所述的第二水箱下部连接有通气管;
所述的承台系统包括承台基础、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剪刀形传力杆、转盘和控制锤,所述的承台基础为混凝土结构,承台基础的自卸长度比汽车长,宽也比自卸汽车宽;所述的第一压板通过闸线与剪刀形传力杆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也通过闸线与剪刀形传力杆另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控制锤位于转盘的轨道槽内,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输力端与转盘通过闸线相连接;第一压板或第二压板受到压力时,均能使剪刀形传力杆张开,仅带动转盘旋转;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同时受到压力时,使剪刀形传力杆张开,带动转盘和控制锤旋转;
所述的控制锤通过闸线与第一水阀相连接;
所述的淋水架包括喷淋装置和支撑架,喷淋装置位于支撑架顶部,由若干个淋水喷头组成,淋水喷头出水口直径不宜小于2cm,淋水喷头均匀的布置在被加水汽车车厢所在平面的正上方,其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自卸汽车满载后的最大高度;
所述的水箱系统位于淋水架的一侧,第二水箱的最低水位高于喷淋装置出水口高程,第二水箱和淋水架采用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距离等于自卸汽车前后车轮的距离。当自卸汽车压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时,压板下降约7cm,形成V形槽,对自卸汽车产生减速作用,驾驶人员在低速行驶下能根据汽车震动情况准确将自卸汽车驶入预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通过传力杆连接,当与控制锤连接的闸线向上拉动第一水阀后,第一水阀闭合,同时通过传力杆带动第二水阀开启;当闸线拉力消失后在水压作用下第一水阀开启,通过传力杆带动第二水阀关闭,恢复原位;第一水阀、第二水阀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所有闸线末端均设有调节螺丝,用于初次安装后的微调,同时可以对后期运行过程中闸线的徐变进行补偿。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设限位顶针以防止一个传力杆转动时由于轴部摩擦带动另一个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的第一水箱内还设有浮漂、浮漂杆、浮漂轨道槽和齿槽,所述的浮漂杆的一端与浮漂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齿槽固定相连;所述的浮漂轨道槽固定设在第一水箱内,浮漂杆在浮漂轨道槽内自由滑动;
当第一水箱水位上升时,第一水箱内的浮漂带动浮漂杆顺时针转动,同时齿槽向下转动;当水位上升到正常蓄水位时,齿槽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下压水泵开关闸,水泵开关闭合,停止供水;当第一水箱水位下降时,浮漂带动浮漂杆逆时针转动,同时齿槽向上转动;当水位下降到死水位时,齿槽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上抬水泵开关闸,水泵开关开启,开始供水。
进一步,优选的是当第一水箱内的水处于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时,浮漂杆所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限位顶针以防止浮漂杆转动过大时,齿槽损坏水泵开关;浮漂轨道槽由两片弧形金属片组成,两端固定在浮漂杆设限位顶针处,两弧形金属片间距大于浮漂杆直径,使浮漂杆在浮漂轨道槽内自由滑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缝隙处设有海绵,以妥善封闭,防止泥土或块石进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为框架结构,支撑架的柱子为18#工字钢,共4根,分别位于承台基础四角,柱脚埋入承台基础内;第一压板侧的两根柱子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第二压板侧的两根柱子也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两根12#工字钢、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承台系统的作用是感应自卸汽车已位于淋水架的有效工作位置,控制水箱系统放水给淋水架;当感应到自卸汽车不再处于淋水架的有效工作位置时,控制水箱停水给淋水架。
本实用新型中剪刀形传力杆类似于传统的自行车刹车夹,控制锤类似于闸线的穿帽。
自卸汽车经过承台系统的压板时,压板末端下降,拉动相应闸线。当汽车完全驶入承台系统后,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同时被前后轮压下,两压板闸线同时被拉动,带动相应剪刀形传力杆旋转,增加剪刀形传力杆上端点距离,使得转盘转动。
转盘上设置控制锤轨道槽。当转盘旋转角度较小时,控制锤在轨道槽内,不会发生位移。当转盘旋转角度大到一定数值后,转盘带动控制锤移动。通过合理布置转盘大小及轨道槽位置,仅当2个压板同时被压后控制锤才会发生移动。
为了保证以上部件能够循环,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上设置弹簧让其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即当自卸汽车前轮位于第二压板,同时后轮位于第一压板,才会引起控制锤位移,通过闸线传递给水箱系统。
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是水源水箱,当自身水位低于临界值后自动给水泵供电补水,当水位超过临界值后给水泵断电,始终保持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当第二水箱需要供水后及时给第二水箱补满。第二水箱为定容水箱,其容量根据不同工程特点确定。通气管的作用是用于平衡第二水箱气压。
当自卸汽车前轮位于第二压板,同时后轮位于第一压板,才会引起控制锤位移,通过闸线控制第一水阀,此时第一水阀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水阀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水箱内的水在自重作用下流入淋水架,第二水箱内空气通过通气管补充。
