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6452U -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6452U
CN204126452U CN201420590983.4U CN201420590983U CN204126452U CN 204126452 U CN204126452 U CN 204126452U CN 201420590983 U CN201420590983 U CN 201420590983U CN 204126452 U CN204126452 U CN 204126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buffering
quiet
sliding shoe
mov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0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力
汪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men Lock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0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6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6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645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滑轮系统,提供一种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可同时适用于较宽和较窄的门或窗,适用性较强,且整体结构更加简约,性能更稳定。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一阻尼缓冲器,其两端分别枢接静音主滑轮组和静音副滑轮组;设一静音导轨,其两端分别固定一缓冲挡件,阻尼缓冲器可在两缓冲挡件之间往复运动;阻尼缓冲器中部嵌设一个阻尼杆固定座,其内嵌固一支单向阻尼杆,对称设有二个滑动块枢接于阻尼杆固定座和阻尼杆两端,两滑动块之间还设有一拉伸弹簧作为缓冲驱动部件;两滑动块上分别设有转动块与设在缓冲挡件上的防脱槽配合可确保做功行程中与相应缓冲挡件完全扣住并防止脱钩。

Description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缓冲滑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常用的都是单向单支阻尼杆结构的阻尼滑轮,即将单支阻尼杆与一个滑轮组直接组合起来实现单向缓冲功能,采用前述滑轮如要实现门或窗的双向缓冲启闭功能,需要在一扇门或窗上左右两端各装一组阻尼滑轮,才能够起到双向缓冲作用,这样的阻尼滑轮因受阻尼杆做功行程的限制,需要考虑两侧分别安装阻尼杆的做功行程,对门或窗的宽度的适应性较差,而且采用两组阻尼滑轮也会增加成本,浪费资源。 CN202170702U公开了一种横移门双向缓冲装置,设有由一支阻尼组件和一弹性组件作为做功部件的复位机构,籍由该复位机构,可在接近门框或所指定的位置处产生一反向的推力来实现双向缓冲。该复位机构的做功部件卡在一容置槽内,两端各设有一卡扣槽以卡入卡块进行限位,由于该卡扣槽是直槽,卡块扣入时会产生碰撞发出噪音,而且卡块退出时也容易发生卡死现象;此外,由于其卡扣体上的前凸块比后凸块低,在对复位机构“上弦”时,会因为扣合不到而脱钩,无法“上弦”,从而使复位机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可同时适用于较宽和较窄的门或窗,适用性较强,且整体结构更加简约,性能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一阻尼缓冲器、一静音导轨、一静音主滑轮组和一静音副滑轮组、二缓冲挡件(第一缓冲挡件和第二缓冲挡件);静音主滑轮组和静音副滑轮组分别枢接于阻尼缓冲器两端,第一缓冲挡件和第二缓冲挡件分别固定于静音导轨两端,阻尼缓冲器可在两缓冲挡件之间往复运动;阻尼缓冲器中部设一滑槽,滑槽内嵌设一个阻尼杆固定座,其内嵌固一支单向阻尼杆,在阻尼杆端部嵌固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端部设第一横轴,在阻尼杆固定座端部设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端部设第二横轴;滑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外端部设有弧形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导向槽外端部也设有弧形的第二定位槽;滑槽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和减震片,滑槽第二端设有副滑轮座,副滑轮座上设有副滑轮轴套;静音主滑轮组由主滑轮座和主滑轮组成,在主滑轮座一端设有减震柱和第二连接孔,设一条连接