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4660U -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4660U
CN204254660U CN201420697613.0U CN201420697613U CN204254660U CN 204254660 U CN204254660 U CN 204254660U CN 201420697613 U CN201420697613 U CN 201420697613U CN 204254660 U CN204254660 U CN 204254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nule
pipe
bulky grain
coal
pulverized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976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剑锋
杨秋东
陈安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e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e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e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e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976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4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4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46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用于锅炉燃烧。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益好。

Description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站锅炉的点火、燃烧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燃烧的稳定性,通常对煤粉燃烧器采取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即在燃烧器喷口的位置采用上下垂直浓淡分离装置或水平浓淡分离装置,诸如美国燃烧工程公司设计的WR燃烧器、清华大学研制的火焰稳定船式直流燃烧器及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等。
对于上述诸如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在燃烧器本体设置浓淡分离装置、压力平衡装置)的作法,其浓淡分离装置均必须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位置,因为受到燃烧器设备本身体积有限的限制、在燃烧器长度过短的距离内设置的浓淡分离装置,便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
为此,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底蕴与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将大颗粒的煤粉与小颗粒的煤粉(即通常惯称的浓淡煤粉)分开而进行分别输送给浓淡燃烧器喷口,研制成功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解决了浓、淡燃烧器喷口煤粉气流速度的偏差,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该位置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①、本实用新型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提供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②、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一贯采取将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燃烧器本体位置的状况。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在燃烧器体积有限且长度过短内设置浓淡分离装置而导致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等诸多缺陷与弊端。④、本实用新型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⑤、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环境优良,使用寿命长。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⑦、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畅易管理。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⑨、本实用新型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由大颗粒煤粉仓、大颗粒管、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输送管、分离管、小颗粒煤粉仓、小颗粒管、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输送管、风管、大颗粒煤粉管、浓燃烧器喷口、小颗粒煤粉管、淡燃烧器喷口构成;
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
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所述大颗粒煤粉仓、小颗粒煤粉仓均为罐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管、颗粒输送管、小颗粒管、小颗粒输送管、风管、大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均为煤粉给粉机,所述分离管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浓燃烧器喷口、淡燃烧器喷口均为燃烧器喷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说明书附图2为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示意图,作为与本实用新型的对照图,本实用新型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通过两个示意图的对比便知:①、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一台给煤粉机输送混合煤粉、改变为由两台给煤粉机分别输送大颗粒浓煤粉与小颗粒淡煤粉。②、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混合煤粉管、改变为同时既可以输送大颗粒浓煤粉又可以输送小颗粒淡煤粉的分离管。③、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混合煤粉管输送混合煤粉、改变为同时由大颗粒煤粉管输送大颗粒煤粉(浓)及由由小颗粒煤粉管输送小颗粒煤粉(淡)。④、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混合煤粉管与燃烧器喷口处的浓淡分离装置连接、改变为分别由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直接连接及由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直接连接。这样,本实用新型同时分别输送的大颗粒煤粉(浓)与小颗粒煤粉(淡)在燃烧器喷口燃烧过程中,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便不会再出现偏差,从根本上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所述;其大颗粒煤粉仓与大颗粒管、大颗粒管与大颗粒给粉机、大颗粒给粉机与大颗粒输送管、大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与小颗粒管、小颗粒管与小颗粒给粉机、小颗粒给粉机与小颗粒输送管、小颗粒输送管的下端与分离管的上层管、风管与分离管的左端、分离管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大颗粒煤粉管与浓燃烧器喷口、分离管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小颗粒煤粉管与淡燃烧器喷口均固定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相比,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取“设置分离管”关键技术,提供了“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专用设备。
