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4462U -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4462U
CN204144462U CN201420568085.9U CN201420568085U CN204144462U CN 204144462 U CN204144462 U CN 204144462U CN 201420568085 U CN201420568085 U CN 201420568085U CN 204144462 U CN204144462 U CN 204144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weld
connector
cylindrical shape
weld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80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煜军
张玉俊
吴建平
刘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drew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w LLC filed Critical Andrew LLC
Priority to CN2014205680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4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4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44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其中在连接器的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之间设置一环状的焊环,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以及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便于安装,有利于焊接时焊接气体的排出,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互调稳定性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实现小型化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领域,尤其涉及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以及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和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基站成为主流。这就推动了连接器的小型和微型化。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是由连接器和同轴电缆组合而成的。同轴电缆通常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为了在连接器与电缆的外导体之间形成有效的电接触,现有技术采用一个夹紧部件锁连至同轴电缆的预备端,将连接器的基体部件夹紧至夹紧部件,夹紧部件和基体部件抵压外导体的相对侧,来建立连接器的基体部件与电缆的外导体之间的电接触。这种用于将连接器的基体部件配连至电缆的外导体的夹紧技术使得制造工艺劳动强度大和费时,并且需要采用额外的较重的和昂贵的夹紧部件,由此增加了电缆组件的体积和制造成本。
美国专利US5802710公开了将连接器安装至同轴电缆的方法及其所形成的组件,其中采用预成型的跟电缆的外导体形状匹配的焊料预制片,焊料预制片被卷绕在外导体的暴露部分上,使焊料预制片熔化,以将连接器的基体部件固定安装至电缆的外导体的暴露部分。根据美国专利US5802710公开的技术方案,要求焊料预制片的形状必须与电缆的螺旋状外导体相匹配,从而也必须具有螺旋状形状。这种焊料预制片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成型到电缆上,而且形状匹配受到电缆波纹公差的限制;此外,焊料预制片需整体预埋到长套筒中加热,不利于焊接气体的排出,对焊接质量有不利的影响,而且焊接的长套筒不利于小微型化和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将连接器安装至同轴电缆的方法采用的预成型焊片安装不简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将连接器安装至同轴电缆的方法中焊接排气性能差因而影响焊接质量,进而影响互调稳定性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不利于实现小型化。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以及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能够便于安装,有利于焊接时焊接气体的排出,因而能够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互调稳定性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以及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有利于使整个连接器实现小型化,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将同轴电缆焊接至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使得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
提供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提供一环状的焊环,其中所述焊环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以及
使所述焊环熔化,以将所述外导体焊接至所述焊接套筒,
其中,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前形成所述焊环,使得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
可选地,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步骤中,使得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从而使得在使所述焊环熔化的步骤中,焊接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充分排出。
可选地,使得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可选地,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步骤中,使得所述焊环的一部分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
可选地,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步骤中,使得所述焊环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焊环的被所述焊接套筒包围的部分的长度。
可选地,在使所述焊环熔化以将所述外导体焊接至所述焊接套筒的步骤中,形成的焊缝至少与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齐平。
可选地,在使所述焊环熔化以将所述外导体焊接至所述焊接套筒的步骤中,形成的焊缝向外延伸超出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从而形成坡状的焊缝。
可选地,使得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介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的直径从所述圆筒形部分向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变化至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焊环的外径,从而使得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步骤中,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为所述焊环提供支撑,以使所述焊环抵接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
可选地,将所述渐缩部分成形为截头圆锥形部分。
可选地,使得所述焊接套筒形成为所述连接器的一体式部分。
可选地,所述焊环由平板冲压而成。
可选地,所述焊环由锡片卷制而成,形成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可选地,使得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可选地,使得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可选地,在将所述焊环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步骤之前,在所述连接器内设置隔热片,从而将所述焊接套筒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隔开。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包括:
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
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位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环状的焊环,其中所述焊环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焊环的一部分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
