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6864A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6864A CN105286864A CN201410306478.7A CN201410306478A CN105286864A CN 105286864 A CN105286864 A CN 105286864A CN 201410306478 A CN201410306478 A CN 201410306478A CN 105286864 A CN105286864 A CN 1052868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magnetic resonance
- resonance imaging
- imaging system
- specific integr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595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693 Cercopithec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group [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0533845 Enterolobium cyclocarp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627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599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412 Hom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02091 Anaesth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005 anaesthes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84 anatom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71 anim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25 brain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07 para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309 brain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30 cognitive 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96 emo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7 emotional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14 functional 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65 ionizing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56 molecular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79 orbi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75 path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0 patholog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288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技术方案为:包含线圈壳体、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前置放大单元、与磁共振系统连接通讯的线缆接头以及与线圈配合使用的立体定位装置。射频发射单元采用鸟笼型线圈,提供稳定均匀的射频场,发射效率高,SAR值更低。信号接收单元采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贴合动物头部,探测来自深部的组织信号,获得具有更高信噪比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并配合并行采集技术,提高磁共振图像采集速度,缩短回波时间,显著改善EPI图像信噪比与几何畸变。立体定位装置的头部固定组件借助双侧耳杆与线圈固定,稳固地将动物头部固定于线圈的最佳采集区域内进行磁共振扫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中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可用于清醒(或麻醉)状态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头部射频接收线圈。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因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能够对器官组织功能成像以及对受检对象无电离辐射危害等优点,已成为最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磁共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谱仪系统、电源系统和辅助设备等。其中射频线圈既起到激发磁共振射频信号的作用,又起到接收磁共振信号的作用,是磁共振系统核心部件之一,对磁共振成像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射频线圈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又分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类。起发射射频信号作用的称为发射线圈,起接收射频信号作用的称为接收线圈;而根据实际的成像需求,射频线圈又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主要有鞍形射频线圈,鸟笼型射频线圈,正交型线圈,表面线圈,相控阵线圈等多种形式。根据临床应用部位不同,又可以分为头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体线圈,肢体线圈,浅表组织线圈,腔内线圈等不同类别。可见,射频线圈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射频线圈总是基于一定的磁共振系统,因此射频线圈的研究和发展与磁共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磁共振系统而言,不断满足临床及科研提出的新需求是其永恒的发展主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间迅猛发展,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用来探讨人类认知过程与情绪活动的脑机制。而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人类的最近亲属,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大脑结构,且具备高级脑功能,对评价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等具有其它动物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人类大脑的正常功能基础研究和疾病病理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将二者结合,实现动物fMRI研究即可以实现由于伦理因素在人体不能进行的基础研究,探索生理、病理状况下内在的脑功能机制,将进一步开拓神经科学的新领域,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脑功能活动的生理和分子机制。