销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销接,减震柱与减震片弹性抵接,主滑轮座上还设有主滑轮轴套和负载轴套,采用主滑轮轴将主滑轮嵌固于主滑轮轴套两侧,设一负载杆与负载套配合将阻尼缓冲器的做功向外传导;副滑轮通过副滑轮轴嵌固于副滑轮轴套两侧组成静音副滑轮组;对称设有二个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在第一滑动块内端中部设有第一枢接槽,第一枢接槽下侧设第一弹簧卡槽、上侧设第一内卡块,第一滑动块上侧还设有第一转动块嵌槽,第一转动块嵌槽内设有第一止转凸台,第一转动块嵌槽内嵌入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上部设有第一外卡块,第一外卡块下侧设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一销轴内嵌孔,第一滑动块中部设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销轴外嵌孔;在第二滑动块上设有与第一滑动块各部分相应对称的第二枢接槽、第二弹簧卡槽、第二内卡块、第二转动块嵌槽及第二止转凸台、第二转动块及其上的第二外卡块、第二定位凸台和第二销轴内嵌孔、第二导向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二销轴外嵌孔;第一枢接槽与第一横轴枢接,第二枢接槽与第二横轴枢接,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入第一弹簧卡槽和第二弹簧卡槽内作为缓冲驱动部件;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定位柱可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第一定位柱可卡入第一定位槽内;第一转动块嵌入第一转动块嵌槽内,第一销轴内嵌孔和第一销轴外嵌孔内嵌入第一销轴将第一转动块与第一滑动块枢接,设第一扭簧嵌于第一销轴上,第一外卡块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一止转凸台和第一定位凸台所限定的角度并可凸出于滑槽上方;第二导向柱和第二定位柱可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第二定位柱可卡入第二定位槽内;第二转动块嵌入第二转动块嵌槽内,第二销轴内嵌孔和第二锁轴外嵌孔内嵌入第二销轴将第二转动块与第二滑动块枢接,设第二扭簧嵌于第二销轴上,第二外卡块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二止转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限定的角度并可凸出于滑槽上方;第一缓冲挡件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上设有第一防脱槽,第二缓冲挡件上设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上设有第二防脱槽。
当静音主滑轮组从静音导轨中间向第一缓冲挡件端滑动时,第一挡块压过第一外卡块后与第一内卡块抵触卡入第一内卡块和第一外卡块之间,开始对静音主滑轮组起缓冲作用,直到第一滑动块滑动到阻尼缓冲器中部才完成缓冲做功行程;当静音主滑轮组从第一缓冲挡件端向静音导轨中间滑动时,第一挡块抵压第一外卡块将第一滑动块向第一缓冲挡件端推动,开始第一缓冲挡件端的“上弦”做功行程;第一防脱槽与第一外卡块配合也可以实施“上弦”,可避免第一挡块与第一外卡块 “脱钩”导致无法“上弦”的情形;直到第一定位柱滑入第一定位槽内,将第一滑动块定位于第一缓冲挡件端,才完成该端的“上弦”做功行程,“上弦”后,第一外卡块脱离第一挡块,在静音主滑轮组继续向第二缓冲挡件端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内卡块远离第一挡块,至此,第一缓冲挡件端的缓冲和“上弦”做功循环结束。
当静音主滑轮组和静音副滑轮组从静音导轨中间向第二缓冲挡件端滑动时,第二挡块与第二内卡块抵触,开始对静音副滑轮组起缓冲作用,直到第二滑动块滑动到阻尼缓冲器中部才完成缓冲做功行程;当静音副滑轮组从第二缓冲挡件端向静音导轨中间滑动时,第二挡块抵压第二外卡块将第二滑动块向第二缓冲挡件端推动,开始第二缓冲挡件端的“上弦”做功行程;第二防脱槽与第二外卡块配合也可以实施“上弦”,可避免第二挡块与第二外卡块 “脱钩”导致无法“上弦”的情形;直到第二定位柱滑入第二定位槽内,将第二滑动块定位于第二缓冲挡件端,才完成该端的“上弦”做功行程。“上弦”后,第二外卡块脱离第二挡块,在静音副滑轮组继续向第一缓冲挡件端滑动的过程中,第二内卡块远离第二挡块,至此,第二缓冲挡件端的缓冲和“上弦”做功循环结束。
