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5018U -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5018U
CN204265018U CN201420682535.7U CN201420682535U CN204265018U CN 204265018 U CN204265018 U CN 204265018U CN 201420682535 U CN201420682535 U CN 201420682535U CN 204265018 U CN204265018 U CN 20426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
rollers
housing
tealeaves
belt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825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刘威
宋杰
雷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LOUDONG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LOUDO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LOUDONG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LOUDONG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825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5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倒入茶叶的输入管,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茶叶从壳体内倒出的输出管,壳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高度相同的转轴,转轴上从左往右分别套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和第六转动辊。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三个用于改变茶叶下料导向的传送带,并且通过缩小相邻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除渣作用,然后通过在导向出料口底端设置有内部具有高温热水的阻隔管,从而起到对茶叶表面进行烘干和杀菌的作用,提升茶叶的卫生。

Description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茶叶输送进入生产制作设备,目前主要通过人们手工放入,这样人们需要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接触茶叶,不仅不卫生,而且无法在下料过程中对茶叶表面进行除渣、烘干和杀菌,如果全部依靠人手操作十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解决普通茶叶下料装置无法自动导向茶叶下料位置、无法除渣、烘干和杀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倒入茶叶的输入管,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茶叶从壳体内倒出的输出管,壳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高度相同的转轴,转轴上从左往右分别套有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和第六转动辊,壳体外侧壁位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壳体外侧壁位于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壳体内部对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辊和第二动力辊,第一电机转动轴穿入壳体侧壁与第一动力辊相连接,第二电机 转动轴穿入壳体侧壁与第二动力辊相连接,第一转动辊和第一动力辊上套有第一传送带,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上套有第二传送带,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上套有第三传送带,第二动力辊和第六转动辊上套有第四传送带,壳体内部位于转轴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阻隔管和第二阻隔管,第一阻隔管位于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正下方,第二阻隔管位于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之间正下方,第一阻隔管和第二阻隔管通过位于壳体内部的连接管相连通,第一阻隔管进口穿过壳体侧壁与高温水管出水口相连通,第二阻隔管出口穿过壳体侧壁与出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不影响茶叶导向、烘干和杀菌效果,第一阻隔管和第二阻隔管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平衡性,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和第六转动辊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统一性,第一动力辊和第二动力辊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三个用于改变茶叶下料导向的传送带,并且通过缩小相邻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除渣作用,然后通过在导向出料口底端设置有内部具有高温热水的阻隔管,从而起到对茶叶表面进行烘干和杀菌的作用,提升茶叶的卫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输入管,3.输出管,4.转轴,5.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 辊,7.第三转动辊,8.第四转动辊,9.第五转动辊,10.第六转动辊,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第一动力辊,14.第二动力辊,15.第一传送带,16.第二传送带,17.第三传送带,18.第四传送带,19.第一阻隔管,20.第二阻隔管,2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倒入茶叶的输入管2,壳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茶叶从壳体1内倒出的输出管3,壳体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高度相同的转轴4,转轴4上从左往右分别套有第一转动辊5、第二转动辊6、第三转动辊7、第四转动辊8、第五转动辊9和第六转动辊10,壳体1外侧壁位于第一转动辊5和第二转动辊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壳体1外侧壁位于第四转动辊8和第五转动辊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壳体1内部对应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辊13和第二动力辊14,第一电机11转动轴穿入壳体1侧壁与第一动力辊13相连接,第二电机转轴12穿入壳体1侧壁与第二动力辊14相连接,第一转动辊5和第一动力辊13上套有第一传送带15,第二转动辊6和第三转动辊7上套有第二传送带16,第四转动辊8和第五转动辊9上套有第三传送带17,第二动力辊14和第六转动辊10上套有第四传送带18,壳体1内部位于转轴4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第一阻隔管19位于第一传送带15和第二传送带16之间正下方,第二阻隔管20位于第三传送带 17和第四传送带18之间正下方,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通过位于壳体1内部的连接管21相连通,第一阻隔管19进口穿过壳体1侧壁与高温水管出水口相连通,第二阻隔管20出口穿过壳体1侧壁与出水口相连通。
