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8882U -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8882U
CN204188882U CN201420493114.XU CN201420493114U CN204188882U CN 204188882 U CN204188882 U CN 204188882U CN 201420493114 U CN201420493114 U CN 201420493114U CN 204188882 U CN204188882 U CN 204188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virtual reality
framework
reality glasses
portable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31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寿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8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88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34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 G02B30/37Collapsible stereosco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2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 G02B2027/013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binocular systems of stereoscopic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用于容纳电子装置,其包含框架及设有光学透镜的镜架组件,所述框架具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侧板体以及第二侧板体,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侧板体以及第二侧板体之间相互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利用所述第一侧板体与第二侧板体对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作相对移动,进而改变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使框架形成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镜架组件与框架连结并用于对框架的容置空间作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虚拟现实眼镜,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或简称3D技术逐渐地应用于视频、电影、医学、拟真训练或者是游戏等领域中。通过3D影像与姿势感测器并搭配电子计算机设备可产生三度空间的虚拟现实世界。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通过电子计算机或电子装置建构一个虚拟的世界,并利用特殊的操作媒介让使用者获得来自电子计算机或电子装置所提供的各种感官模拟,以达到进入虚拟世界中的效果。上述的操作媒介包括例如提供视觉信息的虚拟现实眼镜或者是提供触觉信息的虚拟现实手套。以虚拟现实眼镜为例,在现今市面上,即充斥各种虚拟现实眼镜,其中有一种虚拟现实眼镜用于与手持式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的显示荧幕作组合以供使用者在不受地点限制情况下即时观看具视觉效果的虚拟现实,这类虚拟现实眼镜不需要另外搭载电子电路或芯片。然而,目前市售的此种虚拟现实眼镜的体积庞大,不便携带,无法符合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便于与智能手机等手持式电子装置结合,且方便携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整体的结构不仅能展开用于与手持式电子装置结合以形成具视觉效果的虚拟现实功能,且也能进行折叠以兼具方便携带及收纳的优点。
为达成上述的创作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用于容纳一电子装置,包含:一框架以及一镜架组件,所述框架包含:一第一盖体;一第二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一第一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以及一第二侧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侧板体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板体与所述第二侧板体对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作相对移动,进而改变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使所述框架形成一展开状态或一折叠状态。所述镜架组件,与所述框架连结并用于对所述框架的所述容置空间作相对移动,且设有至少一光学透镜用于形成立体视觉效果。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形成可枢转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形成可枢转的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侧板体和所述第二侧板体分别包含一上板块和一下板块,所述上板块和下板块之间形成可枢转的连接,当所述框架在形成所述展开状态或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板块相对所述第一盖体枢转以及所述下板块相对所述第二盖体枢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黏性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上板块之间、所述上板块与所述下板块之间以及所述下板块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的所述镜架组件,包含一镜框,其一侧对所述框架形成可枢转的连结,当所述框架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镜框的另一侧支撑所述框架,以及当所述框架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容置空间之内枢转。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镜框包含至少一凸轴,并且所述框架包含至少一孔座用于与所述镜框的所述凸轴相互扣合,使所述镜框通过所述凸轴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枢转。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镜框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凸柱,且所述框架包含至少一孔洞,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镜框的所述凸柱用于与所述框架的所述孔洞相互卡合以支撑所述框架。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镜架组件包含至少一透镜夹持组件,结合于所述镜框上。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形成至少一沟槽以对应所述镜框,用于连同所述光学透镜在所述镜框上朝一平行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方向移动。所述镜框对应所述透镜夹持组件的所述沟槽的位置,包含至少一定位弹臂,用于防止所述透镜夹持组件随意于所述镜框上的滑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含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框架结合。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开槽,用于与所述滑动组件结合。