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3710U -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3710U
CN204223710U CN201420634229.6U CN201420634229U CN204223710U CN 204223710 U CN204223710 U CN 204223710U CN 201420634229 U CN201420634229 U CN 201420634229U CN 204223710 U CN204223710 U CN 204223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wl
belt conveyor
belting
catch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42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ULTIVA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ULTIV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ULTIV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ULTIV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42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3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3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3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禽传送装置,包括捕禽传送带总成甲、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和传送出口。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和集禽传送带装置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拾禽端甲滚轴、连接端甲滚轴和拾禽传送带甲,集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集禽传送带甲。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和集禽传送带乙,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拾禽端乙滚轴、连接端乙滚轴和拾禽传送带乙,集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集禽传送带乙。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采用大面积拾禽传送带装置同时引导较大数量的禽只进入捕捉传送线,再利用集禽传送带将禽只集中输送至卸运点,具有高效无伤捕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用来高效捕捉家禽的传送装置,属于家禽捕捉输送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家禽饲养场的蓄禽数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数万只,禽只的管理和捕捉工作越来越繁重,如果采用纯人工手动捕捉禽只的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例如操作人员的卫生防疫问题,禽只挣扎对周围环境以及对禽只本身的不利影响等。为了提高人工捕禽的效率,减少操作人员与禽只直接接触的机会,业内研制了多种捕捉家禽的工具,例如申请号是201220218836.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捕禽器,这种捕禽器包括捕捉杆、钢丝绳、弹簧和捕捉爪等部件,通过钢丝绳拉动与捕捉爪一部联动的弹性压板实现捕捉爪的夹紧啮合,从而实现捕捉家禽的目的,这种捕禽器解决了人工手动捕禽作业中出现的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卫生防疫等问题,但是这种捕禽器在捕禽作业中经常出现家禽挣脱和受伤的情况。为了增大捕捉成功率,避免家禽在捕捉过程中挣脱受伤,申请号是201420108923.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家禽防挣脱捕捉器,这种防挣脱捕捉器包括捕捉钩、防挣脱杆和伸缩杆等部件,其中防挣脱杆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呈弧形,防挣脱杆上还设有保护套,锁钩结构配合捕捉钩上设置的挡片和弹性锁紧结构将家禽锁在捕捉钩内。这种捕捉器能有效防止家禽挣脱和受伤。以上两种捕捉家禽的工具每次捕捉作业都只能针对单只家禽进行,效率仍然不高,虽然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减少了禽只挣脱和受伤的概率,但是夹紧和束缚结构或多或少会伤害到禽只,而且在捕捉到禽只后仍然需要人工运送至集中装运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独创设计的多级传送装置引导家禽集中输送至集装点,解决了采用人工手动捕禽工具造成的禽只受伤和捕捉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包括捕禽传送带总成甲、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和传送出口,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布置在传送出口的一侧,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布置在传送出口的另一侧。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和集禽传送带装置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拾禽端甲滚轴、连接端甲滚轴和拾禽传送带甲111,拾禽端甲滚轴和连接端甲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甲111将禽只从拾禽端甲运至连接端甲,集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集禽传送带甲121,连接端甲与沿集禽传送带甲1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甲1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甲122,集禽传送带甲121将从连接端甲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传送出口。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和集禽传送带乙,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拾禽端乙滚轴、连接端乙滚轴和拾禽传送带乙211,拾禽端乙滚轴和连接端乙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乙211将禽只从拾禽端乙运至连接端乙,集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集禽传送带乙221,连接端乙与沿集禽传送带乙2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乙2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乙222,集禽传送带乙221将从连接端乙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传送出口。
