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5000U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5000U
CN204125000U CN201420452150.1U CN201420452150U CN204125000U CN 204125000 U CN204125000 U CN 204125000U CN 201420452150 U CN201420452150 U CN 201420452150U CN 204125000 U CN204125000 U CN 204125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oor
mentioned
engaging part
side 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21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5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5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在轿厢进行升降的井道与各层侯梯厅之间的乘降口分别设置有厅门装置。该电梯装置为,即便发生向关闭状态的门板的碰撞,也能够可靠地阻止门板的抬起以及由此引起的从地面门槛的脱离。设置于井道(3)与各层侯梯厅(11)之间的乘降口(12)的厅门装置(12)具有能够沿着乘降口的开口面移动的门板(2a、2b),设置于门板(2a、2b)的下缘部的导靴(21a、21b)与厅门槛(22)卡合。在该厅门槛(22)侧设置有门槛侧卡合部件(32),在门板(2a、2b)的关闭状态下,该门槛侧卡合部件(32)与设置于该门板(2a、2b)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卡合,阻止门板(2a、2b)的抬起。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在轿厢进行升降的井道与各层侯梯厅之间的乘降口分别设置有厅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各层的各层侯梯厅(以下称为电梯厅)设置有与轿厢进行升降的井道连通的乘降口,在这些乘降口设置有厅门装置。
如日本特开2012-218882号公报所示的那样,厅门装置具有为了开闭乘降口而设置成能够沿着该乘降口的开口面移动的门板。另外,沿着乘降口的下边设置有厅门槛(门槛部件),与设置于门板的下缘部的导靴卡合,而沿着开闭方向引导门板。
另一方面,在井道内进行升降的轿厢在前面具有乘降口,在该乘降口设置有厢门装置。此外,在轿厢移动到规定的楼层并停靠时,厢门装置以及厅门装置相互联动而打开,由此乘客能够在电梯厅与轿厢之间进行乘降。
如上所述,这种厅门装置构成为,当轿厢在井道内移动到规定的楼层并停靠时,与厢门装置联动而打开,而轿厢不停靠的楼层的厅门装置为,以门板不会成为打开状态的方式通过锁止机构牢固地锁止为关闭状态。因此,构成为,可靠地防止轿厢不停靠的电梯厅的厅门误打开而从电梯厅向井道内坠落。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可以考虑到如下情况:位于轿厢不停靠的电梯厅的乘客,由于踉跄等某种原因而以冲撞的状态碰撞到关闭状态的门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门板自身通过锁止机构锁止为关闭状态,但是有可能由于较强的碰撞压力而门板弯曲变形,其下缘部抬起,导靴从地面门槛脱离。当假设门板从地面门槛脱离时,可能会导致向井道内的坠落,因此必须可靠地防止这种事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即便产生向关闭状态的门板的碰撞,也能够可靠地阻止门板的抬起以及由此引起的从地面门槛的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为,在轿厢进行升降的井道与各层侯梯厅之间的乘降口分别设置有厅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厅门装置具有:门板,为了开闭上述乘降口而设置成能够沿着该乘降口的开口面移动;以及厅门槛,沿着上述乘降口的下边设置,与设置于上述门板的下缘部的导靴卡合,沿着上述开闭方向对上述门板进行引导;在上述厅门槛侧设置有门槛侧卡合部件,在上述门板的关闭状态下,该门槛侧卡合部件与设置于该门板侧的板侧卡合部件卡合,阻止上述门板的抬起。
根据上述构成,即便发生向关闭状态的门板的碰撞,也能够可靠地阻止门板的抬起以及由此引起的从地面门槛的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厅门装置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即板侧卡合部件与门槛侧卡合部件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4A是表示图3所示的板侧卡合部件与门槛侧卡合部件之间的关系的截面图。
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部分的另外的形状例的图。
图5A是放大表示作为图3所示的板侧卡合部件使用的导靴的图。
图5B是放大表示作为图3所示的板侧卡合部件使用的导靴的其他形状例的图。
图6是放大表示作为图3所示的板侧卡合部件使用的导靴的其他形状例的图。
图7是放大表示作为图3所示的板侧卡合部件使用的导靴的再一其他形状例的图。
图8是放大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即板侧卡合部件和门槛侧卡合部件的其他构成例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板侧卡合部件而使用了专用部件的情况下的构成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板侧卡合部件上形成的卡合部的其他形状例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1具备配置于井道3内的轿厢4以及对重5。在井道3的上方例如设置有机械室6。在该机械室6中设置有驱动主绳索9的卷扬机7,并且设置有对电梯装置1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
