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8254U -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8254U
CN204268254U CN201420823944.4U CN201420823944U CN204268254U CN 204268254 U CN204268254 U CN 204268254U CN 201420823944 U CN201420823944 U CN 201420823944U CN 204268254 U CN204268254 U CN 204268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hancement film
bright enhancement
frame
diffusion barrier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39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荣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239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8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8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82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边框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和遮光胶,通过设置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的形状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均利用遮光胶粘接固定在边框上,即使边框薄化、窄化亦可保障边框的强度,同时亦利于膜材的组装定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这些电子装置的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外形上需要产品越来越薄、也希望产品在结构强度上能有一定保障。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在边框设计时,采用将边框(通常为一胶框)上设置卡口,而相应的膜材在对应位置设置延伸片,使这些延伸片容置在相应的卡口中,以对这些膜材进行有效的定位。
为满足产品薄的需求,边框等元件的厚度已经很小。而为了满足尽可能地增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边框的宽度也越来越小。如此导致原有的膜材定位方式不再适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缺陷。首先,因边框越来越薄,再设置卡口则该处边框太薄,极易折断,背光模组掉落实验根本无法通过,或是轻微晃动就已经断裂,难以满足产品的强度要求。再者,因边框开设卡口,该处太窄,显示装置的光容易穿透边框而产生漏光现象,从而使电子装置的机壳出现亮点。同时,边框卡口处也容易使得显示屏的边缘上出现亮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既可符合目前电子产品的薄、窄边框的发展趋势,又能满足相关膜材的定位,以及电子产品的强度要求。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边框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和遮光胶,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延伸与遮光胶部分重叠而使上增光膜与遮光胶粘接,所述下增光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下增光膜固定部,所述扩散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扩散膜固定部,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与扩散膜固定部均与遮光胶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包括一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继续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凸耳部,所述扩散膜固定部所在的扩散膜的侧边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所在的侧边对应,且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凸耳部相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耳部为两个,分别形成在主体部的两端,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位于两个凸耳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的主体部的位置对应,且延伸超过所述主体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耳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和遮光胶均呈矩形,且所述遮光胶的内边沿延伸至边框的内边沿之内,遮光胶的外边沿位于边框的内边沿与边框的外边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增光膜呈矩形,且上增光膜的四个侧边沿均延伸进入遮光胶的内边沿与外边沿之间,所述上增光膜的面积小于边框的内边沿围设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的任意一侧边的厚度均匀,宽度也均匀。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通过将各膜材以不同形状的设计,使各膜材可同时借助遮光胶粘接固定,如此可避免边框上开卡口,因此即使边框作超薄、窄的设计,亦能保障边框的强度,同时膜材也均能正常定位,不但满足了背光模组的强度要求,也为背光模组的组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部分元件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圈中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遮光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上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下增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边框10、电路板20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和遮光胶60。
所述边框10及遮光胶60均呈框状,所述遮光胶60的内边沿围设的区域为该背光模组的透光区域100。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出的光可先后透过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并从透光区域100射出。
该背光模组作为一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可组装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该边框10呈框状,具有四个首尾连接的侧边101、102、103、104。在一实施例中,该边框10围成的形状呈矩形,其中侧边101与侧边102相对,侧边103与侧边104相对,且相较侧边103、104而言,侧边101、102具有相对的较长的长度。该边框10作为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等相关模材以及电路板20的载体,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遮光胶60将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均与边框10粘接进行定位与固定,以利于整个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组装。一般地,该边框10采用塑料例如PE等材质制成。为符合电子产品日益薄化以及显示区域之外的边缘部分逐渐窄化的发展趋势,该边框的各个侧边均薄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侧边的厚度仅为0.66mm或者更薄。同时,两个长侧边101、102的宽度也只有0.8mm或者更窄。为使该边框10具有相应的强度,任意一侧边的厚度均匀,宽度也均匀,相较于传统的边框开设卡口,本实用新型将边框10的任意侧边做成厚度、宽度均匀的形状,例如长侧边101厚度、宽度均匀,长侧边102厚度、宽度均匀,短侧边103厚度、宽度均匀,短侧边104厚度、宽度均匀,可抗冲击,提升抗断裂的性能。
所述遮光胶60在图1和图2中以网格状示出,以更清晰地将位于遮光胶60下方的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的轮廓示出,从而体现出扩散膜30、下增光膜40、上增光膜50与遮光胶6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理解该遮光胶60应为不透光材料制成。同时参考图3,遮光胶60也相应具有两相对的长侧边601、602和两相对的短侧边603、604,各个侧边601、602、603、604分别与边框10的各个侧边101、102、103、104相对应。遮光胶60的各个侧边均与边框10的各个侧边相应粘接,且遮光胶60的内边沿延伸至边框10的内边沿之内,遮光胶60的外边沿可位于边框10的内边沿与边框10的外边沿之间。
具体的,遮光胶60的内边沿呈整齐划一的直线状,使该内边沿围成的透光区域100(也即该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具有规则的形状。遮光胶60的外边沿可采不规则的形状,以利于遮光胶60与边框10之间更加稳固的粘接。
同时参考图4,所述上增光膜50的至少一侧边延伸与遮光胶60部分重叠而使上增光膜50与遮光胶60能够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上增光膜50呈矩形,且上增光膜50的四个侧边501、502、503、504均延伸进入遮光胶60的内边沿与外边沿之间。其中侧边501、502为相对的长侧边,侧边503、504为相对的短侧边。
在图1和图2的视角观察,所述上增光膜50位于边框10所围的区域内,且所述上增光膜50的面积小于边框10的内边沿围设的面积。在一实施例中,侧边501、502与边框10的相应内边沿相接或者两者之间基本为零间距,如此遮光胶60在与边框10的两个侧边101、102粘接的同时,也与上增光膜50的两个侧边501、502粘接。
