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9001U - 一种弯管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9001U
CN204269001U CN201420697326.XU CN201420697326U CN204269001U CN 204269001 U CN204269001 U CN 204269001U CN 201420697326 U CN201420697326 U CN 201420697326U CN 204269001 U CN204269001 U CN 204269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bend pipe
clamping body
clamp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73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维明
刘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Foundry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73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9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9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90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管检具,包括夹具、第一侧板、测量杆、面距侧板和面距仿形板;夹具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夹持本体和固定在夹持本体上的一对夹钳;第一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安装测量杆的安装孔;面距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面距侧板包括一斜面和设置在该斜面上的滑杆,面距仿形板设置在滑杆上。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通过设置第一侧板、和面距侧板,既可以实现对弯管上点的检测,又可以对面距进行检测,实现了弯管的一体化的全面测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低,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为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检具。
背景技术
尼龙管具有抗腐蚀、耐老化、易于加工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高韧性的尼龙管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可满足汽车管路长时间振动而无泄漏的要求。所以尼龙管已成为汽车管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保证尼龙管在组装的过程中顺利装配且不被损坏就成了尼龙管组装工艺的主要课题。而尼龙管转角部位的组装移至是行业中的难题。目前尼龙管的组装工装主要是使用“硬碰硬”的夹持方式,即采用不锈钢或尼龙块等硬质材料夹具夹住待组装的尼龙管,并强行进行组装,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尼龙管在夹具内打滑,倒置尼龙管组装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未给尼龙管留出膨胀的空间,导致尼龙管的损伤,而这些缺陷都很难修复,一般直接采取报废处理。
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少有专门用于检测尼龙弯管的检具,导致弯管的检测需要“点对点”的进行,即分别对弯管各部位待测点进行逐个检测,这样就拖长了检测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投入,市场越来越需要一种一体化的弯管检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检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弯管检具,包括夹具、第一侧板、测量杆、面距侧板和面距仿形板;所述夹具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夹持本体和固定在夹持本体上的一对夹钳;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安装测量杆的安装孔;所述面距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所述面距侧板包括一斜面和设置在该斜面上的滑杆,所述面距仿形板设置在滑杆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通过夹持本体、夹钳等结构的设置,有效地防止了弯管在夹持组装时易偏转,甚至使弯管受到损伤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侧板、和面距侧板,既可以实现对弯管上点的检测,又可以对面距进行检测,实现了弯管的一体化的全面测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低,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为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旁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测量杆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侧板,所述斜侧板位于夹具、面距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斜侧板包括一斜面并在该斜面上设置有测量杆的安装孔。斜侧板可以对弯管进行倾斜方向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夹钳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夹持本体上,所述夹钳在中部铰接处弯折成一“V”形,夹钳的弯折突出处朝向夹持本体,所述夹钳的头部位于夹持本体的前侧,所述夹钳的尾部包括一条形凹槽;还包括一水平平行设置在夹持本体后侧的横梁和垂直固定在横梁上的推杆,所述横梁通过夹持本体后侧的滑杆滑动固定在夹持本体上,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夹持本体的宽度,所述夹钳尾部的凹槽分别通过一滑柱141滑动固定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推杆推动横梁在滑杆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止转块,所述止转块固定在夹持本体的上方,所述前伸部呈一下弯的钩形并位于夹持本体前。止转块可以防止在夹钳夹住弯管后,弯管发生偏转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本体的前端中部包括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两个夹钳之间。