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3902U - 发动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3902U
CN204163902U CN201420550614.2U CN201420550614U CN204163902U CN 204163902 U CN204163902 U CN 204163902U CN 201420550614 U CN201420550614 U CN 201420550614U CN 204163902 U CN204163902 U CN 204163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working position
fuel tank
engine system
actuato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506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绪山
苏有世
赵萌萌
田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506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3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3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3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该发动机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发动机,发动机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的进油口与第一油箱之间以及发动机的进油口与第二油箱之间的通断;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之间以及发动机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箱之间的通断;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发动机系统具有使第一油箱单独供油的第一工作状态、使第二油箱单独供油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使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同时供油的第三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发动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供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装配两个燃油箱的机动车辆上,主、副燃油箱通过管路连接,作为一个油箱使用,不需在两个燃油箱之间切换,部分车辆通过手动或电控转换装置在两个油箱间切换,实现分别单独供油。但是当两个燃油箱在冬季是加两种不同凝点的柴油时,不能将两者结合使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两种不同凝点柴油的优越性,并且成本较高。
目前在装配有两个燃油箱的机动车辆上,其主、副燃油箱的连接和转换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主、副燃油箱的下方由燃油管连接,供油机构不需在主、副燃油箱之间切换。第二种是两个油箱之间由油泵连接,通过电控系统的自动控制使两个油箱中的油量始终保持相等。这两种主、副燃油箱供油机构是两个燃油箱简单串联,缺陷是不能独立供油,当其中任一燃油箱出现故障时,只能停车熄灭发动机进行修理,供油系统结构简单,效率低。第三种是在主、副燃油箱连接管路间增加转换装置,例如专利ZL200920246352.X,两个燃油箱采用机械式手动转换阀进行转换,缺陷是当需要转换燃油箱时,需要驾驶员停车熄灭发动机,下车手动切换燃油箱的供油,手动切换油量表信号,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效率低。第四种是在第三种的基础上把手动转换阀换成电控换向阀,缺陷是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必须同时转换,当两个燃油箱在冬季是加两种不同凝点的柴油时,不能将两者结合使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两种不同凝点柴油的优越性,并且需要专门的设计的电控换向阀,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对双油箱进行控制的发动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二油箱;发动机,发动机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第一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的进油口与第一油箱之间以及发动机的进油口与第二油箱之间的通断;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的出油口与第一油箱之间以及发动机的出油口与第二油箱之间的通断;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通讯连接,其中,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使发动机系统具有使第一油箱单独供油的第一工作状态、使第二油箱单独供油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使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同时供油的第三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以及第三工作油口,其中,第一油箱通过第一油管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油箱通过第二油管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进油口通过第三油管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第一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被截止;当第一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被截止。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以及第三工作油口,出油口通过第四油管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油箱通过第五油管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油箱通过第六油管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第二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二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被截止;当第二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二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被截止。
进一步地,当第一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第一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一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控制阀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并同时控制第二控制阀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使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位传感器和第二油位传感器,第一油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油箱上,第二油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油箱上;控制单元包括翘板开关,翘板开关包括O位置和I位置,第二油位传感器与翘板开关的5号针脚电连接,第一油位传感器与翘板开关的1号针脚电连接,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和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均与翘板开关的4号针脚电连接,其中,当翘板开关处于O位置时,翘板开关的3号针脚与5号针脚连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翘板开关处于I位置时,翘板开关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2号针脚与电源接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翘板开关处于I位置,并使第二控制阀断电时,翘板开关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2号针脚与电源连接,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量表,第一油量表与翘板开关的3号针脚连接。
