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9853U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9853U
CN204289853U CN201420696790.7U CN201420696790U CN204289853U CN 204289853 U CN204289853 U CN 204289853U CN 201420696790 U CN201420696790 U CN 201420696790U CN 204289853 U CN204289853 U CN 204289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heet
arrangements
keeper
electric connection
lamell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67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宇丰
林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67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9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9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9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连接器本体、一壳体及一或数个屏蔽片。壳体由数个侧壁相互连接环绕组成,并据以于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连接器本体设置于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的一端为一连接端口。至少一屏蔽片环绕连接端口的周缘设置,每一个屏蔽片包括有X个弯折,界定出X+1个对应贴附于各侧壁的片体,各片体具有至少一定位件。其中,各侧壁对应于各片体的定位件设置有定位部,且每一个屏蔽片通过定位件对应与各侧壁的定位部相互卡合,以稳固地设置于壳体的连接端口。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壳体,而可屏蔽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连接器,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与其他电子装置发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多会于电连接器上设置有屏蔽壳体,据以通过屏蔽壳体的遮蔽及接地,而有效降低发生电连接器所传输的讯号受倒的电磁干扰。
一般来说,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多是利用焊接的方式设置于电连接器的插接口附近。然而,于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屏蔽壳体多是利用单一金属薄片冲压成形,因此使得将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电连接器上时,产生诸多不便。举例来说,屏蔽壳体在焊接前,必须通过额外的治具,以使屏蔽片固定设置于电连接器上,据以才可避免屏蔽壳体于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的问题。意即,制造厂商必须对各式不同的屏蔽壳体,额外对应设计不同的固定治具,为此造成制造厂商的制造成本上升。
再者,由于屏蔽壳体为薄型片状结构,且屏蔽壳体、电连接器两者相互接触的表面,多为光滑面,因此,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即使通过额外设计的治具对屏蔽壳体进行定位,屏蔽壳体于焊接过程中,仍容易发生位移,进而可能造成屏蔽壳体部分区段的翘曲,而使得屏蔽壳体无法平整地设置于电连接器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人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通过屏蔽片的定位件及壳体的定位部的设置,借以使屏蔽片可稳固地设置于壳体上,进而使得屏蔽壳体于后续激光点焊的过程中,无需额外利用治具将屏蔽片固定于壳体上,从而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屏蔽片于激光点焊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因此不易发生翘曲的问题,从而可有效提升生产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连接器本体、一壳体及一或数个屏蔽片。壳体由数个侧壁相互连接环绕组成,并据以于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至少一连接器本体设置于容置空间,且容置空间的一端为一连接端口。至少一屏蔽片环绕于连接端口的周缘设置,每一个屏蔽片包括有X个弯折,界定出X+1个对应贴附于各侧壁的片体,各片体具有至少一定位件。其中,各侧壁对应于各片体的定位件设置有定位部,且每一个屏蔽片通过所述定位件对应与各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互卡合,以稳固地设置于壳体的连接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该壳体由四个该侧壁组成,该屏蔽片的数量为一个,该屏蔽片包覆设置于该壳体时,该屏蔽片的两端之间具有一间隙,而不相互接触。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屏蔽片具有三个弯折,且该屏蔽片的两端间的该间隙,邻近于两个该侧壁相连接的位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屏蔽片具有四个弯折,而该屏蔽片的两端间的该间隙,位于其中一该侧壁的一侧。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壳体由四个该侧壁组成,该屏蔽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屏蔽片包覆设置于该壳体时,彼此不相互接触,而形成有两个间隙。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各该屏蔽片具有一个弯折,且各该间隙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该侧壁相连接的位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各该屏蔽片具有两个弯折,且各该间隙分别位于其中一该侧壁的一侧。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屏蔽片向相反于该连接端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数个弹片。