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6372U -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6372U
CN204226372U CN201420676042.2U CN201420676042U CN204226372U CN 204226372 U CN204226372 U CN 204226372U CN 201420676042 U CN201420676042 U CN 201420676042U CN 204226372 U CN204226372 U CN 20422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ring device
fixing frame
rotating disc
putamina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60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亦力
李平
王宗印
任海勇
李新涛
赵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gin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ginwater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60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6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所述粘接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膜壳支撑架,其中,所述膜壳支撑架包括相连的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下旋转盘16下部设有移动滚轮15;所述固定架上部前端设有固定压板12,固定架上部还设有移动压板7;所述固定架上部后端设有气缸3,气缸3通过活塞杠6连接到移动压板7;所述粘接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柜27,所述电气控制柜27包括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气缸3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通过上下旋转盘的设计,实现膜管360°旋转,便于作业;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适应于不同尺寸的膜壳,提高生产效率和作业精度。

Description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壳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技术背景】
用于中水回用和净水生产的柱式膜膜组件,由膜壳、中空纤维膜丝、密封胶、卡箍、密封圈等部分组成,其中在生产膜组件时,需制作膜壳,而膜壳是由两件端盖和一件膜管组成,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端盖和膜管进行粘接固定后再进行组件封胶,现传统的粘接是人工在操作平台上采用胶水将端盖和膜管进行粘接,端盖承插入膜管内需靠人工推入并维持至胶水初步固化,待胶水初步固化后方可拆卸进行后续工作。
上述粘接膜壳的方法有以下缺点:
1、由于膜壳有两件端盖,所以粘接端盖与膜管时,只能一端膜管与端盖粘接好后再粘接另一端,造成效率低下。
2、由于胶水初步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端盖承插入膜管后,其推力需维持一定的时间,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也很低。
3、端盖承插入膜管后,由于胶水的固化和推力的维持性未配合好,容易出现端盖与膜管之间滑出,导致粘接后膜壳尺寸不稳定,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率高。
4、上述方法只适应于小直径的膜壳粘接,不适应于6寸以上大直径的膜壳,更不便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柱式膜膜壳粘接容易出现粘接尺寸不稳定,粘接处泄漏、生产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提供一种柱式膜组件壳体粘接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所述粘接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膜壳支撑架,其中,所述膜壳支撑架包括相连的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上旋转盘9上部设有U型垫块14,下旋转盘16下部设有移动滚轮15,所述移动滚轮15与固定架上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部前端设有固定压板12,固定架上部还设有移动压板7;所述固定架上部后端设有气缸3,气缸3通过活塞杠6连接到移动压板7;所述粘接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柜27,所述电气控制柜27包括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气缸3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之间通过固定轴和轴承进行旋转连接,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之间设置有限位旋转挡块。用手推动固定在上旋转盘上的膜壳时,上选转盘转动并在限位旋转挡块的作用下静止,此时膜壳中心线与气缸轴线平行。
优选地,固定压板12前端设有相连接的加强筋板13,移动压板7后端也设有相连接的加强筋板13。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气缸3通过设在气缸3前端的气缸前支撑座5和后端的气缸后支撑座2与固定架上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气控制柜27具有用户控制面板,便于用户通过控制面板对气缸进行操作或控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粘接装置还具有减压阀26,减压阀26通过气源管25连接到电气控制柜27和气缸3。
优选地,位于上旋转盘9上部的U型垫块14有2块。
