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0187U -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0187U
CN204320187U CN201420766960.4U CN201420766960U CN204320187U CN 204320187 U CN204320187 U CN 204320187U CN 201420766960 U CN201420766960 U CN 201420766960U CN 204320187 U CN204320187 U CN 204320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pipe
piston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69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良滨
宫春勇
张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ZHONGX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669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0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0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01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属于气体搅拌技术领域。包括出气管路(3)和气流罩(2),出气管路(3)竖向设置,气流罩(2)罩设在出气管路(3)的上端,在出气管路(3)的管壁和/或气流罩(2)下侧设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连通出气管路(3)的内腔,出气管路(3)内的搅拌气体经出气口(13)排出后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气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容器(1)、气泵(5)和上述的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固定在搅拌容器(1)的底部,出气管路(3)的下端与气泵(5)连通。气流罩(2)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气体涡旋式曲流搅拌,搅拌效果好,不会产生机械磨损和结晶现象,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Description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属于气体搅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被测溶液与试剂相混合的搅拌方式中,通常采用由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轮等具有搅拌运动件组成的搅拌装置,进行对溶液与试剂相混合的搅拌方式。这种搅拌方式虽具有搅拌速度快、效率较高、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是,此装置的结构及对于具有结晶性的溶液与试剂的混合物来讲,此搅拌装置存在以下几大缺点:
1、从结构性来讲,此搅拌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运动组件较多、安装复杂、造价高投资大等问题,另外,在工作过程中,将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且其搅拌运动件也会很容易被损坏, 因此还存在着能耗高、节能效率低、使用寿命短、 运行成本高等特点。
2、由于此搅拌装置装有旋转叶片的运动组件等,长时间浸泡在溶液中工作,其旋转叶片组件很容易被磨损,需要对其经常更换叶片,因此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 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产品生产,另外,也增加了维护成本的费用。
3、对于结晶性的混合溶液来讲,由于此搅拌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搅动气流范围具有局限性,其混合溶液池或容器的底部边角处,会有溶液试剂结晶物的存在,长时间会导致溶液与试制的对比浓度失调,或者需要人工或别的方法去除结晶物等问题。
目前在调味品的调配中也有采用空气搅拌的,但目前的空气搅拌期望通过倾斜出气管路形成螺旋搅拌,但实用新型人通过试验,这种搅拌只能在溶液的上部形成一个大的漩涡,对溶液底部的搅拌效果非常差,而且容易使溶液溢出搅拌容器的上部开口。在停止搅拌后,搅拌容器内的混合溶液会形成倒灌,混合溶液进入空气搅拌的出气管路内,容易对管路造成腐蚀,而结晶性的混合溶液会在管路内结晶,造成出气管路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气体涡旋式曲流搅拌、搅拌效果好、运行稳定的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涡流发生器,包括出气管路和气流罩,出气管路竖向设置,气流罩罩设在出气管路的上端,在出气管路的管壁和/或气流罩下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通出气管路的内腔,出气管路内的搅拌气体经出气口排出后绕过气流罩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气流罩对出气管路出来的气体进行阻挡,形成向上的曲流,而且曲流在气流罩的上方会形成对流,同时经过搅拌容器内壁以及搅拌容器内溶液的阻力,使曲流进一步在搅拌容器中就形成360度全方位气体涡旋式曲流的搅动气流,而且这种涡旋式搅动气流上下均匀,能够保证对搅拌容器内溶液的充分搅拌,搅拌效果好,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方式进行360度涡旋式曲流搅拌,不存在运动组件,因此不会产生机械磨损和结晶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气流罩与出气管路固定连接,出气管路内竖向滑动设有一个活塞,活塞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活塞的升降控制出气口的开合。