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采用大面积拾禽传送带装置同时引导较大数量的禽只进入捕捉传送线,再利用集禽传送带将禽只集中输送至卸运点,具有高效无伤捕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捕禽传送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捕禽传送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4是捕禽传送装置捕禽传送带总成折叠收起后示意图。
图5是拾禽传送带装置(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拾禽传送带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拾禽传送带装置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集禽传送带装置甲主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集禽传送带装置甲俯视示意图。
图10是连接架甲主视示意图。
图11是连接架甲和连接架乙组成的联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11中,111是拾禽传送带甲,121是集禽传送带甲,122是挡禽板甲,123是铰接耳部件甲,131是弧形长通孔,132是滚轮,133是导禽板,211是拾禽传送带乙,221是集禽传送带乙,222是挡禽板乙,223是铰接耳部件乙,311是输禽传送带,312是输禽传送带挡板,410是连接架甲,411是可伸缩撑杆甲,420是连接架乙,421是可伸缩撑杆乙,430是连接架横梁,440是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捕禽传送装置示意图。捕禽传送装置包括捕禽传送带总成甲、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和传送出口,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布置在传送出口的一侧,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布置在传送出口的另一侧。如图3所示,图中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和捕禽传送带总成乙沿传送出口轴线对称布置在其两侧,呈两侧翼状。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和集禽传送带装置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拾禽端甲滚轴、连接端甲滚轴和拾禽传送带甲111,拾禽端甲滚轴和连接端甲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甲111将禽只从拾禽端甲运至连接端甲,图3示出了本方案的捕禽传送带总成甲优选包括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甲,上述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甲的连接端甲共轴。集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集禽传送带甲121,连接端甲与沿集禽传送带甲1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甲1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甲122,集禽传送带甲121将从连接端甲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传送出口。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和集禽传送带乙,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拾禽端乙滚轴、连接端乙滚轴和拾禽传送带乙211,拾禽端乙滚轴和连接端乙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乙211将禽只从拾禽端乙运至连接端乙,图3示出了本方案的捕禽传送带总成乙优选包括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乙,上述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乙的连接端乙共轴。集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集禽传送带乙221,连接端乙与沿集禽传送带乙2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乙2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乙222,集禽传送带乙221将从连接端乙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传送出口。
图3示出了本方案的拾禽传送带装置与集禽传送带装置的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拾禽传送带装置的进给方向与集禽传送带装置的进给方向垂直,集禽传送带装置的进给方向由集禽传送带远端指向位于两侧传送带总成中间的传送出口,由两个拾禽传送带装置传送来的禽只通过集禽传送带装置集中运送至传送出口,挡禽板是设在拾禽传送带装置进给方向上的立板,其沿集禽传送带远端一直延伸至传送出口,阻止集禽传送带上的禽只在传送过程中掉落。同时为了增加挡禽板的结构强度,防止其变形,方便人员操作,本方案在挡禽板的上端还均布设有若干操作支撑部件,如图8和9所示,操作支撑部件包括横杆和横杆两端的横杆支腿,横杆通过横杆支腿固定在挡禽板上端上,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横杆施力扳动捕禽传送带总成。为了进一步避免禽只从集禽传送带远端一头掉落,本方案还可以在集禽传送带远端增设挡禽板,如图2右下角面板即可。上述传送出口两侧捕禽传送带总成的集禽传送带装置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在集禽传送带远端和出口端共轴的传送带组装置。
为了使上述集中在传送出口的禽只能够进一步运输至既定的集装点,本方案还可以在传送出口处连接后续的输送装置,如图1和3所示,具体是传送口处设有输禽传送带装置入口端,输禽传送带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装置上,输禽传送带装置包括输禽传送带311,输禽传送带311两侧设有输禽传送带挡板312,输禽传送带311将从传送出口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禽只集装装置内。上述支架装置可以采用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结构,也可以采用能够自由移动的轮架结构,输禽传送带也不限于图3中示出的直行带,还可以是沿任意设计路线的传送带系,传送挡板防止禽只在输送过程中从传送带上掉落,传送挡板也可以做成封闭的传送管道形状。