所述镜架组件包含至少一透镜夹持组件,并且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滑动组件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包含一弯折部,并且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透镜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而平置于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以及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透镜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反向弯折而垂直于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滑动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件、至少一第二方向移动件和至少一凸块,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凸块,并且在所述透镜夹持组件与所述凸块中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凸块带动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分别朝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两者至少其中之一形成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朝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共同形成一容纳部,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含一挡板,其一枢接端用于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枢接,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挡板的另一连接端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二盖体,以防止所述电子装置脱落。当所述框架处由所述展开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枢转约270度平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挡板的枢接端以及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挡板连接的位置分别包含一磁铁,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磁铁互相吸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含一分隔片,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框架枢接,用于分隔所述电子装置所显示的左右眼影像。所述分隔片包含一突出部,以及所述框架进一步包含一定位槽,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分隔片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框架的所述定位槽相互卡合,并且所述分隔片对准所述电子装置所显示的所述左右眼影像的分隔线。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第一侧板体和所述第二侧板体进一步分别包含一开孔,用于结合一弹性带。所述开孔与一水平面之间有一锐角夹角。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包含一卡榫,以及所述第二盖体包含一卡槽,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卡榫与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卡槽相互卡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优选的实施例当中,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盖体包含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开口操作所述电子装置的一介面。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的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的零件爆炸图。
图2A绘示图1的展开状态的组合视图。
图2B绘示图2A的结合弹性带的组合视图。
图3绘示图1的折叠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4绘示图3的沿A-A’截线的下部剖面视图。
图5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的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的零件爆炸图。
图6绘示图5的展开状态的组合视图。
图7绘示图5的折叠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8绘示图7的沿B-B’截线的上部剖面视图。
图9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的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形成展开状态的组合视图。
图10绘示图9的挡板与第二盖体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11绘示图9的折叠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12绘示图11的沿C-C’截线的上部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首先请参照图1和图2A,绘示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的零件爆炸图,其主要结构包含一框架110及一镜架组件105,其中所述框架110包含第一盖体111、第二盖体112、第一侧板体113和第二侧板体114,所述第二盖体112设置为对应于所述第一盖体111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侧板体11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111和所述第二盖体112的一侧边(如左侧)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的两侧也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111和所述第二盖体112的另一侧边(如右侧)连接。因此,通过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盖体111、所述第二盖体112、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彼此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1102(见图2A)。
于图1及图2A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的每一侧板体均包含可分离的上板块113a、114a和下板块113b、114b,并且所述两上板块113a、114a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111的两相对侧边形成可枢转的连接,而两下板块113b、114b也分别与第二盖体112的两相对侧边形成可枢转的连接,同时所述上板块113a、114a与所述下板块113b、114b之间也互相平行且形成可枢转的连接;藉此,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第二侧板体114能分别对所述第一盖体111和第二盖体112作相对移动的目的,进而使所述框架110形成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在操作时,当所述框架110需要从如图2A所示的展开状态变成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时,如图2A所示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的所述上板块113a、114a及下板块113b、114b朝向所述框架110所形成的所述较大的容置空间1102内的方向枢转,进而使所述框架110内形成较小的容置空间1102-1(见图3及图4)。值得注意的是,当所述框架110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及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皆能收纳于框架110内较小容置空间1102-1(见图3及图4)中。反之,当所述框架110需要从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变回如图2A所示的展开状态时,如图2A所示的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同时向所述容置空间1102之外枢转而使所述上板块113a、114a与所述下板块113b、114b展开且彼此垂直并列(见图2A),进而使所述框架110内形成较大的容置空间1102。
