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4208U - 一种对开式轴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开式轴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4208U
CN204284208U CN201420625379.0U CN201420625379U CN204284208U CN 204284208 U CN204284208 U CN 204284208U CN 201420625379 U CN201420625379 U CN 201420625379U CN 204284208 U CN204284208 U CN 204284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ell
retention
top bearing
bearing
split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53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石磊
杨君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A C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A C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A C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53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4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4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4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开式轴瓦,其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上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上定位唇,下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下定位唇,在安装状态下上定位唇与下定位唇相对接触。这种对开式轴瓦的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相对接触,使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相互靠近的一端不抵接在轴承座上,这样既保留了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的预定位功能和固定上轴瓦、下轴瓦的功能又使得上轴瓦、下轴瓦的形变更加均匀,从而使得上轴瓦、下轴瓦与轴颈的摩擦损耗速度变小。

Description

一种对开式轴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开式轴瓦。
背景技术
轴瓦是滑动轴承接触轴颈的部分。对开式轴瓦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分体式轴承座包括设置有上瓦槽的上轴承座和设置有下瓦槽的下轴承座,上轴瓦、下轴瓦分别安装在上瓦槽、下瓦槽内,上轴瓦、下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油膜来维持轴颈与轴瓦之间的润滑。
在上轴瓦、下轴瓦相互接触的同一侧的端部上,从内周壁向外分别冲压出位于上轴瓦的上定位唇和位于下轴瓦的下定位唇。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用于将上轴瓦、下轴瓦预定位在轴上瓦槽、下瓦槽内,以及用于防止上轴瓦、下轴瓦在工作过程中向轴向运动和周向转动。上定位唇、下定位唇分别凸出于上轴瓦、下轴瓦的外周壁。上定位唇、下定位唇分别错开设置。在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内分别加工出与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相配合的且相互错开上、下定位槽。
上轴瓦与下轴瓦的外周壁在周向上的弧长之和大于上瓦槽、下瓦槽的内壁在周向上的弧长之和,即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未盖合在一起时,上轴瓦一部分伸出上瓦槽和/或下轴瓦一部分伸出下瓦槽。上轴瓦、下轴瓦安装在轴承座内后必定会形变,一般为上轴瓦、下轴瓦相互接触的端部向内翘曲。上轴瓦、下轴瓦形变后的弹力使得上轴瓦、下轴瓦紧贴在瓦槽内,这样设计可以使得轴瓦与瓦槽之间的间隙小,轴瓦向轴承座传热速度加快,并且轴瓦与轴承座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但是,由于上定位唇、下定位唇分别抵接于下、上轴承座,使得上轴瓦、下轴瓦设置有定位唇的一侧的形变分别限制在上瓦槽、下瓦槽内。这样将使上轴瓦、下轴瓦伸出上轴承座、下轴承座的长度不相同时将使得上轴瓦、下轴瓦的形变不均匀。形变大的轴瓦摩擦损耗快,摩擦出的碎屑过早地进入轴瓦和轴颈之间,加速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摩擦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对开式轴瓦,其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上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上定位唇,下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下定位唇,在安装状态下上定位唇与下定位唇相对接触。
在安装状态下,该对开式轴瓦的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相对接触,使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相互靠近的一端不抵接在轴承座上,这样既保留了上定位唇、下定位唇的预定位功能和固定上轴瓦、下轴瓦的功能又使得上轴瓦、下轴瓦的形变更加均匀,使得上轴瓦、下轴瓦与轴颈的摩擦损耗速度变小。该轴瓦作为发动机的曲轴与连杆之间的轴承时,在安装状态下的轴瓦的内周面形成了一个更接近圆柱的内周面,这样使得在该应用下磨损速度显著减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轴瓦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下轴瓦抵接的下端面,下轴瓦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上轴瓦抵接的上端面,上定位唇包括与下端面齐平的第一端面,下定位唇包括与上端面齐平的第二端面。这样设置以后上轴瓦与下轴瓦相互接触的面上的应力分布均匀,增加这种对开式轴瓦的抗疲劳能力。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轴瓦包括设置在上轴瓦的内周壁和上轴瓦的下端面之间的上倒角,和/或下轴瓦包括设置在下轴瓦的内周壁和下轴瓦的上端面之间的下倒角。这样设置以后,避免上轴瓦和/或下轴瓦向内翘曲形成尖棱,从而避免尖棱刮伤轴颈并加剧轴瓦与轴颈之间磨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轴瓦包括靠近下端面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一弱化端,以及下轴瓦包括靠近上端面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二弱化端。由于第一弱化端和第二弱化端的壁厚较小,导致第一弱化端和第二弱化端相对于对开式轴瓦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形变,这样就能确保对开式轴瓦主要的载荷面基本保持不变。另外的,第一弱化端和第二弱化端翘曲后,由于其内周壁凹陷,第一弱化端和第二弱化端的内周壁与轴颈的摩擦损耗变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弱化端越靠近下端面其壁厚越小,和第二弱化端越靠近上则上轴瓦其壁厚越小。