该电梯装置1具备设置于建筑物各层的电梯厅11。在电梯厅11设置有与井道3内的轿厢4连通的乘降口12。在该乘降口12设置有厅门装置2。
图2是从电梯厅11侧观察设置于建筑物的电梯厅11的乘降口12的主视图。如上述那样,在该乘降口12设置有厅门装置2,通过该厅门装置2来开闭乘降口12。在乘降口12安装有门套13。门套13通过两侧的一对侧板13a以及上部的门楣板13b构成为门形。另外,在乘降口12的下边设置有未图示的厅门槛(门槛部件),其与后述的门板2a、2b的下缘部卡合,沿着开闭方向对门板2a、2b进行引导,并且,在乘降口的旁边设置有厅操作盘14,在该厅操作盘14上配设有轿厢呼叫用的操作按钮14a。
如上所述,厅门装置2具有为了开闭乘降口12而设置成能够沿着该乘降口12的开口面移动的左右排列的一对门板2a、2b。这一对门板2a、2b成为通过相互向左右的相反方向移动来开闭乘降口12的双开式构造。
如图3所示,在门板2a、2b的下缘部的门挡侧(门板2a的图示右侧、门板2b的图示左侧)的位置安装有导靴21a,并且在门箱侧(门板2a的图示左侧、门板2b的图示右侧)的位置安装有导靴21b。这些导靴21a、21b自由滑动地卡合在沿着乘降口12的下边设置的上述厅门槛(门槛部件)22的引导槽22a(在图4中图示)内。此外,在门板2a、2b左右移动(开闭动作)时,通过在引导槽22a中的滑动对该门板2a、2b的移动进行引导。
此处,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便发生向关闭状态的门板2a、2b的碰撞,也能够可靠地阻止门板2a、2b的抬起以及由此引起的从厅门槛22的脱离。为此,在门板2a、2b侧设置有板侧卡合部件31,在厅门槛22侧设置有门槛侧卡合部件32。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兼用门挡侧的导靴21a。
如图3以及图5所示,导靴21a、21b由向对应的门板2a、2b安装用的板25和靴部件26构成。如图5A所示,在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使用的导靴21a上,在其板25的侧边部设置有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卡合的卡合部34。
另外,如图5B所示,卡合部34也可以分别设置于板25的左右两侧边部。通过如此地构成,能够分别作为兼用为右门2a以及左门2b用的板侧卡合部件31的导靴21a进行共用。另外,在板25上设置有向门板2a、2b安装的安装孔25,但其可以形成为能够调整安装位置的长孔。在图示的例子中成为纵长,但也可以成为横长。
另一方面,如图4A所示,作为门槛侧卡合部件32,以横切厅门槛22的引导槽22a的方式,设置直径为3mm到8mm程度的螺钉状或者销状的突状部件。在门板2a、2b的图3所示的关闭状态下,该门槛侧卡合部件32与设置于该门板2a、2b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21a)的卡合部34卡合,阻止门板2a、2b的抬起。
另外,如果如图4B所示那样,将作为门槛侧卡合部件32使用的螺钉状或者销状的突状部件的前端以贯通引导槽22a的相反侧的缘部的方式安装,则能够进一步增强强度地构成。
并且,由于门槛侧卡合部件32为螺钉状或者销状的突状部件,所以在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的导靴21a的板25的侧边部设置的卡合部34形成为,能够与其外周卡合的、具有图5A、图5B所示那样的半圆状的切口底部的形状。
在上述构成中,当厅门装置2的门板2a、2b进行关闭操作而成为其门挡部相互抵接的状态时,未图示的锁止机构动作,门板2a、2b被锁止为关闭状态。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设置于门板2a、2b的板侧卡合部件31(21a)的卡合部34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的外周卡合。
在该状态下,当位于电梯厅11的乘客因踉跄等某种原因而以冲撞的状态碰撞到关闭状态的门板2a、2b时,门板2a、2b受到较强的碰撞压力。因此,对门板2a、2b作用抬起方向的力,其下缘部要从厅门槛22的引导槽22a内脱离。但是,设置于门板2a、2b的下缘部的板侧卡合部件31(21a)的卡合部34,成为在厅门槛22的引导槽22a内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卡合的卡合状态,所以门板2a、2b无法抬起,能够可靠地阻止其下缘部从厅门槛22的引导槽22a脱离。
在上述说明中,板侧卡合部件31的卡合部34设置于构成导靴21a的板25的侧边部,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安装于板25的靴部件26的侧边形成半圆状的切口,将其作为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卡合的卡合部34。
另外,也可以如图7所示那样,使构成导靴21a的板25的下部贯通靴部件26而向下方延伸设置,在该延伸设置部分25a的侧边形成半圆状的切口,将其作为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卡合的卡合部34。
此处,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而兼用门挡侧的导靴21a,由此产生对于向门板的碰撞的充分的抬起防止效果,能够可靠地防止门板向井道内的坠落。
并且,如上述那样,在门板2a、2b上,在门挡侧以及门箱侧的两个部位设置有导靴21a、21b,因此也可以将门箱侧的导靴21b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并且,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设置于门挡侧以及门箱侧的两个部位的导靴21a、21b分别作为板侧卡合部件31a(21a)、31b(21b)。因此,在厅门槛22的引导槽22a内分别设置有在门板2a、2b的关闭状态下与板侧卡合部件31a(21a)、31b(21b)的卡合部34a、34b卡合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a、32b。