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各该片体的其中一个该定位件邻近于该弯折设置。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屏蔽片具有数个焊接点,各该焊接点邻近各该定位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通过屏蔽片的定位件与壳体的定位部相互卡合,可使屏蔽片于激光点焊前,先与壳体稳定地固定设置于壳体上,而于激光点焊时,可免去治具的使用,且通过设置于各屏蔽片的定位件,对应与壳体的各定位部相互卡合,可使屏蔽片于激光点焊过程中,不易位移而脱离其定位,进而可使屏蔽片不易发生翘曲的问题。如此,可有要降低屏蔽片点焊于壳体上作业成本,且还可有效提高屏蔽片点焊于壳体上的良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屏蔽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屏蔽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屏蔽片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屏蔽片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连接装置
10:连接器本体
20:壳体
201:上侧壁
202:下侧壁
203:左侧壁
204:右侧壁
205:连接端口
21:定位部
22:第一穿孔
30:屏蔽片
301:第一片体
302:第二片体
303:第三片体
31:定位件
32:第二穿孔
33:弹片
34:焊接点
U:弯折
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亦即未反应出相关构成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并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第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及组装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连接装置1包括有两个电连接器本体10、一壳体20及两个屏蔽片30。壳体20由四个侧壁(上侧壁201、下侧壁202、左侧壁203及右侧壁204)所组成,并据以于壳体20内形成一容置空间(图未标示),两个电连接器本体10设置于壳体20内,且容置空间的一端为一连接端口205。其中,电连接器本体10可以是任何需要设置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的电连接器,于此不多加限制。壳体20的连接端口205与电连接器本体1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依据实际需求改变,例如亦可以是连接端口205与电连接器本体10的连接口齐平。
两个屏蔽片30对应于连接端口205的外型,分别呈现类似U字型的外型,据以环绕该连接端口205的周缘设置。每一个屏蔽片30包括有X(X为正整数)个弯折U,而可界定出X+1个对应贴附于各该侧壁的片体,各片体具有至少一定位件31,而各侧壁对应于各片体的至少一定位件31包括有至少一定位部21。以图中对应设置于上侧壁201的屏蔽片30为例,屏蔽片30具有两个弯折U,据以将屏蔽片30界定出三个片体,分别为一第一片体301及两个相对面设置的第二片体302。第一片体301具有两个定位件31,各第二片体302则具有一个定位件31。第一片体301的两个定位件31分别邻近于其所对应的第一穿孔22设置,而各第二片体302的定位件31则邻近于其对应的弯折U设置。其中,于本实施例图中,各定位部21是以穿孔的形式为例,而各定位件31是以凸包的形式为例,但实际应用不局限于此,两者可以是任何可相互卡合的结构,例如亦可以是定位件31为穿孔形式,而定位部21为凸包形式;或者可以是定位部21为凹孔的形式,而定位件31为凸点的形式。定位件31及定位部21的外型,不局限于图中的圆形,可依据需求加以改变,例如方形、椭圆形等。其中,屏蔽片30可以是由金属冲压成型的薄型结构,且可依据需求,向相反于连接端口205延伸形成有数个弹片33。另外,依据实际需求的不同,壳体20的上侧壁201邻近于连接端口205处,可以设置有数个第一穿孔22,而屏蔽片30的第一片体301可以对应具有第二穿孔32。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弯折U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定位件31,据以可使弯折U于激光点焊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从而可有效提升激光点焊的品质及良率。
值得一提的是,定位件31及定位部21的设计,较佳地为凹凸对应设计,据以当屏蔽片30通过定位件31与壳体20的定位部21卡合,而进行激光点焊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的问题;据以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屏蔽壳体与电连接器的接触面皆为光滑面,而即使利用治具使其定位,屏蔽壳体仍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请复参图2,各屏蔽片30的第一片体301及第二片体302,依据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的不同,而对应设置有不同位置的焊接点34。具体来说,屏蔽片30的第一片体301的焊接点34,可以是设置于第二穿孔32及定位件31间;而各第二片体302的焊接点34则可以是相对于定位件31,设置于第二片体302的末端。换言之,相对长度较长的第一片体301的焊接点34,较佳地可以是设置于两个定位件31间,而相对长度较短的第二片体302,其定位件31及焊接点34可以是对应分别设置于第二片体302的两端。
如上所述,各屏蔽片30通过定位件31的设置,可于激光点焊前,先与壳体20的各定位部21相互卡合,而固定设置于各侧壁上,据以各屏蔽片30于激光点焊的过程中,无需额外的治具协助其定位于壳体20上,而可直接快速地对多个焊接点34进行激光点焊作业,从而可省去治具的成本,且可有效地加速激光点焊的效率,以及可有效避免屏蔽片30发生翘曲的现象。
进一步来说,在相对较长的第一片体301中,各焊接点34是位于两个定位件31间,因此,于激光点焊的过程中,第一片体301随时有两个以上与壳体20相互固定的位置,从而可使得第一片体301于激光点焊过程中,不易产生相对位移,进而于焊接后不易发生翘曲的问题。而,相对地,第二片体302的相对长度较短,因此,通过邻近于弯折U的定位件31设置,即可以使第二片体302于激光点焊过程中,不易产生相对位移。
换言之,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及焊接点34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第一片体301及第二片体302的长度加以增减,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绘示的数量。举例来说,为确保第二片体302设置于左侧壁203及右侧壁204上的稳固性,可以是设置有两个定位件31,而使焊接点34位于两个定位件31间。
