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3200U -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3200U
CN204323200U CN201420792287.1U CN201420792287U CN204323200U CN 204323200 U CN204323200 U CN 204323200U CN 201420792287 U CN201420792287 U CN 201420792287U CN 204323200 U CN204323200 U CN 204323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pedal
control position
clos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2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付义
龚彭
马善华
徐德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2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3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3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3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包括安装支架、踏板以及活动连接结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伸脚口,每个伸脚口下方或底部均设置有一踏板;安装支架在水平方向上能通过活动连接结构移动至嵌于外部定位座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外部定位座的第二工作位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上的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踏板形成直立式爬梯;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上的踏板形成斜形阶梯。该起重机包括车架、走台板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工程机械的操作舒适性。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设置该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一种用于起升重物的设备,安装在移动式底盘上。走台板是安装在起重机底盘上作维护通道及外观装饰功能的设备。接近系统是指通向起重机控制台的通道和起重机维护保养、某些架设和拆卸和紧急操作需要的所有通道。
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式起重机的走台板9(或称:走台板装置)具有维护平台及外观装饰的作用,通过起重机的接近系统10可从地面到达走台板9。起重机的接近系统10必须要求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实用性与操作性是考量接近系统10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通过固定踏板2的形式形成接近系统10,由于上车需要360°旋转,扶手14无法布置到相应高度。
本申请人发现: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使用固定踏板2的形式,存在下列缺点:
1、基于起重机上车工作机构需要360°全范围旋转,扶手14无法布置至标准要求高度,当操作者爬升至一定高度时,无法使用扶手14,操作舒适性差。
2、接近系统10直立布置,爬升时不合符人机功能舒适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设置该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包括安装支架、踏板以及活动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踏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伸脚口,每个所述伸脚口下方或底部均设置有一踏板;
相邻的两个所述踏板中,位置高度较高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踏板中,位置高度较高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与外部定位座形成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在水平方向上能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移动至嵌于所述外部定位座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所述外部定位座的第二工作位置;
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所述踏板形成直立式爬梯;
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踏板形成斜形阶梯。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铰链结构,其中: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以及铰接轴,所述第一合页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合页相铰接;
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合页与所述外部定位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所述踏板的顶面均与其所对应的伸脚口的底部边棱相平齐;
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所述踏板上均设置有内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漏孔的顶部边沿处设置有防滑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面板以及侧支撑板,其中:
所述伸脚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
所述踏板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止动扶手装置,所述止动扶手装置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扶手以及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止动装置,其中:
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止动部件以及第二止动部件;
所述扶手转动至低于所述安装支架顶部边棱的位置时,所述扶手与所述止动装置的第一止动部件相抵接;
所述扶手转动至延伸出所述安装支架顶部边棱的位置且转动至能扶持人手的工作位置时,所述扶手与所述止动装置的第二止动部件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的顶块、设置在所述外部定位座上的定位孔槽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弹力装置;
所述安装支架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顶块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弹力装置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嵌于所述定位孔槽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块包括杆体部、设置在杆体部的底端的抓手部、设置在杆体部的顶端的楔形部以及设置在杆体部的底端与顶端之间部分的防脱凸缘,所述弹力装置为弹簧,其中: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板;
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杆体部上,且所述防脱凸缘与所述弹簧介于所述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板之间;
所述楔形部贯穿所述上安装板上的上通孔且能相对于所述上通孔伸出或回缩,所述楔形部上的坡面朝向所述外部定位座;
所述杆体部贯穿所述下安装板上的下通孔上且能相对于所述上通孔伸出或回缩;
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下安装板相抵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防脱凸缘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之间还设置有锁定销结构,所述锁定销结构包括销子、限位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
