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5328B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55328B CN106855328B CN201510906370.6A CN201510906370A CN106855328B CN 106855328 B CN106855328 B CN 106855328B CN 201510906370 A CN201510906370 A CN 201510906370A CN 106855328 B CN106855328 B CN 1068553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distribution plate
- cover board
- flat tube
- heat exc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7/08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with serpentine or zig-zag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箱体以及换热芯体,箱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换热芯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换热芯体包括扁管,扁管包括折弯部和平直部,折弯部位于换热芯体两侧;箱体包括箱主体、第一盖板和分配板,分配板设置有分配孔和汇流孔,折弯部和/或平直部靠近折弯部部分向与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分配孔至少部分重叠;分配板与第一盖板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相互隔离,第一腔与分配孔连通,第二腔与汇流孔连通。本发明的换热器可以使换热流体与绝大部分换热芯体接触,且换热流体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位于同一直线,可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和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如涉及一种车辆热交换技术。
背景技术
CO2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工质,可以减少全球温室效应,从根本上解决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以CO2为工质的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可以运用于大多数的制冷/制热领域。
但CO2制冷系统工作压力高,在设计CO2换热器时需充分考虑该类系统的这一特点,其部件设计仍不成熟导致该类系统并未大量应用。一般来说CO2换热器主要有管翅式、微通道、板式、管壳式、板翅式和套管式等。其中板式和板翅式制造工艺复杂,管翅式、套管式和管壳式管子壁厚需要较厚,浪费材料。
而传统的CO2微通道换热器是采用制冷剂和空气强制对流的方式换热,效率较低。虽然液体和空气物性差异较大,液-气方式换热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但现有技术中的液-气换热器存在壁厚较厚,而且换热性能也较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相对高压的制冷剂系统、且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的液-气换热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箱体以及容纳于所述箱体内的换热芯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芯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芯体外部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相互隔离,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个或者二个以上扁管,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位于所述扁管内,所述扁管包括多个第一折弯部、多个第二折弯部和多个平直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相对两侧,两相邻所述平直部大致平行 且保持0.5mm~6mm的距离;
所述箱体包括箱主体、第一盖板和分配板,所述箱主体的一面开设有开口端,在所述开口端从所述箱主体由内到外依次固定有所述分配板和第一盖板,所述分配板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分配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汇流孔,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或所述平直部靠近所述第一折弯部部分向与所述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或平直部靠近所述第二折弯部部分向与所述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分配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相配合,所述分配板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四周部分基本贴合且密封固定,所述分配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汇流孔连通。
所述分配板设置所述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所述扁管的厚度h、相距最远的两平直部之间的距离L1之间满足:L1-2h≤L0≤L+4h;
所述扁管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分配板底部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分配板底部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扁管的宽度H之差小于3mm。
所述分配板包括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下凹进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且相互隔离设置,所述分配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汇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所述平面部还包括隔离部和四周的配合部,所述隔离部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且所述隔离部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部位与所述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部位齐平,所述平面部的平面度在0.1mm以内;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为所述第一集流腔,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为所述第二集流腔。
所述分配板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两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与所述箱主体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的外壁与所述箱主体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L1-2h≤L0≤L+2h。