又,如图2中对应设置于下侧壁202的屏蔽片30为例,其显示另一种定位件31的设置方式,屏蔽片30的第一片体301的两个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可以据以将第一片体301等分为三个区域,而焊接点(图未示),则可以是设置于两个定位件31间,以及每个定位件31与弯折U间。值得注意的是,若使第一片体301的定位件31设置于第一片体301的中间部位,而远离屏蔽片30的弯折U,则,第二片体302的定位件31,较佳地,是邻近于弯折U设置,借以可有效使第一片体301与第二片体302相连接的弯折U,于激光点焊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
综合上述,为使屏蔽片30稳定地固定设置于壳体20的连接端口205,屏蔽片30的弯折U的数量X及定位件31的数量Y,需符合Y≧X+1的限制;于此所指的定位件数量,是指至少需要的数量,于实际应用中,还可依据屏蔽片30的区段长度,而适应性增设定位件31设置的数量。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为利说明,于本实施例图中,仅绘示两个屏蔽片30,关于电连接器本体10及壳体20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请复参图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两个屏蔽片30是呈现L字型,且各屏蔽片30分别具有一个弯折U,据以各屏蔽片30被区隔出一第一片体301及一第二片体302。其中,对应设置于上侧壁(请复参图2)的第一片体301具有两个定位件31,且两个定位件31分别设置于第一片体301的两端(图中是以邻近于第一穿孔22的位置设置);而对应设置于左侧壁(请复参图2)的第二片体302,亦具有两个定位件31,且两个定位件31亦分别设置于第二片体302的两端。换言之,同如前述,各屏蔽片30具有X个弯折U,则可对应界定出X+1个片体,而各片体对应于其所贴附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定位件31,以可与该侧壁相互卡合。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二片体302有别于前述实施例的第二片体302,而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片体302需至少设置有两个定位件31,且较佳地是邻近于第二片体302的两端设置,据以可确保第二片体302于激光点焊的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第一片体301及第二片体302的数个焊接点34,则可以是对应设置于每两个定位件31中,或是可以是设置于弯折U与定位件31间,据以通过各定位件31的设置,可以确使第一片体301及第二片体302于激光点焊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现象。同如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各个屏蔽片30的弯折数量为1个(X个),而定位件31的数量为4个(Y个),符合所述的Y≧X+1的限制。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为利说明,于图中仅绘示屏蔽片30,其余构件请复参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电连接装置可以是仅具有一个屏蔽片30。屏蔽片30对应于壳体的外型,具有四个弯折U。这些弯折U据以将屏蔽片30分隔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片体301、第二片体302及两个第三片体303,各个第一片体30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片体302及第三片体303。其中,两个第一片体301分别对应设置于壳体的上侧壁及下侧壁(请复参图2),而第二片体302则对应设置于右侧壁204,两个第三片体303则对应设置于左侧壁203,且两个第三片体303彼此不相接触,而其之间形成有一间隙S。
各第一片体301可以包括有两个定位件31,第二片体302亦包括有两个定位件31,各第三片体303则分别具有一个定位件31。第二片体302的两个定位件31分别邻近于其对应的弯折U设置,两个第三片体303的定位件31亦邻近于弯折U设置,据以两个第一片体301的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可以邻近或是不邻近弯折U设置;较佳地,两个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可以是等分第一片体301。当然,于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第三片体303的长度,可于其末端增设有另一定位件31,同理依据第二片体302的实际长度,可于其中间增设有至少一个定位件31。简要来说,为使屏蔽片30于激光点焊过程中,可稳固地设置于壳体上,屏蔽片30的各弯折U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个定位件31。
请参阅图5,其显示单一个屏蔽片的另一示范方式,有别于图4,屏蔽片30的4个弯折U,据以将屏蔽片30区隔为两个第一片体301、一个第一片体301及两个第三片体303。图5显示的是屏蔽片30具有3个弯折U,据以将屏蔽片30分隔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片体301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片体302,亦即,两个第一片体301及两个第二片体302是间隔地设置。各第一片体301及各第二片体302皆具有两个定位件31。其中,各个弯折U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一个定位件31,据以避免该弯折U,于屏蔽片30进行激光焊点时发生位移的问题。另外,较佳地,邻近于屏蔽片30头尾两端所形成的间隙S的第一片体301及第二片体302,其定位件31可以是邻近于间隙S设置;亦即,屏蔽片30两末端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定位件31。
