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2989U -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2989U
CN204142989U CN201420549206.5U CN201420549206U CN204142989U CN 204142989 U CN204142989 U CN 204142989U CN 201420549206 U CN201420549206 U CN 201420549206U CN 204142989 U CN204142989 U CN 204142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proll
bath
rotational speed
raw material
material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92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木清和
宫崎真
芝田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5492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2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2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2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原料膜的拉伸稳定化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沿原料膜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该第一和第二夹持辊旋转速度不同;沿原料膜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和第四夹持辊,该第三和第四夹持辊旋转速度不同。第三与第一夹持辊旋转速度相同,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第一至第四夹持辊,通过第三和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将第三和第四夹持辊设置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原料膜在第三和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

Description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特别涉及在染色湿式拉伸方式下制造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使用的偏光膜,用碘、二色性染料等将聚乙烯醇薄膜染色、并单轴拉伸而形成的吸收二色性偏光膜被广为使用。
偏光膜的制造可大致分为聚乙烯醇薄膜的膨润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拉伸工序及调整工序。实际上,在膨润工序、染色工序、交联工序的所有工序中大多都同时进行拉伸,很多情况下无法区分拉伸工序和其他各工序。通常会采用湿式拉伸方法,所谓湿式拉伸方法是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的同时进行拉伸的制造方法,使用驱动辊和多个导向辊将原料膜向各处理工序进行输送。
以往,在制造偏光膜时,在偏光膜的染色拉伸装置中,通常在处理槽外前后分别设置有夹持辊1和夹持辊2,该夹持辊1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被设置为不同的速度。另外,在处理槽的处理液中还设置有导向辊。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处理槽中经由导向辊的导向,通过设置于处理槽外前后的夹持辊1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由此,原料膜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1与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m1、均在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与导向辊4’之间的部分n、以及处理槽内的导向辊4’与处理槽外的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m2,被拉伸。
然而,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与导向辊之间的部分m1和m2处的拉伸中,一部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一部分原料膜没有浸渍在处理液中。而在两导向辊之间的部分n的拉伸中,原料膜全部浸渍在处理液中。由此,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和导向辊之间(m1、m2)的拉伸与导向辊之间(n)的拉伸会产生差异,从而成为原料膜拉伸的不稳定因素。例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9766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原料膜的拉伸稳定化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对原料膜实施膨润处理的浴槽、实施染色处理的浴槽、实施交联处理的浴槽、以及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对所述原料膜进行拉伸,所述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前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后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并且,将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与所述第一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中的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
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的2~5倍。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优选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该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沿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在进入该浴槽前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在离开该浴槽后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该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不同;沿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在进入该浴槽的处理液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在离开该浴槽的处理液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该第三夹持辊和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不同。将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与所述第一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中的第三夹持辊和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因此,能够在浴槽内的处理液中,在浸渍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处理液中的情况下,对原料膜进行拉伸处理,而不会出现以往那样的部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而部分原料膜未浸渍在处理液中而被拉伸的情况。使得拉伸均匀,能够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并且,由于使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即相对于第四夹持辊提高了第二夹持辊的速度,因此,还能够抑制在偏光膜上产生褶皱。由于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原料膜在浴槽中处理液的相同高度下、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拉伸,使得拉伸更加均匀,进一步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的2~5倍,使得拉伸均匀,能够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使得拉伸更加均匀,进一步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能够使拉伸均匀,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也能够使拉伸均匀,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夹持辊(夹持辊)
2:第二夹持辊(夹持辊)
3:第三夹持辊(夹持辊)
4:第四夹持辊(夹持辊)
3’:导向辊
4’:导向辊
11:原料膜
12:驱动辊
15:干燥室
16:处理液
101:膨润槽(浴槽)
102:染色槽(浴槽)
103:交联槽(浴槽)
104:拉伸槽(浴槽)
105:调整槽(浴槽)
m1:原料膜在处理槽外的夹持辊1与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
n:原料膜在处理槽内的导向辊3’与导向辊4’之间的部分
m2:原料膜在处理槽内的导向辊4’与处理槽外的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偏光膜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箭头方向是原料膜被输送的输送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该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可以包括膨润槽101、染色槽102、交联槽103、拉伸槽104、调整槽105等浴槽。同时,上述浴槽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增减。
利用该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制造偏光膜时,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驱动辊12将原料膜11放出,原料膜11由导向辊引导至膨润槽101中。
在膨润槽101中,原料膜11由多个导向辊引导,通过具有以水为主要成分的膨润剂的膨润槽101,并与该膨润剂(处理液)接触而被膨润。
之后,经过膨润处理的原料膜11被驱动辊驱动,进入染色槽102。在染色槽102中,仍由多个导向辊引导,通过含有碘的染色剂的染色槽102而被染色处理。
接着,被染色过的原料膜11被驱动辊驱动,进入交联槽103。在交联槽103中,由多个导向辊引导,通过含有硼酸水溶液的交联槽103而进行交联处理。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在具有上述各浴槽的同时还具有拉伸槽104。该拉伸槽104将在后面具体描述。
并且,也可以具有调整槽105。