所述限位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两者其中之一上;
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两者其中另一上;
其中:
所述安装支架能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限位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各自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销子插接在所述限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锁定孔上;
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销子插接在所述限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车架、走台板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中:
所述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外部定位座为所述车架或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的结构件;
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走台板的下方;
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以及所述踏板在水平方向上突出所述走台板的边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安装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通过活动连接结构移动至嵌于外部定位座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外部定位座的第二工作位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上的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踏板可以形成直立式爬梯;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上的踏板可以形成斜形阶梯,由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安装支架的位置,选择舒适性更为适合自己的直立式爬梯或斜形阶梯以登上工程机械,由此舒适性更为理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重机上使用的接近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中安装支架从第二位置切换为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中扶手从收缩变化为展开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5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4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的B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中踏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支架;11、伸脚口;12、前面板;13、侧支撑板;2、踏板;3、活动连接结构;31、第一合页;32、第二合页;33、铰接轴;4、外部定位座;5、内漏孔;6、止动扶手装置;60、扶手;61、第一止动部件;62、第二止动部件;71、顶块;711、杆体部;712、抓手部;713、楔形部;714、防脱凸缘;72、弹力装置;731、上安装板;732、下安装板;8、连接梁;9、走台板;10、接近系统;14、扶手;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9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舒适性好,无需进行锁止操作,操作方便、具有防滑功能、安全性更为理想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设置该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起重机。
下面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3~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包括安装支架1、踏板2以及活动连接结构3,其中:
踏板2与安装支架1固定连接。
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伸脚口11,每个伸脚口11下方或底部均设置有一踏板2。
相邻的两个踏板2中,位置高度较高的踏板2与活动连接结构3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踏板2与活动连接结构3之间的距离;或者,相邻的两个踏板2中,位置高度较高的踏板2与活动连接结构3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踏板2与活动连接结构3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安装支架1通过活动连接结构3与外部定位座4形成活动连接,且安装支架1在水平方向上能通过活动连接结构3移动至嵌于外部定位座4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外部定位座4的第二工作位置。
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上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和/或踏板2形成直立式爬梯。
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上的踏板2形成斜形阶梯。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安装支架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通过活动连接结构3移动至嵌于外部定位座4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外部定位座4的第二工作位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上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和/或踏板2可以形成直立式爬梯;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上的踏板2可以形成斜形阶梯,由此,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安装支架1的位置,选择舒适性更为适合自己的直立式爬梯或斜形阶梯以登上工程机械,由此舒适性更为理想。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活动连接结构3为铰链结构,其中:铰链结构包括第一合页31、第二合页32以及铰接轴33,第一合页31通过铰接轴33与第二合页32相铰接。第一合页31与安装支架1固定连接,第二合页32与外部定位座4固定连接。铰链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连接作业且成本低廉的优点。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每个踏板2的顶面均与其所对应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相平齐。安装支架1上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和/或踏板2上均设置有内漏孔5。
上述结构有利于安装支架1上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和踏板2形成直立式爬梯。内漏孔5不仅具有防滑的功能,而且方便了操作人员鞋底携带的灰尘下落,有利于安装支架1上的伸脚口11的底部边棱以及踏板2保持清洁。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内漏孔5的顶部边沿处设置有防滑凸缘。防滑凸缘可以增强内漏孔5处结构的防滑性,进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支架1包括前面板12以及侧支撑板13,其中:伸脚口11贯穿设置在前面板12上。踏板2连接在侧支撑板13与前面板12之间。前面板12上的伸脚口11与踏板2形成了直立爬梯,节省了工程机械宽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而且该结构的踏板2支撑稳定性、可靠性均比较好。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止动扶手装置6,止动扶手装置6包括与安装支架1可转动连接的扶手60以及与安装支架1固定连接的止动装置,其中:
