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0050U -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0050U
CN204230050U CN201420578641.0U CN201420578641U CN204230050U CN 204230050 U CN204230050 U CN 204230050U CN 201420578641 U CN201420578641 U CN 201420578641U CN 204230050 U CN204230050 U CN 204230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mica
electrode layer
spacec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86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da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卢儒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卢儒 filed Critical 卢儒
Priority to CN2014205786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0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0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00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左右两侧的端电极,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裹有由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烘干后获得的封装层,所述端电极的连接端露出封装层设置,所述封装层的厚度为110~200μm。本云母电容器耐高温、低温性强,在-60℃~300℃下都能保证正常工作,而且在低温、高温下形变小而不易开裂。

Description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云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云母电容器是其中一种。一般的云母电容器是用金属箔或者在云母片上印刷银层做内电极,内电极和云母一层一层叠合后,再压铸在胶木粉或封固在环氧树脂中制成。云母电容器的特点是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大、温度系数小,适宜用于高频电路。由此可见,云母电容器,尤其是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多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粘合成型。但是环氧树脂胶粘剂耐高温、低温性差,致使云母电容器经常失效,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云母电容器的使用成本。
现有技术中,也有云母电容器采用玻璃层进行封装,但是玻璃层为易碎品,不能适用于较为恶劣的环境,其适用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左右两侧的端电极,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裹有由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烘干后获得封装层,所述端电极的连接端露出封装层设置,所述封装层的厚度为110~200μm。
其中,所述芯体包括若干平行叠放的云母层和设置在相邻的云母层之间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位于上方的云母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在位于下方的云母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通过锯齿状凸起和锯齿状凹槽拼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设有锯齿状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层设有能与锯齿状凸起拼接的所述的锯齿状凹槽。
其中,最上层的所述云母层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极层,最下层的所述云母层的下表面设有第四电极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三电极层、第四电极层的厚度相同,分别为2~9μm。
其中,所述电极层、第三电极层、第四电极层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电极连接,另一端由有机硅内封装层封装,以与另一个端电极绝缘隔离,上下相邻的所述有机硅内封装层与不同的端电极连接。
其中,位于左侧的所述端电极侧向开设有弧形凹槽,位于右侧的所述端电极的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在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覆有封装层,其中封装层为有机硅层。采用了有机硅层作为封装层之后,本云母电容器耐高温、低温性强,在-60℃~300℃下都能保证正常工作,而且在低温、高温下形变小而不易开裂,因此延长了云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间接节约了使用成本。
另外,本云母电容器所使用的封装层-有机硅层,只是将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而后烘干即可获得,其制备工艺简单,对设备无苛刻要求。本云母电容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有利于向小型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如图1所示,包括电容器本体,电容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作用两侧的端电极7,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裹有由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烘干后获得封装层1,端电极7的连接端露出封装层1设置,封装层1为将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烘干后获得的有机硅层,封装层1的厚度为110~200μm,例如120μm、130μm、150μm、170μm、190μm。
芯体包括若干平行叠放的云母层3和设置在相邻的云母层3之间的电极层,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第一电极层4设置在位于上方的云母层3的下表面,第二电极层5设置在位于下方的云母层3的上表面,第一电极层4设有锯齿状凸起,第二电极层5设有锯齿状凹槽,因此,第一电极层4、第二电极层5通过锯齿状凸起和锯齿状凹槽拼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云母电容器在相邻的云母层3之间的电极层为两层电极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损耗,另外,电极层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过锯齿状凹槽、锯齿状凸起拼接在一起,增大了两者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电容。
其中,最上层的云母层3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极层2,最下层的云母层3的下表面设有第四电极层6。由于内层的云母层3的两面都设有了电极层,为了保证最上层云母层3和最下层云母层3的外侧电极与中间层的内电极性能保持稳定,所以又设置了第三电极层2和第四电极层6。
第一电极层4、第二电极层5、第三电极层2、第四电极层6的厚度相同,都为2~9μm,例如3μm、5μm、6μm、7μm。厚度相同,可以保证每层云母层3两面的电极厚度保持一致,保证性能的稳定性。