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边缘与所述分配板的边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所述分配板的平面部的四周分别具有一定的宽度形成配合部,并且四周的所述配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箱主体的壁厚;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
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向第一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保持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保持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
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与所述分配孔相对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端与所述汇流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腔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接口,并且L1+2h≤L0≤L+4h。
所述分配孔为多个,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朝向与各所述分配孔的并列排列方向相同,靠近所述第一接口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与远离所述第一接口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不同,并且L1+2h≤L0≤L+4h。
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箱主体的两面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箱主体两开口端所在的两面相邻设置,所述箱主体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固定一开口端所述箱主体的两面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箱主体两开口端所在的两面相邻设置,所述箱主体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固定一开口端,在另一开口端从所述箱主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所述分配板和第一盖板;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扁管内的第二流道相连通的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所述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盖板伸入所述第一集管,所述扁管与所述第一集管之间密封固定;所述扁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盖板伸入所述第二集管内,所述扁管与第二集管之间密封固定。
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进行限位,转接座与所述第一盖板固定。
所述分配孔靠近所述第一集管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分配孔靠近所述第二集管部分的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的换热器,可以使换热流体与绝大部分的扁管外壁接触,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并且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或者相反,并且两者相对平直部位置处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或反向平行,能够提高制冷剂与换热流体之间的换热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热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扁管与翅片组合体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扁管在折弯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相邻折弯部错位设置的扁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分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换热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第一盖板和分配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2是换热器的分配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换热器的换热芯体包括多个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换热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换热器的爆炸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箱体1以及容纳于箱体1内的换热芯体,箱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换热芯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换热芯体外部为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且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相互隔离,与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接管5和第二接管4与箱体1固定设置。这里应当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扁管与扁管之间空间、扁管与翅片之间的空间、以及翅片中的空间等空间都属于换热芯体外部。
箱体1包括箱主体14、第一盖板12、分配板13和第二盖板15,箱主体14为一具有两个面开设有开口端的近似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箱主体14的两开口端所在的两个面相邻设置,箱主体14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二盖板15密封固定一开口端,在另一开口端从箱主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分配板13和第一盖板12。