射频线圈作为磁共振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自然也是动物磁共振系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与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不同,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1)动物的脑体积小,为获得更敏感的信号,必须配套贴合动物头部的小线圈,提高图像信噪比;(2)常规磁共振成像系统专为人体扫描设计,往往使用较大的体线圈进行射频激发(激发电压约为600伏特),高激发能量往往会超过SAR(SpecificAbsorptionRate)限制,进一步影响扫描参数的优化,牺牲图像信噪比、空间分辨率,而事实上,这些激发能量并没有有效传递至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3)相比较人类头部,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空腔较多,尤其是口、眼、耳等部位,这将大大影响局部的磁场均匀性,导致EPI(EchoPlanarImaging)图像几何畸变严重,为此,需要使用并行成像技术,这也对接收线圈的通道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规射频线圈是为人体诊断目的服务的,只能部分满足动物磁共振成像的需求,还没有专门的为非人灵长类动物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
除以上特点外,更为重要的是,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必须保持被扫描对象保持静止不动,与人不同的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扫描时,由于不能自主地保持不动,必须使用头部立体定位装置来进行固定,常规线圈尺寸、形状往往无法配合立体定位装置。目前常见的实验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固定装置多采用含顺磁性材料(如铁等金属材质)制作,容易使图像产生畸变;常见头部固定装置外观尺寸较大,无法配合线圈贴近动物头部进行扫描的要求。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针对非人灵长类动物功能磁共振成像对射频线圈以及头部固定的特殊要求,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结合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立体定位装置,配套一体化,发射效率高,尽可能贴合动物头部,可配合并行采集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包括线圈壳体、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前置放大单元、与磁共振系统连接通讯的线缆接头以及与线圈配合使用的立体定位装置,其中射频发射单元对处于线圈中的对象的氢质子进行射频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发射至位于线圈壳体配合形成的空间内的前置放大单元,磁共振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元的放大处理后,由线缆接头输送到磁共振成像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线圈壳体包括外壳与内壳,两端通透,线圈中央两侧开孔设计,配合所述立体定位装置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射频发射单元是鸟笼型线圈,在正交模式下工作并能产生均匀的横向射频场,附着在所述内壳外表面的阶梯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是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所述鸟笼型线圈位于所述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的外圈,所述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贴合所述内壳,并在内壳的圆柱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对称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采用部分重合的方式耦合,所述这些相邻单元均有斜对角关系,所述这些相邻单元件采用电容电子器件实现去耦合。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采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立体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身体固定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头部固定组件的结构为非封闭式圆柱体,头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与前端封闭,尾部为拱形连接结构,便于与身体固定组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头部固定组件采用五点定位方式固定,分别为双侧耳杆、双侧眼杆和上牙床杆,其中耳杆由两侧固定杆固定,眼杆和牙床杆由专用固定片连接,固定在定位仪最前端,可通过螺扣前后移动调整固定片位置,其中头部固定组件借助双侧耳杆与线圈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耳杆具有多种规格的长度以便兼容不同差异大小的动物,耳杆整体呈圆柱体,其上可由数字刻度,与猴子耳骨接触端为圆锥体。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眼杆根据不同的动物在水平方向进行角度调节,眼杆呈不规则长方体,与猴子下眼眶骨接触,接触部分带有半圆形弧度,以便紧压在动物的下眼眶。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固定眼杆的两边分别有多个眼杆定位孔,用于兼容不同大小的动物。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牙床杆上由波浪式凹槽,以适合不同大小动物的上牙床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具有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由四根梁柱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前端拱形圆柱面是1/2圆柱面,用于牙杆和眼杆专用固定片的固定,柱面缺口部分朝上,同时柱面有椭圆形过孔,可供动物生理仪器插管通过,而该四根梁柱靠近中线的两根梁柱用手拧螺丝分别固定两侧耳杆。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身体固定组件为桥式结构,头部固定组件和身体固定组件之间的两个拱形连接结构通过螺丝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身体固定组件设有至少一对两侧桥柱,分别用多根圆柱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一实施例,所述身体固定组件的主体框架底部由动物放置板和装置固定板这两层板制成,上下层之间有滑轨,上层的动物放置板的尾端有把手,当动物放置在上层的动物放置板后,上层动物放置板可前后移动,以便兼容不同身体长度的动物,下层的装置固定板用于磁体内支撑,以使整个立体定位装置水平放置在磁体腔内。