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0745U -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0745U
CN204260745U CN201420384821.5U CN201420384821U CN204260745U CN 204260745 U CN204260745 U CN 204260745U CN 201420384821 U CN201420384821 U CN 201420384821U CN 204260745 U CN204260745 U CN 204260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resonance equipment
illumination system
light source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48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48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0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0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0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磁共振设备孔径的外部;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相连,用于传导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射光,所述导光元件为非导电元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提供了面积较大、照射均匀的光线,保持了孔径内磁场的均匀性和纯净度,不会对磁共振设备孔径内的磁场造成干扰,保证了磁共振图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进行磁共振成像的设备被称为磁共振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为磁共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磁共振设备100主要包括了机架101和检查床102两个部分,主磁体、梯度线圈等部件被封装在机架101的外壳内,并由外壳在机架101内部形成了圆筒形的狭长孔径103,磁共振设备用于形成孔径103的圆筒形外壳被称为孔径内壁。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待成像的病人被放置在检查床102上,之后将检查床102推送入磁共振设备的孔径103中,以便进行磁共振成像。然而在实际临床磁共振成像过程中,一些病人出于心理上对幽闭的有限空间的恐惧而表现失常,以致不能按医护人员的要求与之配合,无法正常开展磁共振成像,这种病症被称为“幽闭恐惧症”。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有的磁共振设备设计为开放式,不形成封闭的孔径,另一些磁共振设备仍会形成封闭孔径,但会对应于孔径内的黑暗空间安装相应的照明系统,减少病人对狭小、黑暗空间的恐惧感。
现有技术的孔径照明系统分为两种,一种将孔径照明系统的光源设置在孔径之外,如图2所示,图2为一种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出了磁共振设备孔径开口处的局部结构。光源104被安装孔径103之外,光源104采用点光源的形式,通过光源上的灯罩将光放大,将光线从孔径外射入到孔径内,达到提升孔径内亮度的效果。对于这种方式来说,点光源通过灯罩反射出来的光为平行光,其照射面积有限、不能均匀照亮孔径内壁。而且这种方式的光源设置对磁共振设备的外观影响较大,从磁共振设备的整体来看比较突兀,破坏了美感。在检查床移动进入孔径过程中,由于其结构突出于孔径开口处,对于体积较大的病人移入到孔径内会产生一定阻碍。
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方式将孔径照明系统设置在孔径内,如图3所示,图3为另一种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出了孔径内的结构。光源105被设置在孔径103的检查床轨道两侧的位置,光源105采用的是线光源的形式,光源的出射光直接照射到孔径103的内壁106上。这种形式的光源多采用类似于LED灯的电子器件,在提供光亮的同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在磁共振成像时本身就存在较高的磁场强度,且磁共振图像的准确度和孔径内磁场的均匀度、纯净度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孔径照明系统的光源设置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非常大,导致了最终磁共振图像的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能够在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形成面积较大、照射均匀的光线,并且不会对磁共振设备孔径内的磁场造成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包括: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磁共振设备孔径的外部;
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相连,用于传导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射光,所述导光元件为非导电元件。
可选的,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磁屏蔽罩。
可选的,所述电磁屏蔽罩包括散热气孔。
可选的,所述导光元件沿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的轴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导光元件为柔性光纤或柔性塑料杆。
可选的,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元件的固定座。
可选的,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
可选的,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盖板,所述灯罩上设有滑槽,所述灯罩通过所述滑槽与灯罩盖板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盖板,所述灯罩与所述灯罩盖板采用榫卯方式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包括:
以上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
在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提供了面积较大、照射均匀的光线,保持了孔径内磁场的均匀性和纯净度,没有对磁共振设备孔径内的磁场造成干扰,保证了磁共振图像的准确性。更进一步的,设置光源的位置更加灵活,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磁共振设备光源的突兀感,提升了产品的美观。更进一步的,减少了光源作为电子元件对磁共振设备的电磁干扰,增加了光源的散热,减少了光源工作时对磁共振设备的热传递。更进一步的,更好的稳固了导光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磁共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磁共振设备孔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的光源组件和导光元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光源组件201和导光元件202。