在不搅拌时,搅拌容器内的混合溶液和/或活塞的自重能够使活塞自动下降,从而关闭出气口,防止溶液倒灌,避免溶液腐蚀出气管路以及其他部件,同时防止溶液在出气管路内结晶,当需要搅拌时,出气管路充气,当搅拌气体压力大于搅拌容器内溶液对活塞的压力和/或活塞自重时,活塞上升打开出气口,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开设在出气管路的上部管壁上,活塞与出气管路内壁滑动密封,活塞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气室,活塞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气室的气孔,活塞上升后气孔连通出气口和气室,出气管路内的搅拌气体依次经过气室、气孔和出气口排出。活塞下落将出气管路密封,进行搅拌时,出气管路内的气体进入气室进而推动活塞上升,活塞上升后气孔连通出气口和气室,出气管路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气室、气孔和出气口排出,排出的气体受到气流罩的阻挡形成向上的曲流,结构简单。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与气孔均向上倾斜设置,且出气口与气孔的倾斜角度相同。出气口的输出端朝向气流罩的下侧,出气口出来的气体首先到达气流罩下侧,气体在气流罩产生折射再向上流动,增大搅拌气体在混合溶液中形成的曲流,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气流罩的下侧,活塞内侧还开设有连通出气口和出气管路内腔的出气通道,气流罩内侧在出气通道上方还开设有一个活塞腔室,活塞上端升降设置在活塞腔室内,活塞下降后关闭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出来的气流向下喷出,然后因浮力向上折返,并绕过气流罩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搅拌效果好,而且通过多个出气通道能够使气流分布均匀,增加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气流罩通过气流罩导向装置升降设置在出气管路的上方,气流罩上侧承受混合溶液向下的压力,气流罩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气流罩下侧与出气管路上端具有相配合的密闭梯形面,气流罩与出气管路的密闭梯形面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口。气流罩上升后打开出气口,出气管路内的气体经过出气口排出后沿气流罩下侧流动,并绕过气流罩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
优选的,所述气流罩为伞状,且气流罩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出气口出来的气体到达气流罩下侧后会沿气流罩下侧的曲面流动,然后再绕过气流罩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这样可以使曲流更容易在上方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塞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活塞与出气管路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锥形或锥台形能够增加搅拌气体的作用面,同时能够便于气体快速从出气管路与活塞之间通过,导向限位机构防止活塞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摆动,并对活塞进行限位,防止活塞脱离出气管路。
一种气流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气泵和上述的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固定在搅拌容器的底部,出气管路的下端与气泵连通。利用涡流发生器对搅拌容器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搅拌容器的底部固定有恒压气箱,出气管路的下端固定并连通在恒压气箱的上侧,恒压气箱通过进气管路连通气泵。通过恒压气箱供气,保证出气管路及各组件均匀受压,运行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搅拌效果好,气流罩对出气管路出来的气体进行阻挡,形成向上的曲流,而且曲流在气流罩的上方会形成对流,同时经过搅拌容器内壁以及搅拌容器内溶液的阻力,使曲流进一步在搅拌容器中就形成360度全方位气体涡旋式曲流的搅动气流,而且这种涡旋式搅动气流上下均匀,能够保证对搅拌容器内溶液的充分搅拌,搅拌效果好,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方式进行360度涡旋式曲流搅拌,不存在运动组件,因此不会产生机械磨损和结晶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2、通过活塞防止溶液倒灌,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在不搅拌时,搅拌容器内的混合溶液能够使活塞自动下降,从而关闭出气管路的出气口,防止溶液倒灌,避免溶液腐蚀出气管路、恒压气箱以及其他部件,同时防止溶液在出气管路和恒压气箱内结晶,当需要搅拌时,恒压气箱内充气,当恒压气箱内气压大于搅拌容器内溶液对活塞的压力后,活塞上升打开出气管路的出气口,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3、出气口与气孔均向上倾斜设置,出气口的输出端朝向气流罩的下侧,出气口出来的气体首先到达气流罩下侧,气体在气流罩产生折射再向上流动,增大气体在混合溶液中形成的曲流,提高搅拌效果。
