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6003U -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6003U
CN204226003U CN201420634095.8U CN201420634095U CN204226003U CN 204226003 U CN204226003 U CN 204226003U CN 201420634095 U CN201420634095 U CN 201420634095U CN 204226003 U CN204226003 U CN 204226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d rack
piston
helical gear
swing pinion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40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40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6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6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60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该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气缸及之间的双面齿条;固定在发动机传动轴上的第一、第二斜齿轮,分别位于双面齿条的上、下方;与发动机传动轴所在平面垂直、与双面齿条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第二固定轴,分别位于双面齿条的上、下方;第一固定轴上连接有一可沿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一旋转齿轮,第二固定轴上连接有一可沿轴向方向运动的第二旋转齿轮,第一旋转齿轮移动到与双面齿条的上方啮合时,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二旋转齿轮移动到与双面齿条的下方啮合时,与第二斜齿轮啮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传动结构中,可消除活塞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横向载荷,避免了对活塞和气缸内壁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气缸活塞的发动机,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热工介质在气缸中工作,通过曲轴360°偏心连续旋转,使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完成工作过程,但是这种利用曲轴旋转活塞运动的这种运动结构具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活塞行程与曲轴旋转速度成反比,活塞行程越大,曲轴的旋转半径就越大,曲轴的旋转速度及输出扭矩相对减小,曲轴的偏心距离与活塞行程相对固定,导致压缩比相对固定,工作效率无法提高,无法将气缸内残留高温废气排出;以汽油机为例,排气冲程气缸残存约百分之十五的高温废气,进气冲程吸入的空气与残存废气混合后温度升高,使气缸内的冷却受到影响,同时因残存高温废气与吸入的冷空气混合后膨胀,增加压缩行程过程的阻力,使功率消耗成倍增加,同时又使压缩气体温度升高会使燃油自然产生爆震现象,对发动机产生危害;残存废气使混合气的浓度降低影响燃烧效率,曲轴旋转时曲轴臂摆动引起活塞震动,导致活塞在运动的过程中对汽缸壁产生很大的横向载荷,导致活塞和汽缸内壁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双面齿条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连杆,所述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活塞连杆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杆,所述第二活塞通过第二活塞连杆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内;所述双面齿条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杆之间;固定在发动机传动轴上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其中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下方;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轴所在平面垂直、与所述双面齿条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可沿第一固定轴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可沿第二固定轴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的下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二斜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齿条在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连杆的带动下向右运动时,第一旋转齿轮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上端啮合,第二旋转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齿条在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杆的带动下向左运动时,第二旋转齿轮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啮合,第一旋转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上端断开。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传动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传动结构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旋转齿轮与两个斜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发动机传动轴在轴向方向进行转动,可消除活塞运动过程对汽缸壁产生的横向载荷,避免了对活塞和气缸内壁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传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传动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1、第一气缸;2、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连杆;4、第二气缸;5、第二活塞;6、第二活塞连杆;7、双面齿条;8、第一斜齿轮;9、第二斜齿轮;10、第一旋转齿轮;11、第二旋转齿轮;12、发动机转动轴;13、第一固定轴;14、第二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1、双面齿条7和第二气缸4,所述第一气缸1包括:第一活塞2和第一活塞连杆3,所述第一活塞2通过第一活塞连杆3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1内;所述第二气缸4包括:第二活塞5和第二活塞连杆6,所述第二活塞5通过第二活塞连杆6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4内;所述双面齿条7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连杆3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杆6之间;固定在发动机传动轴12上的第一斜齿轮8和第二斜齿轮9,其中第一斜齿轮8、第二斜齿轮9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下方;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轴所在平面垂直、与所述双面齿条7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轴13和第二固定轴14,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轴13上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10,所述第一旋转齿轮10可沿第一固定轴13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一斜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固定轴14上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11,所述第二旋转齿轮11可沿第二固定轴14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7的下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二斜齿轮11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动机传动结构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旋转齿轮与两个斜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发动机传动轴在轴向方向进行转动,可消除活塞运动过程对汽缸壁产生的横向载荷,避免了对活塞和气缸内壁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齿条7在第一活塞2和第一活塞连杆3的带动下向右运动时,第一旋转齿轮10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斜齿轮8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端啮合,第二旋转齿轮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斜齿轮9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下端断开。
