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0803U - 手机 - Google Patents

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0803U
CN204190803U CN201420555646.1U CN201420555646U CN204190803U CN 204190803 U CN204190803 U CN 204190803U CN 201420555646 U CN201420555646 U CN 201420555646U CN 204190803 U CN204190803 U CN 204190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ng camera
back cover
mobile phone
fore shell
camera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56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56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0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0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0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包括:前壳、触屏、后壳以及前置摄像头组件,触屏设在前壳的前侧,触屏具有视窗,后壳设在前壳的后侧,前置摄像头组件设在后壳上,前置摄像头组件包括前置摄像头和设在前置摄像头后侧的电路板,其中前置摄像头组件通过至少两个定位结构定位在后壳上以使前置摄像头与视窗前后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机,通过采用定位结构定位前置摄像头组件与后壳,从而提高了前置摄像头与视窗的对准精度。

Description

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触屏手机厚度越来越薄,前置摄像头难以安装固定在手机的前壳上,因此前置摄像头只能选择固定在手机的后壳上,但是,将前置摄像头固定在后壳上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是前置摄像头要先和后壳装配,然后再与装配好触屏的前壳配合,这样就产生几个子装配,装配尺寸链相对于直接将前置摄像头装配到前壳上要长,从而产生较多的装配公差,装配公差叠加后将导致装配后的前置摄像头的视角与装配在前壳上的触屏的视窗不能对准,进而可能致使视窗遮蔽摄像头的视角,影响拍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尺寸链长和装配公差的叠加,将前置摄像头固定在后壳上,会导致前置摄像头装配后受到很大的推力,做跌落测试时受冲击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可以精准定位前置摄像头,提高前置摄像头与视窗的对准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包括:前壳;触屏,所述触屏设在所述前壳的前侧,所述触屏具有视窗;后壳,所述后壳设在所述前壳的后侧;以及前置摄像头组件,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设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包括前置摄像头和设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后侧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通过至少两个定位结构定位在所述后壳上以使所述前置摄像头与所述视窗前后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机,通过采用定位结构定位前置摄像头组件与后壳,从而提高了前置摄像头与视窗的对准精度。
具体地,每个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形成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以将所述前置摄像头定位在所述后壳上。
可选地,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后壳的前表面上,所述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间隙为0.06mm-0.10mm。
具体地,所述手机进一步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从所述后壳的内壁朝向所述前壳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
具体地,所述手机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后壳的内壁相连。
具体地,所述定位结构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定位结构左右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后壳之间设有软质材料件。
可选地,所述软质材料件为橡胶件或泡棉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粘接至所述后壳。
具体地,所述前壳上形成有与所述视窗前后对应的通孔,所述前置摄像头的前端伸入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与所述前置摄像头之间的间隙为0.03mm-0.07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后壳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后壳与软质材料件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圈示的C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后壳、软质材料件与前置摄像头组件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圈示的D部放大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手机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圈示的E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手机;
1:前壳;11:通孔;111:凸筋;
2:触屏;21:视窗;
3:后壳;31:安装部;311:十字凸筋;32:定位柱;33:加强筋;
4:前置摄像头组件;41:前置摄像头;411:前端;412:凹槽;
42:电路板;421:定位孔;43:视角;
5:软质材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100,包括:前壳1、触屏2、后壳3以及前置摄像头组件4。
具体地,触屏2设在前壳1的前侧,后壳3设在前壳1的后侧。如图1和图2所示,触屏2、前壳1、后壳3均大体构造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其中前壳1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后壳3的前侧,且与后壳3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控元件(图未示出)的空腔,触屏2设在前壳1的前表面上,且与电控元件相连,以便于用户输入或者读取相关信息。其中,触屏2、电控元件,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触屏2具有视窗21,视窗21可以构造为圆形,且沿前后方向贯穿触屏2的上部,前壳1上形成有与视窗21前后对应的通孔11,通孔11也可以大体构造为圆形,且沿前后方向贯穿前壳1的上部,通孔11位于视窗21的正后方,前置摄像头组件4设在后壳3上,具体地,前置摄像头组件4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41和电路板42,其中电路板42可以与后壳3连接在一起,前置摄像头41固定在电路板42的前侧,且前置摄像头41与视窗21前后对应,即前置摄像头41位于通孔11和视窗21的正后方,从而前置摄像头41可以通过通孔11和视窗21采集图像,进而实现摄像等相关功能。
如图2所示,前置摄像头41设在电路板42的前侧,也就是说,电路板42设在前置摄像头41的后侧,前置摄像头组件4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在后壳3上,其中,定位结构可以设在电路板42与后壳3之间,以使电路板42与后壳3定位配合,由于前置摄像头41固定在电路板42上,从而前置摄像头41也可以与后壳3定位配合,其中定位结构至少为两个,且两个定位结构彼此间隔开,从而可以提高定位精度,保证定位效果。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置摄像头组件4的构成改变时,前置摄像头组件4中的其他部件还可以与后壳3通过定位结构定位配合。