4、密闭梯形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折点,使得密闭梯形面的截面侧边为三条依次连接的弯折边,气流罩下降后能够形成三级密封,确保密封可靠,气流罩与出气管路中至少一个的密闭梯形面上设有高分子材料,避免因气流罩升降过程中与出气管路相互碰撞摩擦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5、气流罩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出气口出来的气体到达气流罩下侧后会沿气流罩下侧的曲面流动,然后再绕过气流罩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这样可以使曲流更容易在上方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
6、活塞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能够便于气体快速从出气管路与活塞之间通过,导向限位机构防止活塞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摆动。
7、该涡流发生器可以搅拌混合溶液,还可以搅拌带有固体颗粒的溶液,能够避免堵塞,搅拌效果好,应用范围广。
8、运行稳定、搅拌效果好,通过恒压气箱供气,保证出气管路及各组件均匀受压,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涡流发生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实施例的涡流发生器的气流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涡流发生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导向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该涡流发生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在气流罩下方设有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该涡流发生器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气流搅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搅拌容器  2、气流罩  3、出气管路  4、恒压气箱  5、气泵  6、进气管路  7、压力包  8、单向阀  9、排液口  10、电磁阀  11、压力传感器  12、活塞  13、出气口  14、气孔  15、气室  16、活塞腔室  17、出气通道  18、密闭梯形面  19、高分子材料  20、出气腔  21、导向槽  22、固定挡头  23、固定杆  24、滑动挡头  25、固定圈  26、活塞盖  2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该涡流发生器,包括出气管路3和气流罩2,出气管路3竖向设置,气流罩2罩设在出气管路3的上端,在出气管路3的管壁和/或气流罩2下侧设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连通出气管路3的内腔,出气管路3内的搅拌气体经出气口13排出后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气流罩2对出气管路3出来的气体进行阻挡,形成向上的曲流,而且曲流在气流罩2的上方会形成对流,同时经过搅拌容器1内壁以及搅拌容器1内溶液的阻力,使气体在搅拌容器1中就形成了360度全方位气体涡旋式曲流的搅动气流,而且这种涡旋式搅动气流上下均匀,能够保证对搅拌容器1内溶液的充分搅拌,搅拌效果好,能快速有效的将其搅拌容器1内的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能够高效、快速的测定被测溶液中特定成分浓度或均匀饱和度,完全能达到和超出传统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方式进行360度涡旋式曲流搅拌,不存在运动组件,因此不会产生机械磨损和结晶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气流罩2的俯视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气流罩2上部为曲面,且曲面角度较佳的选取27~36度,气流罩2与恒压气箱4上端面相距30~300mm,即出气管路3的高度为30~300mm。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该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中的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出气管路3内竖向滑动设有一个活塞12,气流罩2固定在出气管路3或活塞12的上端,活塞12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在不搅拌时,混合溶液向下的压力和/或活塞12的自重能够使活塞12自动下降,从而关闭出气管路3的出气口13,防止溶液倒灌,避免溶液腐蚀出气管路3以及其他部件,同时防止溶液在出气管路3内结晶,当需要搅拌时,出气管路3内的搅拌气体压力大于混合溶液压力和/或活塞12自重后,活塞12上升打开出气管路3的出气口13,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和维护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气流罩2密封固定在出气管路3上端,气流罩2可以是与出气管路3一体结构,也可以是螺纹或扣接在出气管路3的上端。出气管路3的上部管壁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出气口13,活塞12与出气管路3内壁滑动密封,较佳的,在活塞12的上部固定套设一个密封圈27,通过密封圈27使活塞12与出气管路3内腔形成密封。活塞12内侧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气室15,活塞1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气室15的气孔14,出气管路3内的气体进入气室15进而推动活塞12上升,活塞12上升后气孔14连通出气口13和气室15,出气管路3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气室15、气孔14和出气口13排出,排出的气体受到气流罩2的阻挡最后形成向上的曲流。较佳的,出气口13与气孔14均向上倾斜设置,且出气口13与气孔14的倾斜角度相同,出气口13的输出端朝向气流罩2的下侧,出气口13出来的气体首先到达气流罩2下侧,气体在气流罩2产生折射再向上流动,增大气体在混合溶液中形成的曲流,增加搅拌效果。