本实用新型两端的做功循环交替进行,独立动作,因此,可以将两个两缓冲挡件之间的距离设置到壳体长度的一半到无限长的任意长度以适应相应的门(或窗)的宽度,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滑动块内枢接第一转动块并与第一缓冲挡件上的第一防脱槽配合、在第二滑动块内枢接第二转动块并与第二缓冲挡件上的第二防脱槽配合,可确保做功行程中与相应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完全扣住,还能有效的防止相应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脱钩,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件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缓冲器及滑轮组分解状态立体视图(其中图2A是第一滑动块及其配合件结构示意图,图2B是第二滑动块及其配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挡件示意图(图3A是主视图、图3B是仰视图、图3C是A—A剖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块和转动块及其配合示意图(图4A是滑动块主视图、图4B是滑动块俯视图、图4C是滑动块左视图、图4D是滑动块中B—B剖视图、图4E是转动块主视图、图4F是转动块左视图、图4G是转动块中C-C剖视图、图4H是滑动块和转动块配合之转出状态示意图、图4I是滑动块和转动块配合之转入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缓冲做功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上弦做功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防脱槽上弦做功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上弦结束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端缓冲做功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端上弦做功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端防脱槽上弦做功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端上弦结束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为:
1阻尼缓冲器:
11滑槽,111第一导向槽、112第二导向槽、113第一定位槽、114第二定位槽、115第一连接孔、116减震片、117副滑轮座,1171副滑轮轴套;
12阻尼杆固定座,121第二连接头,1211第二横轴;
13阻尼杆,131第一连接头,1311第一横轴;
14第一滑动块,141第一枢接槽、142第一弹簧卡槽、143第一内卡块,144第一转动块嵌槽,1441第一止转凸台,145第一导向柱、146第一定位柱,147第一转动块,1471第一外卡块、1472第一定位凸台、1473第一销轴内嵌孔、1474第一销轴,148第一扭簧,149第一销轴外嵌孔;
15第二滑动块,151第二枢接槽、152第二弹簧卡槽、153第二内卡块,154第二转动块嵌槽,1541第二止转凸台,155第二导向柱、156第二定位柱,157第二转动块,1571第二外卡块、1572第二定位凸台、1573第二销轴内嵌孔、1574第二销轴,158第二扭簧,159第二销轴外嵌孔;
16拉伸弹簧;
2静音导轨;
3静音主滑轮组、31主滑轮座,311减震柱,312第二连接孔,3120连接销,313主滑轮轴套,314负载轴套,315负载杆,32主滑轮,33主滑轮轴;
4静音副滑轮组,41副滑轮,42副滑轮轴;
5第一缓冲挡件,51第一挡块,511第一防脱槽;
6第二缓冲挡件,61第二挡块,611第二防脱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一阻尼缓冲器1、一静音导轨2、一静音主滑轮组3和一静音副滑轮组4、第一缓冲挡件5和第二缓冲挡件6;静音主滑轮组3和静音副滑轮组4分别枢接于阻尼缓冲器1两端,第一缓冲挡件5和第二缓冲挡件6分别固定于静音导轨2两端,阻尼缓冲器1可在第一缓冲挡件5和第二缓冲挡件6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2所示:阻尼缓冲器1中部设一滑槽11,滑槽11内嵌设一个阻尼杆固定座12,其内嵌固一支单向阻尼杆13,在阻尼杆13端部嵌固第一连接头131、第一连接头131端部设第一横轴1311,在阻尼杆固定座12端部设第二连接头121,第二连接头121端部设第二横轴1211;滑槽1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111和第二导向槽112,第一导向槽111外端部设有弧形的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导向槽112外端部也设有弧形的第二定位槽114;滑槽11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115和减震片116,滑槽11第二端设有副滑轮座117,副滑轮座117上设有副滑轮轴套1171;静音主滑轮组3由主滑轮座31和主滑轮32组成,在主滑轮座31一端设有减震柱311和第二连接孔312,设一条连接销3120将第一连接孔115和第二连接孔312销接,减震柱311与减震片116弹性抵接,主滑轮座31上还设有主滑轮轴套313和负载轴套314,采用主滑轮轴33将主