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3137U - 高速艇 - Google Patents

高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3137U
CN204173137U CN201420472313.2U CN201420472313U CN204173137U CN 204173137 U CN204173137 U CN 204173137U CN 201420472313 U CN201420472313 U CN 201420472313U CN 204173137 U CN204173137 U CN 204173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restrained
attached body
face
speed boat
h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23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森
梁荣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hen Long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梁明森
梁荣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梁明森, 梁荣宇 filed Critical 梁明森
Priority to CN2014204723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3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3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3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艇,其具有一压浪附体,该压浪附体设置在艇体艉部,位于设计水线上方,在纵向上向舯延伸,在横向上自舷侧外板向舷外延伸;压浪附体包括位于下部外飘的压浪面及位于上部的导流面。与现有高速艇相比,其具有更高的航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降低艇体兴波、提高隐蔽性和航速的作用。

Description

高速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特别涉及一种改进了艇体结构的高速艇。
背景技术
图1为一种现有高速艇的艇体结构示意图,该艇体具有艏部091、艉部092及两个舷侧外板093。众所周知,采用滑行板艇体结构的高速艇在高速航行过程中,艏部升起抬高而稳性下降,如果高速航行时遇大风,易导致高速艇颠覆,此外,在高速航行过程中兴波极大,一方面,造成能量浪费,影响航道上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另一方面,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艇如军事用途的快艇、缉私艇等,不利于航行的隐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艇,旨在提高艇的航行稳定性,降低艇体兴波,增加高速艇航行时的隐蔽性和提高航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艇,具有一压浪附体,该压浪附体设置在艇体艉部,位于设计水线上方,在纵向上向舯延伸,在横向上自舷侧外板向舷外延伸;压浪附体包括位于下部外飘的压浪面及位于上部的导流面。
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艉部设置了压浪附体,在高速航行过程中,压浪面与水浪的作用使艉部升起抬高,减少高速艇的实际排水量并能有效抑制艉倾,改善高速艇的航行姿态,提高航速,提高艇的稳定性;此外,压浪面还改善艇体的兴波,抑制浪花,特别有利于军事用途的快艇、缉私艇在执行任务时的隐蔽航行。
具体的方案为压浪附体为水密的壳状结构,包括压浪板及导流板。
由以上方案可见,壳状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压浪附体的重量,当然,对于小艇或玻璃钢艇,压浪附体可以是实体结构的。
更具体的方案为压浪附体还包括设于壳状结构内部的多块肘板,肘板设置在肋位上。
由以上方案可见,壳状结构在艇体的肋位处设有肘板,可以提高壳状结构的结构强度,同时降低壳状结构的形变对舷侧外板造成应力集中。
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自艉向艏,压浪面与舷侧外板的交线和设计水线保持平行或间距逐渐增加。对于不同艇体,间距的增加值可以通过有限次实验得出。
更优选的方案为压浪面及导流面均为上凸的弧形面。有利于对浪花的导流及提升压浪效果。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压浪面及导流面均为上凸的弧形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高速艇的艇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艇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水线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1横剖面图;
图5为图4中A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2横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3横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4横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5横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6横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07横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速艇主要是在现有高速艇的艇体增加了压浪附体,以提高高速艇的航行稳定性并降低艇体兴波,以下实施例仅对压浪附体的结构进行说明,艇体其他部分根据现有高速艇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第一实施例
本例以设计一艘主要参数如下的高速艇的艇体进行说明:总长11.08米、水线长9.433米、型宽2.90米、吃水0.60米及型深1.75米。
参见图2及图3,高速艇的艇体1具有艏部11、艉部12、舷侧外板13及压浪附体2。压浪附体2设于艇体11的设计水线010的上方并邻近艉部11。沿艇体1的纵向,压浪附体2向舯的延伸长度为3.429米,距离压浪附体2的尾端0.1米至3.1米的范围内均匀地设有7块肘板,第一肘板设于0.1米处,第七肘板设于3.1米处,该7块肘板分别位于艇体1的01横剖面、02横剖面、03横剖面、04横剖面、05横剖面、06横剖面及07横剖面处,分别对应于艇体的其中7处肋位。
参见图4,为艇体1的01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在舷侧外板13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压浪附体2。
参见图5,压浪附体2具有导流板21、压浪板22及第一肘板231;第一肘板231上形成有第一减轻孔2311;导流板21及压浪板22均为上凸的弧形板,压浪板22由圆弧板222及平板221构成;导流板21的一端通过腹板24与舷侧外板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浪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压浪板22的另一端与舷侧外板13固定连接。平板221在01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25米及水平宽度为0.1米;沿舷侧外板13的延伸方向,圆弧板222与舷侧板13的连接部和平板221的间距为0.15米。
参见图6,为艇体1的02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2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263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二肘板232,在第二肘板232上形成有第二减轻孔2321。
参见图7,为艇体1的03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3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277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三肘板233,在第三肘板233上形成有第三减轻孔2331。
参见图8,为艇体1的 04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4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290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四肘板234,在第四肘板234上形成有第四减轻孔2341。
参见图9,为艇体1的05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5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303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五肘板235,在第五肘板235上形成有第五减轻孔2351。
参见图10,为艇体1的06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6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317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六肘板236。
参见图11,为艇体1的07横剖面处的剖面图,平板221在07横剖面处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为0.330米,压浪附体2在此处设有第七肘板237。
压浪附体2从其尾端至05横剖面处,导流板21与舷侧外板13的连接部与平板221的垂向间距为0.25米,从05横剖面处至其首端,导流板21与舷侧外板13的连接部与平板221的垂向间距逐渐减小,在07横剖面处为0.1米。
在压浪附体2的尾部,导流板21向靠近舷侧外板13的方向弯曲延伸,从而形成一封闭式尾端,压浪板22,导流板21,及舷侧外板13的部分一起构成一封闭壳状结构。
第一肘板231、第二肘板232、第三肘板233、第四肘板234、第五肘板235、第六肘板236及第七肘板237均与导流板21及压浪板22固定连接,并抵靠于舷侧外板13的外侧面上。
自艉部12至艏部11,压浪板22与舷侧外板13的连接部与设计水线010的垂向间距逐渐增加。
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压浪附体为一实体结构。
第三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压浪附体只有压浪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压浪面与舷侧外板的交线与设计水线的间距逐渐增加,对于航行速度更高的高速艇,交线与设计水线保持平行,甚至,二者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在艇体两舷侧外板的外侧面上对称地固定一压浪附体,提高高速艇的航行稳定性,及降低艇体兴波,提高航速。根据本构思,压浪板的形状,艇体的尺寸,及压浪附体的结构与尺寸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