本实施将气流罩2固定在出气管路3的上端,在大型的搅拌容器1中,需要将气流罩2用能够承受较大压力的钢制材料制作,气流罩2的重量比较大,如果推动整个气流罩2升降会需要非常大的气压,而混合溶液并不需要如此大压力的气流,所以通过活塞12升降来实现出气口的开启和关闭,通过对活塞12进行配重,能够使设定恒压气箱4内的压力气体推动活塞12上升,工作可靠,而且使用寿命长。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罩2为伞状,保证搅拌气体在气流罩2上方形成对流,而且气流罩2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出气口13出来的气体到达气流罩2下侧后会沿气流罩2下侧的曲面流动,然后再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这样可以使曲流更容易在上方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本实施例中该弧形环形分布在出气管路3圆周外侧,使气流罩2呈蘑菇状。出气管路3的内腔下端设有对活塞12限位的下止挡件,下止挡件可以是具有外螺纹的环形部件,在出气管路3的内腔下端设置内螺纹连接该下止挡件,活塞12的上端可以通过与气流罩2抵接实现定位,也可以在出气管路3的内腔上端设置上止挡件。出气管路3的数量根据搅拌容器1的体积及需要搅拌的混合溶液来确定,可以有多个出气管路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涡流发生器的气流搅拌装置。
参照图2,该气流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容器1、气泵5和上述的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固定在搅拌容器1的底部,出气管路3的下端与气泵5连通,利用涡流发生器对搅拌容器1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果。
作为对气流搅拌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搅拌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恒压气箱4,出气管路3的下端固定并连通在恒压气箱4的上侧,恒压气箱4通过进气管路6连通气泵5,通过恒压气箱4供气,保证出气管路3及各组件均匀受压,运行稳定。
进气管路6连接在恒压气箱4的一侧,恒压气箱4内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1,通过压力传感器11检测恒压气箱4内的气压,压力传感器11与气泵5均连接到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系统来调节恒压气箱4内的气压,使之与对应的待混合溶液、浆体相适应。较佳的,进气管路6上设有单向阀8,防止恒压气箱4内的气体甚至混合溶液回流,保证气泵5工作安全、稳定。本实施例在恒压气箱4的底部设有排液口9,并在排液口9处安装有电磁阀10,通过电磁阀10控制排液口9的开关,将恒压气箱4内的液体排出,保证工作稳定。
工作过程:气泵5通过进气管路6向恒压气箱4输送气体,气泵5可以根据搅拌容器1内溶液的充分制备不同的气体,如氮气、氧气或普通空气,压力传感器11检测恒压气箱4内的压力,使恒压气箱4内的压力维持在设定的压力值。恒压气箱4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路3内,然后进入活塞12的气室15内,推动活塞12克服搅拌容器1内溶液的压力向上移动,活塞12移动到位后气孔14连通出气口13和气室15,气体依次经过气室15、气孔14和出气口13排出,出气口13排出的气体受到气流罩2的阻挡最后形成向上的曲流,曲流在气流罩2的上方会产生对流,而且曲流会受到搅拌容器1内壁以及溶液的阻力后形成旋流,能够对搅拌容器1内的溶液进行快速、充分、稳定的搅拌。压力传感器11与气泵5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可以实现间歇搅拌,使用方便、节能。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气流罩2密封固定在出气管路3上端,出气口13开设在气流罩2的下侧,活塞12内侧还开设有连通出气口13和出气管路3内腔的出气通道17,气流罩2内侧在出气通道17上方还开设有一个活塞腔室16,活塞12上端升降设置在活塞腔室16内,活塞12下降后关闭出气通道17。活塞12上端是直径大于下部的圆柱,该圆柱的下侧具有一个斜面,活塞12下降后,圆柱的下侧斜面压紧在出气通道17,关闭出气通道17从而达到关闭出气口13的目的。气流罩2下侧在出气通道17圆周外侧开设有一个出气腔20,出气口13位于出气腔20的下侧,出气口13有均匀开设的多个,能够使气流分布均匀,增加搅拌效果。同样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气流罩2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出气通道17出来的气体会沿气流罩2下侧的曲面流动,然后再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这样可以使曲流更容易在上方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活塞12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能够便于气体快速从出气管路3与活塞2之间通过,活塞12与出气管路3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防止活塞12在升降过程中发生摆动。
参照图3、4,导向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出气管路3内壁的导向槽21和固定在活塞12下部的多个滑动挡头24,滑动挡头24通过竖向的固定杆23与活塞12固定连接,且固定杆23的下端通过固定圈25固定连接,防止固定杆23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固定杆23与固定圈25形成一个活塞固定笼,活塞12固定在该活塞固定笼内。滑动挡头24滑动设置在导向槽21内,且导向槽21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挡头24对应的固定挡头22,用于对活塞12进行轴向限位。