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体化线圈包含线圈壳体、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前置放大单元、与磁共振系统连接通讯的线缆接头以及与线圈配合使用的动物立体定位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发明配合专用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部立体定位装置,能够稳固地将动物头部固定于线圈的最佳采集区域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构紧凑,操作简便;(2)鸟笼型射频发射线圈可确保提供更为稳定且均匀的射频场,同时,发射效率高,与体线圈激发相比SAR值更低;(3)相控阵信号接收线圈尽可能贴合动物头部,既可探测来自深部的组织信号,又可获得具有更高信噪比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4)八通道相控阵线圈配合并行采集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磁共振图像采集速度,缩短回波时间,从而显著改善EPI图像信噪比与几何畸变。总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体化线圈整体材料磁共振兼容,需专业人员操作,可配套多种动物设备(水暖、呼吸机、气体麻醉等)使用,与特定线圈使用时方便定位,可用于灵长类动物磁共振扫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体化线圈中的线圈外壳构造图。
图3示出了射频发射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4示出了信号接收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5示出了立体定位装置的整体设计图。
图6示出了立体定位装置的头部固定组件的组装图。
图7示出了信号接收单元的采集图像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射频场场图。
图9示出了常规线圈与本发明线圈磁共振图像信噪比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化线圈包括线圈壳体、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前置放大单元、与磁共振系统连接通讯的线缆接头以及与线圈配合使用的立体定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附着在内壳外表面的阶梯面上的射频发射单元是鸟笼型线圈5,采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正交模式下工作并能产生均匀的横向射频场。信号接收单元是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6。在整个设备中,射频发射单元对处于线圈中的对象的氢质子进行射频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发射至位于线圈壳体配合形成的空间内的前置放大单元,磁共振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元的放大处理后,由线缆接头输送到磁共振成像系统。
立体定位装置借助双侧耳杆与线圈固定,能够稳固地将动物头部固定于线圈的最佳采集区域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满足长期实验中对于三维空间解剖结构重复定位的要求,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结构紧凑,操作简便。
图2示出了一体化线圈中的线圈外壳的构造。如图2所示,线圈壳体分为外壳和内壳,两端通透,线圈中央两侧开孔设计,配合立体定位装置使用。外壳分为上半部分1和下半部分3,使用螺丝固定在内壳体上。内壳为一个整体,呈现H型,其中部件7为内壳实体圆柱部分,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6(也可称为接收线圈6)将紧密贴合在内壳实体圆柱部分7的表面,并在该圆柱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对称排列,鸟笼型线圈5(也可称为激发线圈5)则与部件4表面贴合,位于接收线圈6外圈。激发线圈5与接收线圈6之间存有一定间隙,减少相互干扰。壳体2与壳体1配合形成的半弧形空间内放置前置放大单元(图中未标出)。激发线圈5(鸟笼型射频电路)对处于其中的对象(动物脑部软组织)的氢质子进行射频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接收线圈6(相控阵接收电路)接收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分八路采集发射至前置放大单元,信号再经过前置放大单元的放大处理后由线圈线缆接头从线圈壳体2部件的垂直面引出,直接与磁共振系统进行连接通讯,以进行图像的重建和后处理。
如图3所示的射频发射单元采用圆极化的鸟笼型线圈设计,这种线圈设计能够产生均匀的横向射频场,适合工作在正交模式,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中将其正常尺寸缩小化,并使柱脚增加至12条,通过联机LC线路匹配调谐,使其更加适合测试实验动物。
如图4所示的信号接收单元采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贴合线圈支撑圆柱形内壳,并在该圆柱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对称排列。为了减少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信号耦合),任意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采用部分重合(overlap)的方法去耦合,而且这些相邻单元均有斜对角关系,单元间也使用了电容电子器件完成去耦的电路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去耦效果。本发明中采用八通道接收,主要考虑到相控阵线圈对于深部被测结构的探测能力受到每个独立线圈环路半径大小的影响,为保证非人灵长类动物脑部较深位置的信噪比,故没有再增加线圈通道个数,同时,八通道线圈已能够满足EPI序列中并行采集加速因子为3的实验要求。
如图5所示,本发明立体定位装置包含头部固定组件107和身体固定组件两大部分。身体固定组件为桥式结构,主体框架底部由动物放置板101和装置固定板102这两层板制成。头部固定组件107和身体固定组件之间的两个拱形连接结构通过螺丝连接。
装置固定板102用于磁体内支撑,可保证整个立体定位装置水平放置在磁体腔内。固定板上面呈桥式设计,两侧桥柱3对,分别用6根圆柱体103连接,可以方便收容动物身体和维持动物体温的设备等。装置固定板102和动物放置板101之间有滑轨,上层的动物放置板101飞尾部设计有把手,当动物放置好后,动物放置板101可前后移动,这样可以兼容不同身体长度的动物。
实际操作中,放置好动物后,向前移动动物放置板101让动物的整个头部通过拱形连接器104、1/6圆柱连接体105和拱形连接器106,进入到头部固定组件107。
如图6所示,头部固定组件的结构为非封闭式圆柱体,头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与前端封闭,尾部为拱形连接结构,便于与身体固定组件连接。头部固定组件采用五点定位方式固定,分别为双侧耳杆202、双侧眼杆205和上牙床杆,其中耳杆202由两侧固定杆固定,眼杆205和牙床杆由专用固定片206连接,固定在定位仪最前端,可通过螺扣前后移动调整固定片206的位置,其中头部固定组件借助双侧耳杆202与线圈固定。
耳杆202具有多种规格的长度以便兼容不同差异大小的动物,耳杆202整体呈圆柱体,其上可由数字刻度,与猴子耳骨接触端为圆锥体。
眼杆205根据不同的动物在水平方向进行角度调节,眼杆205呈不规则长方体,与猴子下眼眶骨接触,接触部分带有半圆形弧度,以便紧压在动物的下眼眶。固定眼杆205的两边分别有多个眼杆定位孔,用于兼容不同大小的动物。牙床杆上由波浪式凹槽,以适合不同大小动物的上牙床的固定。
头部固定组件具有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由四根梁柱连接。前端拱形圆柱面是1/2圆柱面,用于牙杆和眼杆专用固定片206的固定,柱面缺口部分朝上,同时柱面有椭圆形过孔,可供动物生理仪器插管通过,而该四根梁柱靠近中线的两根梁柱用手拧螺丝分别固定两侧耳杆。
