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0690U -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0690U
CN204300690U CN201420680994.1U CN201420680994U CN204300690U CN 204300690 U CN204300690 U CN 204300690U CN 201420680994 U CN201420680994 U CN 201420680994U CN 204300690 U CN204300690 U CN 204300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oil tank
spool
h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09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UANQ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UANQ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UANQ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UANQ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809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0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0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069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包括阀体、导筒、止回阀体、阀芯、主密封圈、中轴、复位弹簧、齿轮、齿轮轴、控制手柄和控制进油时油罐内油面高度的浮子装置;未使用时阀芯与主密封圈密封住高液面阀的进出油的通道;进油时通过输油管道内的油的压力将阀芯从主密封圈处压开,输入油罐内的油达到所需的量时,通过浮子装置以及阀体内的部件的配套使用自动关闭阀门;出油时通过控制手柄手动打开或关闭阀门。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止回阀瓣的高液面阀,通过止回阀瓣防止了油罐冒灌的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的高液面阀将进油与出油的功能二合为一,简化了油罐整体的设计与安装,同时该高液面阀的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安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罐的阀门分为进油阀与出油阀,进油阀与出油阀都位于油罐的下部。
传统的进油阀主要包括阀体、导筒、阀芯和控制油体在罐内高度的浮子装置;阀体内部具有与阀体为一体的内胆,导筒位于阀体构成的腔内,导筒的后部固定在阀体上,导筒的前部与内胆卡合为一体,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止漏油的密封圈,导筒与内胆卡合为一体;阀芯套于导筒内部并能在套筒轴向上运动,未使用时阀芯的顶部与设置于进油口处的主密封圈封住进油口,在内胆与导筒形成的腔内阀芯与内胆之间形成中腔;阀芯和导筒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阀芯上并在受力下能推动阀芯关闭进油口,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内胆上。进油时阀芯将伸缩弹簧压缩,当油罐装到指定位置时,伸缩弹簧将阀芯的顶部推至密封环处并与密封环封住进油口;在阀芯上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位于进油口处,进油孔将阀体的外部和中腔连通,中腔与位于罐内的浮子装置相连通;在进油阀的进油口处还设置有连接进油管的法兰。进油阀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进油管与进油口连通,阀芯的前端在进油管的油压下使阀芯相对于导筒向后运动,此时,阀芯与主密封圈脱离开来,油体从阀体与内胆和导筒之间的外腔进入油罐,同时极少一部分油体通过进液孔进入中腔,从中腔通过直通终端接头经中腔内的油压压至油罐的上部,通过浮子装置从上部将极少部分的油体注入到罐内,浮子装置的高度可根据液面需要的高度来调整,当油罐内的油面到达需要高度时,浮子装置就会关闭,当与中腔连通的浮子装置关闭时,中腔的压力因为进油孔还继续进油,则中腔的压力逐渐变大,并最终与前腔压力平衡为止,则由于阀芯处于中腔侧的面积大于前腔侧的面积,则在阀芯上形成一个力差,阀芯在力差加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与主密封圈配合在一起关闭进液口。