于图1及图2A所示的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板块113a、114a、下板块113b、114b、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之间的可枢转连接皆用一种黏性片150连接来达成但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惟,于其他实施例中,只要是在可挠的基底上涂覆有黏性层,并且可用于连接两个元件的物质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黏性片150,例如,所述可挠的基底的材质包含塑胶、纸或者是布皆可。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框架110的第一盖体111两侧分别包含两卡榫1114,以及所述第二盖体112两侧分别包含两卡槽1124用于对应卡扣于上述两卡榫1114,以确保所述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的框架110维持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还包含卡槽1132、1142以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盖体111的所述两卡榫1114。如图1及图2A所示,当所述框架110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的所述两卡槽1132、1142分别容置所述第一盖体111的所述两卡榫1114因而不会因互相干涉而阻碍展开。
如图1及图2A所示的所述框架110中,所述第一盖体111前端形成一档止部1113,以及所述第二盖体112前端形成另一挡止部1123,所述挡止部1113和1123朝所述第一盖体111与所述第二盖体112之间作垂直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盖体111与所述第二盖体112共同形成一容纳部1104。当所述框架11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容纳部1104用于容纳一电子装置160,所述电子装置160如包含但不限定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数位拨放器等等;惟,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由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及所述第二侧板体114其中之一形成挡止部。再者,所述框架110的所述第二盖体112的一表面进一步形成一个开口1128,用于让使用者通过所述开口1128操作所述电子装置160的一屏幕的操作介面(未显示)。
如图1及图2A所示,所述镜架组件105是设置于框架110的容置空间1102内并与所述框架110连结。所述镜架组件105包含一镜框120、一对光学透镜130以及用于结合所述一对光学透镜130的透镜夹持组件122,其中所述镜框120的底侧包含一对朝外侧延伸的凸轴1202以及第二盖体112包含一对孔座1122,利用所述镜框120的所述一对凸轴1202分别横向穿设于所述第二盖体112的所述一对孔座1122内,进而使所述镜框121的底侧能相对所述框架110的第二盖体112作可枢转的连结。所述第二盖体112在一连接所述一对孔座1122的方向上设置有一对辅助定位座1126,用来卡扣于所述镜框120的底侧的两个小贯孔(未标示),以确保所述镜框120的所述一对凸轴1202之间的连线呈现一直线,不会因不预期的外力而扭曲变形。另外,所述镜框120的其中一凸轴1202与所述镜框120间进一步形成一个长形的凹槽1208,用以当作在所述一对凸轴1202与所述一对孔座1122组装结合的时候,提供所述镜框120因左右挤压而变形的缓冲空间使用。另一方面,所述镜框120的顶侧包含数个垂直向延伸的凸柱1204,以及所述第一盖体111包含数个相对应的孔洞1112;并且所述框架110的所述第一侧板体113和所述第二侧板体114的上板块113a,114a进一步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具有导引斜面的楔型凸块1134朝所述容置空间1102延伸,用于当所述框架110在展开状态时导引及定位镜框120的两侧边。
在操作时,当所述镜框120需要从如图4所示的折叠状态变成如图2A所示的展开状态时,是以如图1及图4所示的所述镜框120底侧的所述一对凸轴1202与所述第二盖体112的所述一对孔座1122连结的位置为轴线,将收纳于所述较小容置空间1102-1(见图4)的所述镜框120且平置或平行于所述第二盖体112表面的位置朝向所述第一盖体111的方向枢转,直到如图1及图2A所示,所述镜框120两侧边受到所述楔型凸块1134的阻挡而无法移动,同时所述镜框120的顶侧的所述数个凸柱1204卡合到所述第一盖体111的相应的所述孔座1122内,达到支撑所述框架110的效果,即表示所述镜框120已枢转至观视电子装置160的屏幕的最佳位置。
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镜框120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对封闭的环口,每一个封闭环口用于设置一个光学透镜130a或130b和一组透镜夹持组件122。每一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的前后两侧分别包含一对第一透镜夹持环122a、122b和一对第二透镜夹持环124a、124b,用于前后夹合对应的光学透镜130a或130b,每一组已结合光学透镜130a或130b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进一步结合至所述镜框120的其中一对应封闭环口上(如图2A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其具有能调整所述一对光学透镜130a,130b的间距,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双眼瞳孔距离。因此如图1及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配合所述光学透镜130a或130b和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的直径尺寸,使得每一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结合于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内时,可连同所述左右光学透镜130a,130b在所述镜框120上朝一平行于电子装置160的方向作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而达到调整左右眼瞳孔的距离至合适位置。
参照图1和图2A,为使每一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于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的内圆周上不仅能稳定地供使用者左右移动,还要能不易随意在所述封闭环口内滑动,结构进一步描述如下:每一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的外周围的顶部与底部的相应于与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的内圆周结合的位置上分别形成至少一个上沟槽1224a和下沟槽1224b,用于当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连同所述光学透镜130a,130b一同结合在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的内圆周上时,每一组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分别通过所述上沟槽1224a和所述下沟槽1224b作为滑动槽套设在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的内圆周侧边上,使得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能朝一平行于电子装置160的方向左右移动。使用者可通过推动所述调整推键1222调整夹持左右眼的光学透镜130的所述一对透镜夹持组件122的相隔距离。另外,所述镜框120的封闭环口的内圆周侧边上在对应所述一对透镜夹持组件122的所述上沟槽1224a或所述下沟槽1224b其中之一处,形成一对定位弹臂1206朝彼此斜向延伸,用于防止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于所述镜框121上因晃动而产生的非预期的滑动。如图1清楚的所示,但不局限于此,所述一对定位弹臂1206设置在所述镜框121相应于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的所述下沟槽1224b的位置,并且每一个定位弹臂1206的延伸末端具有一凸起部,用以弹性施压于所述透镜夹持组件122的所述下沟槽1224b内壁。