如图8所示,分配板13包括平面部138和从平面部138向下凹进的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可以使分配板13的另一侧形成有两凸起,从而使第一凹槽133具有内壁和外壁,第二凹槽134也具有内壁和外壁。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相互隔离且相邻设置,平面部138包括隔离部139和四周的配合部1380,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之间的隔离部139朝向第一盖板12的部位与配合 部1380朝向第一盖板12的部位齐平,平面部138的平面度在0.1mm以内,另外隔离部139还可以具有一个凹部,这样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之间分隔的隔离部就分成两部分与平面部齐平的隔离区域,使两者之间分隔更加可靠。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的开口端边缘与分配板133的边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分配板13的平面部138的四周分别具有一定的宽度形成配合部1380,并且四周的配合部1380的宽度大于箱主体14的壁厚。第一凹槽133的内壁可以具有一定的斜度,从而使第一凹槽133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第一凹槽133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第二凹槽134的内壁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斜度,从而使第二凹槽134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第二凹槽134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
第一凹槽133的底部可以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分配孔131,还可以在第一凹槽133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连通孔135,并且第一连通孔135靠近分配孔131设置。第二凹槽134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汇流孔132,还可以在第二凹槽134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连通孔136,并且第二连通孔136靠近汇流孔132设置。本实施例中扁管为一根,扁管包括相对位于中部的多个平直部165、相对位于一侧的多个第一折弯部161、及位于另一侧的多个第二折弯部166,第一折弯部161相对靠近分配孔131,第二折弯部166相对靠近汇流孔132;在换热器上,分配孔和汇流孔与扁管的折弯部相对应配合或者分配孔和汇流孔与靠近折弯部的无翅片区相对应配合和/或扁管的折弯部,或者说扁管的第一折弯部和/或靠近第一折弯部的无翅片区向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分配孔至少有部分重叠,换热芯体的另一侧的扁管的第二折弯部及靠近该第二折弯部的无翅片区向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汇流孔至少有部分重叠;设置多个分配孔131可以提高流体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分配板13的平面部138的第一面、第二面分别位于一平面,这里一平面是指表面的平面度在0.1mm以内。分配板13朝向箱主体的第二面与箱主体14的该开口端通过焊接、螺钉等方式密封固定,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主体14 的朝向分配板的如图示的顶面呈开口设置,平面部138朝向箱主体的第二面的四周的配合部部分与箱主体14的侧壁相靠接并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密封固定,并且第一凹槽133的外壁与箱主体14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第一凹槽133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一部分流体可以较为顺畅的从第一凹槽133内穿过第一连通孔135流入箱主体14内。同样的,第二凹槽134的外壁与箱主体14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第二凹槽134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一部分流体可以较为顺畅的从箱主体14内穿过第二连通孔136流入第二凹槽134内。这样可以使换热芯体靠近箱体1的侧壁处也具有流体流动,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器性能。
扁管的宽度H等于或略小于分配板的两个凹槽的底部137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凹槽的底部137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与扁管的宽度H之差小于3mm。在分配孔为多个的情况下,两相邻分配孔之间的间距S1小于两相邻平直部之间间距d2,且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等于相距最远的两平直部的距离L1减去两倍的扁管厚度h:L0≥L1-2h;进一步,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距离L1再加上两倍扁管的厚度h:L0>L1+2h;,这样在扁管的任一折弯部和平直部的内部及外部均能直接流体进行热交换,使液体的分配相对均匀,换热面积也较大;另外,考虑到装配等问题,可以使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小于等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距离L1再加上四倍扁管的厚度h:L0≤L1+4h。在分配孔为一个的情况下,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即为分配孔的长度L0,分配孔的长度L0大于等于扁管组的相隔最远的两个扁管之间的距离减去两倍的扁管厚度h,或者说分配孔的长度使分配孔能够覆盖任一扁管的折弯部内部或者说任一相邻平直部的中间,再加上第一连通孔的设置使扁管最外端的空间通过第一连通孔连通,这样使任一组相邻扁管之间均能直接与至少一分配孔连通,使流体的分配满足系统的需要;另外也可以不设置第一连通孔,并使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距离L1再加上四倍扁管的厚度h,这样使分配孔连通的空间能够包括扁管的任一折弯部内部及外部或者说使分配孔连通的空间能够包括任一组相邻平直部之间,在设置第一连通孔的情况下,由于一部分流体可以从第一连通孔流向换热芯体,可以使L1-2h≤L0≤L+2h。相应地,分配孔设置的位置相对靠近分配板的一侧,其位置对应于扁管的第一折弯部及靠近第一折弯部的没有设置翅片的部位,相应地,第一连通孔设置的位置也对应于扁管的第一折弯部和或靠近第一折弯部的没有设置翅片的部位,或者说,扁管的折弯部和或靠近折弯部的没有设置翅片的部位向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分配孔至少部分重叠,而第一连通孔设置的位置也相对靠近分配孔,以提高分配均匀性及换热效果。
第一盖板12与分配板13相配合,第一盖板12部分覆盖分配板13,分配板13朝向第一盖板12的第一面与第一盖板12基本贴合并通过焊接相固定,使第一凹槽133与第二凹槽134分别形成两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盖板12设有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其中第一通孔121与第一凹槽133相对应,第二通孔122与第二凹槽134相对应。并且第一通孔121在第一凹槽133的底面上的投影与分配孔131保持一定距离,且第一通孔121在第一凹槽133的底面上的投影与分配孔131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这样可以防止流体从第一通孔121流入第一凹槽133内时冲向分配孔131导致流体分配不均的问题。第二通孔122在第二凹槽134的底面上的投影也与汇流孔132保持一定距离,且第二通孔122在第二凹槽134的底面上的投影与汇流孔132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第一通孔121与第一接管5相配合且密封固定,第二通孔122与第二接管4相配合且密封固定。第一盖板12还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卡槽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或大致U形等。