本方案的捕禽传送装置在作业时展开两侧的捕禽传送带总成,从而获得在一个较大空间内大量捕捉禽只的作业面,在停机和维护阶段为了便于设备的保存,减少设备存放空间,将传送出口两侧的捕禽传送带总成设计成可以向靠近传送出口后侧折叠的结构方式,如图3和4所示,具体是捕禽传送带总成甲通过挡禽板甲122上设置的铰接耳部件甲123与连接架甲410一端形成可向输禽传送带311一侧折叠的铰接连接,连接架甲410另一端与支架装置形成可上下转动的铰接连接。捕禽传送带总成乙通过挡禽板乙222上设置的铰接耳部件乙223与连接架乙420一端形成可向输禽传送带311另一侧折叠的铰接连接,连接架乙420另一端与支架装置形成可上下转动的铰接连接,连接架甲410与连接架乙420通过连接架横梁430固定连接形成与支架装置可上下转动的联动铰接连接。基于上述连接架与支架装置形成的可上下转动铰接连接,可以通过连接架举起或放下捕禽传送带总成,具体是连接架甲410和/或连接架乙420中部与液压缸440伸缩杆自由端铰接,液压缸440固定在支架装置上。图2示出了连接架与捕禽传送带总成的具体连接方式,铰接耳部件甲和铰接耳部件乙均包括上下对齐布置的一对铰接耳部件,液压缸440通过其伸缩杆的自由端撑起或放下连接架。在传送出口两侧的捕禽传送带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为了避免其回撤减小捕禽作业面,本方案引入了撑杆部件,如图2和3所示,连接架甲410上端与可伸缩撑杆甲411一端铰接,可伸缩撑杆甲411另一端与挡禽板甲122上端铰接,连接架乙420上端与可伸缩撑杆乙421一端铰接,可伸缩撑杆乙421另一端与挡禽板乙222上端铰接。图10示出了连接架可以采用的具体结构,连接架包括横向平行布置的三根型钢、纵向的加强型钢和两端的斜向型钢,上述型钢首尾焊接形成框架结构,在连接架与捕禽传送带总成铰接的拐角结构处还设有上述平行布置型钢的加强筋部件,图10和11示出了上述拐角结构处的加强筋部件及其具体位置,同时示出了连接架甲和连接架乙通过连接架横梁联动的具体结构,即“∩”形连接架横梁两端分别与连接架甲和连接架乙固定连接。
为了支撑拾禽传送带装置,使其拾禽端不与地面直接接触,避免传送带损坏,本方案还在拾禽传送带侧面上安装了支腿部件,如图6所示,拾禽传送带装置甲还包括设在拾禽传送带甲111侧面板上的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甲,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甲是一条状支架结构,上述条状支架结构一端与拾禽传送带甲111侧面板摩擦铰接,上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接触地面。拾禽传送带装置乙还包括设在拾禽传送带乙211侧面板上的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乙,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乙是一条状支架结构,上述条状支架结构一端与拾禽传送带乙211侧面板摩擦铰接,上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接触地面。为了调节拾禽传送带下倾的角度,适应现场地面状况要求,本方案在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如图7所示,条状支架结构中部设有位置调节板,位置调节板上设有弧形长通孔131,位置调节板通过穿过弧形长通孔131的设在上述侧面板上的螺栓销与螺母的内外螺纹旋紧与上述侧面板接触摩擦连接,如果需要调节拾禽传送带下倾角度,只需要松开螺母,调整螺栓销在弧形长通孔131中的位置,再旋紧螺母即可。为了满足整台装置方便移动的需要,还可以在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接触地面的一端安装滚轮,如图5和6所示,上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设有滚轮132,上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通过滚轮132接触地面,上述滚轮可以采用万向轮,也可以采用普通定向轮。为了避免禽只从拾禽传送带一侧掉落,本方案还可以在上述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上增设挡板,如图5和6所示,上述条状支架结构上部还固定连接导禽板133,导禽板133防止禽只在传送途中从拾禽传送带甲111和/或拾禽传送带乙211上掉落。
本方案采用的所有传送带装置均可以采用现有的传送带系统,也可以采用配合实际情况专门设计的传送带系统,传送带装置的驱动源均采用可调速电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拾禽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应当小于集禽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从而避免引起禽只在传送下游拥堵。另外,本方案的传送带装置均设有调节传送带松紧的装置,图7示出了这种调紧装置的具体结构,调紧装置包括调紧基板和调紧推杆,调紧基板是立起固定在传送带侧面板上的通孔板,调紧推杆穿过调紧基板上的通孔,调紧推杆位于调紧基板的两端旋设有调距螺母,调紧推杆接近拾禽端滚轴的一端通过连板与拾禽端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调节上述调距螺母推动拾禽端滚轴将拾禽传送带撑紧或放松。
本方案的捕禽传送装置采用两级以上传送带捕捉传送禽只,其中大面积拾禽传送带装置同时引导较大数量的禽只进入捕捉传送线,而且还可以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随意增加或减少拾禽传送带的数量,改变拾禽作业面的大小,再利用集禽传送带将禽只集中输送至卸运点。装置在闲置和维护时还可以将左右两侧捕禽传送带总成折叠起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实现了无伤、无污染和高效大量捕禽的技术目的,相比现有的捕禽工具和禽只运输设备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方案的捕禽传送装置并不限于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捕禽传送带总成甲、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和传送出口,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布置在所述传送出口的一侧,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布置在所述传送出口的另一侧;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和集禽传送带装置甲,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拾禽端甲滚轴、连接端甲滚轴和拾禽传送带甲(111),所述拾禽端甲滚轴和连接端甲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甲(111)将禽只从所述拾禽端甲运至所述连接端甲,所述集禽传送带装置甲包括集禽传送带甲(121),所述连接端甲与沿集禽传送带甲(1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甲(1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甲(122),集禽传送带甲(121)将从所述连接端甲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所述传送出口;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包括若干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和集禽传送带乙,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拾禽端乙滚轴、连接端乙滚轴和拾禽传送带乙(211),所述拾禽端乙滚轴和连接端乙滚轴带动拾禽传送带乙(211)将禽只从所述拾禽端乙运至所述连接端乙,所述集禽传送带装置乙包括集禽传送带乙(221),所述连接端乙与沿集禽传送带乙(221)输送方向一侧设置的横梁铰接,集禽传送带乙(221)另一侧设有挡禽板乙(222),集禽传送带乙(221)将从所述连接端乙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所述传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甲包括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甲,所述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甲的连接端甲共轴;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乙包括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