进一步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三油位传感器和第四油位传感器,第三油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油箱上,第四油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油箱上;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第一接线头、第二接线头以及第三接线头,第四油位传感器与第一接线头连接,第三油位传感器与第二接线头连接,第三接线头与电源连接,继电器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继电器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当继电器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继电器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继电器连接,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第二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当控制开关闭合时,第一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第一气管与控制开关连通,且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均与第一气管连接;气源,气源与进气口通过第二气管连通;其中,第三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第三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以使控制开关闭合,当第三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进气口和出气口断开以使控制开关断开。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一气管连通,第二控制阀的控制端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一气管连通,第三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当第三控制阀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三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打开时,第一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第三控制阀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截止阀断开且第二截止阀打开时,第一接线头与第三接线头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第三接线头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量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以及控制单元,然后利用控制单元对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控制作用,可以使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关系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关系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油箱;2、第二油箱;3、发动机;31、进油口;32、出油口;4、第一控制阀;41、第一工作油口;42、第二工作油口;43、第三工作油口;5、第二控制阀;51、第一工作油口;52、第二工作油口;53、第三工作油口;6、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第三油管;9、第四油管;10、第五油管;11、第六油管;12、控制单元;121、翘板开关;122、气源;123、继电器;123a、第一接线头;123b、第二接线头;123c、第三接线头;124、控制开关;125、第三控制阀;125a、进气口;125b、出气口;13、第一油位传感器;14、第二油位传感器;15、第一油量表;16、第三油位传感器;17、第四油位传感器;18、第一气管;19、第二气管;20、燃油滤清器;21、第二油量表;22、第三气管;23、第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管路,虚线表示电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该发动机系统包括第一油箱1、第二油箱2、发动机3、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以及控制单元12。发动机3包括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第一控制阀4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3的进油口31与第一油箱1之间以及发动机3的进油口31与第二油箱2之间的通断;第二控制阀5用于可选择地控制发动机3的出油口32与第一油箱1之间以及发动机3的出油口32与第二油箱2之间的通断;控制单元12与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分别通讯连接,其中,控制单元12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使发动机系统具有使第一油箱1单独供油的第一工作状态、使第二油箱2单独供油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使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同时供油的第三工作状态。根据本实施例可以知道,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4、第二控制阀5以及控制单元12,然后通过控制单元12对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作用,即可以使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工作油口41、第二工作油口42以及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一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6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连通,第二油箱2通过第二油管7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连通,发动机3的进油口31通过第三油管8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第二控制阀5包括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工作油口52以及第三工作油口53,其中,发动机3的出油口32通过第四油管9与第一工作油口51连通,第一油箱1通过第五油管10与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连通,第二油箱2通过第六油管11与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连通,工作时,发动机系统具有使第一油箱1单独向发动机3供油的第一工作状态、使第二油箱2单独向发动机3供油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使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同时向发动机3供油的第三工作状态;控制单元12控制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以使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再次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4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被截止;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与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被截止;第二控制阀5也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工作油口51与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连通,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被截止;当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与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连通,第二工作油口52被截止。其中,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控制单元12控制第一控制阀4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并同时控制第二控制阀5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进而使得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之间切换。