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0885U -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70885U CN204270885U CN201420867890.1U CN201420867890U CN204270885U CN 204270885 U CN204270885 U CN 204270885U CN 201420867890 U CN201420867890 U CN 201420867890U CN 204270885 U CN204270885 U CN 2042708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inner casing
- low voltage
- voltage power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该电容器将电容器元件设置在电容器内壳中,方便各自散热且采用了无油化的设计,避免了原先有油结构的缺陷,更加环保无污染,对电容器壳体的制造要求降低,减少了制造成本;在电容器外壳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计成对的散热透气孔,散热透气孔之间对应的是空隙,在电容器元件散热时通过空隙散热,成对的散热透气孔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灵活,可以在气体流通过程中产生对流,即多孔进多孔出进行对流,相比较原先单孔贯通的散热通道气体流通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在电容器内壳上设置防爆装置,当电容器元件发生击穿形成短路时,产生气体使电容器内壳变形,拉断防爆装置造成短路状态从而保护电容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一般包括绝缘油,绝缘油虽然有散热绝缘的作用,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鼓肚等情况导致绝缘油泄漏,使电容器报废且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的低压电力电容器中包含多组电容器元件,多组电容器元件之间热量会互相作用而攀升,热量难以释放出来,主要靠箱体外表面散热的结构散热效果差,长时间工作对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损害很大,直接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风散热能力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电容器内壳、电容器元件、防爆装置、接线端子和接地端子,电容器外壳中并排设置多个电容器内壳且电容器内壳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底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透气孔,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顶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横向散热孔和一对对称的纵向散热孔,透气孔和横向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并靠近电容器外壳横截面的长边,纵向散热孔在相对电容器内壳边缘位置设置;每个电容器内壳中设置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内壳顶部设置防爆装置,电容器元件连接防爆装置,电容器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接线端子和接地端子,接线端子的数量与电容器元件数量相对应,防爆装置连接接线端子。
作为一种改进,电容器外壳的侧壁设置有多排侧散热孔,多排侧散热孔的位置与电容器内壳的位置相对应并为从上至下排列的结构,侧散热孔为电容器外壳开缝向内压形成,侧散热孔的开口朝下。
作为一种改进,侧散热孔在电容器外壳上与电容器内壳相对应的两侧均有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侧散热孔每排设置4组20个,每组5个。
作为一种改进,防爆装置包括导电柱、保险铜片和导电铜片,电容器内壳的顶部设置有平顶盖和凹顶盖,平顶盖和凹顶盖上下相邻设置,导电柱的上部设置导电铜片,导电柱的下部设置保险铜片,导电柱卡接在平顶盖上,保险铜片卡接在凹顶盖上,保险铜片的两侧边边缘开有“V”形缺口,“V”形缺口位于平顶盖和凹顶盖之间的空间中,“V”形缺口为90度,保险铜片连接电容器元件,导电铜片连接接线端子。
作为一种改进,每个电容器内壳的顶部设置两个防爆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空隙处的一对横向散热孔和一对纵向散热孔头尾相邻的排列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电容器内壳、电容器元件、防爆装置和接线端子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三组,空隙、透气孔、横向散热孔和纵向散热孔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容器元件设置在电容器内壳中,方便各自散热且采用了无油化的设计,避免了原先有油结构的缺陷,更加环保无污染,对电容器壳体的制造要求降低,减少了制造成本;在电容器外壳的顶面和底面处分别设计成对的散热透气孔,散热透气孔之间对应的是空隙,在电容器元件散热时通过空隙散热,成对的散热透气孔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灵活,可以在气体流通过程中产生对流,即多孔进多孔出进行对流,相比较原先单孔贯通的散热通道气体流通更快,散热效果更好;在电容器内壳上设置防爆装置,当电容器元件发生击穿形成短路时,产生气体使电容器内壳变形,拉断防爆装置造成短路状态从而保护电容器,避免了电力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散热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电容器外壳1、电容器内壳2、电容器元件3、防爆装置4、接线端子5和接地端子6,电容器外壳1中并排设置多个电容器内壳2且电容器内壳2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1底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透气孔11,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1顶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横向散热孔12和一对对称的纵向散热孔13,透气孔11和横向散热孔12的位置相对应并靠近电容器外壳1横截面的长边,纵向散热孔13在相对电容器内壳2边缘位置设置;每个电容器内壳2中设置电容器元件3,电容器内壳2顶部设置防爆装置4,电容器元件3连接防爆装置4,电容器外壳1的顶面上设置接线端子5和接地端子6,接线端子5的数量与电容器元件3数量相对应,防爆装置4连接接线端子5。