请参照图1和图2A,为了防止电子装置160于容纳部1104内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个止滑块141和至少一个可替换垫片142。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质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垫片142和止滑块141,例如橡胶、硅胶或海绵。所述止滑块141主要是配置于容纳部1104与电子装置160所接触的边角区域;所述可替换垫片142可配置于与电子装置160碰触的位置,例如:框架110的第二盖体112的挡止部1123或者是第一盖体111的挡止部1113。可替换垫片142除了用于防止电子装置160于容纳部1104内滑动外,还可用于提供一夹固电子装置160的力。举例来说,当所述可替换垫片142设置于第二盖体112的挡止部1123的位置时,电子装置160与可替换垫片142碰触,可替换垫片142会提供一反向的作用力于电子装置160,用以达到夹固电子装置160的效果。另外,上述可替换垫片142可选自于各种具有不同厚度的可替换垫片组合。因此使用者可针对不同厚度的电子装置,选择不同厚度的可替换垫片142。
请参照图2B,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可进一步与弹性带170结合。根据本实施例,在框架110的第一侧板体113和第二侧板体114的上板块113a、114a上分别包含一个开孔1136、1146,用于让弹性带170的扣头172夹合在框架110上。使用者可通过弹性带170,将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穿戴至头部。
一般而言,电子装置160会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当使用者将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穿戴至头部时,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和电子装置160整体会施以一朝向地面的力,导致使用者面部支撑压力不均而感到不适。为避免上述的情形产生,本实用新型的形成于框架1210上的开孔1136、1146与水平面P之间有锐角夹角θ。当使用者将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穿戴至头部时,弹性带170可提供框架110一个向上拉提的力量。另一方面,弹性带170具有一定的宽度,因此通过将弹性带170装设为倾斜的配置,可避免当使用者将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穿戴至头部时,压迫到使用者的耳朵。
参照图3和图4所绘示的在折叠状态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如图3所示,当框架110在折叠状态时,第一侧板体113及第二侧板体114皆容纳于框架110内形成的较小容置空间1102-1中,并且第一盖体111的卡榫1114与第二盖体112的卡槽1124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10维持在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100的镜架组件的镜框120与透镜夹持组件122是枢转至平置于第二盖体112上。因此,通过上述简易的折收方法,减少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整体所占的空间,达到方便携带的目的。
根据本创作的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具有能调整光学透镜的左右距离的功能,以符合使用者的双眼的距离。然而,部分使用者双眼的近视度数差异大,具有不同的明视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光学透镜与电子装置的距离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请参照图5所绘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的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所述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主要包含框架210以及镜架组件205。第二实施例的所述框架210的主要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所述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的所述镜架组件205包含镜框220与透镜夹持组件222,其中本实施例的所述镜架组件205的所述镜框220的底侧对所述框架210的第二盖体212形成可枢转的连结,并且当所述框架210在展开状态时,所述镜框220仅是用于支撑所述框架210,其中所述镜框220与所述框架210连结和支撑的方法如同第一实施例所述。
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所述镜架组件205相似于第一实施例的镜架组件105,两者同样包含一对透镜夹持组件222,用于夹持一对光学透镜230,且所述一对透镜夹持组件222的前后两侧分别包含第一透镜夹持环222a、222b、第二透镜夹持环224a、224b,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夹持环222a与所述第二透镜夹持环224a用于前后夹合对应的左眼光学透镜230a,以及所述第一透镜夹持环222b与所述第二透镜夹持环224b用于前后夹合对应的右眼光学透镜230b,并且分别结合至所述镜框220的一对封闭的环口上。
然而,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进一步包含一对滑动组件280、所述一对透镜夹持组件222的第一透镜夹持环222a、222b分别包含一个弯折部2222、以及所述框架210的第一盖体211表面进一步形成一对开槽2116,其中所述一对滑动组件280包含一对第一方向移动件284、一对第二方向移动件286、一对锁固垫片288和一对凸块282,并且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284、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286和所述锁固垫片288内部皆分别包含一个封闭的开口。在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284的开口套设入所述凸块282下方的延伸部2824,之后再将所述延伸部2824穿设于第一盖体211的相对应的开槽2116,因而将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284夹于所述凸块282与所述开槽2116之间,其中所述凸块282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284设置于所述框架210外部,并且所述凸块282的所述延伸部2824继续延伸至所述框架210内形成的一容置空间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接着将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286的开口和所述锁固垫片288的开口依序套设入所述延伸部2824,最后再将第一透镜夹持环222a、222b的弯折部2222的开口卡固于延伸部2824的末端,因而将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286和所述锁固垫片288夹于所述弯折部2222与所述开槽2116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286、所述锁固垫片288和第一透镜夹持环222a、222b设置于所述框架21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部。
通过上述的配置,所述一对滑动组件280分别与框架210的相对应开槽2116结合,用于使透镜夹持组件222通过滑动组件280在开槽2116所对应的框架21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实行两方向移动调整,达到可调整左右眼的光学透镜230之间的相隔距离(即左右调整瞳距),以及调整光学透镜230与电子装置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即前后视觉焦距)。另外,滑动组件280与相对应的开槽2116结合后,凸块282的一部份露于开槽2116之外作为控制前后左右的推键部2822。