在该情况下,对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a(21a)和门箱侧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b的高度位置进行变更设置,以便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a(21a)与门箱侧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b不会由于门板2a、2b的打开动作而碰撞。即,将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a(21a)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a的卡合位置配置得高于门箱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b(21b)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b的卡合位置。当然也可以设置成,缩短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a(21a)的纵向尺寸,使其下边位置位于比门箱侧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b高的位置。
通过如此地构成,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31a(21a)与门箱侧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b不会由于门板2a、2b的打开动作而碰撞。另外,通过使用多个板侧卡合部件31a(21a)、31b(21b)和与其对应的门槛侧卡合部件32a、32b的组合,由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阻止碰撞时的门板2a、2b的抬起。当然,板侧卡合部件31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的组合,并不限定于上述的门挡侧和门箱侧的2组,也可以在它们的中间位置再设置一组组合。
此外,通过在导靴21a、21b的一部分设置卡合部34,由此兼用为板侧卡合部件31,但也可以如图9所示那样,使用与导靴21a、21b分体的专用的板侧卡合部件31,如果如此地使用专用的板侧卡合部件31,则不需要地导靴21a、21b实施形成卡合部34的加工,能够直接使用标准件。
并且,作为设置于板侧卡合部件31的卡合部34,例示了具有半圆形的切口底部的切口,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形成为L形的卡合部34。即,只要通过与门槛侧卡合部件32的卡合来阻止板侧卡合部件31的上升即可,因此即便是图示那样的L形的卡合部34,也能够充分地起到上升阻止功能。
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电梯装置,在轿厢进行升降的井道与各层侯梯厅之间的乘降口分别设置有厅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厅门装置具有:门板,为了开闭上述乘降口而设置成能够沿着该乘降口的开口面移动;以及厅门槛,沿着上述乘降口的下边设置,与设置于上述门板的下缘部的导靴卡合,沿着开闭方向对上述门板进行引导,
在上述厅门槛侧设置有门槛侧卡合部件,在上述门板的关闭状态下,该门槛侧卡合部件与设置于该门板侧的板侧卡合部件卡合,阻止上述门板的抬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侧卡合部件设置于上述门板的门挡侧的至少一个部位,上述门槛侧卡合部件设置于在上述门板的关闭状态下与上述门挡侧的板侧卡合部件卡合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板侧卡合部件,使用在一部分形成有与上述门槛侧卡合部件卡合的卡合部的上述导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靴由向上述门板安装用的板和靴部件构成,与上述门槛侧卡合部件卡合的卡合部形成于上述板以及上述靴部件中的任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板侧卡合部件使用与上述导靴分体的专用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厅门槛侧使用直径为3mm到8mm的销或者螺栓状的部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靴的上述板上设置有作为向上述门板安装用的能够调整安装位置的长孔。
CN201420452150.1U 2014-08-04 2014-08-12 电梯装置 Active CN2041250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9067A JP5893097B2 (ja) 2014-08-04 2014-08-04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4-159067 2014-08-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5000U true CN204125000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2150.1U Active CN204125000U (zh) 2014-08-04 2014-08-12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93097B2 (zh)