而且,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34的底面积相对较大,分配孔131设置于第一凹槽133的底面远离第二凹槽134的一侧,底面的其它部分则没有设置分配孔;同样,汇流孔132设置于第一凹槽133的底面远离第一凹槽133的一侧,底面的其它部分也没有设置汇流孔;分配孔131与汇流孔132在分配板13的相对位置较远,使流体在换热芯体中流动路径较大,可以保证流体在换热芯体中的较 为充分的换热。而且,分配板13和第一盖板12配合安装,由于存在上述结构特征,第一盖板12的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可以设置的区域较大,可以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区域较大,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来设定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的位置和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之间的距离。
如图2至图6所示,换热芯体设置在箱体1的分配板13与箱主体14底部之间部位。换热芯体包括一截面大致呈蛇状的扁管16和翅片17,这里应当指出,扁管16不限于一根,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多根相互并列设置的方式。如果扁管16是一根,这样扁管16的宽度较大,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扁管16的宽度大致等于或者略小于分配板13与箱主体14底部之间的距离。扁管16内通道可以设置为多个相互平行的通道,该通道即形成第二流体通道。
扁管16经过折弯形成有多个平直部165和多个第一折弯部161及多个第二折弯部166,第一折弯部161和第二折弯部166分别位于换热芯体的相对两侧,多个平直部165大致相互平行,且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保持一定距离d2,d2的取值范围为0.5mm~6mm,翅片17的大部分位于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的空间。翅片17可以为锯齿形翅片,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翅片,例如d imp l e板、扭带、打孔翅片、螺旋线圈、平直翅片等。在与分配孔131相对应部分,翅片17靠近第一折弯部16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折弯部161保持一定的距离d1,d1的取值范围为5mm~30mm,这样,由于平直部165靠近第一折弯部161的一端的一部分没有设置翅片,流体在这一部分的流动阻力小,流体可以先沿着第一折弯部及该部分未设置翅片的平直部165的宽度方向流动,使任一组相邻平直部之间的空间的流体在该空间内或沿扁管的宽度方向可以大致均匀分布,流体再沿着相邻扁管之间的平直部165的长度方向流动,可以防止出现靠近分配板侧流体流量较大的问题,提高流体在扁管宽度方向的分配均匀度,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翅片17上设置有复合层,翅片17和扁管16可以通过钎焊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并且翅片17与分配板13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翅片17与箱主体14的与分配板13相对的内壁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这样,可以使换热芯体固定于箱 体1内,提高换热器的稳定性。
如图所示,从俯视方向看,第一折弯部161包括多段圆滑连接的圆弧,第一折弯部161包括主折弯部162、第一副折弯部163和第二副折弯部164,其中第一副折弯部163和第二副折弯部164位于同一侧的一端分别连接两相邻平直部165,第一副折弯部163和第二副折弯部164分别与主折弯部162的两端连接,主折弯部162位于第一副折弯部163和第二副折弯部164之间。主折弯部162的圆弧半径为R1,第一副折弯部163的圆弧半径为R2,第二副折弯部164的圆弧半径为R3,R2的值可以等于R3,R1<d2<2R1。主折弯部162的圆弧直径d0大于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的距离d2,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的距离较小又能够保证扁管折弯加工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采用翅片高度较小的翅片,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相邻第一折弯部161之间的距离d3保持较小,可以使流体能够在两相邻第一折弯部161之间的区域较为顺畅的流动,防止两相邻第一折弯部161抵靠在一起阻塞流体的流动,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第二折弯部166的结构可参照第一折弯部161,当然第二折弯部或者第一折弯部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第二折弯部包括多段圆滑连接的圆弧,第二折弯部包括主折弯部和副折弯部,副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主折弯部和平直部,主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副折弯部和平直部,主折弯部与平直部相连的一端与平直部相切,主折弯部的圆弧直径大于两相邻平直部之间的距离。
这样,在换热器中,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形成为流体流动通道,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设置的翅片可以增加流体的扰流性能,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且主折弯部162的圆弧直径d0大于两相邻平直部165之间的距离d2,可以使流体能够与扁管的绝大部分区域甚至接近全部外表面接触,扁管16内的流体与扁管16外的流体不仅可以通过平直部165进行热交换,还可以通过折弯部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扁管16的有效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如图所示,换热器还包括分别与扁管16内的流道相连通的第一集管8和第二集管9。扁管16的一端穿过第二盖板15的第一配合孔152伸入第一集管8内, 扁管16与第一集管8之间密封固定;扁管1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盖板15的第二配合孔151伸入第二集管9内,扁管16与第二集管9之间密封固定。第一配合孔152和扁管16相配合,两者可以通过焊接密封固定;第二配合孔151和扁管16相配合,两者可以通过焊接密封固定。第一集管8和第二集管9分别卡设于第一卡槽123和第二卡槽124来进行限位,另外也可第一集管8和第二集管9分别与转接座焊接固定,转接座可以通过与第一盖板焊接固定,第一集管8和第二集管9通过与转接座焊接固定,通过焊接固定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管8的一端通过第一端盖10密封,另一端与第一转接座6连接,第一转接座6与第三接管2连接并连通,第三接管2可以通过第一转接座6与第一集管8的内腔连通。同样的,第二集管9的一端通过第二端盖11密封,另一端与第二转接座7连接,第二转接座7与第四接管3连接并连通,第四接管3可以通过第二转接座7与第二集管9的内腔连通。通过设置转接座,可以方便设置不同规格、内径、外径的接管,使换热器与系统的配合方便。
下面示出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工作方式。
制冷剂从第三接管2流入第一集管8,之后制冷剂流入伸入第一集管的扁管16,扁管16包括一条制冷剂流道或多条大致平行的制冷剂流道,制冷剂通过扁管16的流道流动并与箱体1内的换热流体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制冷剂再流入第二集管9,并通过第四接管3流出换热器。