当水站空载后第一水阀、第二水阀回复至原状态,即第一水阀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水阀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水箱内的水在自重作用下将第二水箱灌满,通气管水位与第一水箱水位等高时,后续自卸汽车可以继续加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石料自动加水装置能够自动对运料汽车坝料进行定量补水,由于该加水装置全程无需人为控制,且加水量可预先设置,保证了坝料配水质量,节省人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3.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保障坝料加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免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便于过程控制;节省人力成本和电能消耗;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工地维护,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加水复位过程就没用工序间隔,加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承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盘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a)是0个压板受压时的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工作状态的示意图;(b)是1个压板受压时的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工作状态的示意图;(c)是2个压板受压时的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工作状态的示意图;虚线部分为转动后的传力杆的状态;B为控制锤所在的原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4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石料自动加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石料自动加水装置的右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石料自动加水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1、淋水架;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第一水阀;5、第二水阀;6、通气管;7、承台基础;8、第一压板;9、第二压板;10、剪刀形传力杆;11、转盘;12、控制锤;13、喷淋装置;14、支撑架;15、传力杆;16、浮漂;17、浮漂杆;18、浮漂轨道槽;19、齿槽;20、水泵开关闸;21、限位顶针;22、海绵;23、柱子;24、原路面;25、闸线;26、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承台系统、水箱系统和淋水架1;
所述的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第一水箱2位于第二水箱3的上方;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通过第一水阀4相连通,第二水箱3和淋水架1通过第二水阀5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水箱2设有自动补水装置;所述的第二水箱3下部连接有通气管6;
所述的承台系统包括承台基础7、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剪刀形传力杆10、转盘11和控制锤12,所述的承台基础7为混凝土结构,承台基础7的自卸长度比汽车略长,宽也比自卸汽车略宽;所述的第一压板8通过闸线25与剪刀形传力杆10的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9也通过闸线25与剪刀形传力杆10另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控制锤12位于转盘11的轨道槽内,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10输力端与转盘11通过闸线25相连接;第一压板8或第二压板9受到压力时,均能使剪刀形传力杆10张开,仅带动转盘11旋转;当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同时受到压力时,使剪刀形传力杆10张开,带动转盘11和控制锤12旋转;当转盘11旋转角度较小时,控制锤12在轨道槽内,不会发生位移。当转盘11旋转角度大到一定数值后,转盘11带动控制锤12移动。通过合理布置转盘11大小及轨道槽位置,仅当2个压板同时被压后控制锤12才会发生移动。
即当自卸汽车前轮位于第二压板9,同时后轮位于第一压板8,才会引起控制锤12位移,通过闸线25传递给水箱系统。
所述的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的距离等于自卸汽车前后车轮的距离。当自卸汽车压过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时,压板下降约7cm,形成V形槽,对自卸汽车产生减速作用,驾驶人员在低速行驶下能根据汽车震动情况准确将自卸汽车驶入预定位置。
所述的控制锤12通过闸线25与第一水阀4相连接;
所述的淋水架1包括喷淋装置13和支撑架14,喷淋装置13位于支撑架14的顶部,由若干个淋水喷头组成,淋水喷头出水口直径不宜小于2cm,淋水喷头均匀的布置在被加水汽车车厢所在平面的正上方,其与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自卸汽车满载后的最大高度;
所述的水箱系统位于淋水架1的一侧,第二水箱3的最低水位高于喷淋装置13出水口高程,第二水箱3和淋水架1采用水管26连接。
所述的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剪刀形传力杆10和转盘11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所述的第一水阀4和第二水阀5通过传力杆15连接,当与控制锤12连接的闸线25向上拉动第一水阀4后,第一水阀4闭合,同时通过传力杆15带动第二水阀5开启;当闸线25拉力消失后在水压作用下第一水阀4开启,通过传力杆15带动第二水阀5关闭,恢复原位;第一水阀4、第二水阀5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本实施方式中所有闸线25末端均设有调节螺丝,用于初次安装后的微调,同时可以对后期运行过程中闸线25的徐变进行补偿。
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10设限位顶针21以防止一个传力杆转动时由于轴部摩擦带动另一个转动。