当动物头部进入头部固定仪部分后,在柱形连接器203的耳杆孔位置,根据动物大小插入合适的耳杆202,让耳杆202顺利进入动物耳孔,抵住动物耳骨,之后旋转手拧螺丝201,固定住耳杆,此时动物的头部处于水平位置,且不可前后移动。
牙杆和耳杆的专用固定片206通过手拧螺丝固定在前端拱形圆柱面208上,固定好动物耳杆后,前后在水平位置上移动专用固定片206,先使牙杆抵住动物的上牙床,然后旋转眼杆205,找到合适的位置再旋转眼杆的手拧螺丝,使得接触动物的眼杆前端带有半圆形弧度部分,与猴子下眼眶骨接触,并比较紧的压住动物的下眼眶骨,然后使用手拧螺丝锁定住专用固定片206。
上面的操作完成后,如果是麻醉状态下的动物,需要将维持动物生命的呼吸机气管、生理监测仪器、气体麻醉等设备的管线穿过前端拱形圆柱面208上面的通孔209,放置到相应的位置。之后在立体定位仪的头部固定部分,固定相应的动物线圈,在将整体装置放置到磁体腔对应位置,进行磁共振数据采集。
如图7所示,使用本发明测试均匀圆形水模时,八个通道各自接收的图像以及将八个通道所接收信号组合后得到的完整图像。
如图8所示,使用本发明测试均匀圆形水模时,得到的射频场场图,图像中明暗变化代表被激发区域内的均匀程度,变化次数越少,轮廓越圆整,代表射频激发场越均匀。
如图9所示,通过对比常规线圈与本发明线圈磁共振图像信噪比,可见本发明的线圈所采集图像在信噪比有明显的优势,fMRI图像稳定性高,经过本实例的计算,稳定性可达到传统接收线圈的3倍以上。
总的来说,本发明的一体化线圈的设计中,线圈壳体配合专用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立体定位装置设计,射频发射单元采用圆极化的鸟笼型线圈设计,信号接收单元采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贴合线圈内壳,并在圆柱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对称排列,线圈之间部分重合,通过电容或电感去耦。立体定位装置采用磁共振兼容的非顺磁性材料制成,包含头部固定和身体固定两大部分,其中,头部固定部分借助双侧耳杆与线圈固定,能够稳固地将动物头部固定于线圈的最佳采集区域内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满足长期实验中对于三维空间解剖结构重复定位的要求,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且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鸟笼型射频发射线圈可确保提供更为稳定且均匀的射频场,同时,发射效率高,与体线圈激发相比SAR值更低。相控阵信号接收线圈尽可能贴合动物头部,既可探测来自深部的组织信号,又可获得具有更高信噪比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八通道相控阵线圈配合并行采集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磁共振图像采集速度,缩短回波时间,从而显著改善EPI图像信噪比与几何畸变。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包括线圈壳体、射频发射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前置放大单元、与磁共振系统连接通讯的线缆接头以及与线圈配合使用的立体定位装置,其中射频发射单元对处于线圈中的对象的氢质子进行射频激发,产生磁共振信号,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并发射至位于线圈壳体配合形成的空间内的前置放大单元,磁共振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元的放大处理后,由线缆接头输送到磁共振成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壳体包括外壳与内壳,两端通透,线圈中央两侧开孔设计,配合所述立体定位装置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发射单元是鸟笼型线圈,在正交模式下工作并能产生均匀的横向射频场,附着在所述内壳外表面的阶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是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所述鸟笼型线圈位于所述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的外圈,所述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贴合所述内壳,并在内壳的圆柱侧面的圆周方向上对称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单元之间采用部分重合的方式耦合,所述这些相邻单元均有斜对角关系,所述这些相邻单元件采用电容电子器件实现去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多通道相控阵接收电路的线圈采用八通道相控阵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立体定位装置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和身体固定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的结构为非封闭式圆柱体,头部固定组件的两侧与前端封闭,尾部为拱形连接结构,便于与身体固定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采用五点定位方式固定,分别为双侧耳杆、双侧眼杆和上牙床杆,其中耳杆由两侧固定杆固定,眼杆和牙床杆由专用固定片连接,固定在定位仪最前端,可通过螺扣前后移动调整固定片位置,其中头部固定组件借助双侧耳杆与线圈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耳杆具有多种规格的长度以便兼容不同差异大小的动物,耳杆整体呈圆柱体,其上可由数字刻度,与猴子耳骨接触端为圆锥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眼杆根据不同的动物在水平方向进行角度调节,眼杆呈不规则长方体,与猴子下眼眶骨接触,接触部分带有半圆形弧度,以便紧压在动物的下眼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固定眼杆的两边分别有多个眼杆定位孔,用于兼容不同大小的动物。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牙床杆上由波浪式凹槽,以适合不同大小动物的上牙床的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具有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前端圆拱形圆柱面和后端圆拱形柱面由四根梁柱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前端拱形圆柱面是1/2圆柱面,用于牙杆和眼杆专用固定片的固定,柱面缺口部分朝上,同时柱面有椭圆形过孔,可供动物生理仪器插管通过,而该四根梁柱靠近中线的两根梁柱用手拧螺丝分别固定两侧耳杆。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固定组件为桥式结构,头部固定组件和身体固定组件之间的两个拱形连接结构通过螺丝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固定组件设有至少一对两侧桥柱,分别用多根圆柱体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固定组件的主体框架底部由动物放置板和装置固定板这两层板制成,上下层之间有滑轨,上层的动物放置板的尾端有把手,当动物放置在上层的动物放置板后,上层动物放置板可前后移动,以便兼容不同身体长度的动物,下层的装置固定板用于磁体内支撑,以使整个立体定位装置水平放置在磁体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6478.7A CN105286864A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06478.7A CN105286864A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6864A true CN105286864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185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06478.7A Pending CN105286864A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86864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19187A (zh) * | 2016-07-25 | 2016-10-12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射频成像线圈 |