换热流体从第一接管5流入第一凹槽133,流入第一凹槽133的流体通过分配孔131流入箱体1或通过分配孔131和第一连通孔135流入箱体1,由于在箱体内对应分配孔与第一连通孔的部位至少有部分没有设置翅片,这样流体可以基本均匀地分布于箱体这端设置第一折弯部及靠近第一折弯部的扁管无翅片区的部位,大部分换热流体先沿着第一折弯部及靠近第一折弯部的扁管的宽度方向流动,再沿着平直部165的长度方向流动,此时,换热流体可以与大部分的扁管16的外壁接触,换热流体与扁管16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换热流体通过汇流孔132流入第二凹槽134或通过汇流孔132和第二流通孔136流入第 二凹槽134,之后流体通过第二集管4流出换热器。在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被相对密闭地置于箱体内,换热芯体的扁管外为换热流体,可以较为有效的利用绝大部分的扁管,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且,换热流体可以沿着平直部165的长度方向穿过翅片17流动,换热流体的流动方向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且两者相对平直部165的任一相对位置处的流动方向平行或反向平行,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制冷剂与换热流体之间的换热性能,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的减小两相邻扁管的平直部之间的距离,同时又保证两相邻折弯部之间不发生干涉,如图7所示,还可以使两相邻折弯部错位设置,其中扁管的位于箱体一侧的多个折弯部中,相邻的两个折弯部没有对齐,而是使折弯部错开,这样可以使相邻扁管的间距适当减小。且两相邻折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两相邻折弯部与平直部之间的最小距离。相应地,分配孔的设置是使任一扁管的折弯部内部或靠近折弯部的相邻的平直部之间有分配孔能够直接连通,即从俯视方向看,至少有一分配孔的局部是位于相对内侧的折弯部内或靠近该折弯部的扁管的无翅片区的平直部之间,至少有一分配孔的局部是位于相对外侧的任一折弯部内或靠近该折弯部的扁管的无翅片区的平直部之间;分配孔的设置是使任一组相邻扁管之间均有分配孔能够连通,即从俯视方向看,至少有一分配孔的局部是位于相对内侧的折弯部外侧或靠近该折弯部的无翅片区的平直部的外侧及相对外侧的折弯部外侧或靠近该折弯部的无翅片区的平直部外侧。图中的虚线框示意出了分配孔连通大致范围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分配板13没有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配板13为一平板,分配板13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分配孔和一个或者多个汇流孔。相对应的,第一盖板12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125和第二腔126,第一腔125的开口端与分配孔131相对应,第二腔126的开口端与汇流孔相对应。第一腔125与第一接管5连通,第二腔126与第二接管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125的一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接管5连接的第一 接口127,第一接口127的开口朝向与各分配孔131的并列排列方向相同。并且,靠近第一接口127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可小于远离第一接口127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或者,在远离第一接口127的方向上,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大。这样,流体从第一接口127流入第一腔125时,使远离第一接口127的区域流量与靠近第一接口127的区域流量大致相同,通过设置流通面积不同的分配孔,可以使换热流体较为均匀的流入箱体一侧,并进而相对均匀地流经换热芯体,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且这种方式可以防止产生流体直接冲击分配孔导致的流体分配不均的问题。另外,也可以使分配孔大小相同,但使分配流量相对较大的一侧靠近扁管的进口侧设置,这样换热效果相对较好。在分配孔为多个的情况下,两相邻分配孔之间的间距S1小于两相邻的扁管的间距d2,这样在扁管的任一折弯部内部及外部均能直接与至少一分配孔连通,使流体的分配相对均匀,且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间距L1再加上两倍扁管的厚度h,设置分配孔的长度能使分配孔连通任一扁管的折弯部内部并连通折弯部外部;在分配孔为一个的情况下,分配孔的长度大于扁管组的相隔最远的两个扁管之间的间距L1再加上两倍扁管的厚度h,使分配孔的长度使分配孔能够连通任一扁管的折弯部内部并连通折弯部外部或者说连通任一扁管两侧,这样使扁管的任一折弯部内部及外部均能直接与至少一分配孔连通,使流体的分配适应系统需要;同样地,汇流孔的设置也是类似,汇流孔可以是一个,汇流孔的长度大于扁管组的相隔最远的两个扁管之间的间距L1再加上两倍扁管的厚度h,其长度使其能连通任一扁管的折弯部内部并连通折弯部外部;汇流孔也可以是多个。在分配板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的情况下,分配板设置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或汇流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间距L1减去两倍扁管的厚度h。进一步,分配板设置分配孔或汇流孔区域的长度L0大于相距最远的两个扁管的的间距L1再加上两倍扁管的厚度h:L0>L1+2h,这样可以确保任一扁管两侧均有流体流过从而可以进行较好地热交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126的一侧壁也可以开设有与第二接管4连通的第二 接口128,并且第一接口127与第二接口128的开口朝向相对应,这样便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安装。
这里应当指出,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分配板,而是在第一腔的对向箱体的壁部设置分配孔及汇流孔即可。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工作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图12是换热器的分配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上面的实施例中分配孔大小相同,使流体大致可以均匀分配到各相邻扁管之间。而由于制冷剂是从扁管的一端流进,并从另一端流出,这样靠近进口一端的扁管需要进行热交换的热量会相对比较多,而靠近出口一侧的扁管需要进行热交换的热量会相对比较少,因此使换热流体也按需要进行分配,这样换热效果相对会较好。如图所示,使分配孔131a呈一端较大、而另一端相对较小的结构,使相对靠近进口侧的分配孔的宽度大于另一侧的分配孔的宽度,并使分配孔较宽的一侧靠近制冷剂进口对应的一侧设置,这样可以使换热器效率相对更好。当然也可以在设置有多个分配孔的情况下,使相对靠近扁管进口侧的分配孔的面积大于另一侧的分配孔的面积,并使分配孔面积较大的一侧靠近制冷剂进口对应的一侧设置。
这里应当指出,第一腔和第二腔不一定位于箱体的同一侧面,也可以是位于箱体的两相对侧面,此时,汇流孔和第二凹槽与分配孔和第一凹槽分别位于箱体两相对的侧面,但汇流孔、第二凹槽、分配孔和第一凹槽的具体结构以及与换热芯体之间的关系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换热器,包括箱体以及容纳于所述箱体内的换热芯体,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芯体内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换热芯体外部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相互隔离,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个或者二个以上扁管,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位于所述扁管内,所述扁管包括多个第一折弯部、多个第二折弯部和多个平直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分别位于所述换热芯体相对两侧,两相邻所述平直部大致平行且保持0.5mm~6mm的距离;