乙,所述2个拾禽传送带装置乙的连接端乙共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口处设有输禽传送带装置入口端,所述输禽传送带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装置上,所述输禽传送带装置包括输禽传送带(311),输禽传送带(311)两侧设有输禽传送带挡板(312),输禽传送带(311)将从所述传送出口传送来的禽只传送至禽只集装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甲通过挡禽板甲(122)上设置的铰接耳部件甲(123)与连接架甲(410)一端形成可向输禽传送带(311)一侧折叠的铰接连接,连接架甲(410)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装置形成可上下转动的铰接连接;所述捕禽传送带总成乙通过挡禽板乙(222)上设置的铰接耳部件乙(223)与连接架乙(420)一端形成可向输禽传送带(311)另一侧折叠的铰接连接,连接架乙(420)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装置形成可上下转动的铰接连接,连接架甲(410)与连接架乙(420)通过连接架横梁(430)固定连接形成与所述支架装置可上下转动的联动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架甲(410)和/或连接架乙(420)中部与液压缸(440)伸缩杆自由端铰接,液压缸(440)固定在所述支架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架甲(410)上端与可伸缩撑杆甲(411)一端铰接,可伸缩撑杆甲(411)另一端与挡禽板甲(122)上端铰接;连接架乙(420)上端与可伸缩撑杆乙(421)一端铰接,可伸缩撑杆乙(421)另一端与挡禽板乙(222)上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甲还包括设在拾禽传送带甲(111)侧面板上的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甲,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甲是一条状支架结构,所述条状支架结构一端与拾禽传送带甲(111)侧面板摩擦铰接,所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接触地面;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乙还包括设在拾禽传送带乙(211)侧面板上的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乙,所述拾禽传送带装置支架乙是一条状支架结构,所述条状支架结构一端与拾禽传送带乙(211)侧面板摩擦铰接,所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接触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支架结构中部设有位置调节板,所述位置调节板上设有弧形长通孔(131),所述位置调节板通过穿过弧形长通孔(131)的设在所述侧面板上的螺栓销与螺母的内外螺纹旋紧与所述侧面板接触摩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设有滚轮(132),所述条状支架结构另一端通过滚轮(132)接触地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支架结构上部还固定连接导禽板(133),导禽板(133)防止禽只在传送途中从拾禽传送带甲(111)和/或拾禽传送带乙(211)上掉落。
CN201420634229.6U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Active CN204223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4229.6U CN204223710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4229.6U CN204223710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3710U true CN204223710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1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4229.6U Active CN204223710U (zh) 2014-10-29 2014-10-29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37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205A (zh) * 2020-07-31 2020-10-27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种采集蛙类的装置及方法
CN114514894A (zh) * 2020-11-20 2022-05-20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205A (zh) * 2020-07-31 2020-10-27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种采集蛙类的装置及方法
CN111820205B (zh) * 2020-07-31 2023-05-3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种采集蛙类的装置及方法
CN114514894A (zh) * 2020-11-20 2022-05-20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CN114514894B (zh) * 2020-11-20 2023-10-24 梅恩食品加工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家禽放置到家禽传送带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3400B (zh) 一种线缆自动包膜系统
AU2019382302A1 (en) A kind of automatic pin shaft disassembly equipment for mine hydraulic support and its applications
CN204223710U (zh) 一种捕禽传送装置
CN105711898B (zh) 一种袋包装自适应抓具
CN105532510A (zh) 捕禽车
CN204217664U (zh) 捕禽车
CN204223711U (zh) 捕禽传输系统
CN206537840U (zh) 一种钢板涡流探伤上料机构
CN105621048A (zh) 捕禽传输系统
CN208456591U (zh) 一种掘进机拖缆装置
CN208135442U (zh) 一种工业夹持输送设备
CN206447277U (zh) 一种往返式输送机构
CN208307740U (zh) 一种移动式料塔饲料绞龙提升机
CN212015455U (zh) 一种纺织车间吊装式吸尘器的模块式吸管组合套装
CN209480534U (zh) 一种皮带输送装置
CN205087513U (zh) 油桶输送系统
CN205830773U (zh) 一种分流斜向出鸡系统
CN207655838U (zh) 一种便捷的传动链连接装置
CN208527241U (zh) 一种便于收集杂物的铝渣球震动筛
CN208544927U (zh) 一种线材送线阻尼缓冲装置
CN208812696U (zh) 一种电视机的液晶屏装配系统
CN203222315U (zh) 一种皮带断带自动抓捕器
KR200403721Y1 (ko) 비닐하우스용 이송장치
CN206318320U (zh) 一种防混料机
CN103183221A (zh) 一种皮带断带自动抓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