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8033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8033U
CN204188033U CN201420567473.5U CN201420567473U CN204188033U CN 204188033 U CN204188033 U CN 204188033U CN 201420567473 U CN201420567473 U CN 201420567473U CN 204188033 U CN204188033 U CN 204188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ng pipe
header
main part
reinforcement portio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74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674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8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8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8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多根扁管、以及设置在各扁管之间的多个翅片,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外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的第二外接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扁管连接口,各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的扁管连接口中,所述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外接管连通,所述分配管上开设有多个分配孔,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处密封固定,所述分配管包括分配管主体部和分配管加强筋部,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和/或凹陷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的壁体,且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沿分配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冷技术领域,铜管翅片式换热器由于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占据着主导地位。一般由圆管和各种型式的翅片组成,圆管与翅片通过胀管连接,接触热阻较大,换热系数较低,管子与翅片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肋片上的孔逐渐被扩大,会降低换热效率,缩短使用寿命。而微通道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紧凑换热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且已在汽车空调和大型商用中央空调中开始得到应用。
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波纹状的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换热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
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往往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换热效果,但作为蒸发器,由于存在制冷剂分配不均的问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微通道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在各扁管内分配均匀,一般会在集流管内插入一根金属导流管作为分配管,该管插入到集流管内部,端部密封,同时在管的外周壁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开孔或者开槽,冷媒就可以通过这些孔或者槽较均匀地分配到各扁管内再流通,即在将微通道换热器用做蒸发器时,需要在进口处设置优化制冷剂分配的分配管,而分配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制冷剂的分配,这样就势必增加生产工艺的难度,增加经济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家电行业,分配装置优化及加工成本所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比例很高。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金属导流管管壁较薄,在炉焊过程中,金属导流管11’会受热变软,在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使分配管上的分配孔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金属导流管均匀分配制冷剂的功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制冷剂在集流管中分配不均的问题的微通道换热器是当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多根扁管、以及设置在各扁管之间的多个翅片,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外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的第二外接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扁管连接口,各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的扁管连接口中,所述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外接管连通,所述分配管上开设有多个分配孔,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处密封固定,所述分配管包括分配管主体部和分配管加强筋部,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和/或凹陷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的壁体,且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沿分配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至少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内壁上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一定高度,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的高度小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径。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外壁上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外壁一定高度。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
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从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连接处向顶部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的数量为2至8条;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大致均匀的划分所述分配管,所述分配孔设置在所述分配管主体部上。
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两端口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扁管连接口且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上与扁管连接口相对侧的管壁上;所述换热器中还设置有折弯部,各扁管的一部分经过折弯、扭转形成所述折弯部。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中的分配管中设置有凸出或者凹陷于主体部的加强筋部,增强了分配管的强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分配管在炉焊过程中的变形量,能够减小分配管在炉焊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弯曲变形对分配管分配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流管在炉焊时发生形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第一集流管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分配管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分配管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分配管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分配管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分配管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分配管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分配管中设置有凸出或者凹陷于主体的加强筋部,增强了分配管的强度,可以有效的控制分配管在炉焊过程中的变形量,能够减小分配管在炉焊过程中的变形量,降低弯曲变形对分配管分配性能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图1至图4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器,如图所示,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多根扁管3、以及设置在各扁管3两侧面上的多个翅片4,换热器还包括与第一集流管连通的第一外接管11、以及与第二集流管连通的第二外接管21。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扁管连接口15,各扁管3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上的扁管连接口15中,通过各扁管3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在翅片的最外层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位于外侧的翅片的边板5。