光源组件201设于磁共振设备孔径203的外部,不会对孔径203内的磁场造成干扰。光源组件201优选的设置在磁共振设备200的端面205处,端面205为圆环形,在其他磁共振设备中端面可以为非圆环形。相比于磁共振设备的侧面,端面205离孔径203较近,方便光源组件与导光元件的连接,可以节省导光元件材料长度、降低成本。光源组件可以设置在磁共振设备的磁体外部、壳体内部的区域,避免影响磁共振设备的整体外观。光源组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磁共振设备的其他区域。
参看图5,图5为磁共振设备孔径的局部放大图。导光元件202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204,图5中示意出了导光元件为两个的情况。优选的,导光元件202沿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203的轴向(Z方向)延伸,以便充分照亮孔径内部。所述导光元件202与所述光源组件201相连,用于传导所述光源组件201的出射光,所述导光元件202为非导电元件。一般情况下,一定截面积的导电材料在磁场中都会对磁场造成影响,因为电和磁是共生的,非导电材料构成的导光元件则不会对磁场造成电磁干扰。
光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光源优选的采用点光源,减少光源所占的空间。光源不限于LED光源、白炽灯光源或其他的光源形式。
导光元件为了便于安装,减少磁共振设备运行中振动带来的影响,优选的采用柔性导光元件,例如:柔性光纤,以及通过特定材料和工艺加工而成的柔性塑料杆、柔性塑料棒。由光源组件发出的出射光经过导光元件传导,进入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导光元件在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具体的发光方式采用侧面透光方式,例如导光元件采用玻璃光纤或高透光塑料光纤,光可以从光纤的侧面透射出来,达到均匀、充分的照射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至少为两个,参见图6,图6为光源组件与导光元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光源组件201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光源组件201与导光元件202相连,多个光源组件可以增强光源的出射光强度。多个光源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磁共振设备的同一个端面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磁共振设备的两个端面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组件还可以包括电磁屏蔽罩,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光源组件201包括电磁屏蔽罩2011,以及设置在电磁屏蔽罩2011内的光源2014,电源2014通过电源线接口2013处接通电源,由光源2014所发的出射光进入电磁屏蔽罩一侧开口的通道2015,导光元件在通道2015处进行连接。
电磁屏蔽罩2011和相对于通道2015的另一侧还可以设有散热孔2012,因为光源在工作时温度较高,散热孔便于将光源产生的热量更好的传导到空气中,降低光源组件在工作时的温度。
光源组件和磁共振设备之间还可以设有由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层,减少光源组件温度较高时,热量向磁共振设备的传导,减少光源组件对磁共振设备的热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了固定组件,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位置示意图。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204,更具体的可以安装于孔径内壁侧面的固定槽206内。如图9所示,图9为是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组件207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元件的固定座2071,固定座2071的一端为U形卡槽2072,导光元件可以固定在固定座的U形卡槽内,固定座2071的另一端固定于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的固定槽206。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如图9所示,灯罩2073将由导光元件发出的光线更均匀的投射到孔径内壁。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盖板,所述灯罩2073对应于灯罩盖板2074的两侧边缘处设有滑槽2075,灯罩盖板2074的边缘可以插入滑槽2075内,灯罩通过所述滑槽与灯罩盖板滑动连接,以方便更换灯罩。
灯罩与所述灯罩盖板还可以采用榫卯方式连接,所谓“榫卯”也就是机械结构上通过两种相互限制或相互咬合的结构将两个不同的零件固定在一起的方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灯罩和灯罩盖板可以在对应的侧边分别设置为凹形结构和凸形结构,通过凹凸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以上描述的实施过程,磁共振设备的孔径照明系统安装于磁共振设备的孔径内壁,通过检查床将病人移入磁共振设备的孔径内,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提供了面积较大、照射均匀的光线,保持了孔径内磁场的均匀性和纯净度,没有对磁共振设备孔径内的磁场造成干扰,保证了磁共振图像的准确性。更进一步的,设置光源的位置更加灵活,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磁共振设备光源的突兀感,提升了产品的美观。更进一步的,减少了光源作为电子元件对磁共振设备的电磁干扰,增加了光源的散热,减少了光源工作时对磁共振设备的热传递。更进一步的,更好的稳固了导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磁共振设备孔径的外部;
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内壁,所述导光元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相连,用于传导所述光源组件的出射光,所述导光元件为非导电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磁共振设备的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磁屏蔽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罩包括散热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沿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的轴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为柔性光纤或柔性塑料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光元件的固定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盖板,所述灯罩上设有滑槽,所述灯罩通过所述滑槽与灯罩盖板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还包括灯罩盖板,所述灯罩与所述灯罩盖板采用榫卯方式连接。