继续参照图5,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方向移动件284是位于凸块282以及第二方向移动件286之间。因此,第一方向移动件284的内部封闭的开口的尺寸是小于第二方向移动件286的内部封闭的开口的尺寸。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移动件584是用于让使用者通过移动凸块282,带动透镜夹持组件222朝一平行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方向移动件286是用于让使用者通过移动凸块282,带动透镜夹持组件222朝一垂直于电子装置的第二方向移动。因此,第一方向移动件284的封闭的开口呈现狭长矩形的外廓,其中长边为平行于电子装置的方向。另外,第二方向移动件286的封闭的开口同样呈现矩形的外廓,第二方向移动件286的矩形开口的长与宽的尺寸皆大于第一方向移动件284的狭长矩形开口的长与宽的尺寸。
另一方面,透镜夹持组件222所包含的弯折部2222,用于对应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的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而变化透镜夹持组件222的型态。请参照图6至图8所绘示的本实施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的展开和折叠视图。操作上,如图6所示,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于展开状态下,透镜夹持组件222通过弯折部(未出示)弯折后,垂直于所述框架210的第一盖体211及第二盖体212。再参照图7和图8所示,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200于折叠状态下,透镜夹持组件222通过弯折部2222的反向弯折后而平置于框架210的第一盖体211上。
根据上述所列举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可配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进行虚拟现实的体验时,会有将头部上仰或者是向下低头的动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辅助稳固电子装置的元件,以避免当使用者低头时,电子装置向外脱落。
请参照图9和图10。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300包含挡板390。挡板390其中一端为枢接端391以及相对于枢接端391的另一连接端392,其中挡板390的连接端392上设置有一磁铁393,以及框架310的第二盖体312也同样设置有一磁铁394。所述挡板390通过所述枢接端391与框架310的第一盖体311枢接。当所述框架310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挡板390通过所述枢接端391枢转,将所述连接端392的所述磁铁393与所述第二盖体312的所述磁铁394互相吸合,用于防止电子装置脱落,达到将挡板390与第二盖体812稳固接合的目的。于其他实施例中,可用其他各种磁性元件取代磁铁。
根据本实施例,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挡板390可用以提供压力至电子装置,用以稳固电子装置。更明确地说,通过与电子装置直接接触的可替换垫片(参照图1)做为媒介,将挡板390所施以的压力,通过与电子装置接触可替换垫片,传递至电子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与第一盖体312枢接的枢接端391做为支点,以挡板390作为支臂,再通过磁铁393、394产生一朝向电子装置的方向的力矩,进而将压力传至可替换垫片产生磨擦力以固定电子装置。
当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300从图9的展开状态转变成图11的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390以所述枢接端391为转轴,将所述连接端392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盖体312的方向枢转大约270度,进而将所述挡板390平置于所述框架310的所述第一盖体311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主要是用以观赏立体画面。为了达到让使用者产生立体效果的视觉观感,电子装置所拨放的画面会分隔为左眼和右眼的显示画面。因此,为了避免的左眼受到右眼画面的干扰,或者是右眼受到左眼画面的干扰,有必要设置一种元件,用以解决左右眼的画面干扰问题。
请参照图9和图11。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300进一步包含置于框架310内部的分隔片395。所述分隔片395的一端与所述框架310的所述第一盖体311枢接,其中所述分隔片395与所述第一盖体311枢接的所述端包含突出部396,以及所述第一盖体311进一步包含定位槽397。当所述框架310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分隔片395枢转至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盖体311,并且所述突出部396与所述框架310的所述定位槽397相互卡合,使得所述分隔片390对准电子装置所显示的所述左右眼影像的分隔线,以达到分隔电子装置所显示的左右眼影像的效果。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分隔片突出部与所述定位槽脱离且枢转至平置于所述第一盖体311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优选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用于容纳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包含:
一框架,包含:
一第一盖体;
一第二盖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
一第一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以及
一第二侧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侧板体和所述第二侧板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侧板体与所述第二侧板体对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作相对移动,进而改变所述容置空间的大小,使所述框架形成一展开状态或一折叠状态;以及一镜架组件,与所述框架连结并用于对所述框架的所述容置空间作相对移动,且设有至少一光学透镜用于形成立体视觉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形成可枢转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形成可枢转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体和所述第二侧板体分别包含一上板块和一下板块,所述上板块和下板块之间形成可枢转的连接,当所述框架在形成所述展开状态或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板块相对所述第一盖体枢转以及所述下板块相对所述第二盖体枢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板块及所述下板块皆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黏性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上板块之间、所述上板块与所述下板块之间以及所述下板块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组件,包含一镜框,其一侧对所述框架形成可枢转的连结,当所述框架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镜框的另一侧支撑所述框架,以及当所述框架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容置空间之内枢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含至少一凸轴,并且所述框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孔座用于与所述镜框的所述凸轴相互扣合,使所述镜框通过所述凸轴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枢转。