同时参考图4,所述下增光膜40位于上增光膜50之下。下增光膜40在一实施例中也基本呈矩形,具有四个侧边401、402、403、404,但是面积比上增光膜50大,并且至少一个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50的相应侧边以形成下增光膜固定部41,下增光膜固定部41用于与遮光胶60粘接。如图2和图5所示,下增光膜40的下增光膜固定部41形成的侧边403与上增光膜50的侧边503位置相应,该下增光膜固定部41延伸超过该上增光膜50的侧边503以露出至上增光膜50之外从而可与位于上增光膜50上的遮光胶60粘接。具体地,是与遮光胶60的侧边603粘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41包括一主体部411和由主体部411继续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凸耳部412。例如,所述凸耳部412可为两个,分别形成在主体部411的两端。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耳部412延伸至与边框10的一侧边103相接。
同时参考图6所示,所述扩散膜30位于下增光膜40之下。扩散膜30在一实施例中也基本呈矩形,具有四个侧边301、302、303、304。扩散膜30的面积比上增光膜50的面积大,扩散膜30的面积与下增光膜40的面积相当。所述扩散膜30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50的相应侧边形成扩散膜固定部31,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与遮光胶60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所在的扩散膜30的侧边303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41所在的侧边403对应,且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与所述凸耳部412相错。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位于两个凸耳部412之间。
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41的主体部411的位置对应,且延伸超过所述主体部411。同样地,该扩散膜固定部31也与遮光胶60的侧边603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固定部31延伸至与边框10的一侧边103相接。
该电路板20设置在边框10的侧边103上。该电路板20可借助其他的粘接层与边框10粘接,也可直接借助遮光胶60与边框10粘接。电路板20上设置辅助光源,用于为该显示装置上的实体按键提供照明。可以理解当设置有辅助光源时,该遮光胶60可设置相应的透光部以使该辅助光源的光能够透出并为实体按键提供照明。
本实用新型将各膜材以不同形状的设计,使各膜材可同时借助遮光胶粘接固定,如此可避免边框上开卡口,因此能保障边框的强度,同时膜材也均能正常定位,不但满足了背光模组的强度要求,也为背光模组的组装带来便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意一种背光模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边框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和遮光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增光膜的侧边延伸与遮光胶部分重叠而使上增光膜与遮光胶粘接,所述下增光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下增光膜固定部,所述扩散膜的至少一侧边延伸超过所述上增光膜的相应侧边形成扩散膜固定部,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与扩散膜固定部均与遮光胶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包括一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继续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凸耳部,所述扩散膜固定部所在的扩散膜的侧边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所在的侧边对应,且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凸耳部相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部为两个,分别形成在主体部的两端,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位于两个凸耳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固定部与所述下增光膜固定部的主体部的位置对应,且延伸超过所述主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固定部延伸至与边框的一侧边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和遮光胶均呈矩形,且所述遮光胶的内边沿延伸至边框的内边沿之内,遮光胶的外边沿位于边框的内边沿与边框的外边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增光膜呈矩形,且上增光膜的四个侧边沿均延伸进入遮光胶的内边沿与外边沿之间,所述上增光膜的面积小于边框的内边沿围设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8项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任意一侧边的厚度均匀,宽度也均匀。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420823944.4U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8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944.4U CN20426825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944.4U CN20426825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8254U true CN204268254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394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8254U (zh) 2014-12-18 2014-12-18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82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690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口字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11769A (zh) * 2016-06-30 2016-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690A (zh) * 2016-01-05 2016-04-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口字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67690B (zh) * 2016-01-05 2018-10-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口字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11769A (zh) * 2016-06-30 2016-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662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91954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8285354U (zh) 一种显示终端
CN203703815U (zh) 一种棱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094083A (zh) 用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的狭缝光栅及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CN109585458A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
WO2021115308A1 (zh) 显示屏模组与电子设备
CN108027533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205155704U (zh) 显示设备及其背光模组
CN10499262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580799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20140038855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894676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204268254U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3217208U (zh) 一种液晶模组
CN104698664B (zh) 具有触摸屏的lcd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CN206649253U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86076B (zh) 防水显示面板及其装配工艺
CN108776407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终端
CN206020876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936542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275838U (zh) 一种光学膜及背光源
CN10309370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50288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945418U (zh) 一种低成本耐用复合增光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3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Jiangbei Road No. 21 Yunshan Yunshan Industrial Zone No. nine TCL

Patentee before: TCL DISPLAY TECHNOLOGY (HUIZHOU)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