电极层、第三电极层2、第四电极层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电极7连接,另一端由有机硅内封装层1封装,以与另一个端电极7绝缘隔离,上下相邻的有机硅内封装层1与不同的端电极7连接,也就是说,相邻的有机硅内封装层1交错地与不同的端电极7连接,例如最底层的第四电极层6的右端由有机硅内封装层1封装,而位于最下层的云母层3上方的电极层的左端由有机硅内封装层1封装,以此类推。
位于左侧的端电极7侧向开设有弧形凹槽9,位于右侧的端电极7的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8。弧形凹槽9、U型凹槽8的开设为了能更牢固地与外界线路紧固地连接在一起。
在制备本实施例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时,先将第三电极层2、云母层3、电极层、第四电极层6依次层叠在一起构成芯体,芯体的两端选择性地与两侧的端电极7连接,构成电容器本体,将电容器本体卷曲成各种需要的形状,然后再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而后烘干,即可在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覆封装层1——有机硅层。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电极层、第三电极层2、第四电极层6都为银质电极,而且采用印制的方法设置在相应的云母层3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包括芯体和设置在芯体左右两侧的端电极(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本体的外部包裹有由电容器本体浸渍入有机硅灌封胶中烘干后获得的封装层(1),所述端电极(7)的连接端露出封装层(1)设置,所述封装层(1)的厚度为110~2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若干平行叠放的云母层(3)和设置在相邻的云母层(3)之间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4)和第二电极层(5),所述第一电极层(4)设置在位于上方的云母层(3)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层(5)设置在位于下方的云母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4)、第二电极层(5)通过锯齿状凸起和锯齿状凹槽拼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4)设有锯齿状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层(5)设有能与锯齿状凸起拼接的所述的锯齿状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所述云母层(3)的上表面设有第三电极层(2),最下层的所述云母层(3)的下表面设有第四电极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4)、第二电极层(5)、第三电极层(2)、第四电极层(6)的厚度相同,分别为2~9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第三电极层(2)、第四电极层(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电极(7)连接,另一端由有机硅内封装层(1)封装,以与另一个端电极(7)绝缘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所述端电极(7)侧向开设有弧形凹槽(9),位于右侧的所述端电极(7)的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8)。
CN201420578641.0U 2014-10-08 2014-10-08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0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8641.0U CN204230050U (zh) 2014-10-08 2014-10-08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8641.0U CN204230050U (zh) 2014-10-08 2014-10-08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0050U true CN204230050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8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86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30050U (zh) 2014-10-08 2014-10-08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0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1844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CN103997311B (zh) 一种基于平面型耦合电感的3‑d全集成emi滤波器
CN107275085A (zh) 一种石墨烯基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
TWI421888B (zh) 具有多端產品引出腳之堆疊式固態電解電容器
CN103346014A (zh) 石墨纸-钛酸钡陶瓷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9655B (zh) 一种新型平面阵列多芯混联固体钽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66957A (zh) 一种多芯组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03928B (zh) 一种电容器封装结构
CN102751090A (zh) 干式高压聚丙烯薄膜金属箔式电容器浸渍工艺
CN204230050U (zh) 一种航天器用云母电容器
CN105428062A (zh) 一种低esr值多芯组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85170B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9053A (zh) 一种聚合物叠片式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5785A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CN102074383B (zh) 具有多端引出脚的堆栈式固态电解电容器
CN107039185A (zh) 一种聚合物片式叠层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205452049U (zh) 一种低esr值多芯组陶瓷电容器
CN205828624U (zh) 叠层片式功率分配模块
TWI626754B (zh) 用於提升介電常數的薄膜電容器及其製作方法
CN206363779U (zh) 一种层状加强绝缘网包换位导线
CN202695147U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CN205828623U (zh) 一种叠层片式功率分配模块
CN204270875U (zh) 一种具有提升内部电容值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TWI426534B (zh) 電容單元及堆疊式固態電解電容器
CN203260488U (zh) 电容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8

Address after: 226017 Jiangsu city of Nantong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31.

Patentee after: Shengda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135 Jiangsu Province, Wuxi City District Qingyuan Road No. 18 Pacific Park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building 530 A908

Patentee before: Lu R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