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3758U -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53758U CN204253758U CN201420713380.9U CN201420713380U CN204253758U CN 204253758 U CN204253758 U CN 204253758U CN 201420713380 U CN201420713380 U CN 201420713380U CN 204253758 U CN204253758 U CN 2042537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grades
- shaft
- driving
- driv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输入轴上设有多个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主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倒档轴上固定有倒档主动齿轮,并套设有倒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连接有倒档同步器,还包括一根中间轴,中间轴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围绕输入轴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变速箱轴向尺寸小,有利于整车调整布置,同时支撑距离小,刚度好。通过合理设计,仅用一根输出轴与输入轴和减速器啮合,中间轴只与输出轴啮合,减少了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啮合齿轮的尺寸也相应变小,NVH性能好,有利于整车的搭载和轻量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背景技术
对于轿车用六档变速器而言,经常会采用横置三轴式变速箱。三轴式变速箱具有一根输入轴、两根输出轴。齿轮可合理布置于三根轴上,因此轴向尺寸小,有利于整车调整布置,支撑距离小,变速箱刚度好。但三轴式变速箱采用了两根输出轴,两个输出轴均要与输入轴和减速器齿轮啮合,为了使两输出轴上的齿轮不相互干涉,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必须适当变大,因此所需啮合齿轮也相应较大,导致变速箱的质量重、体积大、噪声大,变速箱的NVH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该变速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变速箱的NVH性能。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输入轴上设有多个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主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倒档轴上固定有倒档主动齿轮,并套设有倒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连接有倒档同步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根中间轴,中间轴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围绕输入轴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上依次设有二档主动齿轮、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其中,二档主动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均套设于输入轴上,三档主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三四档同步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依次设有减速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六档从动齿轮;其中,减速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六档从动齿轮均固定于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套设于输出轴上,且一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从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一二档同步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有一档主动齿轮、五档主动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其中,一档主动齿轮固定于中间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五档主动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套设于中间轴上,且五档主动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五六档同步器。
进一步地,所述一档主动齿轮包括第一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二一档主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四档从动齿轮和四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三档从动齿轮和三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和二档主动齿轮啮合,一档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六档主动齿轮和六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五档主动齿轮和五档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一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一档主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轴位于输出轴下方,中间轴轴线与输出轴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输入轴位于输出轴上方,倒档轴位于中间轴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变速箱轴向尺寸小,有利于整车调整布置,同时支撑距离小,刚度好。通过合理设计,仅用一根输出轴与输入轴和减速器啮合,中间轴只与输出轴啮合,减少了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减小了变速箱的体积,啮合齿轮的尺寸也相应变小,变速箱的质量降低,NVH性能好,有利于整车的搭载和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轴之间齿轮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轴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入轴,2—输出轴,3—倒档轴,4—减速器轴,5—发动机,6—离合器,7—减速齿轮,8—倒档从动齿轮,9—倒档主动齿轮,10—倒档同步器,11—减速器齿轮,12—减速器,13—中间轴,14—二档主动齿轮,15—三档主动齿轮,16—四档主动齿轮,17—三四档同步器,18—一档从动齿轮,19—二档从动齿轮,20—五档从动齿轮,21—三档从动齿轮,22—四档从动齿轮,23—六档从动齿轮,24—一二档同步器,25—一档主动齿轮,25.1—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2—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6—五档主动齿轮,27—六档主动齿轮,28—五六档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倒档轴3和减速器轴4;输入轴1连接有发动机5,输入轴1上设有多个档位主动齿轮和离合器6,输出轴2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主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7,倒档轴3上固定有倒档主动齿轮9,并套设有倒档从动齿轮8,倒档从动齿轮8连接有倒档同步器10,减速器轴4上套设有与减速齿轮7啮合的减速器齿轮11,减速器齿轮11上固定有减速器12,它还包括一根中间轴13,中间轴13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主动齿轮;减速器轴4位于输出轴2下方,中间轴13轴线与输出轴2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输入轴1位于输出轴2上方,倒档轴3位于中间轴13上方。