在经过调整槽105后,该原料膜11
被驱动辊驱动,进入干燥室15,在干燥室15被干燥。
之后进入下游侧的透明保护膜的贴合工序。
上述各处理的顺序和进行的次数并无特别限制。如:交联处理可与拉伸处理一同进行。交联处理可进行多次。上述染色处理、拉伸处理、及交联处理的各处理可仅在一个槽中进行,也可在多个槽中进行。另外,各处理可独立地进行各处理,也可同时进行。即,各处理可以有各种变更。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结构示意图。
以往,在制造偏光膜时,在偏光膜的染色拉伸装置中,通常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辊1和第二夹持辊2,该第一夹持辊1和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被设置为不同的速度。另外,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的处理液16中还设置有导向辊3’、4’。原料膜11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中经由导向辊3’、4’的导向,通过设置于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前后的第一夹持辊1和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由此,原料膜11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的第一夹持辊1与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内的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m1、均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内的导向辊3’与导向辊4’之间的部分n、以及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内的导向辊4’与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的第二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m2,被拉伸。
然而,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的第一夹持辊1与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m1和导向辊4’与第二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m2处的拉伸中,一部分原料膜11浸渍在处理液16中,一部分原料膜11没有浸渍在处理液16中。而在两导向辊3’、4’之间的部分n的拉伸中,原料膜11全部浸渍在处理液16中。
由此,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外的第一夹持辊1与导向辊3’之间的部分m1和导向辊4’与第二夹持辊2之间的部分m2处的拉伸、与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内的导向辊3’与导向辊4’之间的部分n的拉伸会产生差异,从而成为导致原料膜11拉伸不稳定的不稳定因素。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对于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104(以下称为“拉伸槽104”),具有第一夹持辊1、第二夹持辊2、第三夹持辊3和第四第夹持辊4。
沿所述原料膜11的输送方向(图3中黑色箭头方向),在所述拉伸槽104外,在进入该拉伸槽104前的上游侧(入口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1,在离开该拉伸槽104后的下游侧(出口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2,所述第一夹持辊1和所述第二夹持辊2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一夹持辊1和所述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沿所述原料膜11的输送方向,在所述拉伸槽104内,在进入该拉伸槽104的处理液16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3,在离开该拉伸槽104的处理液16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4,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优选将所述第一夹持辊1至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3与所述第一夹持辊1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
其中,更优选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的约2~5倍。
下面举例说明第一夹持辊1~第四夹持辊4的速度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夹持辊1的旋转速度约为4~8m/min,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也约为4~8m/min,即,优选使第一夹持辊1和第三夹持辊3的速度相同。另外,优选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约为13~19m/min,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约为15~20m/min。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夹持辊1~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可以举出如下例子:
例1:
第一夹持辊1的旋转速度为4m/min,
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为4m/min,
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为14m/min,
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为15m/min。
例2:
第一夹持辊1的旋转速度为7m/min,
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为7m/min,
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为18m/min,
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为20m/min。
所述原料膜11由驱动辊12驱动,在所述拉伸槽104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1至所述第四夹持辊4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16中的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所述第一夹持辊1至所述第四夹持辊4分别为由一对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各一对夹持辊中,位于下侧的夹持辊通过电机(未图示)驱动而旋转,而位于上侧的夹持辊跟随该下侧的夹持辊而自由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应对原料膜11的输送条件或原料膜11发生褶皱时的情况而可能需要对夹持辊进行调整,因此驱动第一夹持辊1和第三夹持辊3的电机,分别单独设置。同样地,驱动第二夹持辊2和第四夹持辊4的电机,也分别单独设置。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夹持辊3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辊1相同的旋转速度,但是,如前所述,为了应对发生褶皱等特殊情况,可以以第一夹持辊1为基准,微调第二夹持辊2的旋转速度。另外,还可以根据第三夹持辊3的旋转速度,微调第四夹持辊4的旋转速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槽104的全长约为10~13m,宽度约为1~4m。在经过所述拉伸槽104的拉伸后,所述原料膜11优选被拉伸约为原来的4倍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伸槽104的深度约为0.3~1.0m。由于是原料膜通过的操作加工,因此,优选使用比较浅的浴槽。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将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设置在所述拉伸槽104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11在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由此,能够在所述拉伸槽104中,在所述处理液16中仅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所述原料膜11的拉伸。优选将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设置在浴槽中距液面约0.3m深处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构成为在所述处理液16中设置有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这两对夹持辊的结构。但是,只要在所述处理液16中为至少设置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这样两对夹持辊即可,当然也可以设置有多对夹持辊。可以在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且也使所述原料膜11在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之间以及上述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夹持辊1至所述第四夹持辊4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在本实施方式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三夹持辊3和所述第四夹持辊4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也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本实用新型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如上所述,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意图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该偏光膜的制造装置中,沿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在进入该浴槽前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在离开该浴槽后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该第一夹持辊和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不同;沿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在进入该浴槽的处理液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在离开该浴槽的处理液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该第三夹持辊和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不同。将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与所述第一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中的第三夹持辊和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因此,能够在浴槽内的处理液中,在浸渍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处理液中的情况下,对原料膜进行拉伸处理,而不会出现以往那样的部分原料膜浸渍在处理液中、而部分原料膜未浸渍在处理液中而被拉伸的情况。使得拉伸均匀,能够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并且,由于使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即相对于第四夹持辊提高了第二夹持辊的速度,因此,还能够抑制在偏光膜上产生褶皱。