卸油阀通常为可手动启闭的单向阀,现有技术当中,常用的卸油阀包括阀体、封住进油口的阀瓣和控制阀瓣打开与关闭的控制装置;阀瓣上连接有阀杆,阀杆的另一端被套在轴承套内,在阀杆上套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套上,另一端固定在阀瓣一侧,通过将阀杆限定于同一轴上,当开关阀瓣时阀瓣也在同一轴向上运动,使阀门开关稳定。阀瓣的开是通过拨叉控制阀瓣挤压伸缩弹簧,拨叉通过设置在阀体外侧的手柄控制;阀瓣关闭是通过将拨叉用手柄复位,在伸缩弹簧的作用力下,将阀瓣顶住卸油口即完成关闭。故卸油阀是手动的阀,现在普通的卸油阀几乎都是通过开关阀瓣来完成卸油或关闭的功能,当然也能完成向罐内装油的作业任务,但为避免冒罐事故的发生,必须采用电子液位控制方式发出停泵指令停泵。
现有加油车的油罐的进油阀和卸油阀一般都采用上述两种阀门,而且都是分开的,分开制造时,成本高,增加了油罐的重量,使油罐在设计、生产、装配过程中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油罐阀门工艺、防止油罐冒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包括阀体、导筒、止回阀体、阀芯、主密封圈、中轴、复位弹簧、齿轮、齿轮轴、控制手柄和控制进油时油罐内油面高度的浮子装置;所述阀体具有连接在油罐一端的油口Ⅰ和与管道连接的油口Ⅱ;所述阀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油口Ⅰ端并与外壳连为一体的内胆;所述导筒设置在外壳内部油口Ⅱ端并与内胆相互密封配合,所述导筒在油口Ⅱ端具有能使阀芯的密封端通过的开口;所述止回阀体固定在油口Ⅱ端的阀体的外壳上,所述导筒被止回阀体压紧在内胆上并与内胆形成阀内套;所述阀芯套合在阀内套内,所述阀芯包括具有密封油口Ⅱ的密封端和与阀内套紧密接触并能在阀内套内相对滑动的芯座,所述阀芯的密封端的密封端面上设置有能够穿过中轴并与中轴紧密配合的端面孔;所述阀芯的密封端面与连接管道的一侧形成前腔,所述阀芯内部与阀内套之间形成中腔,所述外壳与阀内套之间形成外腔;所述主密封圈设置在阀体的油口Ⅱ处并与阀芯的密封端面相互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油罐与外部的通道;所述中轴设置在中腔内,所述中轴的一端紧密设置在油口Ⅰ端的导筒上并能相对于导筒在中轴的轴向上滑动,所述中轴的另一端具有切面直径大于密封端面的端面孔孔径且穿过阀芯密封端的端面孔的端头,所述端头能够带动阀芯压缩复位弹簧以打开油罐与外部的通道,所述中轴在油口Ⅱ端开设有连接前腔与中腔的引流道,所述引流道上设置有控制进入中腔的油量的节流孔,所述中轴在油口Ⅰ端开设有齿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中腔内并套在中轴上;所述中腔内设置有套在中轴上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置在齿轮靠近阀芯的一侧,所述弹簧座安装在内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弹簧座上,另一端抵在阀芯的密封端面上;所述齿轮设置在中腔内并与中轴的齿槽相啮合以控制中轴的滑动;所述齿轮套在齿轮轴上,所述齿轮轴的一端穿出阀体并与控制手柄连接,其与阀体接触的部分设置有防止漏油的齿轮轴密封圈,另一端活动设置于阀体上,所述齿轮轴带动齿轮转动,操作控制手柄能够控制中轴的滑动;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连通。
所述的节流孔可根据油罐大小的需要,改变节流孔的大小。所述的齿槽上设置的齿为渐开线齿,所述齿槽与齿轮以1:1的速度相互传动。本实用新型的主密封圈可以采用尼龙或特富龙(PTFE)或其他高强度可适合做密封圈的材料构成,高液面阀上其他的密封圈都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在止回阀体与导筒之间压紧有密封压环,所述主密封圈被压紧在密封压环与止回阀体之间。通过设置密封压环来压住密封圈可以使高液面阀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
在止回阀体与密封压环之间压紧有止回阀座,所述主密封圈被压紧在密封压环与止回阀座之间,止回阀座上设置有能与止回阀座相配合并防止误操作油罐冒罐的止回阀瓣,阀芯与主密封圈密封油口Ⅱ的状态下,所述止回阀瓣被中轴的端头顶起。通过设置止回阀座与止回阀瓣可以避免高液面阀在未关闭的情况下即:阀处于泄放阀功能时误操作为向罐内灌装而造成油罐冒罐的事故发生。
所述止回阀瓣上设置有防止油体进入油罐的阀瓣密封圈,所述密封压环、止回阀座与阀体的接触部设置有被密封压环与止回阀座压紧并防止高液面阀漏油的O形橡胶密封圈。通过设置阀瓣密封圈、O形橡胶密封圈都可以更好的防止高液面阀漏油,可以使高液面阀更加安全稳定。
所述导筒与内胆的接合处设置有阀内套密封圈。通过设置阀内套密封圈可更好的将外腔与中腔隔绝开,可以使阀体更加稳定可靠。
在阀内套的油口Ⅱ端阀芯的芯座与导筒之间形成减震腔,所述导筒上设置有连接减震腔与外腔的引流孔。通过设置减震腔在进油时可以提高进油的效率,出油时可以防止阀芯在高液面阀内震荡,使高液面阀更加安全稳定。
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定位盘、手柄、设置于定位盘与手柄之间套在齿轮轴上的扭弹簧;所述定位盘套于齿轮轴上并固定在外壳上,所述齿轮轴与手柄通过销子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限制中轴滑动距离的定位槽,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槽向配合使用的凸起。通过设置控制手柄装置可将出油装置与进油装置更好的整合为一体。控制手柄主要是用来控制出油过程。