诚如上述,简单来说,图4显示单一个屏蔽片30的两端所形成的间隙S对应位于壳体20的其中一侧壁,而图5则显示单一个屏蔽片30的两端所形成的间隙S对应位于壳体20的两侧壁相连接处,以四个侧壁所组成的壳体来说,图5显示的屏蔽片30的间隙S即位于壳体20的对角上。而,无论是图4所示的具有四个弯折U的屏蔽片30,或是图5所示的具有3个弯折U的屏蔽片30,其弯折U的数量(X个)及定位件31的数量(Y个)皆符合Y≧X+1的限制。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同样地于本实施例附图仅绘示屏蔽片。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相同之处在于,电连接装置可以是具有四个屏蔽片30,其分别对应设置于壳体(请复参图2)的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且各屏蔽片30彼此不相接触,而彼此间形成有一间隙S。各屏蔽片30具有两个定位件31,其分别设置于屏蔽片30的两端,且各屏蔽片30的两个定位件31间设置有数个焊接点34。其中,本实施例图中是以各屏蔽片30的两个定位件31,分别设置于屏蔽片30的两端为例,但不局限于此,同如前述,依据实际各屏蔽片30的长度,可以于两个定位件31间增设至少一个定位件31,又或者,在屏蔽片30相对长度较小时,两个定位件31的设置位置可以是位于屏蔽片30的中间区域,并据以将屏蔽片30等分区隔。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装置包括:
至少一连接器本体;
一壳体,其由数个侧壁相互连接环绕组成,并据以于该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至少一连接器本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的一端为一连接端口;以及
至少一屏蔽片,其环绕该连接端口的周缘设置,每一个屏蔽片包括有X个弯折,界定出X+1个对应贴附于各该侧壁的片体,各该片体具有至少一定位件;
其中,各该侧壁对应于各该片体的该定位件设置有定位部,且每一个该屏蔽片通过所述定位件对应与各该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互卡合,以稳固地设置于该壳体的该连接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四个该侧壁组成,该屏蔽片的数量为一个,该屏蔽片包覆设置于该壳体时,该屏蔽片的两端之间具有一间隙,而不相互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片具有三个弯折,且该屏蔽片的两端间的该间隙,邻近于两个该侧壁相连接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片具有四个弯折,而该屏蔽片的两端间的该间隙,位于其中一该侧壁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四个该侧壁组成,该屏蔽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该屏蔽片包覆设置于该壳体时,彼此不相互接触,而形成有两个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屏蔽片具有一个弯折,且各该间隙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该侧壁相连接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屏蔽片具有两个弯折,且各该间隙分别位于其中一该侧壁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片向相反于该连接端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数个弹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片体的其中一个该定位件邻近于该弯折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屏蔽片具有数个焊接点,各该焊接点邻近各该定位件设置。
CN201420696790.7U 2014-11-18 2014-11-18 电连接装置 Active CN204289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6790.7U CN204289853U (zh) 2014-11-18 2014-11-18 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6790.7U CN204289853U (zh) 2014-11-18 2014-11-18 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9853U true CN204289853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72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6790.7U Active CN204289853U (zh) 2014-11-18 2014-11-18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9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1225B (zh) 电连接器的应用
CN204696373U (zh) 连接器
CN203218619U (zh) 抑制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CN204088676U (zh) 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CN203707486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367606U (zh) 电连接器
CN103596412A (zh) 电磁屏蔽组件
CN202564037U (zh) 变压器
JP2013524449A (ja) Usbプラグ、usb接続構造及び無線端末
CN204289853U (zh) 电连接装置
CN103296538A (zh) 抑制串扰的插座电连接器
CN106817887A (zh) 屏蔽罩、屏蔽罩组件以及应用该屏蔽罩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03415750U (zh) 结构改良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CN102612307B (zh) 一种易焊接屏蔽罩
CN103140086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37491B (zh) 线路板和面板的连接结构
CN203607638U (zh) 带emi屏蔽壳的hdmi公插头
TWM454014U (zh) 電連接器之組合結構
CN205159651U (zh) 电连接器
CN203932518U (zh) 一种具有金属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CN204011989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4335283U (zh) 一种屏蔽罩及pcb板
CN205726872U (zh) 汽车转向控制单元的绝缘外壳
CN205657240U (zh) 加强型连接器
CN204031588U (zh) 电子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