由于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原料膜在浴槽中处理液的相同高度下、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拉伸,使得拉伸更加均匀,进一步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的约2~5倍,使得拉伸均匀,能够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使得拉伸更加均匀,进一步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能够使拉伸均匀,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由于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也能够使拉伸均匀,实现原料膜的拉伸的稳定化。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能够广泛应用到偏光膜的制造过程中。

Claims (6)

1.一种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对原料膜实施膨润处理的浴槽、实施染色处理的浴槽、实施交联处理的浴槽、以及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在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对所述原料膜进行拉伸,所述偏光膜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外,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前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一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后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夹持辊,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一夹持辊和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沿所述原料膜的输送方向,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内,在进入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后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三夹持辊,在离开该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的处理液前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夹持辊,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分别为一对,且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不同,
并且,将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所述第三夹持辊与所述第一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相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二夹持辊的旋转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
所述原料膜由驱动辊驱动,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经由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这四对夹持辊,通过设置于所述处理液中的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的速度差而被拉伸、输送,
将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设置在所述实施拉伸处理的浴槽中距液面相同距离的位置,且使所述原料膜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在水平方向被拉伸、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夹持辊的旋转速度为所述第三夹持辊的旋转速度的2~5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还具有一对以上的夹持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辊至所述第四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光膜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夹持辊和所述第四夹持辊之间所具有的一对以上的夹持辊为由弹性体构成的夹持辊。
CN201420549206.5U 2014-09-23 2014-09-23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204142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9206.5U CN204142989U (zh) 2014-09-23 2014-09-23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9206.5U CN204142989U (zh) 2014-09-23 2014-09-23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2989U true CN204142989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9206.5U Active CN204142989U (zh) 2014-09-23 2014-09-23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2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8997A (zh) * 2020-04-17 2021-02-23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偏光膜的系统、制造偏光膜的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偏光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8997A (zh) * 2020-04-17 2021-02-23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偏光膜的系统、制造偏光膜的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偏光膜
CN112388997B (zh) * 2020-04-17 2022-12-23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偏光膜的系统、制造偏光膜的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偏光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7735B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TWI771278B (zh) 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TW200801601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er, polarizer,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JP554846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103013A (zh) 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5723259B (zh) 聚乙烯醇膜
CN203759287U (zh)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CN204142989U (zh) 偏光膜的制造装置
KR102646511B1 (ko) 필름의 반송 방법 및 반송 장치, 및 처리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TWI689745B (zh) 偏光薄膜之製造方法
TWI640555B (zh) 用於製造偏光膜的方法和系統
KR102411613B1 (ko)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필름을 사용한 편광막
KR20180022648A (ko) 폴리비닐 알코올계 필름, 폴리비닐 알코올계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막
KR101779727B1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 필름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편광필름
KR20230094995A (ko)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0431458A (zh) 聚乙烯醇系薄膜、偏光膜、偏光板及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
CN204322543U (zh) 用于制造偏光片的染色拉伸装置
KR20210031399A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JP2008209891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延伸機
TWI737640B (zh) 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及利用此聚乙烯醇系膜之偏光膜、偏光板與用以製造偏光膜的聚乙烯醇系膜之製造方法
CN113543958A (zh) 用于生产梯度偏振膜的方法和系统
KR102455214B1 (ko)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CN109975908B (zh) 偏光薄膜的制造方法和偏光薄膜的制造装置
TWI704383B (zh) 延伸膜的製造方法及延伸膜的製造裝置
CN203919751U (zh) 偏光片带状体的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