第一弱化端和第二弱化端的内周壁结合形成一个更加接近圆弧的承载面使得其与轴颈的摩擦损耗更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轴瓦还包括其内周壁凹陷形成的油槽以及贯穿上轴瓦并连接于油槽的注油孔。润滑油可沿着注油孔注入油槽,润滑油在轴颈的带动下在对开式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油膜,油膜可以大大减小对开式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摩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油槽沿周向延伸并横贯上轴瓦的内周壁。这样润滑油扩散的范围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轴向上,上定位唇位于油槽的一侧。设置油槽的壁的强度比油槽两侧的壁的强度低,承受上定位唇所施加的力的能力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轴瓦包括内周壁凹陷形成的且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油槽的两端相通的两个凹槽。这样使得润滑油扩散的范围进一步变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下轴瓦的各个凹槽越靠近所述上端面其深度越大。轴颈的转动方向为从油槽向凹槽方向转动,润滑油在凹槽内,越远离上端面则受到的挤压力越大,这样就越容易的将润滑油从凹槽中挤压出来。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对开式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对开式轴瓦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对开式轴瓦包括上轴瓦1和下轴瓦2。上轴瓦1和下轴瓦2呈拱形。在安装状态下,上轴瓦1和下轴瓦2的拱足对应相接后形成管状构件。上轴瓦1和下轴瓦2的内周壁用于支撑主轴的轴颈。上轴瓦1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下轴瓦2抵接的下端面,下轴瓦2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上轴瓦1抵接的上端面。
上轴瓦1包括设置在与下轴瓦2接触的端部的且径向向外凸出上轴瓦1外周壁的上定位唇11。下轴瓦2包括设置在与上轴瓦1接触的端部的且凸出下轴瓦2的下定位唇21。定位唇11与下定位唇21相对接触。这样设置后,上定位唇11与下定位唇21相互靠近的端面不再抵接到上轴承座或下轴承座上,使得上轴瓦1与下轴瓦2的形变更加均匀,在上轴瓦1和下轴瓦2的内周壁形成更加完整的承载曲面。
在本实施例中,上定位唇11包括与下端面齐平的第一端面,下定位唇21包括与上端面齐平的第二端面。这样当上轴瓦1与下轴瓦2相抵接时,上定位唇11与下定位唇21也相互抵接,使得上轴瓦1和下轴瓦2相互接触的端面附近的应力分布均匀,增加对开式轴瓦的抗疲劳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上轴瓦1包括设置在其内周壁和接触下轴瓦2的端面之间的上倒角12。下轴瓦2包括设置在其内周壁和接触上轴瓦1的端面之间的下倒角22。上轴瓦1和下轴瓦2安装到轴承座内后,上轴瓦1和下轴瓦2相互接触的端部会向内翘曲,设置上倒角12和下倒角22可以避免上轴瓦1和下轴瓦2向内翘曲的棱与轴颈相互摩擦产生的微粒加速对开式轴瓦的磨损,也避免了尖棱刮伤轴颈。
在本实施例中,上轴瓦1还包括其与下轴瓦2靠近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一弱化端15,下轴瓦2包括其与上轴瓦1靠近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二弱化端23。当上轴瓦1和下轴瓦2安装到轴承座内以后,由于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的壁厚比较小,导致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的刚度小,上轴瓦1和下轴瓦2会在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处向内翘曲。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翘曲后,由于其内周壁凹陷,所以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的内周壁与轴颈的摩擦损耗变小,另外的,由于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的刚度小,导致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相对于对开式轴瓦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形变,这样就能确保对开式轴瓦主要载荷面基本保持不变。优选地,第一弱化端15越靠近下轴瓦2,第一弱化端15的壁厚越小,第二弱化端23越靠近则上轴瓦1,第二弱化端23的壁厚越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第一弱化端15和第二弱化端23的内周壁结合形成一个更加接近圆弧的承载面使得其与轴颈的摩擦损耗更小。
在本实施例中,上轴瓦1还包括位于其内周壁的油槽13以及一端连接油槽的且径向贯穿上轴瓦的注油孔14。上轴瓦1的注油孔14外接于轴承座上的注油孔,用于向油槽13添加润滑油。润滑油沿着注油孔14注入油槽13后,润滑油在轴颈的带动下在对开式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油膜,油膜可以大大减小对开式轴瓦与轴颈之间的摩擦。优选地,油槽13沿周向延伸至上轴瓦1的两端。这样设置后,润滑油扩散的范围大。优选地,下轴瓦2还包括其内周壁径向向外凹陷形成的、且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油槽13的两端分别相通的两个凹槽24。优选地,凹槽24越靠近上端面其深度越深。这样设置后,若轴颈的转动方向为从油槽13向凹槽24方向转动,润滑油在凹槽24内越远离油槽13则受到的挤压力越大,润滑油在凹槽24内越远离油槽13则越容易被挤压出凹槽24,使得润滑油扩散的速度变快。由于设置油槽13的壁的强度比油槽两侧的壁的强度低,所以在轴向上,上定位唇11位于油槽13的一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瓦和下轴瓦,
所述上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上定位唇,
所述下轴瓦包括径向向外凸出其外周壁的下定位唇,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上定位唇与所述下定位唇相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瓦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下轴瓦抵接的下端面,所述下轴瓦包括在安装状态下与上轴瓦抵接的上端面,所述上定位唇包括与所述下端面齐平的第一端面,所述下定位唇包括与所述上端面齐平的第二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瓦包括设置在上轴瓦的内周壁和上轴瓦的下端面之间的上倒角,和/或所述下轴瓦包括设置在下轴瓦的内周壁和下轴瓦的上端面之间的下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瓦包括靠近所述下端面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一弱化端,以及所述下轴瓦包括靠近所述上端面的内周壁凹陷形成的第二弱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弱化端越靠近下端面其壁厚越小,和所述第二弱化端越靠近上则上轴瓦其壁厚越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瓦还包括其内周壁凹陷形成的油槽以及径向贯穿上轴瓦并连接于所述油槽的注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沿周向延伸并横贯上轴瓦的内周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所述上定位唇位于所述油槽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瓦包括其内周壁凹陷形成的且在安装状态下与所述油槽的两端分别相通的两个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开式轴瓦,其特征在于,下轴瓦的各个凹槽越靠近所述上端面其深度越大。