优选地,位于下旋转盘16下部的移动滚轮15应当成对设置,特别优选地有4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活塞杠6和移动压板7之间通过限位机构活动连接。
特别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部后端的限位杆座套4、与限位杆座套4可活动地套接的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前端通过固定螺母20与移动压板7连接,限位杆21后端设有限位螺母22。
其中,为了提高稳定性,固定螺母20、限位杆21、限位螺母22和限位杆座套4共设置2套,分别在气缸3左右两侧对称布置,作为活动限位机构。限位杆21为表面粗糙度较小的轴,其两端为外螺纹。限位杆21穿过限位杆座套4做前后有限幅度移动,限位杆21前端通过固定螺母20与移动压板7紧固连接,其后端与限位螺母22相连接,确保限位杆座套4总是位于固定螺母20与限位螺母22之间。限位螺母22可自锁,有效防止松懈。
使用时,将膜壳的膜管10和端盖11均匀涂抹胶水,膜管10水平放置于上旋转盘9的U型垫块14上,将端盖11初步推入膜管10中并接触1/3-1/4深度,手动旋转上旋转盘9使膜管10的轴线与固定架的前后方向保持平行。
按下电气控制柜27的启动按钮后,再按下前进按钮,电器控制柜27启动控制气缸3,活塞杆6前移,通过推力使前后两个端盖11与移动压板7和固定压板12分别接触,在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限位螺母22与气缸前支撑座5的定位,确保活塞杆6移动幅度,从而确保移动压板7和固定压板12之间的距离,使得膜管10和端盖11位于准确位置,静止1-3分钟,待胶水初步固化。
胶水初步固化后,按下退回按钮后,通过电气控制柜27控制,退回气缸3的活塞杆6,旋转上旋转盘9使粘接后的膜壳旋转90度与固定架轴线方向垂直,操作人员取出粘接后的膜壳,完成膜壳粘接。
其中,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模块,可通过调整限位螺母22的位置,调节活塞杠6的移动幅度和位置,实现膜壳粘接尺寸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通过上下旋转盘的设计,实现膜管360°旋转,便于操作人员作业;
通过设置限位杆和调整限位螺母,限制活塞杆的移动幅度,使膜壳粘接尺寸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粘接装置通过气缸对粘接部件产生推力,减少人员的操作,得以提高精度,而且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大、小管径膜壳和端盖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限位机构主视结构图。
其中,1、支架;2、气缸后支撑座;3、气缸;4、限位杆座套;5、气缸前支撑座;6、活塞杆;7、移动压板;8、固定螺母;9、上旋转盘;10、膜管;11、端盖;12、固定压板;13、加强筋板;14、U型垫块;15、移动滚轮;16、下旋转盘;17、短支撑梁;18、底支撑梁;19、支撑横梁;20、固定螺母;21、限位杆;22、限位螺母;23、连接横梁;24、连接横梁2;25、气源管;26、减压阀;27、电气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鉴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适当改变材料、尺寸、工艺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应当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固定架由短支撑梁17、底支撑梁18和支撑横梁19构成。固定架上部是膜壳支撑架,包括相连的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上旋转盘9上部设有2块用于支撑膜管10的U型垫块14,下旋转盘16下部设有移动滚轮15,可在固定架上部滑动。
与上下旋转盘同轴,前端有固定压板12,中部有移动压板7,它们用于固定膜壳的前后端面。
固定架上部后端有气缸3,气缸3通过活塞杠6与移动压板7连接,带动移动压板7移动。气缸受电气控制柜27控制和与之相连的减压阀26,电器控制柜27收纳在固定架中。电气控制柜27属于本领域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掌握的公知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为了确保活塞杆6的移动幅度,确保固定压板12和移动压板7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柱式膜组件膜壳的长度,在气缸3左右两侧设置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上的限位杆座套4、与限位杆座套4可活动地套接的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前端通过固定螺母20与移动压板7连接,限位杆21后端设有限位螺母22。
使用时,将膜壳的膜管10和端盖11均匀涂抹胶水,膜管10水平放置于上旋转盘9的U型垫块14上,将端盖11初步推入膜管10中并接触1/3-1/4深度,手动旋转上旋转盘9使膜管10的轴线与固定架的前后方向保持平行。
通过电气控制使气缸3的活塞杆6前移,推力使前后两个端盖11与移动压板7和固定压板12分别接触,在推动力的作用下通过限位螺母22与气缸前支撑座5的定位,确保活塞杆6移动幅度,从而确保移动压板7和固定压板12之间的距离,使得膜管10和端盖11位于准确位置。
固化后再通过电气控制,退回气缸3的活塞杆6,取出粘接后的膜壳,完成膜壳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通过上下旋转盘的设计,实现膜管360°旋转,便于操作人员作业;通过设置限位杆和调整限位螺母,限制活塞杆的移动幅度,使膜壳粘接尺寸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大、小管径膜壳和端盖的批量生产,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粘接装置通过气缸对粘接部件产生推力,减少人员的操作,得以提高精度,而且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Claims (2)