可选地,所述焊环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焊环的被所述焊接套筒包围的部分的长度。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至少与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齐平。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向外延伸超出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从而形成坡状的焊缝。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介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的直径从所述圆筒形部分向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变化至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焊环的外径,从而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为所述焊环提供支撑,以使所述焊环抵接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渐缩部分成形为截头圆锥形部分。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形成为所述连接器的一体式部分。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器内设置有隔热片,所述隔热片将所述焊接套筒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隔开。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所述焊环为环状,位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且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至少与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齐平。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向外延伸超出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从而形成坡状的焊缝。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所述连接器包括:
位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的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环状的焊环,其中所述焊环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焊环的外径,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可选地,所述焊环的一部分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
可选地,所述焊环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焊环的被所述焊接套筒包围的部分的长度。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至少与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齐平。
可选地,通过所述焊环形成的焊缝向外延伸超出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从而形成坡状的焊缝。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介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的直径从所述圆筒形部分向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变化至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焊环的外径,从而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为所述焊环提供支撑,以使所述焊环抵接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渐缩部分成形为截头圆锥形部分。
可选地,所述焊接套筒形成为所述连接器的一体式部分。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可选地,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器内设置有隔热片,所述隔热片将所述焊接套筒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隔开。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可选地,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因而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将焊料预制片成型到电缆上,便于安装;由于本实用新型对焊环、外导体和焊接套筒等进行了与现有技术截然不同的独特设计,从而在焊接过程中,实现了焊接气体能够充分排出,能够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互调稳定性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并且有利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小型化。上述有益技术效果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采用卷绕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焊料预制片来将同轴电缆连接至连接器。
图2是现有技术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卷绕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焊料预制片以及与其一起使用的连接器。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
图4是根据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一部分。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同轴电缆与焊环。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立体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示例性地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应当理解,参照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也就是说,本说明书中举出的任何实例都不是限制性的,而是仅仅是示例性的。
图1和图2为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采用卷绕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焊料预制片来将同轴电缆连接至连接器22的示意图。如图1和2中所示,其中采用预成型的跟电缆的外导体18形状匹配的焊料预制片38,焊料预制片38被卷绕在外导体18的暴露部分上。其中露出的外导体18的部分为波纹状,而焊料预制片38的内表面的形状必须与外导体18的螺旋状外导体相匹配,从而也必须具有波纹形状。在使焊料预制片熔化后,将连接器的基体部件固定安装至电缆的外导体的暴露部分。这种焊料预制片38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成型到电缆上,而且形状匹配受到电缆波纹公差的限制,而且焊料预制片38需要整体预埋到长度很长的套筒22中加热,不利于焊接气体的排出,对焊接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焊接的长套筒也不利于小微型化和经济性。
图3-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如图3中所示,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包括同轴电缆2、连接器3和焊环1。同轴电缆2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外导体21的外表面211部分地露出。连接器3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31,焊接套筒31具有一圆筒形部分32,所述圆筒形部分32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321且具有一内径。
如图3和4中所示,焊环1位于圆筒形部分32与外导体21之间。焊环1为环状,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如图7中所示,焊环1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11和外表面12。例如,如图3、4、5、6中所示,焊环的内径大于外导体21的外径,而焊环1的外径小于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在安装时,这种焊环不受电缆的波纹公差的影响,而且可以不需要工具,直接套在电缆的外导体上。
特别地如图4中所示,焊环1的内表面11与外导体21的外表面21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1,而焊环1的外表面12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的内表面321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2,从而在使焊环熔化的步骤中,焊接气体能够通过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充分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的轴向长度小于焊环1的轴向长度。特别是,焊环1从焊接套筒31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焊环1的被焊接套筒31包围的部分的长度。特别是,焊环1的轴向长度可为圆筒形部分32的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特别是,焊环1的轴向长度可为圆筒形部分32的轴向长度的2-3倍。