CN106039601A (zh) * | 2016-05-31 | 2016-10-26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磁兼容超声刺激系统 |
CN106680745A (zh) * | 2017-02-24 | 2017-05-17 | 深圳市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8663641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用于磁共振设备的射频线圈 |
CN109276247A (zh) * | 2018-10-23 | 2019-01-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一种动物固定装置及其应用 |
CN109655772A (zh) * | 2019-01-14 | 2019-04-19 | 浙江大学 | 用于临床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小动物射频线圈 |
CN109696641A (zh) * | 2018-12-29 | 2019-04-3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接收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9696642A (zh) * | 2018-12-29 | 2019-04-3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9738839A (zh) * | 2018-12-29 | 2019-05-1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旋转磁共振的射频线圈系统 |
CN111505040A (zh) * | 2020-05-14 | 2020-08-07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一种肝ecs实验专用动物线圈 |
CN113866693A (zh) * | 2021-10-15 | 2021-12-31 | 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接收线圈结构及组件系统 |
US11656304B2 (en) | 2021-03-12 | 2023-05-23 |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 Radio frequency coil and coil assembly thereof |
CN119125981A (zh) * | 2024-11-15 | 2024-12-13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一种用于脑部超极化氙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信号检测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30256B2 (ja) * | 2000-07-26 | 2003-07-28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磁気共鳴画像撮影用動物頭部固定装置 |
CN1786730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动物射频线圈装置 |
CN1882846A (zh) * | 2003-11-19 | 2006-12-20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mri的缩放相控阵列膝线圈 |
CN201691926U (zh) * | 2010-06-24 | 2011-01-05 |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动物射频线圈装置 |
CN202330682U (zh) * | 2011-11-29 | 2012-07-11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小型动物线圈 |
CN102749597A (zh) * | 2012-07-04 | 2012-10-24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场磁共振系统中的膝关节射频线圈 |
CN203493638U (zh) * | 2013-08-23 | 2014-03-26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用于磁共振的大动物头部固定装置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10306478.7A patent/CN10528686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30256B2 (ja) * | 2000-07-26 | 2003-07-28 |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磁気共鳴画像撮影用動物頭部固定装置 |
CN1882846A (zh) * | 2003-11-19 | 2006-12-20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mri的缩放相控阵列膝线圈 |
CN1786730A (zh) * | 2004-12-08 | 2006-06-14 |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动物射频线圈装置 |
CN201691926U (zh) * | 2010-06-24 | 2011-01-05 | 上海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动物射频线圈装置 |
CN202330682U (zh) * | 2011-11-29 | 2012-07-11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共振系统中的小型动物线圈 |
CN102749597A (zh) * | 2012-07-04 | 2012-10-24 | 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平场磁共振系统中的膝关节射频线圈 |
CN203493638U (zh) * | 2013-08-23 | 2014-03-26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用于磁共振的大动物头部固定装置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9601A (zh) * | 2016-05-31 | 2016-10-26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磁兼容超声刺激系统 |
CN106019187B (zh) * | 2016-07-25 | 2018-09-14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射频成像线圈 |
CN106019187A (zh) * | 2016-07-25 | 2016-10-12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射频成像线圈 |