由此,通过设置定位结构,从而可以提高前置摄像头41与后壳3的定位精度,这样,当将前壳1、触屏2按照装配精度与后壳3装配在一起后,前置摄像头41的视角43(虚拟存在的)可以很好地与视窗21对准,进而提高了前置摄像头41的视角43与视窗21的对准精度,确保摄像质量,提高手机100的整体性能与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100,通过采用至少两个定位结构定位前置摄像头组件4与后壳3,从而提高了前置摄像头41的视角43与视窗21的对准精度,确保摄像质量,提高手机100的整体性能与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每个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32和定位孔421,定位柱32设在后壳3和前置摄像头组件4中的其中一个上,定位孔421形成在后壳3和前置摄像头组件4中的另一个上,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配合以将前置摄像头41定位在后壳3上。也就是说,定位柱32可以设在后壳3上,定位孔421可以形成在前置摄像头组件4上,后壳3上的定位柱32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组件4上的定位孔421定位配合,或者,定位柱32可以设在前置摄像头组件4上,定位孔421可以形成在后壳3上,后壳3上的定位孔421可以与前置摄像头组件4上的定位柱32定位配合,从而实现前置摄像头41与后壳3的定位配合。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示例中,定位柱32设在后壳3的前表面上,定位孔421形成在电路板42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后壳3上具有用于安装前置摄像头组件4的安装部31,安装部31从后壳3的内壁朝向前壳1的方向延伸,例如在图4的示例中,安装部31的前表面大体构造为矩形环状,且从后壳3的前表面向前凸出而成,安装部31通过加强筋33加强,加强筋33设在安装部31的外侧,且加强筋33的侧壁和底壁分别与安装部31的外侧壁和后壳3的内壁相连,如图4所示,加强筋33可以为三个,且三个加强筋33彼此均匀地间隔开且分布在安装部31的下侧,定位柱32可以邻近安装部31的下边缘设置。
相应地,如图2所示,电路板42大体构造为与安装部31前表面相适配的矩形板,矩形板的至少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耳,连接耳邻近电路板42的下边缘设置,连接耳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定位孔421。
参照图8,装配时,将电路板42安装在安装部31的正前方,且将定位孔421向前穿过电路板42上的定位孔421,从而电路板42与后壳3上的安装部31可以定位配合,可选地,定位柱32与定位孔421之间的间隙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6mm-0.10mm,优选地,定位柱32与定位孔421之间的间隙为0.08mm。例如,当定位孔421为圆形孔,且定位柱32为自前向后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圆锥柱时,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同轴配合后,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之间的径向间隙处处相等,且为0.08mm。由此,便于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的装配,且保证了定位精度。
装配时,可以采用相应的治具(图未示出)将前置摄像头组件4安装在后壳3上,且使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定位配合,由此,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前置摄像头组件4可以精准的定位在后壳3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定位孔421与定位柱32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例如定位柱32还可以为棱柱,定位孔421可以形成为相应的多边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42和后壳3之间设有软质材料件5,也就是说,软质材料件5位于电路板42的后表面与后壳3的前表面之间。如图6所示,软质材料件5可以大体构造为与安装部31前表面相适配的矩形环状,且与安装部31前表面的尺寸大体相同,软质材料件5的后表面可以与安装部31的前表面通过双面胶粘接在一起,软质材料件5的前表面可以通过双面胶与电路板42的后表面粘接在一起,从而电路板42通过软质材料件5间接粘接至后壳3。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电路板42还可以直接粘至后壳3。其中软质材料件5可以通过相应的治具(图未示出)直接或者间接粘接在后壳3上。
如图6所示,安装部31的上表面上还可以设有十字凸筋311,且当软质材料件5与安装部31配合到位后,十字凸筋311可以配合在软质材料件5的内孔内,从而可以保证软质材料件5的形状,且可以起到支撑电路板42的作用。
其中,软质材料件5可以为橡胶件或泡棉件,从而软质材料件5在前后方向上可以具有一定厚度,从而软质材料件5的前表面与软质材料件5的后表面之间可以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微量错动,例如软质材料件5的前表面可以相对软质材料件5的后表面向上、向下、向左以及向右微量错动,从而粘接在软质材料件5前表面的电路板42相对于粘接至软材料件5后表面的后壳3可以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微量错动。由此,该微量错动可以平衡前壳1与后壳3的装配公差,以及前置摄像头组件4与前壳1的装配公差,从而可以进一步精准定位前置摄像头41,且可以避免前置摄像头41遭受损伤。另外,软质材料件5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置摄像头41的前端411伸入通孔11内。如图2所示,前置摄像头41的前端411大体构造为圆盘形,前置摄像头41的前端411上形成有多个凹槽412,多个凹槽412在前端411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且每个凹槽412均从前端411的周向边缘朝向前端411的中心轴线、和向后凹入而成,相应地,通孔11内具有朝向通孔11中心轴线方向凸出的多个凸筋111,多个凸筋111在通孔11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且与多个凹槽412一一对应,形状适配。
装配过程中,前置摄像头41的前端411伸入通孔11内,且前端411上的多个凹槽412与通孔11内的多个凸筋111一一配合到位,从而前置摄像头41可以与前壳1配合定位,优选地,多个凸筋111完全相同,且多个凹槽412完全相同,当前端411同轴地配合在通孔11内时,每个凹槽412与每个凸筋111之间的径向间隙均相等,可选地,每个凹槽412与每个凸筋111之间的径向间隙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3mm-0.07mm,优选地,每个凹槽412与每个凸筋111之间的径向间隙为0.05mm,由此,可以保证前壳1与前置摄像头41之间的间隙为0.05mm。
实际上,前置摄像头41与视窗21的精准定位还要依靠前置摄像头组件4与前壳1的配合定位,通过限定前壳1与前置摄像头41之间的间隙为0.05mm,且通过采用软质材料件5将前置摄像头组件4连接至后壳3,当前壳1与后壳3装配后,由于前壳1与前置摄像头41之间的间隙较小,且软质材料件5的微量错动可以平衡装配公差(前置摄像头组件4与前壳1的装配公差以及前壳1与后壳3的装配公差的叠加公差),从而可以使得前置摄像头41精确定位不偏位、使得前置摄像头41不受大推力,这样,在进行跌落测试时,保证前置摄像头41可以不受损坏,且通过设置可以微量错动的软质材料件5可以使前置摄像头41更加精准地定位。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定位结构和软质材料件5,就可以实现触屏手机100前置摄像头41的精准固定,且由于定位结构和软质材料件5的结构简单,装配时,仅需通过相应的简单的治具就可以将前置摄像头组件4精准地安装在后壳3上,且通过装配软质材料件5将前置摄像头组件4连接至后壳3,从而可以利用软质材料件5的微量错动来平衡公差,使得前置摄像头41可以精确定位在前壳1上,同时可以避免前置摄像头41受大推力,避免测试时前置摄像头41受到损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前置摄像头组件4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相应地,安装部31以及定位结构可以根据前置摄像头组件4的具体结构形状具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壳;