由于圆筒形部分32的轴向长度小于焊环1的轴向长度,焊环1的一部分可从焊接套筒31的端面向外伸出。通过使得圆筒形部分32的轴向长度小于焊环1的轴向长度,在焊接时,可进一步促进焊接气体的排出。特别是,焊环1从焊接套筒31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可大于焊环1的被焊接套筒31包围的部分的长度,可以消除如果焊接套筒过长则因为排气不畅而在其中形成气孔等缺陷容易造成焊接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焊环1形成的焊缝可至少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的端部齐平。特别是,通过焊环1形成的焊缝向外延伸超出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的端部,从而形成坡状的焊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接套筒31具有一介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与连接器3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33,渐缩部分33的内表面的直径从圆筒形部分32向连接器3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331变化至最小内径332,最小内径332小于焊环1的外径,从而渐缩部分33的内表面334为焊环1提供支撑,以使焊环1可抵接渐缩部分33的内表面334。焊环1可在最大内径331与最小内径332之间的任何位置处抵接渐缩部分33的内表面334。
通过设置渐缩部分33,不仅可以便于焊环的定位,又可在渐缩部分33处形成增加的接触面积,在焊接完成增加金属与焊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焊接的牢固性。
特别是,通过设置渐缩部分33,在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其余部分之间形成了斜面,一方面可以起导向和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在焊接完成增加金属与焊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焊接的牢固性。。
如图3和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渐缩部分33为截头圆锥形部分。截头圆锥形部分的锥度可为大于0度小于90度。
焊接套筒31可形成为连接器3的一体式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环1可由平板冲压而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焊环1是整体的预成型的圆环状的锡环。替代地,所述焊环1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如图3和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器3内设置有隔热片35。隔热片35将焊接套筒31与连接器3的其余部分隔开。
如图3和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同轴电缆2、连接器3与焊环1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同轴电缆2、连接器3与焊环1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同轴电缆2连接至连接器3之前,将已经成型的焊环1套到电缆2的外导体21上,然后再将焊接套筒套到焊环1上,由于在焊环1与外导体2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在焊环1与连接器3之间具有间隙,使焊环1能轻松地安装。
如图3和4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片35安装到电缆2的内导体22。隔热片35可挡住焊环1,使得焊环1不会掉落。连接器的内导体34可焊接到电缆的内导体22上,并停止到隔热片35上。在装入到连接器3内时,隔热片35和连接器的外导体在连接部37处过盈配合,防止焊接后焊料流到连接器3中。
为了将同轴电缆2连接至连接器3,将焊环1放置于圆筒形部分32与外导体21之间,例如通过加热来使焊环1熔化,以将外导体21焊接至焊接套筒31。其中,由于焊环1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焊环1的内径大于外导体21的外径,而焊环1的外径小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的内径,可以轻松、简便地将焊环1设置于同轴电缆2的外导体21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之间,使得焊环1的内表面与外导体21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1,而焊环1的外表面与焊接套筒31的圆筒形部分32的内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2,因此在使焊环1熔化的步骤中,焊接气体能够通过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充分排出。
通过上述将同轴电缆2焊接至连接器3的方法,可以制造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焊环1可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3的组件,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31,所述外导体31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所述连接器3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21,所述焊接套筒21具有一圆筒形部分32,所述圆筒形部分32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焊环1为环状,位于所述圆筒形部分32与所述外导体31之间,且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焊环1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1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31的外径,而所述焊环1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21的圆筒形部分32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3可与同轴电缆一起形成同轴电缆与连接器3的组件,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31,所述外导体31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这种连接器3包括:位于所述连接器3的一端的焊接套筒21,所述焊接套筒21具有一圆筒形部分32,所述圆筒形部分32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32与所述外导体31之间的环状的焊环1,其中所述焊环1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其中,所述焊接套筒21的圆筒形部分32的内径大于所述焊环1的外径,所述焊环1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31的外径,所述焊环1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一种环形整体的结构的预成型焊环,便于安装更有利于焊接时焊接气体的排出,这就更好的提高了焊接的质量,提高动态的互调。同时套筒采用了更短小的设计,提高折弯能力,使整个连接器更能小型化,也提高了经济效益。特别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因而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将焊料预制片成型到电缆上,便于安装。由于对焊环、外导体和焊接套筒等进行了与现有技术截然不同的独特设计,因而在焊接过程中,实现了焊接气体能够充分排出,能够提高焊接质量,进而提高互调稳定性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并且有利于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的小型化。
以上结合附图示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式。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所示出的具体结构和工艺过程仅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以上所述所示的各种技术特征按照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组合以构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者进行其它改动,而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38)

1.一种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同轴电缆,其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
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位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环状的焊环,其中所述焊环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的一部分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焊环的被所述焊接套筒包围的部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介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的直径从所述圆筒形部分向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变化至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焊环的外径,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为所述焊环提供支撑,以使所述焊环抵接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部分为截头圆锥形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形成为所述连接器的一体式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11.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内设置有将所述焊接套筒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隔开的隔热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16.一种用于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环为环状,位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且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而所述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锡构成的圆环。