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元件3设置在电容器内壳2中,方便各自散热且采用了无油化的设计,避免了原先有油结构的缺陷,更加环保无污染,对电容器壳体的制造要求降低,减少了制造成本;多个电容器内壳2之间留出空隙用于散热通风,在电容器外壳1的底面设置一对对称的透气孔11,顶面设置一对横向散热孔12和纵向散热孔13,孔的位置与空隙对应,在电容器元件3散热时通过空隙散热,成对的散热透气孔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灵活,可以在气体流通过程中产生对流,即壳体内气体会顺着某个位置的孔流出,与其相对称位置的孔流进外界的气体,实现多孔进多孔出的对流;更具体的实施例如外界气体从一个透气孔11流入,一直向上从上部相对应的横向散热孔12流出,而对称位置上的横向散热孔12气体流入,一直向下从下部相对应的透气孔11流出,实现气体的对流,纵向散热孔1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散热和对流效果;相比较原先单孔贯通的散热通道气体流通交换更快,提高了散热效果,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在电容器内壳2上设置防爆装置4,当电容器元件3发生击穿形成短路时,产生气体使电容器内壳2变形,拉断防爆装置4造成短路状态从而保护电容器整体,避免了电力事故;设置数量相对应的接线端子5进行线路的连接,设置接地端子6进行接地保护电容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电容器外壳1的侧壁设置有多排侧散热孔14,多排侧散热孔14的位置与电容器内壳2的位置相对应并为从上至下排列的结构,侧散热孔14为电容器外壳1开缝向内压形成,侧散热孔14的开口朝下。为更好的提高电容器的散热效果,在电容器内壳2相对应位置的电容器外壳1上设置多排侧散热孔14,进一步提高电容器外壳1内的气体流通,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且侧散热孔14的加工方式在保证气体正常流通的同时灰尘杂质不会进入电容器外壳1内,保证清洁和电容器的正常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侧散热孔14在电容器外壳1上与电容器内壳2相对应的两侧均有设置。以上结构进一步提高电容器外壳1内的气体流通,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侧散热孔14每排设置4组20个,每组5个。侧散热孔14为在电容器外壳1上向内冲压成形,冲压的模具以5个冲压头为一组,便于加工制造,减少制造成本,从而冲压出上述排列结构的侧散热孔14,在达到散热效果的同时外形美观且节省成本。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每个电容器内壳2的顶部设置两个防爆装置4,防爆装置4包括导电柱41、保险铜片42和导电铜片43,电容器内壳2的顶部设置有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上下相邻设置,导电柱41的上部设置导电铜片43,导电柱41的下部设置保险铜片42,导电柱41卡接在平顶盖21上,保险铜片42卡接在凹顶盖22上,保险铜片42的两侧边边缘开有“V”形缺口,“V”形缺口位于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之间的空间中,“V”形缺口为90度,保险铜片42连接电容器元件3,导电铜片43连接接线端子5。在电容器元件3发生击穿形成短路时,产生气体使电容器内壳2变形,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变形,将导电柱41和保险铜片42向上下方拉扯,承受拉力的保险铜片42到临界点时“V”形缺口处会被拉断造成短路状态,设置成90度的“V”形缺口在具有稳定性的情况下受力时更易被拉断,避免了电容器元件3继续发热,避免气体受热膨胀而爆炸的情况,大大提升了电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空隙处的一对横向散热孔12和一对纵向散热孔13头尾相邻的排列设置。一对横向散热孔12和一对纵向散热孔13相互辅助进行气体的对流,提高气体对流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电容器内壳2、电容器元件3、防爆装置4和接线端子5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三组,空隙、透气孔11、横向散热孔12和纵向散热孔13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两组。上述为具体的零部件数量组成,电容器整体大小适中,各零部件间空间良好,不影响散热效果,且能达到电容器的使用要求。
Claims (8)