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均是二位三通换向阀,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为了能够对发动机系统进行精确地控制,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位传感器13和第二油位传感器14,第一油位传感器13设置在第一油箱1上以检测第一油箱1的油量,第二油位传感器14设置在第二油箱2上以检测第二油箱2中的油量。优选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量表15,该第一油量表15与翘板开关121的5号针脚连接,便于显示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中的油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包括翘板开关121,翘板开关121包括O位置和I位置,第二油位传感器14与翘板开关121的5号针脚电连接,第一油位传感器13与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电连接,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和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均与翘板开关121的4号针脚电连接,其中,当翘板开关121处于O位置时,翘板开关121的3号针脚与5号针脚连通,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使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仅有第二油箱2向发动机3供油,油液从发动机3流进第二控制阀5后回流至第二油箱2。当翘板开关121处于I位置时,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2号针脚与电源接通,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使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仅有第一油箱1向发动机3供油,油液从发动机3流进第二控制阀5后回流至第一油箱1。当翘板开关121处于I位置,且使第二控制阀5断电时,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2号针脚与电源接通,第一控制阀4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且第二控制阀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使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此时,由第一油箱1内的油液流向第二油箱2,同时向发动机3供油。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油管8上设置有燃油滤清器20,对进入发动机3的燃油进行过滤。
结合图1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翘板开关121在O位置时,翘板开关121的3针脚与5针脚接通,第二油位传感器14信号经导线通过翘板开关121的5、3针脚传到第一油量表15显示第二油箱2油量。供油的走向为:第二油箱2中的燃油经第二油管7→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发动机3流回的燃油经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第六油管11→第二油箱2。
当第二油位传感器14检测到第一油箱1内的油液面高度下降到预设的高度时,第二油位传感器14产生电信号传到第一油量表15显示,使指针位于表盘红区,这时驾驶人员按动翘板开关121,使翘板开关121工作在Ⅰ位置,此时翘板开关121的3针脚与5针脚断开、1针脚与3针脚接通、2针脚与4针脚接通,第一油位传感器13信号经导线通过翘板开关121的1、3针脚传到第一油量表15显示第一油箱1的油量。另一方面24V电源通过翘板开关121的2、4针脚、导线传到两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电磁线圈,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阀芯动作,使两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同时工作在第二工作位置,供油走向为:第一油箱1中的燃油经第一油管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以及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为:发动机3的出油口32→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第五油管10→第一油箱1。完成了第二油箱2供油向第一油箱1供油的转换、第二油箱2油位显示向第一油箱1油位显示的转换。当需要第一油箱1供油向第二油箱2供油转换时,只需按动翘板开关121使其在O位置即可实现。
在冬季用户想节约燃油成本,在第一油箱1中加低凝点燃油(如-35柴油),在第二油箱2中加高凝点柴油(如-10号柴油),发动机3启动时用第一油箱1供油,让回油流到第二油箱2。操作过程如下:断开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电源→按动翘板开关121,使翘板开关121工作在Ⅰ位置,此时供油走向为:第一油箱1中的第一油管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与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为:发动机3流回的燃油经发动机3的出油口32→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第六油管11→第二油箱2。当主油燃箱内油温升高,按动翘板开关121使其工作在O位置即可切换到第二油箱2供油。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三油位传感器16和第四油位传感器17,第三油位传感器16设置在第一油箱1上,第四油位传感器17设置在第二油箱2上,分别对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内的油量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123和控制组件。其中,继电器123包括第一接线头123a、第二接线头123b以及第三接线头123c,第四油位传感器17与第一接线头123a连接,第三油位传感器16与第二接线头123b连接,第三接线头123c与电源连接,继电器123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继电器123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接线头123a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当继电器123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接线头123b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控制组件控制继电器123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进而使得发动机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以及第三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开关124、第三控制阀125以及气源122。该控制开关124与继电器123连接,当控制开关124断开时,第二接线头123b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当控制开关124闭合时,第一接线头123a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第三控制阀125包括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出气口125b通过第一气管18与控制开关124连通,且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均与第一气管18连接;气源122与进气口125a通过第二气管19连通。其中,第三控制阀125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连通以使控制开关124闭合;当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断开以使控制开关124断开。
优选地,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通过第三气管22与第一气管18连通,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通过第四气管23与第一气管18连通,第三气管22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四气管2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当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接线头123b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打开时,第一接线头123a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第三控制阀125出于其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截止阀断开和第二截止阀打开时,第一接线头123a与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发动机系统处于第三工作状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开关124为气压开关,第三控制阀125为二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结构简单,便于通过气源122内气体实现气压控制。