通过中间轴13作为过渡,中间轴13上的齿轮只与输出轴2上的齿轮啮合,所有档位均通过输出轴2输出,倒档轴3上只分布有倒档主动齿轮9和倒档从动齿轮8两个,其他六个档位的主动齿轮均匀分布于输入轴1和中间轴13上,布置合理,各齿轮的尺寸较小,同时各轴之间的中心距小,有效减小了变速箱的体积,降低了变速箱的质量,便于整车布置和轻量化。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入轴1上依次设有离合器6、二档主动齿轮14、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其中,二档主动齿轮14固定在输入轴1上,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均套设于输入轴1上,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之间连接有三四档同步器17。
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轴2上依次设有减速齿轮7、一档从动齿轮18、二档从动齿轮19、五档从动齿轮20、三档从动齿轮21、四档从动齿轮22和六档从动齿轮23;其中,减速齿轮7、五档从动齿轮20、三档从动齿轮21、四档从动齿轮22和六档从动齿轮23均固定于输出轴2上,一档从动齿轮18和二档从动齿轮19套设于输出轴2上,且一档从动齿轮18和二档从动齿轮19之间连接有一二档同步器24。
上述技术方案中,中间轴13上依次设有一档主动齿轮25、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其中,一档主动齿轮25固定于中间轴13上,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套设于中间轴13上,且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之间连接有五六档同步器28。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档主动齿轮25包括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和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
将一档主动齿轮25设计为两个输入齿轮,保证一档从输出轴2输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三档主动齿轮15和倒档主动齿轮9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四档从动齿轮22和四档主动齿轮啮合16,三档从动齿轮21和三档主动齿轮15啮合,二档从动齿轮19和二档主动齿轮14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8和倒档从动齿轮8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六档主动齿轮27和六档从动齿轮23啮合,五档主动齿轮26和五档从动齿轮20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与二档从动齿轮19啮合,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与一档从动齿轮18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档位工作过程为:
一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经二档主动齿轮14、二档从动齿轮19(一二档同步器24处于中间位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传递到中间轴13,中间轴13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一档从动齿轮18,一二档同步器24向右移动,一档从动齿轮18与输出轴2固定,最后通过减速齿轮7传递至减速器12上输出。
二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二档主动齿轮14、二档从动齿轮19,此时一二档同步器24向左移动,二档从动齿轮19与输出轴2固定,动力传递至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三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三四档同步器17向右移动,三档主动齿轮15与输入轴1固定,动力经三档主动齿轮15、三档从动齿轮21、传递到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四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三四档同步器17向左移动,四档主动齿轮16与输入轴1固定,动力经四档主动齿轮16、四档从动齿轮22、传递到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五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经二档主动齿轮14、二档从动齿轮19(一二档同步器24处于中间位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传递到中间轴13,五六档同步器28向右移动,五档主动齿轮26与中间轴13固定,动力从中间轴13经五档主动齿轮26、五档从动齿轮20传递到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六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经二档主动齿轮14、二档从动齿轮19(一二档同步器24处于中间位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传递到中间轴13,五六档同步器28向左移动,六档主动齿轮27与中间轴13固定,动力从中间轴13经六档主动齿轮27、六档从动齿轮23传递到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倒档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6结合,动力从发动机5传递到输入轴1,经二档主动齿轮14、二档从动齿轮19(一二档同步器24处于中间位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传递到中间轴13,倒档同步器10向右移动,倒档从动齿轮8与倒档轴3固定,动力从中间轴13经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一档从动齿轮18、倒档从动齿轮8传递到倒档轴3,再经倒档主动齿轮9、三档主动齿轮15(三四档同步器17处于中间位置)、三档从动齿轮21传递到输出轴2,最后经减速齿轮7传递到减速器12上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倒档轴(3);输入轴(1)上设有多个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2)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主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