通常定位盘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槽,一个定位槽为复位槽,将手柄的凸起打到另一个定位槽时放油,放完再将手柄打会复位槽即可,出油过程通过手动控制实现。
所述内胆在油口Ⅰ端固定有轴承套,所述中轴在油口Ⅰ端的端部套于轴承套内。通过设置轴承套,可以减少中轴对内胆的磨损,将整个中腔密封的更好,而且拆卸与安装也更加方便。
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通过设置在阀体上的直通终端接头连接。铸造阀体时直接铸造有连通中腔与阀体外部的通道,直通终端接头接于其上即可。通常进油阀是通过浮子装置来控制油罐内进油的量。
所述阀芯的密封端面的端面孔上设置有中轴密封圈。通过设置中轴密封圈将中轴与密封端面之间密封的更好,即可只通过节流孔控制进入中腔的油量,只需控制节流孔的大小即可,便于控制进油以及进油完成后自动关闭的延时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油过程:
设定前腔的压强为P1,中腔的压强为P2,外腔的压强为P3,减震腔的压强为P4。
进油前,阀芯在复位弹簧的压力作用下与主密封圈接触将油口Ⅱ封住,手柄处于复位状态下,中轴的端头将止回阀瓣顶起。
进油时,将输油管道连接在止回阀体上,因为高液面阀处于油罐的下部,所以输油管道进油时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将油体输入油罐,因此P1的压强较大,前腔的油体压在阀芯的密封端面上并使密封端面压缩复位弹簧,此时阀芯被P1逐渐推开,阀芯与主密封圈逐渐分离,油体进入外腔并形成P3。此时P1虽大,但为了保证进油的速度,就需要将阀芯与主密封圈分开的越远越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上所述开设有减震腔,油体进入外腔时通过引流孔一部分油体进入减震腔并在减震腔中形成压强P4,此时P4给阀芯的芯座加压,使整个阀芯压缩复位弹簧的压力增强,使得阀芯所受到的压强变为P1与P4的和,主密封圈与阀芯之间更加远离,这样也避免了开阀时的震荡的发生,油体进入油罐的速度变大,缩短了进油的时间。
为了控制油罐中的油量,需提前设置浮子装置的高度。进油时一部分油体通过中轴上开设的引流道与节流孔进入中腔并形成压强P2,中腔通过直通终端接头与浮子装置连通,浮子装置设置在油罐的上部,进油过程中浮子装置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中腔中的油体在P2作用力下被通过浮子装置压入油罐中。当油罐中的油体灌入到所需要的量时,油罐中的油体与浮子装置接触并使浮子装置关闭,油体继续受节流孔控制地进入中腔使中腔的液体逐渐增多,使阀芯慢慢靠近主密封圈,并使P2逐渐增大至P1值, 由于阀芯中腔侧的面积大于前腔侧的面积,则在阀芯上形成一个足够的力差,有效地关闭阀门。
在阀芯逐渐靠近主密封圈的过程中前腔的P1不变,中腔受节流孔节流控制逐渐进油,此时阀芯与主密封圈之间平稳拉近,油体进入油罐的量逐渐减少,此时P3随着减小,在P1的作用力下缓慢关闭,避免了快速关闭造成的水击现象,有利于高液面阀关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节流孔的缓冲作用,关闭过程中使阀芯两侧的力逐渐变化关闭油口Ⅱ。此时就完成了输油的整个过程。
出油过程:
出油过程是通过控制手柄操作的。放油时,将手柄打到放油位置,此时转动手柄,手柄带动齿轮轴转动,齿轮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和设置在中轴上的齿槽啮合带动中轴滑动,打开时,通过设置在中轴上的端头抵在密封端面上,通过手柄传动的力使密封端面压缩复位弹簧,将阀芯与主密封圈分开,即可放油。
放油完毕后,将手柄复位,通过手柄传动的力使中轴移动到油口Ⅱ关闭时状态的位置,此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压力将阀芯与主密封圈压住,封住油口Ⅱ,即可完成关闭。
通常按照正常操作即可,然而当操作人员忘记将手柄复位,油口Ⅱ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下,此时上述的进油过程的操作自动控制将失效,在进油时为了防止冒灌,在油口Ⅱ处设置了止回阀瓣,止回阀瓣通过轴活动连接在止回阀座上,止回阀瓣可通过自身重力自然向下转动,进油时,油压自然将止回阀瓣压在油口Ⅱ处,防止油体进入罐内,避免造成事故。