定位块可以卡合住弯管的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一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杠杆机构与所述推杆尾部连接,所述杠杆机构推动推杆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底板,所述夹具、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斜侧板和面距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四周还设置有吊环和定位孔。吊环和定位孔的设置方便弯管检具、的放置和转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的左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中夹具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的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弯管检具中夹具的局部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包括夹具1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斜侧板 40、面距侧板50、底板60、测量杆70和面距仿形板80。夹具1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斜侧板40、面距侧板50均设置在底板60上;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斜侧板40和面距侧板50均设置在夹具10的夹钳13前侧,斜侧板40位于夹具10、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和面距侧板50之间。
具体地,第二侧板30设置在第一侧板20旁,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均设置有测量杆70的安装孔。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分别从两个水平方向对弯管进行检测。斜侧板40包括一斜面并在该斜面上设置有测量杆70的安装孔。斜侧板40的高度略低于夹具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的高度。斜侧板可以通过安装测量杆70自下而上地对弯管进行倾斜方向的检测。面距侧板50包括一斜面和设置在该斜面上的滑杆51,面距仿形板80设置在滑杆51上。通过滑杆51对面距仿形板80与弯管之间的距离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可以满足不同规格和尺寸的弯管的检测。另外,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和斜侧板40的位置以及高低也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求设定,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底板60的四周设置有吊环61和定位孔62。吊环61可以方便弯管检具的放置和转移,定位孔62可以将底板60卡合在一平台的销钉上,防止在检测弯管时弯管检具出现偏转。
下面具体说明夹具10的结构。夹具10包括支架11、夹持本体12、夹钳13、横梁14、推杆15、止转块16、杠杆机构17和滑杆18。夹持本体12固定在支架11上。夹持本体12的后侧设置有一对滑杆18,滑杆18的一端固定在夹持本体12的后侧,其另一端固定在支架11上。夹持本体12的前端中部包括一定位块121,定位块121位于两个夹钳13之间,定位块121可以卡合弯管的内径并将弯管固定。定位块121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弯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121设置为圆形。一对夹钳13的中部分别铰接固定在夹持本体12上。夹钳13在中部铰接处弯折成一“V”形,夹钳13的弯折突出处朝向夹持本体12,夹钳13的头部位于夹持本体12的前侧,夹钳13的尾部包括一条形凹槽。夹钳13的头部用于夹持弯管,其尾部的条形凹槽用于传动并控制夹钳13头的开闭,从而实现夹持弯管。
进一步地,横梁14水平平行设置在夹持本体12的后侧。横梁14通过滑杆18滑动固定在夹持本体12上,横梁14的长度大于夹持本体12的宽度,横梁14的两端各安装一竖直的滑柱141,夹钳13尾部的条形凹槽分别通过一滑柱141滑动固定于横梁14的两端。当横梁14在滑杆18上滑动时,夹钳13通过其条形凹槽在滑柱141上滑动,由于两个滑柱141之间的距离固定,夹钳13的条形凹槽在滑动时便使得夹钳13的头部发生偏转,由此即可实现夹钳13的开闭。推杆15垂直固定在横梁14上,推杆15位于与夹持本体12相对的一侧。本实施例优选地将推杆15设置在两个滑杆18之间,推杆15滑动穿过滑杆18的固定件,推杆15推动横梁14在滑杆18上滑动。止转块16的前伸部呈一下弯的钩形并位于夹持本体12前, 止转块16的前伸部设置成下弯的钩形可以防止弯管发生偏转。止转块16固定在夹持本体12的上方。杠杆机构17固定在支架11上,杠杆机构70与推杆15尾部连接,杠杆机构17推动推杆15移动。
下面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的工作过程:将弯管的口部卡合在夹持本体12的定位块121上,转动杠杆机构17从而使推杆15向前移动,推杆15推动横梁14移动,夹钳13的条形凹槽在横梁14两端的滑柱141上滑动,夹钳10在其中部的铰接处发生偏转,夹钳10的头部向内偏转,夹钳10将弯管夹紧。止转块16可以防止被夹紧的弯管发生周向的旋转。在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和斜侧板40的安装孔上安装测量杆70,利用测量杆70分别从两个水平方向和一个倾斜方向分别对弯管进行检测,并与给定的检测标准进行对比,判别弯管是否满足要求。利用滑杆51将面距仿形板80向靠近弯管口部方向移动,直至面距仿形板80与弯管管口贴紧,对弯管口部面距进行检测,以判断弯管口部是否满足要求。检测结束后,第一侧板20、第二侧板30和斜侧板40上的测量杆70拆下,用滑杆51带动面距仿形板80下移。将取出弯管时,将杠杆机构17反向转动,推杆15后移,横梁14随之向后移动,夹钳10反向偏转,夹钳10打开,将弯管取出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通过夹持本体、夹钳、止转块等结构的设置,有效地防止了弯管在夹持组装时易偏转,甚至使弯管受到损伤的情况;通过设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斜侧板和面距侧板,可以在多个方向对弯管进行检测,既可以实现对弯管上点的检测,又可以对面距进行检测,实现了弯管的一体化的全面测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检具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低,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为厂家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9)