11.一种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
CN201420384821.5U 2014-07-11 2014-07-11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Active CN204260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4821.5U CN204260745U (zh) 2014-07-11 2014-07-11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4821.5U CN204260745U (zh) 2014-07-11 2014-07-11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0745U true CN204260745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795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4821.5U Active CN204260745U (zh) 2014-07-11 2014-07-11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074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871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及医疗设备
CN110974226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设备的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医学设备
CN112346177A (zh) * 2020-10-23 2021-02-09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2379482A (zh) * 2020-10-23 2021-02-19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线型导光杆的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38719A (zh) * 2016-12-30 2017-06-1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及医疗设备
CN110974226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设备的照明装置及具有其的医学设备
CN112346177A (zh) * 2020-10-23 2021-02-09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2379482A (zh) * 2020-10-23 2021-02-19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线型导光杆的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2346177B (zh) * 2020-10-23 2023-03-14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2379482B (zh) * 2020-10-23 2023-03-14 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直线型导光杆的光路显示器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60745U (zh) 磁共振设备孔径照明系统及磁共振设备
US10058248B2 (en)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high-quality optical images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101501520B (zh) 具有受照孔的成像磁体
WO2013105668A1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CN101449975B (zh) 用于重叠的磁共振断层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装置
BRPI0519799A2 (pt) dispositivo terapêutico por ultra-som guiado por meio de imagens por ressonáncia magnética
CN106249577B (zh) 一种集成化cpt原子钟物理系统
US20140183340A1 (en) Optically controlled mems switch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01288186Y (zh) 多功能电磁生物培养箱
CN105286864A (zh)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WO2004089211A3 (en) Wireless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mr signals
CN102905759A (zh) 用于局部集成电磁照射的便携式仪器
JP3938735B2 (ja) 被検体搬送装置および診断装置
CN106725336A (zh) 一种基于交叉偏振的便携式皮肤拍照装置
DE3874951D1 (de) Empfangsantenne mit passiver entkopplung, insbesondere fuer einen bilderzeugungs-apparat mittels magnetischer kernresonanz.
CN108264103A (zh) 具有活化功能的滤芯
WO2023159865A1 (zh) 磁共振系统
CN20763521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饰灯
US20160109642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aperture
CN205826821U (zh) 一种无线门磁测试装置
CN208511025U (zh) 一种磁共振检测用安全床
CN204233126U (zh) 病床和磁共振成像系统
CN202748133U (zh) 一种用于光电直读光谱仪的火花光源的电磁兼容装置
KR102214831B1 (ko) Rf 표면 코일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기공명영상 시스템
CN206979473U (zh) 一种基于交叉偏振的便携式皮肤拍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15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No. 1180 Building 8 Hing Roa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15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No. 1180 Building 8 Hing Roa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