此时就需要复位手柄,复位手柄后端头顶起止回阀瓣,此时可按上述进油过程安全进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进油阀与出油阀合二为一,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油罐阀门工艺、同时又防止了冒灌的发生,操作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胆;3、阀芯;4、导筒;5、止回阀体;6、主密封圈;7、中轴;8、复位弹簧;9、齿轮;10、齿轮轴;11、密封端;12、芯座;13、密封端面;14、前腔;15、中腔;16、外腔;17、节流孔;18、齿槽;19、齿轮轴密封圈;20、密封压环;21、止回阀座;22、止回阀瓣;23、阀瓣密封圈;24、弹簧座;25、阀内套密封圈;26、减震腔;27、引流孔;28、定位盘;29、手柄;30、扭弹簧;31、定位槽;32、凸起;33、轴承套;34、直通终端接头;35、端头;36、引流道;37、O形橡胶密封圈;38、销子;39、中轴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包括阀体、导筒4、止回阀体5、阀芯3、主密封圈6、中轴7、复位弹簧8、齿轮9、齿轮轴10、控制手柄和控制进油时油罐内油面高度的浮子装置;所述阀体具有连接在油罐一端的油口Ⅰ和与管道连接的油口Ⅱ;所述阀体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油口Ⅰ端并与外壳1连为一体的内胆2;所述导筒4设置在外壳1内部油口Ⅱ端并与内胆2相互密封配合,所述导筒4在油口Ⅱ端具有能使阀芯3的密封端11通过的开口;所述止回阀体5固定在油口Ⅱ端的阀体的外壳1上,所述导筒4被止回阀体5压紧在内胆2上并与内胆2形成阀内套;所述阀芯3套合在阀内套内,所述阀芯3包括具有密封油口Ⅱ的密封端11和与阀内套紧密接触并能在阀内套内相对滑动的芯座12,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11的密封端面13上设置有能够穿过中轴7并与中轴7紧密配合的端面孔;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面13与连接管道的一侧形成前腔14,所述阀芯3内部与阀内套之间形成中腔15,所述外壳1与阀内套之间形成外腔16;所述主密封圈6设置在阀体的油口Ⅱ处并与阀芯3的密封端面13相互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油罐与外部的通道;所述中轴7设置在中腔15内,所述中轴7的一端紧密设置在油口Ⅰ端的导筒4上并能相对于导筒4在中轴7的轴向上滑动,所述中轴7的另一端具有切面直径大于密封端面13的端面孔孔径且穿过阀芯3密封端11的端面孔的端头35,所述端头35能够带动阀芯3压缩复位弹簧8以打开油罐与外部的通道,所述中轴7在油口Ⅱ端开设有连接前腔14与中腔15的引流道36,所述引流道36上设置有控制进入中腔15的油量的节流孔17,所述中轴7在油口Ⅰ端开设有齿槽18;所述复位弹簧8设置在中腔15内并套在中轴7上;所述中腔15内设置有套在中轴7上的弹簧座24,所述弹簧座24设置在齿轮9靠近阀芯3的一侧,所述弹簧座24安装在内胆2上,所述复位弹簧8的一端抵在弹簧座24上,另一端抵在阀芯3的密封端面13上;所述齿轮9设置在中腔15内并与中轴7的齿槽18相啮合以控制中轴7的滑动;所述齿轮9套在齿轮轴10上,所述齿轮轴10的一端穿出阀体并与控制手柄连接,其与阀体接触的部分设置有防止漏油的齿轮轴密封圈19,另一端活动设置于阀体上,所述齿轮轴10带动齿轮9转动,操作控制手柄能够控制中轴7的滑动;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15连通。
在止回阀体5上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将止回阀体5固定在外壳1上。在油口Ⅰ处设置有连接油罐的法兰,通过法兰将阀体连接于油罐上;在油口Ⅱ处止回阀体5上设置有连接外部油管的连接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座24通过与内胆2上设置的凸台卡合后,通过销夹将弹簧座24固定在凸台上。
在止回阀体5与导筒4之间压紧有密封压环20,在止回阀体5与密封压环20之间压紧有止回阀座21,所述主密封圈6被压紧在密封压环20与止回阀座21之间,止回阀座21上设置有能与止回阀座21相配合并防止油罐冒罐的止回阀瓣22。
所述止回阀瓣22上设置有防止油体进入油罐的阀瓣密封圈23,所述密封压环20、止回阀座21与阀体的接触部设置有被密封压环20与止回阀座21压紧并防止高液面阀漏油的O形橡胶密封圈37。
所述中腔15内设置有弹簧座24,所述弹簧座24安装在内胆2上,所述复位弹簧8的一端抵在弹簧座24上,另一端抵在阀芯3的密封端面13上。
所述导筒4与内胆2的接合处设置有阀内套密封圈25。
在阀内套的油口Ⅱ端阀芯3的芯座12与导筒4之间形成减震腔26,所述导筒4上设置有连接减震腔26与外腔16的引流孔27。
如图2、图3所示,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定位盘28、手柄29、设置于定位盘28与手柄29之间套在齿轮轴10上的扭弹簧30;所述定位盘28套于齿轮轴10上并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齿轮轴10与手柄29通过销子38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28上设置有限制中轴7滑动距离的定位槽31,所述手柄29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槽31向配合使用的凸起32。设置手柄29时可将手柄29远离高液面阀并倾斜一定的角度,所述的控制手柄之间设置有被压缩的扭弹簧30,故手柄29始终受到扭弹簧30的压力,在转动手柄29,变换阀体的开关时,通过以销子38为杠杆,将凸起32从定位槽31中翘起,转到另外的定位槽31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凸起32与手柄29手握的部分分别处在两端,故翘起凸起32时候,需要将手柄29向高液面阀的方向压下,然后转动,通过设置带有一定角度的手柄29后,不会因为压下手柄29导致手柄29与高液面阀之间距离过近而伤到手。