工作原理,茶叶通过输入管2进入壳体1,然后通过传送带之间的缝隙掉入到第一和第二阻隔管上,通过高温对茶叶表面进行烘干和杀菌,通过传送带之间的挤压使得茶叶内部的杂质除去。
进一步地,为了不影响茶叶导向、烘干和杀菌效果,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大小相同,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平衡性,第一转动辊5、第二转动辊6、第三转动辊7、第四转动辊8、第五转动辊9和第六转动辊10大小相同,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统一性,第一动力辊13和第二动力辊14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通过在内部设置有三个用于改变茶叶下料导向的传送带,并且通过缩小相邻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除渣作用,然后通过在导向出料口底端设置有内部具有高温热水的阻隔管,从而起到对茶叶表面进行烘干和杀菌的作用,提升茶叶的卫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4)

1.一种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倒入茶叶的输入管(2),壳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茶叶从壳体(1)内倒出的输出管(3),壳体(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六个高度相同的转轴(4),所述的转轴(4)上从左往右分别套有第一转动辊(5)、第二转动辊(6)、第三转动辊(7)、第四转动辊(8)、第五转动辊(9)和第六转动辊(10),所述的壳体(1)外侧壁位于第一转动辊(5)和第二转动辊(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壳体(1)外侧壁位于第四转动辊(8)和第五转动辊(9)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壳体(1)内部对应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2)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动力辊(13)和第二动力辊(14),所述的第一电机(11)转动轴穿入壳体(1)侧壁与第一动力辊(13)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机(12)转动轴穿入壳体(1)侧壁与第二动力辊(1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辊(5)和第一动力辊(13)上套有第一传送带(15),所述的第二转动辊(6)和第三转动辊(7)上套有第二传送带(16),所述的第四转动辊(8)和第五转动辊(9)上套有第三传送带(17),所述的第二动力辊(14)和第六转动辊(10)上套有第四传送带(18),所述的壳体(1)内部位于转轴(4)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所述的第一阻隔管(19)位于第一传送带(15)和第二传送带(16)之间正下方,所述的第二阻隔管(20)位于第三传送带(17)和第四传送带(18)之间正下方,所述的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通过位于壳体(1)内部的连接管(21)相连通,第一阻隔管(19)进口穿过壳体(1)侧壁与高温水管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第二阻隔管(20)出口穿过壳体(1)侧壁与出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阻隔管(19)和第二阻隔管(20)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转动辊(5)、第二转动辊(6)、第三转动辊(7)、第四转动辊(8)、第五转动辊(9)和第六转动辊(10)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动力辊(13)和第二动力辊(14)大小相同。
CN201420682535.7U 2014-11-16 2014-11-16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2535.7U CN204265018U (zh) 2014-11-16 2014-11-16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82535.7U CN204265018U (zh) 2014-11-16 2014-11-16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5018U true CN204265018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8253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5018U (zh) 2014-11-16 2014-11-16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5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607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灰渣的出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607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灰渣的出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590607B (zh) * 2022-03-09 2024-03-1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温灰渣的出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0381U (zh) 螺旋管式固液连续分离器
CN204265018U (zh) 茶叶自动下料装置
CN108525364A (zh) 一种便捷式除尘装置
WO2017107113A1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208699991U (zh) 一种湿纸巾盖生产用送料装置
CN103978720A (zh) 一种水生植物压榨装置
WO2019041887A1 (zh) 一种高效提取装置
CN204352202U (zh) 一种改进的中药擦丸机
CN207221468U (zh) 一种可拆卸清洗内筒的格栅机
CN205472775U (zh) 污水处理池中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5308458U (zh) 一种提高出料质量带分级功能的球磨机
CN203778350U (zh) 废旧衣物非织物固体异物复式去除机
CN204100749U (zh) 物料烘燥系统
CN203846160U (zh) 开棉装置
CN104631184A (zh) 沉降式渣水分离机
CN207773596U (zh) 一种平板式铝塑机多种药加料装置
CN205588662U (zh) 一种药渣分离装置
CN206447851U (zh) 油茶籽剥壳装置
ITMI20070345A1 (it) Procedimento e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eparazione e l'estrazione di differenti prodotti di paste di oleaginose e simili
CN204817198U (zh) 一种无动力蜗杆式麻丝剔除装置
CN105768143A (zh) 一种大蒜分瓣机
CN205635899U (zh) 一种方便去除金属杂质的开棉机
CN209287663U (zh) 一种茶叶除碎渣装置
CN205109551U (zh) 多种原料自动投料机
CN206776703U (zh) 一种蜡木生产用的循环式脱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