所述箱体包括箱主体、第一盖板和分配板,所述箱主体的一面开设有开口端,在所述开口端从所述箱主体由内到外依次固定有所述分配板和第一盖板,所述分配板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分配孔、以及一个或者多个汇流孔,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或所述平直部靠近所述第一折弯部部分向与所述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或平直部靠近所述第二折弯部部分向与所述分配板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分配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相配合,所述分配板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四周部分基本贴合且密封固定,所述分配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相互隔离,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汇流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设置所述分配孔区域的长度L0、所述扁管的厚度h、相距最远的两平直部之间的距离L1之间满足:L1-2h≤L0≤L+4h;
所述扁管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分配板底部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分配板底部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扁管的宽度H之差小于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包括平面部和从所述平面部向下凹进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邻且相互隔离设置,所述分配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汇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所述平面部还包括隔离部和四周的配合部,所述隔离部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且所述隔离部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部位与所述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盖板的部位齐平,所述平面部的平面度在0.1mm以内;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为第一集流腔,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为第二集流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两凸起,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凹槽的外壁与所述箱主体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的外壁与所述箱主体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连通孔,且L1-2h≤L0≤L+2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边缘与所述分配板的边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所述分配板的平面部的四周分别具有一定的宽度形成配合部,并且四周的所述配合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箱主体的壁厚;
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并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积从开口处向底面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向第一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保持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分配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保持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方向的投影与所述汇流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8L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一端开口的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与所述分配孔相对应,所述第二腔的开口端与所述汇流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腔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壁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接口,并且L1+2h≤L0≤L+4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孔为多个,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朝向与各所述分配孔的并列排列方向相同,靠近所述第一接口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与远离所述第一接口处分配孔的流通面积不同,并且L1+2h≤L0≤L+4h。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箱主体的两面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箱主体两开口端所在的两面相邻设置,所述箱主体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固定一开口端所述箱主体的两面开设有开口端,所述箱主体两开口端所在的两面相邻设置,所述箱主体与所述第二盖板密封固定一开口端,在另一开口端从所述箱主体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所述分配板和第一盖板;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扁管内的第二流道相连通的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所述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盖板伸入所述第一集管,所述扁管与所述第一集管之间密封固定;所述扁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盖板伸入所述第二集管内,所述扁管与第二集管之间密封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进行限位,转接座与所述第一盖板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孔靠近所述第一集管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分配孔靠近所述第二集管部分的面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06370.6A CN106855328B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一种换热器 |