所述内胆2在油口Ⅰ端固定有轴承套33,所述中轴7在油口Ⅰ端的端部套于轴承套33内。在内胆2与轴承套33之间涂抹胶水更好的将中腔15与外腔16隔绝开来。
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15通过设置在阀体上的直通终端接头34连接。
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面13的端面孔上设置有中轴密封圈39。为了更好的实现实用新型效果,止回阀座21与止回阀体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压环20与阀体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3)、导筒(4)、止回阀体(5)、主密封圈(6)、中轴(7)、复位弹簧(8)、齿轮(9)、齿轮轴(10)、控制手柄和控制进油时油罐内油面高度的浮子装置;
所述阀体具有连接在油罐一端的油口Ⅰ和与输油管道连接的油口Ⅱ;
所述阀体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油口Ⅰ端并与外壳(1)连为一体的内胆(2);
所述阀芯(3)套合在阀内套内,所述阀芯(3)包括具有密封油口Ⅱ的密封端(11)和与阀内套紧密接触并能在阀内套内相对滑动的芯座(12),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11)的密封端面(13)上设置有能够穿过中轴(7)并与中轴(7)紧密配合的端面孔;
所述导筒(4)设置在外壳(1)内部油口Ⅱ端并与内胆(2)相互密封配合,所述导筒(4)在油口Ⅱ端具有能使阀芯(3)的密封端(11)通过的开口;
所述止回阀体(5)固定在油口Ⅱ端的阀体的外壳(1)上,所述导筒(4)被止回阀体(5)压紧在内胆(2)上并与内胆(2)形成阀内套;
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面(13)与连接输油管道的一侧形成前腔(14),所述阀芯(3)内部与阀内套之间形成中腔(15),所述外壳(1)与阀内套之间形成外腔(16);
所述主密封圈(6)设置在阀体的油口Ⅱ处并与阀芯(3)的密封端面(13)相互配合以打开或关闭油罐与外部的通道;
所述中轴(7)设置在中腔(15)内,所述中轴(7)的一端紧密设置在油口Ⅰ端的导筒(4)上并能相对于导筒(4)在中轴(7)的轴向上滑动,所述中轴(7)的另一端具有切面直径大于密封端面(13)的端面孔孔径且穿过阀芯(3)密封端(11)的端面孔的端头(35),所述端头能够带动阀芯(3)压缩复位弹簧(8)以打开油罐与外部的通道,所述中轴(7)在油口Ⅱ端开设有连接前腔(14)与中腔(15)的引流道(36),所述引流道(36)上设置有控制进入中腔(15)的油量的节流孔(17),所述中轴(7)在油口Ⅰ端开设有齿槽(18);
所述复位弹簧(8)设置在中腔(15)内并套在中轴(7)上;所述中腔(15)内设置有套在中轴上的弹簧座(24),所述弹簧座(24)设置在齿轮(9)靠近阀芯(3)的一侧,所述弹簧座(24)安装在内胆(2)上,所述复位弹簧(8)的一端抵在弹簧座(24)上,另一端抵在阀芯(3)的密封端面(13)上;
所述齿轮(9)设置在中腔(15)内并与中轴(7)的齿槽(18)相啮合以控制中轴(7)的滑动;
所述齿轮(9)套在齿轮轴(10)上,所述齿轮轴(10)的一端穿出阀体并与控制手柄连接,其与阀体接触的部分设置有防止漏油的齿轮轴密封圈(19),另一端活动设置于阀体上,所述齿轮轴(10)带动齿轮(9)转动,操作控制手柄能够控制中轴(7)的滑动;
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在止回阀体(5)与导筒(4)之间压紧有密封压环(20),所述主密封圈(6)被压紧在密封压环(20)与止回阀体(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在止回阀体(5)与密封压环(20)之间压紧有止回阀座(21),所述主密封圈(6)被压紧在密封压环(20)与止回阀座(21)之间,止回阀座(21)上设置有能与止回阀座(21)相配合并防止油罐冒罐的止回阀瓣(22);阀芯(3)与主密封圈(6)密封油口Ⅱ的状态下,所述止回阀瓣(22)被中轴(7)的端头(35)顶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瓣(22)上设置有防止油体进入油罐的阀瓣密封圈(23),所述密封压环(20)、止回阀座(21)与阀体的接触部设置有被密封压环(20)与止回阀座(21)压紧并防止高液面阀漏油的O形橡胶密封圈(3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4)与内胆(2)的接合处设置有阀内套密封圈(25)。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在阀内套的油口Ⅱ端阀芯(3)的芯座(12)与导筒(4)之间形成减震腔(26),所述导筒(4)上设置有连接减震腔(26)与外腔(16)的引流孔(27)。