优选地,电源与第三接线头123c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量表21,便于显示第一油箱1和第二油箱2内的油量。
结合图2和图3具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第三控制阀125的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断开时,继电器123的第一接线头123a和第三接线头123c接通,第四油位传感器17信号经导线通过继电器的第一接线头123a、第三接线头123c传到第二油量表21显示第二油箱2的油量。此时,供油方向为:供油走向为:第一油箱1中的燃油经第一油管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第二第一控制阀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以及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为:发动机3的出油口32→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第五油管10→第二油箱2。
当第四油位传感器17检测第二油箱2内燃油液面高度下降到预设的高度时,第四油位传感器17产生电信号传到油量表显示,使指针位于表盘红区,这时驾驶人员拉出第三控制阀125,使是第三控制阀125的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连通位置,并是截止阀断开,此时气源122内的气体第三控制阀125的进气口125a→第三控制阀125的出气口125b→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口以及控制开关124,控制开关124在压力下导通,继电器123吸合,其第三接线头123c和第一接线头123a断开的同时与第二接线头123b接通,第三油位传感器16信号经导线通过继电器123的第二接线头123b和第三接线头123c传到第二油量表21显示第一油箱1油量。另一方面,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在气压作用下阀芯动作,使两个二位三通换向阀同时工作在第二工作位置,供油走向为:第一油箱1中的燃油经第一油管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以及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为:发动机3的出油口32→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第五油管10→第一油箱1。进油口31完成了第二油箱2供油向第一油箱1供油的转换、第二油箱2油位显示向第一油箱1油位显示的转换。当需要第一油箱1供油向第二油箱供油转换时,只需推第三控制阀125的进气口123a和出气口123b断开即可实现。
在冬季用户想节约燃油成本,在第一油箱1中加低凝点燃油(如-35柴油),在第二油箱2中加高凝点柴油(如-10号柴油),发动机3启动时用第一油箱1供油,让回油流到第二油箱2。操作过程如下:是截止阀导通,断开第一控制阀4和第二控制阀5气源→按动翘板开关121,使翘板开关121工作在Ⅰ位置,此时供油走向为:第一油箱1中的第一油管6→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第三油管8与其上的燃油滤清器20→发动机3的进油口31;回油走向为:发动机3流回的燃油经发动机3的出油口32→第四油管9→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第六油管11→第二油箱2。当主油燃箱内油温升高,按动第三控制阀125,使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断开,即可切换到第二油箱2供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油箱(1);
第二油箱(2);
发动机(3),所述发动机(3)包括进油口(31)和出油口(32);
第一控制阀(4),所述第一控制阀(4)用于可选择地控制所述发动机(3)的进油口(31)与所述第一油箱(1)之间以及所述发动机(3)的进油口(31)与所述第二油箱(2)之间的通断;
第二控制阀(5),所述第二控制阀(5)用于可选择地控制所述发动机(3)的出油口(32)与所述第一油箱(1)之间以及所述发动机(3)的出油口(32)与所述第二油箱(2)之间的通断;
控制单元(12),所述控制单元(12)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分别通讯连接,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12)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使所述发动机系统具有使所述第一油箱(1)单独供油的第一工作状态、使所述第二油箱(2)单独供油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一油箱(1)和所述第二油箱(2)同时供油的第三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阀(4)包括第一工作油口(41)、第二工作油口(42)以及第三工作油口(43),其中,所述第一油箱(1)通过第一油管(6)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连通,所述第二油箱(2)通过第二油管(7)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连通,所述进油口(31)通过第三油管(8)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被截止;
当所述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二工作油口(42)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三工作油口(43)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第一工作油口(41)被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阀(5)包括第一工作油口(51)、第二工作油口(52)以及第三工作油口(53),所述出油口(32)通过第四油管(9)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连通,所述第一油箱(1)通过第五油管(10)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连通,所述第二油箱(2)通过第六油管(11)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5)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
当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被截止;
当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一工作油口(51)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三工作油口(53)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第二工作油口(52)被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当第一控制阀(4)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控制阀(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12)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4)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并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5)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使所述发动机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以及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位传感器(13)和第二油位传感器(14),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箱(1)上,所述第二油位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箱(2)上;
所述控制单元(12)包括翘板开关(121),所述翘板开关(121)包括O位置和I位置,所述第二油位传感器(14)与所述翘板开关(121)的5号针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13)与所述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翘板开关(121)的4号针脚电连接,其中,