Claims (6)

1.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压浪附体,设置在艇体艉部,位于设计水线上方,在纵向上向舯延伸,在横向上自舷侧外板向舷外延伸;
所述压浪附体包括位于下部外飘的压浪面及位于上部的导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附体为水密的壳状结构,包括压浪板及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附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壳状结构内部的多块肘板,所述肘板设置在肋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自艉向艏,所述压浪面与所述舷侧外板的交线和所述设计水线保持平行或间距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面及所述导流面均为上凸的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高速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面及所述导流面均为上凸的弧形面。
CN201420472313.2U 2014-08-20 2014-08-20 高速艇 Active CN204173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2313.2U CN204173137U (zh) 2014-08-20 2014-08-20 高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2313.2U CN204173137U (zh) 2014-08-20 2014-08-20 高速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3137U true CN204173137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2313.2U Active CN204173137U (zh) 2014-08-20 2014-08-20 高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3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1772B (zh) 一种疏导高速船甲板上浪的弧形船艏型线结构
US8955451B2 (en) Foil structure for providing buoyancy and lift
CN202703839U (zh) 集装箱船的首部结构
CN206171714U (zh) 一种低波低阻双体船
CN202828038U (zh) 水下观光船的浮力装置
CN202923831U (zh) 一种高性能远洋金枪鱼围网船
CN104097742A (zh) 一种带有水翼稳定装置的双体船
CN201989928U (zh) 舷墙全封闭式全回转拖船
CN103612704B (zh) 具有恒定浸湿长度的圆舭快艇艇型
JP2015520063A5 (zh)
CN204173137U (zh) 高速艇
John et al.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using stern wedges, stern flaps and interceptors
CN204110313U (zh) 一种可减少前行阻力的船底
CN204527523U (zh) 一种龙舟
CN203975127U (zh) 一种集装箱船横舱壁与上甲板的角隅
CN202966576U (zh) 一种小型船舶
CN201923275U (zh) 多功能海洋双体艇
CN202863712U (zh) 一种船舶艏柱
CN103625601A (zh) 集装箱船的首部结构
CN102826196B (zh) 防滑行面飞溅的翼滑艇
CN204567968U (zh) 一种超u型水线的三艏侧推低阻船体
CN104590480B (zh) 超u型水线的三艏侧推低阻船体
CN205769991U (zh) 一种适用于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折线型舱壁
CN206590071U (zh) 一种机翼型桅杆
CN204775813U (zh) 一种新型三体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7

Address after: 519060 Guangdong Province, Zhuhai city Xiangzhou District Nanping Hongwan Industrial Zone Xiang Gong Road No. 39

Patentee after: Zhuhai Chen Long shipyard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6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Nanping Hong Xiang Gong Bay Industrial Park Road No. 39

Co-patentee before: Liang Rongyu

Patentee before: Liang Ming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