从动齿轮和减速齿轮(7),倒档轴(3)上固定有倒档主动齿轮(9),并套设有倒档从动齿轮(8),倒档从动齿轮(8)连接有倒档同步器(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根中间轴(13),中间轴(13)上设有多个与档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档位主动齿轮;输出轴(2)、中间轴(13)、倒档轴(3)围绕输入轴(1)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依次设有二档主动齿轮(14)、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其中,二档主动齿轮(14)固定在输入轴(1)上,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均套设于输入轴(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5)和四档主动齿轮(16)之间连接有三四档同步器(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上依次设有减速齿轮(7)、一档从动齿轮(18)、二档从动齿轮(19)、五档从动齿轮(20)、三档从动齿轮(21)、四档从动齿轮(22)和六档从动齿轮(23);其中,减速齿轮(7)、五档从动齿轮(20)、三档从动齿轮(21)、四档从动齿轮(22)和六档从动齿轮(23)均固定于输出轴(2)上,一档从动齿轮(18)和二档从动齿轮(19)套设于输出轴(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18)和二档从动齿轮(19)之间连接有一二档同步器(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3)上依次设有一档主动齿轮(25)、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其中,一档主动齿轮(25)固定于中间轴(13)上,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套设于中间轴(1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档主动齿轮(26)和六档主动齿轮(27)之间连接有五六档同步器(2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档主动齿轮(25)包括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和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5)和倒档主动齿轮(9)啮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22)和四档主动齿轮(16)啮合,所述三档从动齿轮(21)和三档主动齿轮(15)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19)和二档主动齿轮(14)啮合,一档从动齿轮(18)和倒档从动齿轮(8)啮合。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档主动齿轮(27)和六档从动齿轮(23)啮合,所述五档主动齿轮(26)和五档从动齿轮(20)啮合。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档主动齿轮(25.1)与二档从动齿轮(19)啮合,所述第二一档主动齿轮(25.2)与一档从动齿轮(18)啮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轴(4)位于输出轴(2)下方,中间轴(13)轴线与输出轴(2)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输入轴(1)位于输出轴(2)上方,倒档轴(3)位于中间轴(13)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13380.9U CN204253758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13380.9U CN204253758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53758U true CN204253758U (zh) | 2015-04-08 |
Family
ID=5295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1338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53758U (zh) | 2014-11-24 | 2014-11-24 |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537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5238A (zh) * | 2014-11-24 | 2015-03-25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三轴式六挡手动变速箱 |
-
2014
- 2014-11-24 CN CN201420713380.9U patent/CN20425375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5238A (zh) * | 2014-11-24 | 2015-03-25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三轴式六挡手动变速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00246U (zh) | 一种三轴式六挡手动变速箱结构 | |
CN201953923U (zh) | 机械式全同步器五挡变速器 | |
CN202182157U (zh) | 纵置七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5172569B (zh) | 商用车动力换挡并联式混合动力多挡变速箱 | |
CN104373528B (zh) | 电控机械式变速箱结构 | |
CN204300251U (zh) | 电控机械式变速箱 | |
CN203627679U (zh) | 手动多档变速器 | |
CN110486425B (zh) | 双电机动力轴系布置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变速器 | |
CN202125579U (zh) |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2431852U (zh)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 |
CN104455233A (zh) | 一种三轴式六挡手动变速箱结构 | |
CN204253758U (zh) | 一种三轴式六档手动变速箱 | |
CN203979292U (zh) | 一种车辆的六档手动变速器 | |
CN204226569U (zh) | 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 |
CN104373531B (zh) | 一种电控机械式变速箱结构 | |
CN201849313U (zh) | 带同步器换向的拖拉机变速箱装置 | |
CN204253757U (zh) | 一种电控机械式变速箱结构 | |
CN104455238B (zh) | 一种三轴式六挡手动变速箱 | |
CN203309029U (zh) | 一种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 |
CN104329415A (zh) | 一种六档单中间轴变速器 | |
CN204664335U (zh) | 一种12+3档变速箱 | |
CN204041896U (zh) | 一种装载机用定轴式动力换档变速箱 | |
CN203686102U (zh) | 一种汽车变速器倒挡结构 | |
CN203926633U (zh) | 一种用于矿山车的双中间轴结构变速器 | |
CN203309028U (zh) | 一种新型手动五挡商用车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