当所述翘板开关(121)处于所述O位置时,所述翘板开关(121)的3号针脚与5号针脚连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当所述翘板开关(121)处于所述I位置时,所述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2号针脚与电源接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翘板开关(121)处于所述I位置,并使所述第二控制阀(5)断电时,所述翘板开关(121)的1号针脚与3号针脚连通且2号针脚与4号针脚连通,所述2号针脚与电源连接,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一油量表(15),所述第一油量表(15)与所述翘板开关(121)的3号针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系统还包括第三油位传感器(16)和第四油位传感器(17),所述第三油位传感器(16)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箱(1)上,所述第四油位传感器(17)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箱(2)上;
所述控制单元(12)包括:
继电器(123),所述继电器(123)包括第一接线头(123a)、第二接线头(123b)以及第三接线头(123c),所述第四油位传感器(17)与所述第一接线头(123a)连接,所述第三油位传感器(16)与所述第二接线头(123b)连接,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123)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
当所述继电器(123)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接线头(123a)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
当所述继电器(123)处于其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接线头(123b)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继电器(123)在其第一工作位置和其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控制开关(124),所述控制开关(124)与所述继电器(123)连接,当所述控制开关(124)断开时,所述第二接线头(123b)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当所述控制开关(124)闭合时,所述第一接线头(123a)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
第三控制阀(125),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包括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所述出气口(125b)通过第一气管(18)与所述控制开关(124)连通,且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第一气管(18)连接;
气源(122),所述气源(122)与所述进气口(125a)通过第二气管(19)连通;其中,
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连通以使所述控制开关(124)闭合,当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进气口(125a)和出气口(125b)断开以使所述控制开关(124)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的控制端通过第三气管(22)与所述第一气管(18)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5)的控制端通过第四气管(23)与第一气管(18)连通,所述第三气管(22)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四气管(2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当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接线头(123b)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二截止阀均打开时,所述第一接线头(123a)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三控制阀(125)处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打开时,所述第一接线头(123a)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导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线头(123c)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油量表(21)。
CN201420550614.2U 2014-09-23 2014-09-23 发动机系统 Active CN204163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0614.2U CN204163902U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动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50614.2U CN204163902U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动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3902U true CN204163902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3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50614.2U Active CN204163902U (zh) 2014-09-23 2014-09-23 发动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39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550A (zh) * 2015-07-30 2017-08-11 马耀辉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
CN1111148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用于飞行器的主被动切换供油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5550A (zh) * 2015-07-30 2017-08-11 马耀辉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
CN111114802A (zh) * 2019-12-31 2020-05-08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用于飞行器的主被动切换供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3127U (zh) 一种船用液动阀门启闭控制液压系统
CN201739559U (zh) 能自动选择出气口的双气源燃气控制装置
CN105605014A (zh) 挖掘机属具液压控制系统
CN202250869U (zh) 螺杆空压机的控制气路系统
CN204163902U (zh) 发动机系统
CN207257967U (zh) 一种液压作动系统
CN101280783A (zh) 多用智能水泵控制器
CN201513215U (zh) 井下运输车安全启动控制装置
CN204726290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
CN112081785B (zh) 一种压裂车发动机启动阀块及启动液压系统
CN203670048U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供油系统
CN101915166B (zh) 一种小型单发飞机的供油控制器及供油控制方法
CN204900376U (zh) 一种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油压控制系统
CN201916265U (zh) 一种新型整体式串联多路阀总成
CN201801484U (zh) 一种联体焦炉的液压交换机
CN204458584U (zh) 一种压力自适应液压换向系统
CN108730370B (zh)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CN213838781U (zh) 燃油式空压机的油路控制系统
CN202628648U (zh) 煤矿用混凝土泵泵送机构的控制阀组系统
CN202202309U (zh) 手电两用集成式液压启闭机
CN205841351U (zh) 一种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用卸荷控制阀
CN101876495A (zh) 一种智能自动控制螺杆制冷压缩机
CN203476962U (zh) 混凝土泵送设备高低压自动切换装置
CN103670840A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供油系统
CN201625652U (zh) 一种风窗洗涤液加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0

Address after: No.202 Xuanfu street, Xuanhua District, Zhangjiakou,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Leisa Heav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Beiqi Futi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