滑轮32嵌固于主滑轮轴套313两侧,设一负载杆315与负载套314配合将阻尼缓冲器1的做功向外传导;副滑轮41通过副滑轮轴42嵌固于副滑轮轴套1171两侧组成静音副滑轮组4;对称设有二个滑动块(第一滑动块14、第二滑动块15),在第一滑动块14内端中部设有第一枢接槽141,第一枢接槽141下侧设第一弹簧卡槽142、上侧设第一内卡块143,第一滑动块11上侧还设有第一转动块嵌槽144,第一转动块嵌槽144内嵌入第一转动块147,第一转动块147上部设有第一外卡块1471,第一外卡块1471下侧设有第一定位凸台1472和第一销轴嵌孔1473,第一滑动块14中部设有第一导向柱145和第一定位柱146;在第二滑动块15上设有与第一滑动块14各部分相应对称的第二枢接槽151、第二弹簧卡槽152、第二内卡块153、第二转动块嵌槽154、第二转动块157及其上的第二外卡块1571、第二定位凸台1572和第二销轴嵌孔1573、第二导向柱155和第二定位柱156;第一枢接槽141与第一横轴1311枢接,第二枢接槽151与第二横轴1211枢接,一拉伸弹簧16的两端分别卡入第一弹簧卡槽142和第二弹簧卡槽152内作为缓冲驱动部件;第一导向柱145和第一定位柱146可在第一导向槽111内滑动,第一定位柱146可卡入第一定位槽113内;第一转动块147嵌入第一转动块嵌槽144内,第一销轴内嵌孔1473和第一销轴外嵌孔149内嵌入第一销轴1474将第一转动块147与第一滑动块14枢接,设第一扭簧148嵌于第一销轴1474上,第一外卡块1471在第一扭簧148的作用下转动并可凸出于滑槽11上方;第二导向柱155和第二定位柱156可在第二导向槽112内滑动,第二定位柱156可卡入第二定位槽114内;第二转动块157嵌入第二转动块嵌槽154内,第二销轴内嵌孔1573和第二销轴外嵌孔159内嵌入第二销轴1574将第二转动块157与第二滑动块15枢接,设第二扭簧158嵌于第二销轴1574上,第二外卡块1571在第二扭簧158的作用下转动并可凸出于滑槽11上方。
如图3所示:第一缓冲挡件5上设有第一挡块51,第一挡块51上设有第一防脱槽52。第二缓冲挡件的相应构造与第一缓冲挡件相同。
如图4所示:第二滑动块15上侧的第二转动块嵌槽154内设有第二止转凸台1541,第二转动块157上的第二外卡块1571在第二扭簧158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二止转凸台1541和第二定位凸台1572所限定的角度并可凸出于第二滑动块15上方。第一滑动块的各构造与第二滑动块15对称。
如图5所示:当静音主滑轮组3从静音导轨2中间向第一缓冲挡件端5滑动时,第一挡块51压过第一外卡块1471后与第一内卡块143抵触卡入第一内卡块143和第一外卡块1471之间,开始对静音主滑轮组3起缓冲作用,直到第一滑动块14滑动到阻尼缓冲器1中部才完成缓冲做功行程。
如图6所示:当静音主滑轮组3从第一缓冲挡件5端向静音导轨2中间滑动时,第一挡块51抵压第一外卡块1471将第一滑动块14向第一缓冲挡件5端推动,开始第一缓冲挡件5端的“上弦”做功行程。
如图7所示:第一防脱槽511与第一外卡块1471配合也可以实施“上弦”,可避免第一挡块51与第一外卡块1471“脱钩”导致无法“上弦”的情形。 
如图8所示:直到第一定位柱146滑入第一定位槽113内,将第一滑动块14定位于第一缓冲挡件5端,才完成该端的“上弦”做功行程。“上弦”后,第一外卡块转入滑槽11内,脱离第一挡块51,在静音主滑轮组3继续向第二缓冲挡件6端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内卡块143远离第一挡块51,至此,第一缓冲挡件5端的缓冲和“上弦”做功循环结束。
如图9所示:当静音主滑轮组3和静音副滑轮组4从静音导轨2中间向第二缓冲挡件6端滑动时,第二挡块61与第二内卡块153抵触,开始对静音副滑轮组4起缓冲作用,直到第二滑动块15滑动到阻尼缓冲器1中部才完成缓冲做功行程。
如图10所示:当静音副滑轮组4从第二缓冲挡件6端向静音导轨2中间滑动时,第二挡块61抵压第二外卡块1571将第二滑动块15向第二缓冲挡件6端推动,开始第二缓冲挡件6端的“上弦”做功行程。
如图11所示:第二防脱槽611与第二外卡块1571配合也可以实施“上弦”,可避免第二挡块61与第二外卡块1571“脱钩”导致无法“上弦”的情形。 
如图12所示:直到第二定位柱156滑入第二定位槽114内,将第二滑动块15定位于第二缓冲挡件6端,才完成该端的“上弦”做功行程。“上弦”后,第二外卡块转入滑脱离第二挡块61,在静音副滑轮组4继续向第一缓冲挡件5端滑动的过程中,第二内卡块153远离第二挡块61,至此,第二缓冲挡件6端的缓冲和“上弦”做功循环结束。
综上,本实用新型两端的做功循环交替进行,独立动作,因此,可以将两个两缓冲挡件之间的距离设置到壳体长度的一半到无限长的任意长度以适应相应的门(或窗)的宽度,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滑动块14内枢接第一转动块147并与第一缓冲挡件5上的第一防脱槽511配合,在第二滑动块15内枢接第二转动块157并与第二缓冲挡件6上的第二防脱槽611配合,可确保做功行程中与相应的第一挡块51和第二挡块61完全扣住,还能有效的防止相应的第一滑动块14和第二滑动块15脱钩,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

Claims (6)