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的第一水箱2内还设有浮漂16、浮漂杆17、浮漂轨道槽18和齿槽19,所述的浮漂杆17的一端与浮漂16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齿槽19固定相连;所述的浮漂轨道槽18固定设在第一水箱2内,浮漂杆17在浮漂轨道槽18内自由滑动;
当第一水箱2水位上升时,第一水箱2内的浮漂16带动浮漂杆17顺时针转动,同时齿槽19向下转动;当水位上升到正常蓄水位时,齿槽19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下压水泵开关闸20,水泵开关闭合,停止供水;当第一水箱2水位下降时,浮漂16带动浮漂杆17逆时针转动,同时齿槽19向上转动;当水位下降到死水位时,齿槽19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上抬水泵开关闸20,水泵开关开启,开始供水。
当第一水箱2内的水处于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时,浮漂杆17所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限位顶针21以防止浮漂杆17转动过大时,齿槽19损坏水泵开关;浮漂轨道槽18由两片弧形金属片组成,两端固定在浮漂杆17设限位顶针21处,两弧形金属片间距大于浮漂杆17直径,使浮漂杆17在浮漂轨道槽18内自由滑动。
所述的第一压板8和第二压板9缝隙处设有海绵22,以妥善封闭,防止泥土或块石进入。
所述的支撑架14为框架结构,支撑架14的柱子23为18#工字钢,共4根,分别位于承台基础7四角,柱脚埋入承台基础7内;第一压板8侧的两根柱子23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第二压板9侧的两根柱子23也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两根12#工字钢、第一压板8及第二压板9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承台系统的作用是感应自卸汽车已位于淋水架1的有效工作位置,控制水箱系统放水给淋水架1;当感应到自卸汽车不再处于淋水架1的有效工作位置时,控制水箱停水给淋水架1。
本实用新型中剪刀形传力杆10类似于传统的自行车刹车夹,控制锤12类似于闸线25的穿帽。
自卸汽车经过承台系统的压板时,压板末端下降,拉动相应闸线25。当汽车完全驶入承台系统后,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9同时被前后轮压下,两压板闸线25同时被拉动,带动相应剪刀形传力杆10旋转,增加剪刀形传力杆10上端点距离,使得转盘11转动。
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第一水箱2是水源水箱,当自身水位低于临界值后自动给水泵供电补水,当水位超过临界值后给水泵断电,始终保持水位在一定范围内,当第二水箱3需要供水后,及时给第二水箱3补满。第二水箱3为定容水箱,其容量根据不同工程特点确定。通气管6的作用是用于平衡第二水箱3气压。
当自卸汽车前轮位于第二压板9,同时后轮位于第一压板8,才会引起控制锤12位移,通过闸线25控制第一水阀4,此时第一水阀4处于闭合状态,第二水阀5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水箱3内的水在自重作用下流入淋水架1,第二水箱3内空气通过通气管6补充。
当水站空载后第一水阀4、第二水阀5回复至原状态,即第一水阀4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水阀5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水箱2内的水在自重作用下将第二水箱3灌满,通气管6水位与第一水箱2水位等高时,后续自卸汽车可以继续加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板8和承台基础7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压板9和承台基础7通过轴承连接;浮漂杆17与齿槽19也通过轴承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系统、水箱系统和淋水架;
所述的水箱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位于第二水箱的上方;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第一水阀相连通,第二水箱和淋水架通过第二水阀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水箱设有自动补水装置;所述的第二水箱下部连接有通气管; 
所述的承台系统包括承台基础、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剪刀形传力杆、转盘和控制锤,所述的承台基础为混凝土结构,承台基础的自卸长度比汽车长,宽也比自卸汽车宽;所述的第一压板通过闸线与剪刀形传力杆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压板也通过闸线与剪刀形传力杆另一个受力端相连,所述的控制锤位于转盘的轨道槽内,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输力端与转盘通过闸线相连接;第一压板或第二压板受到压力时,均能使剪刀形传力杆张开,仅带动转盘旋转;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同时受到压力时,使剪刀形传力杆张开,带动转盘和控制锤旋转;
所述的控制锤通过闸线与第一水阀相连接;
所述的淋水架包括喷淋装置和支撑架,喷淋装置位于支撑架顶部,由若干个淋水喷头组成,淋水喷头出水口直径不小于2cm,淋水喷头均匀的布置在被加水汽车车厢所在平面的正上方,其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自卸汽车满载后的最大高度;
所述的水箱系统位于淋水架的一侧,第二水箱的最低水位高于喷淋装置出水口高程,第二水箱和淋水架采用水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距离等于自卸汽车前后车轮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剪刀形传力杆和转盘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通过传力杆连接,当与控制锤连接的闸线向上拉动第一水阀后,第一水阀闭合,同时通过传力杆带动第二水阀开启;当闸线拉力消失后在水压作用下第一水阀开启,通过传力杆带动第二水阀关闭,恢复原位;第一水阀、第二水阀上分别设有受主动荷载卸除后恢复原位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闸线末端均设有调节螺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形传力杆设限位顶针以防止一个传力杆转动时由于轴部摩擦带动另一个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水泵;所述的第一水箱内还设有浮漂、浮漂杆、浮漂轨道槽和齿槽,所述的浮漂杆的一端与浮漂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齿槽固定相连;所述的浮漂轨道槽固定设在第一水箱内,浮漂杆在浮漂轨道槽内自由滑动;