1.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外壳(1)、电容器内壳(2)、电容器元件(3)、防爆装置(4)、接线端子(5)和接地端子(6),所述电容器外壳(1)中并排设置多个电容器内壳(2)且电容器内壳(2)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1)底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透气孔(11),所述空隙相对应的电容器外壳(1)顶面处设置有一对对称的横向散热孔(12)和一对对称的纵向散热孔(13),所述透气孔(11)和横向散热孔(12)的位置相对应并靠近电容器外壳(1)横截面的长边,所述纵向散热孔(13)在相对电容器内壳(2)边缘位置设置;每个所述电容器内壳(2)中设置电容器元件(3),电容器内壳(2)顶部设置防爆装置(4),电容器元件(3)连接防爆装置(4),所述电容器外壳(1)的顶面上设置接线端子(5)和接地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5)的数量与电容器元件(3)数量相对应,所述防爆装置(4)连接接线端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外壳(1)的侧壁设置有多排侧散热孔(14),多排所述侧散热孔(14)的位置与电容器内壳(2)的位置相对应并为从上至下排列的结构,所述侧散热孔(14)为电容器外壳(1)开缝向内压形成,侧散热孔(14)的开口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散热孔(14)在电容器外壳(1)上与电容器内壳(2)相对应的两侧均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散热孔(14)每排设置4组20个,每组5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装置(4)包括导电柱(41)、保险铜片(42)和导电铜片(43),所述电容器内壳(2)的顶部设置有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所述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上下相邻设置,所述导电柱(41)的上部设置导电铜片(43),导电柱(41)的下部设置保险铜片(42),所述导电柱(41)卡接在平顶盖(21)上,所述保险铜片(42)卡接在凹顶盖(22)上,所述保险铜片(42)的两侧边边缘开有“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位于平顶盖(21)和凹顶盖(22)之间的空间中,所述“V”形缺口为90度,所述保险铜片(42)连接电容器元件(3),所述导电铜片(43)连接接线端子(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容器内壳(2)的顶部设置两个防爆装置(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处的一对横向散热孔(12)和一对纵向散热孔(13)头尾相邻的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内壳(2)、电容器元件(3)、防爆装置(4)和接线端子(5)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三组,所述空隙、透气孔(11)、横向散热孔(12)和纵向散热孔(13)的数量为相匹配的两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7890.1U CN204270885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67890.1U CN204270885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70885U true CN204270885U (zh) | 2015-04-15 |
Family
ID=5280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678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0885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708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4588A (zh) * | 2019-08-22 | 2019-12-06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一种钼酸钴/氮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67890.1U patent/CN2042708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4588A (zh) * | 2019-08-22 | 2019-12-06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一种钼酸钴/氮功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39766U (zh) | 光伏接线盒 | |
CN204257408U (zh) | 自愈式交流滤波电容器 | |
CN205595663U (zh) | 一种防雨散热配电箱 | |
CN204270885U (zh) | 自愈式干式低压电力电容器 | |
CN201349099Y (zh) | 低压配电柜顶盖 | |
CN207038935U (zh) | 一种敞开式大电流触头盒 | |
CN204270886U (zh) | 一种电力电容器壳体 | |
CN205657966U (zh) | 电动汽车及其辅助电机控制器 | |
CN103594991A (zh) | 具有插入式散热板的母线槽侧板 | |
CN201853701U (zh) | 大功率制动单元 | |
CN206789901U (zh)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下电气屏柜 | |
CN205755058U (zh) | 一种pcb线路板 | |
CN205265538U (zh) | 一种车载逆变器 | |
CN211456395U (zh) | 一种配电箱的散热结构 | |
CN202565656U (zh) | 户外用防水型变频器散热结构 | |
CN202701643U (zh) | 电焊机的散热器组 | |
CN200991805Y (zh) | 空气等离子切割机 | |
CN206271788U (zh) | 一种方程式电动赛车的绝缘散热易拆装型电池箱体 | |
CN104527455A (zh) | 一种紧凑型易散热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 |
CN204145164U (zh) | 高效散热的电机外壳 | |
CN205490396U (zh) | 一种光伏接线盒 | |
CN204927456U (zh) | 一种带集成散热结构的蓄电池 | |
CN205542586U (zh) | 热保护器 | |
CN202268392U (zh) | 锂电池芯壳 | |
CN208075078U (zh) | 高散热石墨烯电暖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