1.一种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包括一阻尼缓冲器、一静音导轨、一静音主滑轮组和一静音副滑轮组、第一缓冲挡件和第二缓冲挡件;静音主滑轮组和静音副滑轮组分别枢接于阻尼缓冲器两端,第一缓冲挡件和第二缓冲挡件分别固定于静音导轨两端,阻尼缓冲器可在两缓冲挡件之间往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阻尼缓冲器中部设一滑槽,滑槽内嵌设一个阻尼杆固定座,其内嵌固一支单向阻尼杆,在阻尼杆端部嵌固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端部设第一横轴,在阻尼杆固定座端部设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端部设第二横轴;滑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外端部设有弧形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导向槽外端部也设有弧形的第二定位槽;对称设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在第一滑动块内端中部设有第一枢接槽,第一枢接槽下侧设第一弹簧卡槽、上侧设第一内卡块,第一滑动块上侧还设有第一转动块嵌槽,第一转动块嵌槽内设有第一止转凸台,第一转动块嵌槽内嵌入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上部设有第一外卡块,第一外卡块下侧设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一销轴内嵌孔,第一滑动块中部设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一销轴外嵌孔;在第二滑动块上设有与第一滑动块各部分相应对称的第二枢接槽、第二弹簧卡槽、第二内卡块、第二转动块嵌槽及第二止转凸台、第二转动块及其上的第二外卡块、第二定位凸台和第二销轴内嵌孔、第二导向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二销轴外嵌孔;第一枢接槽与第一横轴枢接,第二枢接槽与第二横轴枢接,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入第一弹簧卡槽和第二弹簧卡槽内作为缓冲驱动部件;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定位柱可在第一导向槽内滑动,第一定位柱可卡入第一定位槽内;第一转动块嵌入第一转动块嵌槽内,第一销轴内嵌孔和第一销轴外嵌孔内嵌入第一销轴将第一转动块与第一滑动块枢接,设第一扭簧嵌于第一销轴上,第一外卡块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一止转凸台和第一定位凸台所限定的角度并可凸出于滑槽上方;第二导向柱和第二定位柱可在第二导向槽内滑动,第二定位柱可卡入第二定位槽内;第二转动块嵌入第二转动块嵌槽内,第二销轴内嵌孔和第二锁轴外嵌孔内嵌入第二销轴将第二转动块与第二滑动块枢接,设第二扭簧嵌于第二销轴上,第二外卡块在第二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到第二止转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限定的角度并可凸出于滑槽上方;第一缓冲挡件上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上设有第一防脱槽,第二缓冲挡件上设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上设有第二防脱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阻尼缓冲器的滑槽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和减震片;所述滑槽第二端设有副滑轮座,副滑轮座上设有副滑轮轴套;所述静音副滑轮组由副滑轮通过副滑轮轴嵌固于副滑轮轴套两侧组成;所述静音主滑轮组由主滑轮座和主滑轮组成,在主滑轮座一端设有减震柱和第二连接孔,设一条连接销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销接,减震柱与减震片弹性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滑轮座上设有主滑轮轴套,采用主滑轮轴将主滑轮嵌固于主滑轮轴套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滑轮座上设有负载轴套,设一负载杆与负载套配合将所述阻尼缓冲器的做功向外传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转动块上的第一外卡块可卡入所述第一挡块内的第一防脱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缓冲滑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第二外卡块可卡入所述第二挡块内的第二防脱槽内。