在实际操作时,第一气缸1进行点火,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4点燃时间相差半个行程,第一活塞2达到第一气缸1的左止点,此时第二活塞5达到第二气缸4的左止点,此时第一气缸1点燃,推动双面齿条7向右运动,此时,第一旋转齿轮10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斜齿轮8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端啮合,第二旋转齿轮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斜齿轮9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下端断开,此时发动机传动轴按照左手定则轴向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齿条7在第二活塞5和第二活塞连杆6的带动下向左运动时,第二旋转齿轮11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二斜齿轮9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下端啮合,第一旋转齿轮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轮8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端断开。
在实际操作时,第一气缸1进行点火,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4点燃时间相差半个行程,第一活塞2达到第一气缸1的左止点,此时第二活塞5达到第二气缸4的左止点,此时第一气缸1点燃,推动双面齿条7向右运动,当第二活塞5达到第二气缸4的右止点,此时第一活塞2达到第一气缸1的右止点,此时推动双面齿条7向左运动,此时第二旋转齿轮11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斜齿轮9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下端啮合,第一旋转齿轮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轮8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7的上端断开,此时发动机传动轴按照左手定则轴向方向转动。
相应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传动结构应用于发动机,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中,上述发动机传动结构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发动机的实施例中。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其中上述发动机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双面齿条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连杆,所述第一活塞通过第一活塞连杆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杆,所述第二活塞通过第二活塞连杆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内;所述双面齿条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塞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杆之间;
固定在发动机传动轴上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其中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下方;
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轴所在平面垂直、与所述双面齿条所在平面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分别位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可沿第一固定轴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的上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可沿第二固定轴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移动到与所述双面齿条的下方啮合时,同时与第二斜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齿条在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连杆的带动下向右运动时,第一旋转齿轮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上端啮合,第二旋转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齿条在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连杆的带动下向左运动时,第二旋转齿轮的两端同时与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下端啮合,第一旋转齿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的一端和所述双面齿条的上端断开。
4.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动机传动结构。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
CN201420634095.8U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6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4095.8U CN204226003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4095.8U CN204226003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6003U true CN20422600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409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6003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6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7171A (zh) * 2018-04-10 2018-11-0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齿轮传动对置式活塞发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7171A (zh) * 2018-04-10 2018-11-06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齿轮传动对置式活塞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6561U (zh) 双缸直杆互冲式内燃机
CN202228184U (zh) 直线活塞推力内燃机
CN105888840A (zh) 省力发动机
CN105422291A (zh) 板体型气体再循环控制装置
CN102337967A (zh) 直线活塞推力内燃机
CN103256126B (zh) 用于内燃机的机械辅助压缩控制均质混合气燃烧的系统
CN103807015B (zh) 一种高节油发动机
CN101666267A (zh) 内燃发动机
CN103233814B (zh) 省力发动机
CN204226003U (zh) 一种发动机传动结构、发动机及汽车
CN102230422A (zh)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CN204572196U (zh) 双力发动机
CN201531309U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
CN201071754Y (zh) 一种节能发动机
CN204552940U (zh) 一种单缸无曲轴式活塞发动机
CN103122788A (zh) 一种燃油发动机及其驱动装置和工作方法
CN203321675U (zh)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203130252U (zh) 一种节能型机动车发动机的连杆机构
CN104747287A (zh) 双力发动机
CN106195180B (zh) 一种直线往返活塞动力机
CN104879212A (zh) 一种双活塞四冲程内燃机
CN102635441A (zh) 可调活塞行程之发动机
CN203670002U (zh) 燃料和磁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01196117Y (zh) 立式三轴传动扇形齿轮齿条发动机
CN202073638U (zh)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