CN106680745B (zh) * | 2017-02-24 | 2023-03-10 | 深圳市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6680745A (zh) * | 2017-02-24 | 2017-05-17 | 深圳市金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8663641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用于磁共振设备的射频线圈 |
CN109276247B (zh) * | 2018-10-23 | 2024-04-09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 一种动物固定装置及其应用 |
CN109276247A (zh) * | 2018-10-23 | 2019-01-29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一种动物固定装置及其应用 |
CN109696642A (zh) * | 2018-12-29 | 2019-04-3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9738839A (zh) * | 2018-12-29 | 2019-05-1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应用于旋转磁共振的射频线圈系统 |
CN109696641A (zh) * | 2018-12-29 | 2019-04-30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接收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9696642B (zh) * | 2018-12-29 | 2024-06-04 |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
CN109655772B (zh) * | 2019-01-14 | 2020-01-17 | 浙江大学 | 用于临床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小动物射频线圈 |
CN109655772A (zh) * | 2019-01-14 | 2019-04-19 | 浙江大学 | 用于临床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小动物射频线圈 |
CN111505040A (zh) * | 2020-05-14 | 2020-08-07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一种肝ecs实验专用动物线圈 |
US11656304B2 (en) | 2021-03-12 | 2023-05-23 |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 Radio frequency coil and coil assembly thereof |
US12111371B2 (en) | 2021-03-12 | 2024-10-08 |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 Radio frequency coil and coil assembly thereof |
CN113866693A (zh) * | 2021-10-15 | 2021-12-31 | 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接收线圈结构及组件系统 |
CN119125981A (zh) * | 2024-11-15 | 2024-12-13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一种用于脑部超极化氙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信号检测装置 |
CN119125981B (zh) * | 2024-11-15 | 2025-03-21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一种用于脑部超极化氙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信号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6864A (zh) | 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专用一体化线圈 | |
FI88081C (fi) | Nmr rf-spole | |
CN102764121B (zh) | 用于感应地通信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 |
US8598876B2 (en) | Imaging device for three dimensional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and methods thereof | |
US8179136B2 (en) | Radio frequency (RF) coil array with double asymmetric saddle coil pairs | |
US8441258B2 (en) | Quadrature and linear RF coil array for MRI of human spine and torso | |
CN107773241B (zh) |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头部线圈组件 | |
US8981777B2 (en) | Spine coil array | |
US8805477B2 (en) | Method for use of a common shoulder coil part for both left and right shoulder | |
CN111722166A (zh) | 一种用于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啮齿类小动物成像装置 | |
CN102313875A (zh) | 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可组合的多部件式表面线圈 | |
CN203468608U (zh) | 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 |
CN112433187A (zh) | 包括患者运动传感器的mri系统 | |
CN202920745U (zh) | 用于执行超极化气体成像的装置和方法 | |
Gilbert et al. | A geometrically adjustable receive array for imaging marmoset cohorts | |
Giovannetti et al. | Sodium radiofrequency coil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From design to applications | |
Quan et al. | A double‐tuned 1H/31P coil for rabbit heart metabolism detection at 3 T | |
CN112763953A (zh) | 基于7.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头/膝关节多用途射频线圈装置 | |
CN110840475A (zh) | 模体及具有该模体的多模态医学成像系统 | |
US10042018B2 (en) | MRI scanner | |
KR102564686B1 (ko) | 특정 핵종의 몰농도를 측정하기 위한 자기공명영상용 rf 코일 | |
CN212301836U (zh) | 高贴合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 | |
CN113050002B (zh) | 方便使用的头盔型灵长类动物磁共振实验射频线圈装置 | |
CN222866856U (zh) | 一种用于低场磁共振成像的头线圈 | |
JP4455187B2 (ja) |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用受信コイル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