止动装置包括第一止动部件61以及第二止动部件62。第一止动部件61以及第二止动部件62优选为采用楔形止动装置。
扶手60转动至低于安装支架1顶部边棱的位置时,扶手60与止动装置的第一止动部件61相抵接。扶手60优选为包括扶手部以及与扶手部采用螺栓(或螺钉与螺母的组合)固定连接的弯曲定位片,扶手60转动至低于安装支架1顶部边棱的位置时,扶手60的弯曲定位片与止动装置的第一止动部件61相抵接。
扶手60转动至延伸出安装支架1顶部边棱的位置且转动至能扶持人手的工作位置(优选为扶手60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平行的位置)时,扶手60与止动装置的第二止动部件62相抵接,优选为扶手60的弯曲定位片与止动装置的第二止动部件62相抵接。扶手60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登上工程机械作业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支架1上还设置有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或称自动锁止装置),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包括与安装支架1活动连接的顶块71、设置在外部定位座4上的定位孔槽以及设置在顶块71与安装支架1之间的弹力装置72。安装支架1移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时,顶块71在弹力装置72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嵌于定位孔槽之内。
顶块71压缩弹力装置72时,顶块71可以收缩并嵌入安装支架1之内。顶块71延伸出安装支架1并嵌于定位孔槽内时,可以实现对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的定位。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顶块71包括杆体部711、设置在杆体部711的底端的抓手部712、设置在杆体部711的顶端的楔形部713以及设置在杆体部711的底端与顶端之间部分的防脱凸缘714,弹力装置72为弹簧,其中:
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上安装板731以及下安装板732。
弹簧套接在杆体部711上,且防脱凸缘714与弹簧介于上安装板731以及下安装板732之间。
楔形部713贯穿上安装板731上的上通孔且能相对于上通孔伸出或回缩,楔形部713上的坡面朝向外部定位座4。
杆体部711贯穿下安装板732上的下通孔上且能相对于上通孔伸出或回缩。
弹簧的底端与下安装板732相抵接,弹簧的顶端与防脱凸缘714相抵接。
由于楔形部713上的坡面朝向安装支架1,当楔形部713上的坡面与安装支架1或走台板9相碰撞时,碰撞力会通过楔形部713上的坡面驱动顶块71自动压缩弹簧并自动回缩,当安装支架1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时,顶块71才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伸出并嵌入定位孔槽内。同时,上述结构可以避免顶块71从安装支架1上掉落。
当抓住并向下推动抓手部712时可以将顶块71拉下来解除顶块71的楔形部713对定位孔槽以及安装支架1的锁定。
作为优选或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支架1与外部定位座4之间还设置有锁定销结构,锁定销结构包括销子、限位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
限位通孔设置在安装支架1与外部定位座4两者其中之一上。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设置在安装支架1与外部定位座4两者其中另一上。也就是说:限位通孔可以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第一锁定孔、第二锁定孔可以设置在外部定位座4上,当然,限位通孔也可以设置在外部定位座4上,第一锁定孔、第二锁定孔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其中:
销子可以使用链条与安装支架1形成柔性连接。
安装支架1能通过活动连接结构3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第二工作位置。
限位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各自的轴向方向与安装支架1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安装支架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销子插接在限位通孔以及第一锁定孔上。
安装支架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销子插接在限位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上。
上述结构具有便于加工、制造和拆装,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车架、走台板9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中: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外部定位座4为车架或为与车架固定连接的结构件。
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位于走台板9的下方。
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安装支架1以及踏板2在水平方向上突出走台板9的边沿。
本实用新型适宜应用在起重机上以提高起重机的舒适性以及人性化程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采用铰接旋转的形式使接近系统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具有直立爬梯与斜行阶梯两种使用状态,操作者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用,操作舒适性好。
2、采用自动锁止装置,使旋转接近系统闭合时,无需进行锁止操作,操作方便。
3、采用止动扶手装置6,使操作简化,当操作车处于接近系统上方时,可以完成对旋转接近系统的闭合操作。
4、内漏式突起防滑装置,提高使用人性化。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踏板以及活动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踏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伸脚口,每个所述伸脚口下方或底部均设置有一踏板;
相邻的两个所述踏板中,位置高度较高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踏板中,位置高度较高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置高度较低的所述踏板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与外部定位座形成活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在水平方向上能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移动至嵌于所述外部定位座内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突出所述外部定位座的第二工作位置;
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所述踏板形成直立式爬梯;
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踏板形成斜形阶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铰链结构,其中:
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以及铰接轴,所述第一合页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第二合页相铰接;
所述第一合页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合页与所述外部定位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踏板的顶面均与其所对应的伸脚口的底部边棱相平齐;
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所述伸脚口的底部边棱和/或所述踏板上均设置有内漏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漏孔的顶部边沿处设置有防滑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前面板以及侧支撑板,其中:
所述伸脚口贯穿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