触屏,所述触屏设在所述前壳的前侧,所述触屏具有视窗;
后壳,所述后壳设在所述前壳的后侧;以及
前置摄像头组件,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设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包括前置摄像头和设在所述前置摄像头后侧的电路板,其中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通过至少两个定位结构定位在所述后壳上以使所述前置摄像头与所述视窗前后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和
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形成在所述后壳和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配合以将所述前置摄像头定位在所述后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设在所述后壳的前表面上,所述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间隙为0.06mm-0.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从所述后壳的内壁朝向所述前壳的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前置摄像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设在所述安装部外且与所述后壳的内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后壳之间设有软质材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材料件为橡胶件或泡棉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粘接至所述后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形成有与所述视窗前后对应的通孔,所述前置摄像头的前端伸入所述通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前置摄像头之间的间隙为0.03mm-0.07mm。
CN201420555646.1U 2014-09-25 2014-09-25 手机 Active CN204190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5646.1U CN204190803U (zh) 2014-09-25 2014-09-25 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5646.1U CN204190803U (zh) 2014-09-25 2014-09-25 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0803U true CN204190803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22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5646.1U Active CN204190803U (zh) 2014-09-25 2014-09-25 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080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6560A (zh) * 2015-12-08 2016-04-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17525A (zh) * 2017-03-24 2017-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治具及组装方法
CN107360683A (zh) * 2017-08-14 2017-11-17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29138A (zh) * 2020-06-23 2020-09-04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714207A (zh) * 2020-12-14 2021-04-2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机摄像头安装用防偏移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6560A (zh) * 2015-12-08 2016-04-2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516560B (zh) * 2015-12-08 2019-01-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固定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17525A (zh) * 2017-03-24 2017-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治具及组装方法
CN107360683A (zh) * 2017-08-14 2017-11-17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360683B (zh) * 2017-08-14 2024-04-09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629138A (zh) * 2020-06-23 2020-09-04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714207A (zh) * 2020-12-14 2021-04-2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机摄像头安装用防偏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0803U (zh) 手机
CN204145571U (zh) 手机
US10440164B2 (en) Mobile terminal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US20150014188A1 (en)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ims and a material
US20150111625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Product
CN105346067A (zh) 移动设备的装饰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US20200310556A1 (en) An input device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shel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02889527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8476248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204190804U (zh) 用于手机的后壳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机
CN105323693B (zh) 一种扬声器组装方法
KR101585383B1 (ko) 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CN105514689A (zh) 卡托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204498232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烘烤固定治具
CN204666933U (zh) 音圈马达及采用该音圈马达的摄像头模组
CN102527528B (zh) 用于花洒的可拆卸装置
CN205105263U (zh) 移动设备及壳体组件
CN104168432A (zh) 一种logo支架、电视机及其安装方法
CN205029720U (zh) 移动设备及壳体组件
CN205407911U (zh) 手机壳
CN209964114U (zh) 一种手机背光胶框
WO2009028121A1 (ja) 振動板及びスピーカ
CN103533115A (zh) 一种新型手机保护壳
CN202615366U (zh) 一种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标准化应用结构
CN208768119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