实施例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气流罩2通过气流罩导向装置升降设置在出气管路3的上方,气流罩2上侧承受混合溶液向下的压力,气流罩2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气流罩2下侧与出气管路3上端具有相配合的密闭梯形面18,气流罩2与出气管路3的密闭梯形面18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口13。气流罩导向装置可以同实施例2中的导向限位机构,也可以是与出气管路3的外壁相配合的导向装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6,气流罩2下侧还固定有一个活塞12,活塞12为倒置的锥台形,还可以是锥形。活塞12与气流罩2上升后打开出气口13,出气管路3内的气体经过出气口13排出后沿气流罩2下侧流动,并绕过气流罩2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同样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气流罩2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出气口13出来的气体会沿气流罩2下侧的曲面流动,然后再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这样可以使曲流更容易在上方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本实施例中气流罩2与活塞12一起升降,可以使用在搅拌容器1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体积相对较小的气流罩2,也可以用密度较小的材质制作气流罩2,结构简单。
密闭梯形面18具有两个弯折点,使得密闭梯形面18的截面侧边为三条依次连接的弯折边,活塞12下降后能够形成三级密封,确保密封可靠,气流罩2与出气管路3中至少一个的密闭梯形面18上设有高分子材料19,高分子材料19可以是聚氨酯,也可以是橡胶,避免因气流罩2升降过程中与出气管路3相互碰撞摩擦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当然密闭梯形面18还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弯折点。本实施例中活塞12与实施例2中活塞12的结构相同,均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且均具有导向限位机构。
实施例4
参照图7,气流罩2中空,在气流罩2内侧有一个一体吹塑成型的活塞盖26,活塞12上端插入气流罩2内与活塞盖26固定连接,气流罩2的下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气通道17,活塞盖26的侧面与气流罩2内壁具有相对应的密闭梯形面18,搅拌容器1内的溶液通过出气通道17进入气流罩2内侧并对活塞盖26产生向下的压力,活塞盖26与活塞12下降后,活塞盖26与气流罩2之间的密封梯形面对接形成密封,防止气流罩2内的溶液进入出气管路3和恒压气箱4内。同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密闭梯形面18具有两个弯折点,使得密闭梯形面18的截面侧边为三条依次连接的弯折边,活塞12下降后能够形成三级密封,确保密封可靠,气流罩2与出气管路3中至少一个的密闭梯形面18上设有高分子材料19,本实施例中的活塞12优选的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且活塞12与出气管路3之间具有导向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流搅拌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参照图8,在进气管路6上设有压力包7,通过压力包7保持恒压气箱4内气压稳定,实现连续搅拌,运行稳定。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在恒压气箱4内安装压力传感器11,并在进气管路6上设置压力包7。
作为优选的方案,恒压气箱4的上侧为向上突起的弧面,能够保证各个出气管路3压力均匀,提高搅拌效果,运行稳定。尤其是在进气管路6连通在恒压气箱4的底部并由下向上进气时,弧面的恒压气箱4顶部能够使出气管路3均匀受压。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流搅拌装置可以采用上述的任意一种涡流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是以上的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管路(3)和气流罩(2),出气管路(3)竖向设置,气流罩(2)罩设在出气管路(3)的上端,在出气管路(3)的管壁和/或气流罩(2)下侧设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连通出气管路(3)的内腔,出气管路(3)内的搅拌气体经出气口(13)排出后绕过气流罩(2)的外沿形成向上的曲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罩(2)与出气管路(3)固定连接,出气管路(3)内竖向滑动设有一个活塞(12),活塞(12)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活塞(12)的升降控制出气口(13)的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3)开设在出气管路(3)的上部管壁上,活塞(12)与出气管路(3)内壁滑动密封,活塞(12)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气室(15),活塞(1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气室(15)的气孔(14),活塞(12)上升后气孔(14)连通出气口(13)和气室(15),出气管路(3)内的搅拌气体依次经过气室(15)、气孔(14)和出气口(13)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3)与气孔(14)均向上倾斜设置,且出气口(13)与气孔(14)的倾斜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3)开设在气流罩(2)的下侧,活塞(12)内侧还开设有连通出气口(13)和出气管路(3)内腔的出气通道(17),气流罩(2)内侧在出气通道(17)上方还开设有一个活塞腔室(16),活塞(12)上端升降设置在活塞腔室(16)内,活塞(12)下降后关闭出气通道(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罩(2)通过气流罩导向装置升降设置在出气管路(3)的上方,气流罩(2)上侧承受混合溶液向下的压力,气流罩(2)下侧承受搅拌气体向上的推力,气流罩(2)下侧与出气管路(3)上端具有相配合的密闭梯形面(18),气流罩(2)与出气管路(3)的密闭梯形面(18)之间形成所述出气口(13)。