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凸柱,且所述框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孔洞,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镜框的所述凸柱用于与所述框架的所述孔洞相互卡合以支撑所述框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组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透镜夹持组件,用夹持所述光学透镜,并且结合于所述镜框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形成至少一沟槽以对应所述镜框,用于连同所述光学透镜在所述镜框上朝一平行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方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对应所述透镜夹持组件的所述沟槽的位置,包含至少一定位弹臂,用于防止所述透镜夹持组件于所述镜框上的滑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进一步包含一滑动组件,与所述框架结合,所述镜架组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透镜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光学透镜,并且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滑动组件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包含一弯折部,并且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透镜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而平置于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以及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透镜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弯折部反向弯折而垂直于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方向移动件、至少一第二方向移动件和至少一凸块,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凸块,并且在所述透镜夹持组件与所述凸块中间设置有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和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用于使所述至少一凸块带动所述透镜夹持组件分别朝一第一方向和一第二方向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件是用于使所述透镜夹持组件朝一平行所述电子装置的方向移动,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件是用于使所述透镜夹持组件朝一垂直所述电子装置的方向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第一盖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开槽,用于与所述滑动组件结合,且所述至少一凸块的一部份露于所述开槽之外以作为推键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两者至少其中之一形成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朝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共同形成一容纳部,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电子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进一步包含一挡板,其一枢接端用于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枢接,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挡板的另一连接端用于连接到所述第二盖体,以防止所述电子装置脱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处由所述展开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枢转为平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枢接端以及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挡板连接的位置分别包含一磁铁,并且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磁铁互相吸合。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进一步包含一分隔片,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与所述框架枢接,用于分隔所述电子装置所显示的左右眼影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片包含一突出部,以及所述框架进一步包含一定位槽,当所述框架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分隔片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框架的所述定位槽相互卡合,并且所述分隔片对准所述电子装置所显示的所述左右眼影像的分隔线。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体与所述第二侧板体进一步分别包含一开孔,用于结合一弹性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与一水平面间有一锐角夹角。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盖体包含一卡榫,以及所述第二盖体包含一卡槽,在所述框架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卡榫与所述第二盖体的所述卡槽相互卡合。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第二盖体包含一开口,用于通过所述开口操作所述电子装置的一介面。
CN201420493114.XU 2014-07-24 2014-08-29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88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3160U TWM491843U (zh) 2014-07-24 2014-07-24 可攜式虛擬實境眼鏡
TW103213160 2014-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8882U true CN204188882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576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311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8882U (zh) 2014-07-24 2014-08-29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69874B2 (zh)
CN (1) CN204188882U (zh)
TW (1) TWM491843U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37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校准方法
CN105717642A (zh) * 2016-04-01 2016-06-29 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KR101657170B1 (ko) * 2015-03-11 2016-09-13 공석태 접이식 휴대용 입체 영상 관측 헤드셋
WO2016169221A1 (zh) * 2015-04-20 2016-10-27 我先有限公司 虚拟实景装置与操作模式