CN201420625379.0U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对开式轴瓦 Active CN204284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379.0U CN204284208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对开式轴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5379.0U CN204284208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对开式轴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4208U true CN204284208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5379.0U Active CN204284208U (zh) 2014-10-24 2014-10-24 一种对开式轴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4208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626A (zh) * 2015-12-17 2016-03-23 天津华北集团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飞剪铜套
CN106015338A (zh) * 2016-07-13 2016-10-12 芜湖美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环保轴瓦
CN106015336A (zh) * 2016-07-13 2016-10-12 芜湖美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轴瓦
CN107255117A (zh) * 2017-05-27 2017-10-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液压的间隙可调滑动轴承
CN10899987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Fev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曲轴轴承
CN109441951A (zh) * 2018-12-10 2019-03-08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eek材质半边轴套
CN109707814A (zh) * 2019-01-25 2019-05-03 深圳市锐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滚珠丝杆装置
CN110139991A (zh) * 2016-12-09 2019-08-16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626A (zh) * 2015-12-17 2016-03-23 天津华北集团铜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装的飞剪铜套
CN106015338A (zh) * 2016-07-13 2016-10-12 芜湖美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环保轴瓦
CN106015336A (zh) * 2016-07-13 2016-10-12 芜湖美达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轴瓦
CN110139991A (zh) * 2016-12-09 2019-08-16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CN110139991B (zh) * 2016-12-09 2021-05-18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半轴承
CN107255117A (zh) * 2017-05-27 2017-10-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液压的间隙可调滑动轴承
CN107255117B (zh) * 2017-05-27 2019-04-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液压的间隙可调滑动轴承
CN108999877A (zh) * 2017-06-06 2018-12-14 Fev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曲轴轴承
CN109441951A (zh) * 2018-12-10 2019-03-08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eek材质半边轴套
CN109441951B (zh) * 2018-12-10 2023-10-20 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eek材质半边轴套
CN109707814A (zh) * 2019-01-25 2019-05-03 深圳市锐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滚珠丝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4208U (zh) 一种对开式轴瓦
CN105275980A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CN104525316A (zh) 转子两端支撑型磨粉机
CN204061527U (zh) 铲斗销轴连接结构
CN205226061U (zh) 减速轴承
CN204739087U (zh) 一种应用在高转速轻负载工况条件下的圆柱滚子轴承
CN205081613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滚动轴承密封结构
CN102734326A (zh) 轴套
CN203784110U (zh) 使用滚动轴承的破碎机传动装置
CN204477051U (zh) 一种带甩油轮连体轴承
CN208858759U (zh) 一种止推滑动轴承
CN206429583U (zh) 一种制动蹄润滑机构
CN204200850U (zh) 一种轴承外径中部槽中带滚花的轴承
CN204878355U (zh) 滚动轴承
CN202612393U (zh) 轴套
CN205315529U (zh) 一种润滑性能好的等速驱动轴球笼总成
CN204380769U (zh) 转子两端支撑型磨粉机
CN204300118U (zh) 一种滑动轴承
CN203098275U (zh) 一种摆线转子油泵
CN205639369U (zh) 缓冲型离合器总成
CN103438098A (zh) 一种轴套
CN204610556U (zh) 直线滑动轴承
CN108054850B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转子中的推力盘固定结构
CN202343335U (zh) 一种离心机
CN203239765U (zh) 一种破碎机专用铜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16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Road, No. 1689

Patentee after: Hippocampus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Road, No. 1689

Patentee before: Haima Ca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