CN201420590983.4U 2014-10-14 2014-10-14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6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0983.4U CN2041264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0983.4U CN2041264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6452U true CN204126452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098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6452U (zh) 2014-10-14 2014-10-14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645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4406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CN105064839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双向移动缓冲器
CN105507720A (zh) * 2016-01-18 2016-04-20 王胜利 一种双向阻尼器及其应用的移动门
CN105822167A (zh) * 2016-05-10 2016-08-03 伍志勇 一种家具滑动门的双向阻尼结构
WO2017128278A1 (zh) * 2016-01-29 2017-08-03 佛山市爱迪尔卫浴有限公司 完全隐藏式无冲击柔和定位的淋浴房开关门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4406A (zh) * 2014-10-14 2015-01-28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CN105064839A (zh) * 2015-08-07 2015-11-18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移门双向移动缓冲器
CN105507720A (zh) * 2016-01-18 2016-04-20 王胜利 一种双向阻尼器及其应用的移动门
WO2017128278A1 (zh) * 2016-01-29 2017-08-03 佛山市爱迪尔卫浴有限公司 完全隐藏式无冲击柔和定位的淋浴房开关门结构
CN105822167A (zh) * 2016-05-10 2016-08-03 伍志勇 一种家具滑动门的双向阻尼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4406A (zh)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CN204126452U (zh) 双向缓冲滑轮系统
CN104358495A (zh) 静音吊轮移门系统
CN204211312U (zh) 一种新型轿底吸振装置
CN205800657U (zh) 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及儿童推车
DE60134394D1 (de) Polyurethan-weichschaum mit niedriger emission, hergestellt mit autokatalytisch wirkenden polyolen
CN204199994U (zh) 静音吊轮移门系统
CN200938950Y (zh) 一种抽屉滑轨的自动关闭装置
CN204126445U (zh) 双向缓冲滑轮机构
CN104328964A (zh) 双向缓冲滑轮机构
CN204920816U (zh) 一种具有弹簧减震机构的钻孔机械
CN204850856U (zh) 移门双向移动缓冲器
IT1306549B1 (it) Sezione di carrozzeria di autoveicolo.
CN107901797A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及其锁止机构
CN211523481U (zh) 一种钢连廊的支撑结构
CN203205630U (zh) 卡座和导航设备
CN208934173U (zh) 一种摩擦-软钢复合阻尼器
CN204154189U (zh) 用于车辆驾驶室的伪装棚架
CN203974597U (zh) 汽车座椅滑轨
CN203201362U (zh) 双向移门缓冲器
CN102808881A (zh) 一种减震橡胶的改良结构
CN201236091Y (zh) 一种自动扶手电梯扶手
ATE455927T1 (de) U-förmiger steckverbinder
CN214331298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用弹簧胶垫
CN205098121U (zh) 一种应用在汽车护栏上的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