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一贯采取将浓淡分离装置设置在燃烧器本体位置的状况。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在燃烧器体积有限且长度过短内设置浓淡分离装置而导致燃烧器浓淡两侧喷口喷出的风速偏差过大、点火及燃烧不稳定且燃烧不充分、安全系数低等诸多缺陷与弊端。
4、本实用新型不存在高温等工作条件、有利于安装使用、有利于维护保养与检修。
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环境优良,使用寿命长。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可应用于各种电站,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其应用范围广。
7、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方便制作且成本低、效果稳定可靠、运营顺畅易管理。
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9、本实用新型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的示意图。作为与本实用新型的对照图。
图中的标号:1、大颗粒煤粉仓,2、大颗粒管,3、大颗粒给粉机,4、大颗粒输送管,5、分离管,6、小颗粒煤粉仓,7、小颗粒管,8、小颗粒给粉机,9、小颗粒输送管,10、风管,11、大颗粒煤粉管,12、浓燃烧器喷口,13、小颗粒煤粉管,14、淡燃烧器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
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由大颗粒煤粉仓1、大颗粒管2、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输送管4、分离管5、小颗粒煤粉仓6、小颗粒管7、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浓燃烧器喷口12、小颗粒煤粉管13、淡燃烧器喷口14构成;
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1与大颗粒管2、大颗粒管2与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给粉机3与大颗粒输送管4、大颗粒输送管4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6与小颗粒管7、小颗粒管7与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给粉机8与小颗粒输送管9、小颗粒输送管9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上层管、风管10与分离管5的左端、分离管5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11、大颗粒煤粉管11与浓燃烧器喷口12、分离管5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13、小颗粒煤粉管13与淡燃烧器喷口14均固定连接。
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所述大颗粒煤粉仓1、小颗粒煤粉仓6均为罐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管2、颗粒输送管4、小颗粒管7、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小颗粒煤粉管13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3、小颗粒给粉机8均为煤粉给粉机,所述分离管5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浓燃烧器喷口12、淡燃烧器喷口14均为燃烧器喷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以上所述和说明书附图所示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作出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2)

1.一种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大颗粒煤粉仓(1)、大颗粒管(2)、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输送管(4)、分离管(5)、小颗粒煤粉仓(6)、小颗粒管(7)、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浓燃烧器喷口(12)、小颗粒煤粉管(13)、淡燃烧器喷口(14)构成;
所述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大颗粒煤粉仓(1)与大颗粒管(2)、大颗粒管(2)与大颗粒给粉机(3)、大颗粒给粉机(3)与大颗粒输送管(4)、大颗粒输送管(4)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下层管、小颗粒煤粉仓(6)与小颗粒管(7)、小颗粒管(7)与小颗粒给粉机(8)、小颗粒给粉机(8)与小颗粒输送管(9)、小颗粒输送管(9)的下端与分离管(5)的上层管、风管(10)与分离管(5)的左端、分离管(5)右端的下层管与大颗粒煤粉管(11)、大颗粒煤粉管(11)与浓燃烧器喷口(12)、分离管(5)右端的上层管与小颗粒煤粉管(13)、小颗粒煤粉管(13)与淡燃烧器喷口(14)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颗粒煤粉仓(1)、小颗粒煤粉仓(6)均为罐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管(2)、颗粒输送管(4)、小颗粒管(7)、小颗粒输送管(9)、风管(10)、大颗粒煤粉管(11)、小颗粒煤粉管(13)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大颗粒给粉机(3)、小颗粒给粉机(8)均为煤粉给粉机,所述分离管(5)为双层管状结构,所述浓燃烧器喷口(12)、淡燃烧器喷口(14)均为燃烧器喷口。
CN201420697613.0U 2014-11-19 2014-11-19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4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613.0U CN204254660U (zh) 2014-11-19 2014-11-19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97613.0U CN204254660U (zh) 2014-11-19 2014-11-19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4660U true CN204254660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9761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4660U (zh) 2014-11-19 2014-11-19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4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4660U (zh)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CN104406188A (zh) 以煤粉颗粒大小分别输送装置
CN204254654U (zh) 给粉机与燃烧器之间设置分离器装置
CN204254655U (zh) 磨煤机与燃烧器之间设置煤粉分离器的装置
CN204247544U (zh) 煤粉颗粒分离器
CN204511341U (zh) 一种用于水井钻机的简易高效除尘装置
CN204285440U (zh) 一种高压增氧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CN202037125U (zh) 煤粉在线细化分选装置
CN205332185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沸腾炉系统
CN204358705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燃烧系统
CN204675149U (zh) 一种飞灰输送系统排堵装置
CN204053813U (zh) 一种自动喷砂装置
CN204078757U (zh) 一种粮食输送机的除尘混合进料装置
CN204434306U (zh) 偏钒酸铵生产用固体原料投料装置
CN203404595U (zh) 一种内导杆式不锈钢湿式储气柜
CN105255521B (zh) 一种气体输送生物质进料器
CN204582768U (zh) 风动应力变频烟气粉尘加速分离除尘器
CN203497465U (zh) 一种粉煤灰库底的助流装置
CN204100305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炭灰净化装置
CN203064837U (zh) 一种砂光粉料仓
CN203848700U (zh) 一种炉渣干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3582702U (zh) 一种带过滤装置的锡槽
CN203478879U (zh) 烘干系统
CN102649533A (zh) 一种灌装与封罐一体机
CN102278754B (zh) 人工煤气室外长明火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