1.一种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第一侧板、测量杆、面距侧板和面距仿形板;所述夹具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夹持本体和固定在夹持本体上的一对夹钳;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安装测量杆的安装孔;所述面距侧板设置在夹具的夹钳前侧,所述面距侧板包括一斜面和设置在该斜面上的滑杆,所述面距仿形板设置在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旁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测量杆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侧板,所述斜侧板位于夹具、面距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斜侧板包括一斜面并在该斜面上设置有测量杆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夹持本体上,所述夹钳在中部铰接处弯折成一“V”形,夹钳的弯折突出处朝向夹持本体,所述夹钳的头部位于夹持本体的前侧,所述夹钳的尾部包括一条形凹槽;还包括一水平平行设置在夹持本体后侧的横梁和垂直固定在横梁上的推杆,所述横梁通过夹持本体后侧的滑杆滑动固定在夹持本体上,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夹持本体的宽度,所述夹钳尾部的凹槽分别通过一滑柱滑动固定于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推杆推动横梁在滑杆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止转块,所述止转块固定在夹持本体的上方,所述前伸部呈一下弯的钩形并位于夹持本体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本体的前端中部包括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两个夹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一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杠杆机构与所述推杆尾部连接,所述杠杆机构推动推杆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板,所述夹具、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斜侧板和面距侧板均设置在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管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周还设置有吊环和定位孔。
CN201420697326.XU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弯管检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9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326.XU CN204269001U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弯管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326.XU CN204269001U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弯管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9001U true CN204269001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732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9001U (zh) 2014-11-19 2014-11-19 一种弯管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90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5092B (zh) 一种拉力试验机夹具
CN204263038U (zh) 一种弯管夹具
CN205403713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表面的裂缝检测装置
CN204269001U (zh) 一种弯管检具
CN206241573U (zh) 汽车排气管快速定位焊接工装
CN203330605U (zh) 一种下连接管焊接工装定位装置
CN204203267U (zh) 一种耐压测试治具中的线圈放置结构
CN205280559U (zh) 一种盘纸封口拉力检测仪
CN212968310U (zh) 汽车测试用的转接系统的连接头
CN201392293Y (zh) 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管件拉脱试验的夹具
CN106092758A (zh) 汽车全景天窗防盗检测器具
CN210004901U (zh) 汽车前门外腰线检具
CN204338192U (zh) 一种管道防裂夹子
CN204964086U (zh) 一种插座组件脱开力测试装置
CN203928998U (zh) 一种新型的压接半成品金具螺丝孔同轴度检验装置
CN202710621U (zh) 一种探针测试排
CN208109056U (zh) 滑移升降机构
CN201444136U (zh) 软管硬度检测仪
CN212674721U (zh) 多节头油管流量检测装置
CN203443848U (zh) 全自动拉伸试验机试样宽度自动对中机构
CN213956998U (zh)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试验大变形引伸计夹具
CN205014916U (zh)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检具
CN213422615U (zh) 一种电子检具归零结构
CN209927029U (zh) 一种排气管总成检具
CN210269410U (zh) 一种用于检测热埋螺钉拉脱力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uanzhou District of Guangdong city of Zhaoqing province Jidong road 526070 (opposite the Zhaoqing Honda metal compan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Foundry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Duanzhou District of Guangdong city of Zhaoqing province Jidong road 526070 (opposite the Zhaoqing Honda metal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AOQING POWER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