为了增加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流程,换热器中可以设置有折弯部6,各扁管的一部分经过折弯、扭转形成为折弯部6。通过设置折弯部,增加了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流程,可以无需设置多个集流管实现将换热器设置成多层,而且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性能好。
为了增加制冷剂的流程,还可以设置多个集流管,可以用集流管来替换折弯部6。
换热器还包括分配管12,分配管12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的内部并且与第一外接管11连通,分配管12上按照一定的密度和孔径开设有多个分配孔121。通过设置分配孔121,制冷剂通过分配管12可以较为均匀的流入第一集流管1中,从而使制冷剂能够均匀的流入各扁管3中,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接管11和分配管12为一体结构,可以是同一根金属导流管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多根金属导流管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清楚的阐述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这里将位于换热器内部分称为分配管,位于换热器外部分称为第一外接管,但应当明白,上述表述不是对第一外接管和分配管的划分。
第一集流管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端盖14和集流管主体16,扁管连接口15设置在集流管主体16上。
端盖14上形成有通孔141,通孔141的形状与分配管12的横截面形状相配合。
集流管主体16的两端口上还设置有定位槽161,定位槽161的设置位置远离扁管连接口15且位于集流管主体16上与扁管连接口15相对侧的管壁上。端盖14在装配时,通孔141与定位槽161相配合,使通孔141靠近定位槽161。这样,分配管12位于第一集流管1的上半部分,可以使分配管12远离集流管主体16上的扁管连接口15,使扁管连接口15与分配管12之间的空间足够大,防止分配管12与扁管3相互干涉,可以使制冷剂的分配更加均匀。
分配管12的一端穿过第一集流管1一端上的端盖14上的通孔141伸入第一集流管内并支撑在第一集流管1另一端上的端盖14上的通孔141上。分配管1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第一外接管11连通。这里应当指出,分配管的一端密封,可以是分配管一端本身为封口设计,还可以是通过端盖为封口设计来密封分配管。安装好后,分配管12与通孔141之间密封固定,两者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
当然分配管还可以是其它形式存在,例如,分配管12的一端穿过第一集流管1一端上的端盖14上的通孔141伸入第一集流管内并支撑在第一集流管1中设置的支撑座上,其中支撑座可以位于第一集流管的集流管主体内的任意位置,并且支撑座上还可以开设有连通支撑座两端的流道。
如图所示,分配管12包括分配管主体部以及分配管加强筋部112,分配管加强筋部112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内壁上,在所述分配管的内壁上,分配管加强筋部112沿分配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一定高度。为了不影响制冷剂在分配管内的流动,分配管加强筋部112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高度小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径,并且分配管加强筋部112从与分配管主体部连接处向顶部体积逐渐减小,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分配管的强度,而且减小因设置分配管加强筋部对制冷剂流量的影响。这里应当说明,分配管加强筋部的数量不局限于附图中的四条,分配管加强筋部的数量可以在2~8条,另外,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分配管的稳定性和强度,分配管加强筋呈大致均匀的划分分配管。
通过在分配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分配管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一定的高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分配管的强度,能够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分配管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可以有效的保证分配管的均匀分配制冷剂的功能。
同时,当分配管和外接管为一体结构时,外接管上也可以设置有加强筋部。
另外,分配孔121可以开设在分配管12的壁体上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设置在分配管主体部和/或分配管加强筋部上。为了提高制冷剂的更好的均匀分配流动,分配孔121设置在分配管主体部上,这种设置方式还可以减小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毛刺,减小加工难度。
图5是本实施例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分配管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配管加强筋部1121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外壁上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外壁一定高度,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分配管的强度,而且还不影响分配管的通流量。
而且,如果分配管采用圆形分配管,分配管在安装的过程中会产生绕中心线转动,从而导致分配孔的开口朝向发生改变,会影响制冷剂的分配,进而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所以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对分配管进行定位,防止其转动,加工工艺复杂且难度高。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分配管加强筋部1121且加强筋部凸出于分配管壁体外侧,这样,分配管加强筋部1121同时还具有限位和定位作用,这样,在装配时可以有效的限制分配管12位置,分配管12一装上就很难会发生转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分配管在装配的过程中绕中心线转动,可以减少换热器工装难度,提高换热器生产质量和效率。
图6是本实施例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分配管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配管加强筋部1122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分配管加强筋部1122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加强分配管的强度且具有限位功能,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图7是本实施例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分配管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配管加强筋部1123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分配管加强筋部1123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加强分配管的强度且具有限位功能,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图8是本实施例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分配管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配管加强筋部1124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部1124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另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部1124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加强分配管的强度且具有限位功能,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图9是本实施例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分配管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分配管加强筋部1125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部1125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另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部1125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加强分配管的强度且具有限位功能,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多根扁管、以及设置在各扁管之间的多个翅片,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外接管、以及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的第二外接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扁管连接口,各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上的扁管连接口中,所述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外接管连通,所述分配管上开设有多个分配孔,所述分配管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接处密封固定,所述分配管包括分配管主体部和分配管加强筋部,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和/或凹陷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