CN (1) CN204125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5175A (zh) * 2016-04-13 2017-10-2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厅门总成和电梯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9018B1 (ja) * 2015-07-22 2016-12-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ドアシル、エレベータ、及びドア係止ブロック固定方法
CN117500743A (zh) * 2021-06-21 2024-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9955B1 (ko) * 2008-06-10 2009-05-28 한국미쓰비시엘리베이터 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의 승장 도어 이탈 방지 구조
JP2010241556A (ja) * 2009-04-06 2010-10-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JP2012001307A (ja) * 2010-06-16 2012-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戸の脚
JP5971643B2 (ja) * 2012-01-31 2016-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700701B2 (ja) * 2012-07-04 2015-04-1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引き戸の案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5175A (zh) * 2016-04-13 2017-10-2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厅门总成和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93097B2 (ja) 2016-03-23
JP2016034873A (ja) 2016-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5000U (zh) 电梯装置
EP2935075B1 (de) Installationsverfahren für einen aufzug
DE50306235D1 (de) Aufzug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aufzuganlage
JP201053893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ャフトの頂部高さを減少させたエレベーターかご
US20190119074A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for safe maintenance work
CN109476458B (zh) 用以打开电梯轿厢的轿厢顶的电梯装置
EP3365260A1 (en) Elevator with a safety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afe working spac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elevator shaft
EP3484804A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MY147026A (en) Elevator with two superimposed cars in one shaft
ATE518798T1 (de) Aufzugskabinentür, die zum öffnen der kabine wahlweise nach oben oder nach unten über ihre gesamte vertikale länge beweglich ist
MY146337A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safety device on elevator doors
US20180237260A1 (en) Elevato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1209793A (zh) 电梯装置
KR20110032201A (ko) 승강기 안전장치
PE20081645A1 (es) Instalacion de ascensores en un edificio con, como minimo, una planta de transbordo
CN102381597A (zh) 电梯装置
KR200462913Y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인터록 장치
CN204751775U (zh)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装置
US20160221792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elevator car
JP2014169145A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これに備えられるテールコード制振装置
CN203938306U (zh) 一种与门机联动的轿厢平层坠落阻止装置
CN205892450U (zh) 一种具有新型门板连接结构的电梯中分门头装置
CN103189295A (zh) 电梯
CN105460720A (zh) 电梯
CN108883898B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