EP16872324.5A EP3388770B1 (en) | 2015-12-09 | 2016-11-28 | Heat exchanger |
PCT/CN2016/107483 WO2017097133A1 (zh) | 2015-12-09 | 2016-11-28 | 一种换热器 |
US16/060,017 US10520258B2 (en) | 2015-12-09 | 2016-11-28 | Heat exchang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06370.6A CN106855328B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一种换热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5328A CN106855328A (zh) | 2017-06-16 |
CN106855328B true CN106855328B (zh) | 2019-08-06 |
Family
ID=5913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06370.6A Active CN106855328B (zh) | 2015-12-09 | 2015-12-09 | 一种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553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29645B (zh) * | 2018-10-31 | 2021-12-24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装置 |
CN112432518B (zh) * | 2020-11-12 | 2024-02-20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换热器及换热组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38328A (ko) * | 2002-10-31 | 2004-05-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열교환기의 연결 장치 |
CN201652995U (zh) * | 2010-05-20 | 2010-11-24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微通道换热器 |
CN203980722U (zh) * | 2014-07-17 | 2014-12-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平行流换热器和具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 |
CN204188033U (zh) * | 2014-09-29 | 2015-03-04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CN104949394A (zh) * | 2014-03-26 | 2015-09-30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
2015
- 2015-12-09 CN CN201510906370.6A patent/CN1068553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38328A (ko) * | 2002-10-31 | 2004-05-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열교환기의 연결 장치 |
CN201652995U (zh) * | 2010-05-20 | 2010-11-24 |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微通道换热器 |
CN104949394A (zh) * | 2014-03-26 | 2015-09-30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CN203980722U (zh) * | 2014-07-17 | 2014-12-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平行流换热器和具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 |
CN204188033U (zh) * | 2014-09-29 | 2015-03-04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5328A (zh) | 2017-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55327B (zh) | 一种换热器 | |
US8061416B2 (en) |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 |
WO2017097133A1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107289677B (zh) | 换热器及co2冷却系统 | |
CN107687787B (zh) | 热交换装置 | |
US20150285572A1 (en) | Brazed heat exchanger | |
JP2015534030A (ja) | 熱交換器 | |
CN104949394B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110657692B (zh) | 一种换热器 | |
US20130277028A1 (en) |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f a plate heat exchanger | |
CN106855328B (zh) | 一种换热器 | |
JP4328425B2 (ja) | 積層型熱交換器 | |
CN106855369A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108413789A (zh) | 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 | |
CN110530190A (zh) | 集管箱及换热器 | |
WO2018024185A1 (zh) | 热交换装置 | |
CN107289675B (zh) | 换热器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 |
CN107687726B (zh) | 热交换装置 | |
CN217504473U (zh) | 出口位置可调的换热器 | |
JPH0894274A (ja) | 積層型熱交換器 | |
CN111351376A (zh) | 换热器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CN112146475A (zh) | 集流管及换热器 | |
CN107289676B (zh) | 换热器及车辆空调系统 | |
CN217275757U (zh) | 一种换热器及其涡旋形换热板体 | |
CN208269704U (zh) | 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2 Address after: 312000 No.69, fuming Road, Lihai Town, Binhai New Town,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oxing Sanhua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60, No. 21,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