CN106155284A (zh) * 2015-04-02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WO2016191185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Google In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USD792398S1 (en) 2015-07-31 2017-07-18 Google Inc. Smartphone packaging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727219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市随身秀时尚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的折叠结构及虚拟现实眼镜
US9804393B1 (en) 2015-02-09 2017-10-31 Google In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US9857595B2 (en) 2015-07-31 2018-01-02 Google Llc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shipping container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873275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缩的虚拟现实装置
US10139637B2 (en) 2015-07-31 2018-11-27 Google Llc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packaging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EP3270210A4 (en) * 2015-03-10 2018-12-12 Minoru Inaba Stereo viewer and/or stereo view finder
USD853231S1 (en) 2016-02-24 2019-07-09 Google Llc Combined smartphone package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10007463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装置
CN110764259A (zh) * 2018-07-26 2020-02-07 宏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US10750162B2 (en) 2017-09-11 2020-08-18 Google Llc Switchabl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and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CN112828453A (zh) * 2019-11-25 2021-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激光加工系统与折叠式镜组保护装置
US11023004B2 (en) 2018-06-01 2021-06-01 Starvr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having quick assembly and detachment desig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000354A1 (de) * 2015-01-20 2016-07-21 Can Ansay An einer Baseballkappe montiretes Smartphone-Stereoskop
US20170090208A1 (en) * 2015-09-28 2017-03-30 Kevin P Parker Compact stereoscopic viewing apparatus
EP3360001B1 (en) * 2015-10-08 2023-11-15 LG Electronics Inc.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CN105759427A (zh) * 2016-03-01 2016-07-13 深圳聚众创科技有限公司 Vr眼镜
US20180017803A1 (en) * 2016-07-18 2018-01-18 Htc Corporation Accessory and lens system
CN105954877A (zh) * 2016-07-18 2016-09-21 小派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6019597A (zh) * 2016-07-27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
CN108132531A (zh) * 2016-10-08 2018-06-08 陕西科迪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vr box眼镜盒
CN106773041B (zh) * 2016-12-13 2023-09-2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出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可视设备
TWI624694B (zh) * 2017-02-10 2018-05-21 智崴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沉浸式互動體驗眼鏡
JP6977918B2 (ja) * 2017-04-04 2021-12-08 博史 竹之内 ディスプレイ装着具
TWI624707B (zh) * 2017-05-18 2018-05-21 Syndiant Inc 具有瞳距調整機構之雙眼頭戴式裝置
CN107991779B (zh) * 2018-01-30 2023-11-07 深圳市永盛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vr眼镜
CN109407322A (zh) * 2018-12-07 2019-03-0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式头戴显示器
US11822091B2 (en) 2019-09-03 2023-11-21 Apple Inc. Head-mounted device with tension adjustment
TWI749508B (zh) * 2020-04-06 2021-12-11 智崴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r眼鏡的安裝結構及虛擬實境裝置
CN114167611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宁夏光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工业领域检修的便携式mr智能眼镜
CN114112644A (zh) * 2021-12-22 2022-03-01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力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6553A (en) * 1987-07-14 1989-07-11 Richard Rice Foldable viewer
US5940210A (en) * 1995-05-12 1999-08-17 Kassawat; Samer Collapsible stereoscopic viewer
DE69739256D1 (de) * 1996-10-04 2009-03-26 Charles W Jones Stereo-Betrachter
US6069735A (en) * 1998-12-10 2000-05-30 Murphy; George Joseph Viewer with enhanced wide field view
US20050243418A1 (en) * 2004-04-29 2005-11-03 La William H Adjustable display stereoscope
USD701206S1 (en) * 2013-06-04 2014-03-18 Oculus VR, In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US9524580B2 (en) * 2014-01-06 2016-12-20 Oculus Vr, Llc Calib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4393B1 (en) 2015-02-09 2017-10-31 Google In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EP3270210A4 (en) * 2015-03-10 2018-12-12 Minoru Inaba Stereo viewer and/or stereo view finder
KR101657170B1 (ko) * 2015-03-11 2016-09-13 공석태 접이식 휴대용 입체 영상 관측 헤드셋