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定位盘(28)、手柄(29)、设置于定位盘(28)与手柄(29)之间套在齿轮轴(10)上的扭弹簧(30);所述定位盘(28)套于齿轮轴(10)上并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齿轮轴(10)与手柄(29)通过销子(38)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28)上设置有限制中轴(7)滑动距离的定位槽(31),所述手柄(29)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槽(31)向配合使用的凸起(32)。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在油口Ⅰ端固定有轴承套(33),所述中轴(7)在油口Ⅰ端的端部套于轴承套(3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装置与中腔(15)通过设置在阀体上的直通终端接头(3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的密封端面(13)的端面孔上设置有中轴密封圈(39)。
CN201420680994.1U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0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0994.1U CN204300690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0994.1U CN204300690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0690U true CN204300690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6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0994.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00690U (zh) 2014-11-14 2014-11-14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06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6045A (zh) * 2014-11-14 2015-03-11 重庆川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CN114341544A (zh) * 2019-09-05 2022-04-12 纳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从储存容器分配气体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6045A (zh) * 2014-11-14 2015-03-11 重庆川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CN114341544A (zh) * 2019-09-05 2022-04-12 纳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从储存容器分配气体的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1597B1 (ko) 유체 제어용 솔레노이드 밸브
CN204300690U (zh)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CN201731154U (zh) 一种浮球阀
CN104406045B (zh) 一种用于油罐的双向流动的高液面阀
CN106286451A (zh) 泄压阀
CN105570208A (zh) 降噪双路油泵
CN201120502Y (zh) 气压自动注油链锯中的油壶结构
CN208764356U (zh) 一种手液动平板阀
KR101686925B1 (ko) 연료 과충전 방지용 멀티밸브
CN102442629A (zh) 放液阀
CN204677346U (zh) 常闭型机电复合式高压油泵
CN203558841U (zh) 自封加油枪
CN108678948B (zh) 一种液压系统及其齿轮泵
CN207261669U (zh) 一种台阶活塞调流阀
CN205852702U (zh) 一种手持液压工具
CN104564871A (zh) 一种低压损叠加式液控单向阀
CN114233478A (zh) 一种大通径通油活门
CN103626111B (zh) 自封加油枪
WO2009027767A3 (ja) 燃料カートリッジ
CN202203200U (zh) 液压分配器下降阀
CN202100789U (zh) 调节阀
CN206206616U (zh) 一种杠杆式截止阀
CN204140099U (zh) 一种插装式液压阀
CN103195765B (zh) 手动先导阀
CN2925337Y (zh) 一种压力锅组合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