的壁体,且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沿分配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分配管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内壁上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一定高度,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的高度小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外壁上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外壁一定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设置在所述分配管的壁体上,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凹陷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内壁一定距离且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一部分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凸出于分配管主体部的外壁一定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从与所述分配管主体部连接处向顶部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的数量为2至8条;所述分配管加强筋部大致均匀的划分所述分配管,所述分配孔设置在所述分配管主体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两端口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设置位置远离所述扁管连接口且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上与扁管连接口相对侧的管壁上;所述换热器中还设置有折弯部,各扁管的一部分经过折弯、扭转形成所述折弯部。
CN201420567473.5U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04188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7473.5U CN204188033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7473.5U CN204188033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8033U true CN204188033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20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7473.5U Active CN204188033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8033U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08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42826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6855328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27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6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9564067A (zh) * 2016-10-21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564071A (zh) * 2016-10-21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10177990A (zh) * 2017-07-21 2019-08-27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热交换器的重叠方法、热交换器及多列热交换器
US10520258B2 (en) 2015-12-09 2019-12-3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Heat exchanger
CN111288833A (zh) * 2018-12-06 2020-06-16 丹佛斯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以及换热器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826B (zh) * 2015-10-28 2019-04-19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6642826A (zh) * 2015-10-28 2017-05-10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6855327B (zh) * 2015-12-09 2019-07-2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US10520258B2 (en) 2015-12-09 2019-12-3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Heat exchanger
CN10685536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27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28A (zh) * 2015-12-09 2017-06-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28B (zh) * 2015-12-09 2019-08-0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106855369B (zh) * 2015-12-09 2020-05-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US11085701B2 (en) 2015-12-30 2021-08-10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Double-row bent heat exchanger
CN105651081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564067B (zh) * 2016-10-21 2020-06-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JPWO2018074342A1 (ja) * 2016-10-21 2019-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システム
CN109564071A (zh) * 2016-10-21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564071B (zh) * 2016-10-21 2020-09-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09564067A (zh) * 2016-10-21 2019-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和使用它的制冷系统
CN110177990A (zh) * 2017-07-21 2019-08-27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热交换器的重叠方法、热交换器及多列热交换器
CN110177990B (zh) * 2017-07-21 2020-11-24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热交换器的重叠方法、热交换器及多列热交换器
CN111288833A (zh) * 2018-12-06 2020-06-16 丹佛斯有限公司 集流管组件以及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8033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2182671U (zh) 具有进口分配器和出口收集器的改进的热交换器
CN204421425U (zh) 换热装置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CN104596341B (zh) 扁管、换热器及扁管的折弯方法
CN104121800B (zh) 流通管接头及具有该流通管接头的换热器
CN104457034A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3908113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107830658B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028900Y (zh) 一种新型平流行式冷凝器
CN105841541A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热水器
CN105526739A (zh) 一种换热器
CN104019583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03277942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04019582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03471440B (zh) 管翅式换热器及其组件
CN205261993U (zh) 一种单螺旋微通道冷凝器
CN203310165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US20100206531A1 (en) Rear Wall Condenser For Domestic Refrigerators and Freezers
CN105650946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2401604A (zh) 一种换热器连接装置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04880868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104006578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01203308Y (zh) 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CN203744811U (zh)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