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罩(2)为伞状,且气流罩(2)的下侧是向下开口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涡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为倒置的锥形或锥台形,活塞(12)与出气管路(3)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
9.一种气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容器(1)、气泵(5)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涡流发生器,涡流发生器固定在搅拌容器(1)的底部,出气管路(3)的下端与气泵(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流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容器(1)的底部固定有恒压气箱(4),出气管路(3)的下端固定并连通在恒压气箱(4)的上侧,恒压气箱(4)通过进气管路(6)连通气泵(5)。
CN201420766960.4U 2014-12-09 2014-12-09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0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6960.4U CN204320187U (zh) 2014-12-09 2014-12-09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6960.4U CN204320187U (zh) 2014-12-09 2014-12-09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0187U true CN204320187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5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696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0187U (zh) 2014-12-09 2014-12-09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01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7200A (zh) * 2014-12-09 2015-03-25 淄博中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N105967146A (zh) * 2016-07-11 2016-09-28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合成炉气体分布石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7200A (zh) * 2014-12-09 2015-03-25 淄博中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N105967146A (zh) * 2016-07-11 2016-09-28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合成炉气体分布石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7200A (zh)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N204320187U (zh) 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N204395862U (zh) 升降式涡流发生器及气流搅拌装置
CN108059215A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115478U (zh) 一种可分层取样的发酵罐
CN204816310U (zh) 一种搅拌釜
CN107964476A (zh) 一种恒温酿酒发酵装置
CN110292796A (zh) 一种浓密机及浓密方法
CN203725272U (zh) 一种矿物分离浮选机
BR0013214A (pt) Método para lixiviação de matéria sólida a partir de uma pasta fluida
CN201610442U (zh) 一种气力浸出槽
CN204239351U (zh) 一种液体抽取器
CN209983354U (zh) 一种预增氧系统
CN203971820U (zh) 一种液体调配设备
CN208292670U (zh) 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混合循环装置
CN208518060U (zh) 便于清洁底部的一体化泵站
CN206266548U (zh) 一种恒温酿酒发酵装置
CN201416005Y (zh) 内顶压式球形沼气池
CN219363233U (zh) 一种满口灌装排气阀结构
CN207805414U (zh) 漩涡式液体搅拌罐
CN202078776U (zh) 油水分离器
CN215197602U (zh) 一种浮选柱及其液位调控系统
CN220300873U (zh) 一种进液管防倒流装置
CN210103625U (zh) 一体式破乳反应器
CN209352907U (zh) 实验室用快速发酵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