21.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24.一种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具有一外径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部分地露出,所述连接器包括:
位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的焊接套筒,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且具有一内径;
设置于所述圆筒形部分与所述外导体之间的环状的焊环,其中所述焊环具有一外径和一内径,
其中,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径大于所述焊环的外径,所述焊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外导体的外径,所述焊环具有连续平滑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一间隙,而所述焊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供焊接气体排出的第二间隙。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具有第一轴向长度,所述焊环具有第二轴向长度,所述第二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向长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的一部分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从所述焊接套筒的端面向外伸出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焊环的被所述焊接套筒包围的部分的长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具有一介于所述焊接套筒的圆筒形部分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渐缩部分,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的直径从所述圆筒形部分向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减小,从最大内径变化至最小内径,所述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焊环的外径,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为所述焊环提供支撑,以使所述焊环抵接所述渐缩部分的内表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部分为截头圆锥形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套筒形成为所述连接器的一体式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平板冲压而成的圆环。
33.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环为由锡片卷制而成的、具有纵向狭缝的非封闭圆环。
34.根据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倍以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轴向长度的2-3倍。
36.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内设置有将所述焊接套筒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隔开的隔热片。
37.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基本上同轴地定位。
38.根据权利要求24-2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焊环的轴线基本上处于竖直方向。
CN201420568085.9U 2014-09-29 2014-09-29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4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8085.9U CN204144462U (zh) 2014-09-29 2014-09-29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8085.9U CN204144462U (zh) 2014-09-29 2014-09-29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4462U true CN204144462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2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808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44462U (zh) 2014-09-29 2014-09-29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44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590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将同轴电缆焊接至连接器的方法、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N108028502A (zh) * 2015-11-10 2018-05-11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同轴电缆和连接器之间的接口以及用于形成接口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9590A (zh) * 2014-09-29 2016-04-27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将同轴电缆焊接至连接器的方法、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N105529590B (zh) * 2014-09-29 2019-08-06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将同轴电缆焊接至连接器的方法、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N108028502A (zh) * 2015-11-10 2018-05-11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同轴电缆和连接器之间的接口以及用于形成接口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4766B (zh) 同轴连接器
JP2012515419A5 (zh)
CN204144462U (zh) 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的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N202231185U (zh) 一种外导体为整体式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4144594U (zh) 一种压接式微小型总线连接器
CN102386503A (zh) 一种外导体为整体式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15101899A (zh) 裸电芯、裸电芯的制作方法和电芯结构
CN203351805U (zh) 一种窗口式电缆连接器
US7997939B2 (en) Plug
US11828485B2 (en) Fil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ilt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5529590A (zh) 将同轴电缆焊接至连接器的方法、组件、焊环及连接器
CN110444975B (zh) 一种对插型射频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的制作方法
CN102035084A (zh) 一种配接半硬电缆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3268969A (zh) 腔体滤波器、滤波器腔体及腔体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CN202474255U (zh) 弯式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9993794U (zh) 一种n型高互调射频同轴线缆组件
CN205489882U (zh) 带立式绕线柱的音圈马达线圈支架结构
CN220138889U (zh) 同轴连接器、车窗玻璃与车辆
CN202615984U (zh) 一种共模立式电感器
CN105932452A (zh) 一种绞线式弹性插针
CN20647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06742607U (zh) 一种单芯同轴连接器
CN213519439U (zh) 电源滤波器的高稳定性电感安装结构
CN216671929U (zh) Wi-Fi双频全向天线
CN209766665U (zh) 一种灯具用防水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rth Carolina

Patentee after: Kang P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rth Carolina

Patentee before: Andrew LL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8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