CN106155284A (zh) * 2015-04-02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6155284B (zh) * 2015-04-02 2019-03-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US10180579B2 (en) 2015-04-20 2019-01-15 Obsinn Limited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mode of operation
CN106258004B (zh) * 2015-04-20 2019-01-11 我先有限公司 虚拟实景装置与操作模式
WO2016169221A1 (zh) * 2015-04-20 2016-10-27 我先有限公司 虚拟实景装置与操作模式
CN106258004A (zh) * 2015-04-20 2016-12-28 我先有限公司 虚拟实景装置与操作模式
US10209769B2 (en) 2015-05-27 2019-02-19 Google Ll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KR20170104622A (ko) * 2015-05-27 2017-09-15 구글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가상 현실 헤드셋
WO2016191185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Google Inc.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7438789A (zh) * 2015-05-27 2017-12-05 谷歌公司 虚拟现实头戴装置
CN107438789B (zh) * 2015-05-27 2020-03-20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虚拟现实头戴装置
JP2018524831A (ja) * 2015-05-27 2018-08-30 グーグル エルエルシー 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ヘッドセット
KR101936918B1 (ko) 2015-05-27 2019-01-10 구글 엘엘씨 가상 현실 헤드셋
US10139637B2 (en) 2015-07-31 2018-11-27 Google Llc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packaging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US9857595B2 (en) 2015-07-31 2018-01-02 Google Llc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shipping container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USD792398S1 (en) 2015-07-31 2017-07-18 Google Inc. Smartphone packaging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5208370B (zh) * 2015-09-23 2017-02-01 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校准方法
CN105208370A (zh) * 2015-09-23 2015-12-30 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校准方法
USD853231S1 (en) 2016-02-24 2019-07-09 Google Llc Combined smartphone package and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CN105717642A (zh) * 2016-04-01 2016-06-29 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CN107272197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深圳市随身秀时尚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眼镜的折叠结构及虚拟现实眼镜
CN108732751A (zh) * 2017-04-14 2018-11-0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伸缩的虚拟现实装置
US10750162B2 (en) 2017-09-11 2020-08-18 Google Llc Switchabl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and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CN110007463A (zh) * 2018-01-04 2019-07-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装置
CN110007463B (zh) * 2018-01-04 2021-04-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装置
US11023004B2 (en) 2018-06-01 2021-06-01 Starvr Corporation Head-mounted display having quick assembly and detachment design
CN110764259A (zh) * 2018-07-26 2020-02-07 宏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10764259B (zh) * 2018-07-26 2022-05-03 宏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12828453A (zh) * 2019-11-25 2021-05-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激光加工系统与折叠式镜组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1843U (zh) 2014-12-11
US20160025990A1 (en) 2016-01-28
US9869874B2 (en)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8882U (zh) 可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US9766482B2 (en) Wearable device with input and output structures
JP6035415B2 (ja) 入力及び出力構造を有する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
CN202758142U (zh) 头戴式装置
CN104160320A (zh) 具有输入和输出结构的可佩戴设备组合件
CN104169781A (zh) 具有输入和输出结构的可佩戴设备
US10032313B2 (en) Head-moun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enabling non-stationary user to perform 3D drawing interaction in mixed-reality space
JP5942467B2 (ja) 表示装置
KR20140053341A (ko) 입력 및 출력 구조들을 구비한 착용가능한 디바이스
JP2009232133A (ja) 携帯端末器
CN107539583B (zh) 包装结构
CN107632393B (zh) 配件及镜片系统
KR101890621B1 (ko) 안경
US20220261078A1 (en) Pupil steering: flexure guidance systems
CN105842849A (zh) 可佩带式显示设备
CN205643868U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105629473A (zh) 背叠式虚拟现实眼镜
KR101921623B1 (ko) 가상현실 체험기능이 구비된 휴대폰 케이스
CN110007463A (zh) 头戴显示装置
CN216013824U (zh) 智能眼镜
CN101753651A (zh) 一种可观看立体图像的手机
CN209055756U (zh) 一种立体照片观片器
CN110187743B (zh) 一种能单手持握的平板电脑结构
CN204050937U (zh) 一种可外挂显示设备的头戴式游戏装置
JP2020067462A (ja) 薄型収納可能な眼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