所述踏板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板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止动扶手装置,所述止动扶手装置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扶手以及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止动装置,其中:
所述止动装置包括第一止动部件以及第二止动部件;
所述扶手转动至低于所述安装支架顶部边棱的位置时,所述扶手与所述止动装置的第一止动部件相抵接;
所述扶手转动至延伸出所述安装支架顶部边棱的位置且转动至能扶持人手的工作位置时,所述扶手与所述止动装置的第二止动部件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工作位置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的顶块、设置在所述外部定位座上的定位孔槽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块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弹力装置;
所述安装支架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顶块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弹力装置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嵌于所述定位孔槽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包括杆体部、设置在杆体部的底端的抓手部、设置在杆体部的顶端的楔形部以及设置在杆体部的底端与顶端之间部分的防脱凸缘,所述弹力装置为弹簧,其中: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板;
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杆体部上,且所述防脱凸缘与所述弹簧介于所述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板之间;
所述楔形部贯穿所述上安装板上的上通孔且能相对于所述上通孔伸出或回缩,所述楔形部上的坡面朝向所述外部定位座;
所述杆体部贯穿所述下安装板上的下通孔上且能相对于所述下通孔伸出或回缩;
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下安装板相抵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防脱凸缘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之间还设置有锁定销结构,所述锁定销结构包括销子、限位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
所述限位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两者其中之一上;
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外部定位座两者其中另一上;其中:
所述安装支架能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工作位置;
所述限位通孔、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各自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安装支架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销子插接在所述限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一锁定孔上;
所述安装支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销子插接在所述限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上。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走台板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其中:
所述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的外部定位座为所述车架或为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的结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走台板的下方;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所述安装支架以及所述踏板在水平方向上突出所述走台板的边沿。
CN201420792287.1U 2014-12-15 2014-12-15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Active CN204323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2287.1U CN204323200U (zh) 2014-12-15 2014-12-15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2287.1U CN204323200U (zh) 2014-12-15 2014-12-15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3200U true CN204323200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2287.1U Active CN204323200U (zh) 2014-12-15 2014-12-15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32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520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KR20180058451A (ko) * 2016-11-24 2018-06-01 디와이 주식회사 크레인용 사다리 구조체
US11987953B2 (en) 2019-11-25 2024-05-21 Manitou Italia S.R.L. Access ladder for a veh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4520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KR20180058451A (ko) * 2016-11-24 2018-06-01 디와이 주식회사 크레인용 사다리 구조체
KR101887541B1 (ko) * 2016-11-24 2018-08-10 디와이 주식회사 크레인용 사다리 구조체
US11987953B2 (en) 2019-11-25 2024-05-21 Manitou Italia S.R.L. Access ladder for a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23200U (zh)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CN103708377A (zh) 具有滑块锁定结构的可调式液压千斤顶
CN104494520A (zh) 工程机械的接近系统以及起重机
CN204847694U (zh) 电梯轿顶伸缩式安全护栏
CN110937547A (zh) 应用于检测汽车底盘的举升台
CN106986251B (zh) 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电梯轿厢
CN103121511A (zh) 拖拉型客梯车
CN203624949U (zh) 具有滑块锁定结构的可调式液压千斤顶
CN106966268B (zh) 一种轿厢固定装置
CN206505653U (zh) 一种越野汽车起伏路通过性检验模拟器
CN112412104B (zh) 一种爬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加高装置
CN205527253U (zh) 乘客输送机
CN210509277U (zh) 地铁隧道内消防用多功能疏散平台
CN201377081Y (zh) 一种折叠式减速板
CN203081276U (zh) 收放式登机梯子
CN206304307U (zh) 一种登杆脚扣
CN203145818U (zh) 方便移动的安全作业梯
CN202827327U (zh) 一种上车踏板装置
CN204109788U (zh) 带蹬车梯的油箱总成
CN207566708U (zh) 一种梯级踏板防翻转装置
CN201989948U (zh) 一种台阶踏板
CN205422074U (zh) 一种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215626344U (zh) 作业机械踏梯组件及作业机械
CN115262935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载架
CN210316721U (zh) 一种无避让停车设备的上导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