当第一水箱水位上升时,第一水箱内的浮漂带动浮漂杆顺时针转动,同时齿槽向下转动;当水位上升到正常蓄水位时,齿槽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下压水泵开关闸,水泵开关闭合,停止供水;当第一水箱水位下降时,浮漂带动浮漂杆逆时针转动,同时齿槽向上转动;当水位下降到死水位时,齿槽转动到水泵开关处,并上抬水泵开关闸,水泵开关开启,开始供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水箱内的水处于死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时,浮漂杆所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设有限位顶针以防止浮漂杆转动过大时,齿槽损坏水泵开关;浮漂轨道槽由两片弧形金属片组成,两端固定在浮漂杆设限位顶针处,两弧形金属片间距大于浮漂杆直径,使浮漂杆在浮漂轨道槽内自由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缝隙处设有海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框架结构,支撑架的柱子为18#工字钢,共4根,分别位于承台基础四角,柱脚埋入承台基础内;第一压板侧的两根柱子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第二压板侧的两根柱子也采用12#工字钢相连接,两根12#工字钢、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相互平行。
CN201420799567.5U 2014-12-18 2014-12-18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Active CN204326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9567.5U CN2043260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9567.5U CN2043260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6077U true CN204326077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9567.5U Active CN204326077U (zh) 2014-12-18 2014-12-18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6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823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天津大学 土石坝施工坝料运输车辆加水量智能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823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天津大学 土石坝施工坝料运输车辆加水量智能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45406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施工用送料车
CN206408910U (zh) 一种建筑墙体喷涂装置
CN206245314U (zh) 一种便捷式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105113497A (zh) 一种无扰动的碳化桩成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04125869U (zh) 浅埋式液压防恐墙挡车器
CN109723257A (zh) 一种用于楼房建筑屋顶上的生态车库结构
CN204326077U (zh) 石料自动加水装置
CN110565595A (zh) 一种具有分层取水功能的弧形叠梁闸门及其工作方法
CN207987052U (zh) 一种桥梁高墩自动喷淋养生装置
CN104480835A (zh) 一种含砂雾封层洒布设备
CN111706364A (zh) 隧道二衬混凝土养生台车
CN204619616U (zh)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装置
CN107761524A (zh) 一种太阳能压路机
CN202298425U (zh) 轮胎压路机自动洒水装置
CN206043008U (zh) 一种园林洒水车
CN205676847U (zh) 乳化沥青施工台车
CN209557010U (zh)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全自动养生台车
CN106979118A (zh) 利用城市防涝地下蓄水库和隧道的蓄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11340834U (zh) 一种可自适应稳定控制的新型风机基础
CN206844066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水利工程闸门
CN206924959U (zh) 一种钢管内壁灌漆装置
CN207498793U (zh) 一种挖沟车
CN206785374U (zh) 一种冲孔桩机自动冲孔系统
CN207229883U (zh) 一种浮动阀补液装置
CN202232386U (zh) 一种地下节水灌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4

Address after: 650000 the 28 floor of Chun Xi building, 256 Lin Xi Road, Kunm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unnan.

Patentee after: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041 east suburb Road, Guandu District,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No. 78

Patentee before: Yunn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