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3636U -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3636U
CN204163636U CN201420598387.0U CN201420598387U CN204163636U CN 204163636 U CN204163636 U CN 204163636U CN 201420598387 U CN201420598387 U CN 201420598387U CN 204163636 U CN204163636 U CN 204163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ted hole
gooseneck boom
circular arc
pull ba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83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金
朱海港
郭焕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83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3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3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3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属于长螺旋钻机技术领域,在原有结构中鹅头与钻桅主体的中间位置或者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对应的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拉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拉杆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自动起立最小距离330mm-820mm,拉杆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工作限位最大距离550mm-1050mm。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现有结构特点的同时,避免了在工作时的左右晃动,保证了其稳定性,同时保障了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进一步确保稳定性。

Description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鹅头的铰接装置,具体是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属于长螺旋钻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螺旋钻机是常见的一种工程机械,鹅头作为长螺旋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为钻具的工程进尺提供导向作用。
现有的长螺旋钻机中,鹅头的起升和工作限位功能主要是依靠钢丝绳实现,主要做法是在鹅头尾部斜拉一根钢丝绳,在钻机钻桅由运输状态起立至工作状态时,鹅头在自重作用下向后倾斜,重心处于第二象限,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这时依靠外力提起鹅头,当鹅头重心达到第一象限时,鹅头在自重作用下向前倾斜,这时限位钢丝绳受力,使鹅头与钻桅基本保持垂直,鹅头处于工作状态。上述方式,由于钢丝绳连接属于柔性连接,不能提供鹅头起升时所需的支撑力,因而在起升时必须需要吊车等外力辅助提升,成本价高,较不方便,;同时,在机械运输时由于无锁止装置,鹅头在自重作用下随意摆动,运输过程会产生振动和碰撞,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确保鹅头在起升过程中不需要外力的情况下自动起升到工作状态,保证整体钻机的操作,保证整体钻机的操作;同时,避免在运输过程因产生振动和碰撞,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包括鹅头和钻桅主体,还包括拉杆、销轴                                               和销轴,其中,拉杆为长条形,上端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与鹅头的连接座铰接;拉杆下端与上端开有长圆孔中心线一致的位置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与钻桅主体的连接座铰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鹅头与钻桅主体的中间位置或者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对应的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拉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拉杆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自动起立最小距离330mm-820mm,拉杆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工作限位最大距离550mm -1050mm。
进一步,拉杆上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
进一步,拉杆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
进一步,拉杆上端以及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侧镀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拉杆代替钢丝绳,并在拉杆的上下端分别开有长圆孔,并使用销轴分别于连接鹅头与钻桅主体的连接座铰接,同时设定了拉杆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自动起立最小距离330mm-820mm,拉杆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工作限位最大距离550mm -1050mm,以此使鹅头在钻桅主体起升时能够不依赖外力辅助自动起升,并在鹅头达到工作状态时限定鹅头的工作位置,从而确保了鹅头从运输状态到达工作状态这一过程自动完成,不需要外力辅助,保证了整体钻机的操作;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将鹅头放下,与钻桅主体上的连接座以及拉杆下铰点孔置于重合位置,用销轴连接,避免在运输过程因产生振动和碰撞,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当鹅头与钻桅主体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座,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拉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在工作时的左右晃动,保证了其稳定性。
除此之外,拉杆上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上述设计增大了销轴与的长圆孔内的摩擦,确保了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进一步确保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鹅头起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鹅头限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鹅头,2、销轴,3、拉杆,4、销轴,5、钻桅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包括鹅头1和钻桅主体5,还包括拉杆3、销轴2和销轴4,其中,拉杆3为长条形,上端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2与鹅头1的连接座铰接;拉杆3下端与上端开有长圆孔中心线一致的位置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4与钻桅主体5的连接座铰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鹅头1与钻桅主体5的中间位置或者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对应的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拉杆3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的拉杆3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自动起立最小距离330mm-820mm,拉杆3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工作限位最大距离550mm -10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拉杆3上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优选的,拉杆3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也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上述设计增大了销轴与的长圆孔内的摩擦,确保了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进一步确保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拉杆3上端以及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侧镀锌,保证长时间摩擦生锈延长使用寿命。
    在工作过程中,如图3所示,整机处于鹅头1起升状态。将拉杆3下端长圆形孔与钻桅主体5上的连接座用销轴4连接,上端长圆形孔与鹅头1上的连接座用销轴2连接。起立钻桅主体5,当钻桅主体5达到工作状态的竖直位置时,由于拉杆3的支撑,鹅头1的重心处于第一象限,鹅头1在重力作用下前倾至工作状态。
如图4所示,整机处于工作限位状态。当整机由鹅头1起升状态向工作限位状态转换时,鹅头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前倾,当钻桅主体5上的连接座与鹅头1上的连接座的距离达到拉杆2的L2时,拉杆2限位,鹅头1不能继续前倾,整机可正常工作。
如图5所示,整机处于运输状态。钻桅主体5被放平,钻桅主体5上的连接座与鹅头1上的连接座以及拉杆3下铰点孔置于重合位置,用销轴2或销轴4连接,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随意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拉杆3代替钢丝绳,并在拉杆3的上下端分别开有长圆孔,并使用销轴分别于连接鹅头1与钻桅主体5的连接座铰接,同时设定了拉杆3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自动起立最小距离L1,拉杆3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工作限位最大距离L2,以此限定鹅头1的工作位置,同时避免了使用钢丝绳时,因钢丝绳本身的柔性而需要外力辅助提升,保证了整体钻机的操作;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将鹅头1放下,与钻桅主体5上的连接座以及拉杆3下铰点孔置于重合位置,用销轴连接,避免在运输过程因产生振动和碰撞,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在此基础上,当鹅头与钻桅主体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座,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拉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从而避免了在工作时的左右晃动,保证了其稳定性。
除此之外,拉杆上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上述设计增大了销轴与的长圆孔内的摩擦,确保了在升降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进一步确保稳定性。