1.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所述粘接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部的膜壳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支撑架包括相连的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上旋转盘(9)上部设有U型垫块(14),下旋转盘(16)下部设有移动滚轮(15),所述移动滚轮(15)与固定架上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上部前端设有固定压板(12),固定架上部还设有移动压板(7);所述固定架上部后端设有气缸(3),气缸(3)通过活塞杠(6)连接到移动压板(7);所述粘接装置还包括电气控制柜(27),所述电气控制柜(27)包括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的气缸(3)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之间通过固定轴和轴承进行旋转连接,上旋转盘(9)和下旋转盘(16)之间设置有限位旋转挡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压板(12)前端设有相连接的加强筋板(13),移动压板(7)后端也设有相连接的加强筋板(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3)通过设在气缸(3)前端的气缸前支撑座(5)和后端的气缸后支撑座(2)与固定架上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气控制柜(27)具有用户控制面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装置还具有减压阀(26),减压阀(26)通过气源管(25)连接到电气控制柜(27)和气缸(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U型垫块(14)有2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滚轮(15)有4个。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杠(6)和移动压板(7)之间通过限位机构活动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部后端的限位杆座套(4)、与限位杆座套(4)可活动地套接的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前端通过固定螺母(20)与移动压板(7)连接,限位杆(21)后端设有限位螺母(22)。
CN201420676042.2U 2014-11-06 2014-11-06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Active CN20422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6042.2U CN204226372U (zh) 2014-11-06 2014-11-06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6042.2U CN204226372U (zh) 2014-11-06 2014-11-06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6372U true CN204226372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6042.2U Active CN204226372U (zh) 2014-11-06 2014-11-06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63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310A (zh) * 2019-10-28 2020-03-06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膜壳粘接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310A (zh) * 2019-10-28 2020-03-06 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膜壳粘接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9093B (zh) 一种自动涂胶设备
CN204356225U (zh) 单层玻璃杯封厚底机
CN204308460U (zh) 一种数控焊接机
CN102152186A (zh) 圆盘玻璃磨边机
CN204226372U (zh) 柱式膜组件膜壳粘接装置
CN204898403U (zh) 一种超声波布料切边机的切边装置
CN114308469A (zh) 一种后桥喷涂机构
CN110064794A (zh) 一种六轴可调切割深度的仿形切割机
CN104370096A (zh) 一种180度翻转机
CN209362903U (zh) 一种异形螺栓生产设备
CN109352842A (zh) 一种用于材料加工的切割装置
CN201500855U (zh) 消声器尾管外圆焊枪支架
CN202573121U (zh) 一种包装盒自动送取料液压压纹机
CN203678984U (zh) 数控旋压灯杯内外光专机
CN208375500U (zh) 一种竹木加工用自动折弯装置
CN206732780U (zh) 一种轴类零件表面抛光设备
CN205056391U (zh) 双层玻璃中间支架的卧式双面涂布机
CN201931020U (zh) 双头外桶收口机
CN205218278U (zh) 型钢自动切割下料系统
CN203830217U (zh) 一种大空滤外圆注胶机装置
CN203635708U (zh) 全自动包边机
CN204820844U (zh) 一种plc控制的板材自动雕刻机
CN204526154U (zh) 一种用于卧式热板焊接机的四轴传动装置
CN203557241U (zh) 一种新型坡口机
CN203833233U (zh) 电气自动化控制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7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ity Life Science Park Road No. 23-2 originwater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ishu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rk south two Street No. 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ishui Yuanm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