Claims (4)

1.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包括鹅头(1)和钻桅主体(5),还包括拉杆(3)、销轴                                               (2)和销轴(4),其中,拉杆(3)为长条形,上端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2)与鹅头(1)的连接座铰接;拉杆(3)下端与上端开有长圆孔中心线一致的位置开有长圆孔,通过销轴(4)与钻桅主体(5)的连接座铰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鹅头(1)与钻桅主体(5)的中间位置或者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对应的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拉杆(3)通过销轴进行连接;
所述的拉杆(3)下端长圆孔上部圆弧的中心与上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自动起立最小距离330mm-820mm,拉杆(3)下端长圆孔的下部圆弧的中心的中心与上端开有的长圆孔的上部圆弧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鹅头(1)工作限位最大距离550mm -1050mm。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3)上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3)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部两侧为波浪状,由多个圆弧组成,所述的圆弧的半径与长圆孔内部的上下侧半圆的半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3)上端以及下端开的长圆孔的内侧镀锌。
CN201420598387.0U 2014-10-16 2014-10-16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Active CN204163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8387.0U CN204163636U (zh) 2014-10-16 2014-10-16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8387.0U CN204163636U (zh) 2014-10-16 2014-10-16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3636U true CN204163636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37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8387.0U Active CN204163636U (zh) 2014-10-16 2014-10-16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3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849A (zh) * 2016-12-21 2017-03-22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式鹅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849A (zh) * 2016-12-21 2017-03-22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式鹅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7065A1 (en) Transition structure for boom frame of crane
CN102381640B (zh) 可拆装式桁架臂结构件以及桁架臂式起重机
CN204163636U (zh) 长螺旋钻机鹅头的铰接装置
US10167852B2 (en) Saddle and hook system
CN103010939A (zh) 一种矿用吊钩装置
CN202924633U (zh) 起重臂拉杆及包含该起重臂拉杆的塔式起重机
CN202880675U (zh) 一种换钩吊具
WO2007134211A3 (en) Mobile lift crane with lift enhancing attachment
CN205442379U (zh) 一种平衡吊具
CN204778275U (zh) 一种可调平衡起重吊具
CN204416939U (zh) 一种平稳变幅滑轮组
CN108033368A (zh) 一种起重机臂头组件以及起重机
CN202529745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主变幅桅杆及包括该桅杆的起重机
EP2961681B1 (en) Hoisting rope arrangement in crane trolley
CN203558766U (zh) 多点变幅随车起重机
CN202164047U (zh) 吊钩装置和吊车
CN204569229U (zh) 固定式斜撑桅杆起重机
CN204416966U (zh) 一种臂架拉索固定装置
CN105621274A (zh) 船用伸缩起重机
CN202967969U (zh) 长螺旋钻机鹅头
CN104692238A (zh) 大径重管吊装装置
CN205241068U (zh) 一种盾构机部件吊装组合装置
CN103086284B (zh) 自导向伸缩臂装置
CN107416683A (zh) 一种电动葫芦小车
CN102583178A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主变幅桅杆及包括该桅杆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